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信息类文本分析材料、合理推断(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信息类文本分析材料、合理推断(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信息类文本分析材料、合理推断(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信息类文本分析材料、合理推断(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信息类文本分析材料、合理推断(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类文本阅读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

思维导图

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选项用"是""财"就"直言判断

选项用假设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目的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因果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硒表时态的词语表述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

选项用转折关系的复句表述

知识梳理

所谓分析材料,合理推断,就是通过分析作者的推理过程,明确作者的推理依据和句句、

段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能准确辨识作者的观点态度。此题一般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

在考查难度上较第1题难度上有所提升。

一、明确设误方式和选项的特点

【设误方式】

1.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设误手段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信息中推断

出来,即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

惑考生的。这类选项若脱离文本去根据个人经验或常识判断,很可

能会误认为正确,迷惑性较强。

要判断“于文无据(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

判定技巧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

推断出来。

2.推断过度

命题者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

设误手

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

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

判定技

范围、分寸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

等词语。

3.强加关系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有意混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

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

设误手说成必要(充分)条件。还有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

段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

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等;二是强加因果关

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分析各选项分句构成和分句间的关系,比对每一个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

判定技

能否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依据,是否符合逻辑关系。特别要关注指示代

词、关联词语、副词以及一些修饰性词语。

论述文第3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该题的四个选项通

常情况下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有时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

来判断。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考生在做此类题

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过度推断。

【选项特点】

观点推断题的选项一般用复句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

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常见考法典型考题关键字眼

“如果……就……”“只有……

《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

通过复句关系考才……”“只要……就……”"无

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

查对文本的透彻论……都……”“但”“那么”“为

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

理解了”“以便”“以”“为的是”“以

一定的变通。

免”等

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

通过结论表述考“可见”“说明”“总

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

查对文意的推断之”“是”“体现”等

的跨学科取向。

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

通过发展趋势考“启示是”“将会”“还应

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

查对未来的预测该”“更”等

史的本来面貌。

二、巧识观点表述“7大逻辑关系”

1.选项用“是”“则”“就”“应”直言判断

选项用“判断句”的方式表述,句中有“是”“就是”“则”“应”等表判定的词语。

这种表述形式,在逻辑学上,称为直言判断,是对思维对象和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判定。

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常见的表述形式。对这类表述,要看文中有无直接关系,表述的逻辑

是否严密。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远读丕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面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原文]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

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

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

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

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

果都是需栗解读的。

答案“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以偏概全,

原文说“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

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可见,并不仅仅只是“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

特征”,还有揭示内在结构特征。故选项表述错误。

2.选项用假设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

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

符合文本的意思,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具体内容,二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原文]“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

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

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答案该选项从“用假设关系的复句表述”角度命题。前半部分是假设情况,后半部分是对文

本内容正确与否的推断。从文本内容看,“逐渐过渡”说法错误,原文论述了“照着讲”和“接

着讲”二者总是无法分离的,不存在时间上的过渡。故选项表述错误。

3.选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

要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①

“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②“只要……

就……”表示充分条件,它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③“无论……都……”表示

排除一切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丛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原文]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

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答案选项采用“只有……才……”的条件关系复句表述。选项有两层意思,“每个人都控制

‘碳足迹’”可“实现”“代际共享”,“实现”“代际共享”是“避免‘生态赤字'”的必

要条件。实现代际共享是就代际公平而言的,而代际公平的目标要求“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

符合原文意思,选项表述正确。

4选项用目的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目的关系的复句(其中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

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表述文本内

容。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阅读《古文观止》,亘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亘以了解古人选

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原文]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

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

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

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

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答案该选项从“用目的关系的复句表述”角度命题。原文虽然提及“编选体例”,但突出的

是不同选本的不同体例形式,没有突出“变迁史”。且单读《古文观止》,在没有与其他选本

比较的情况下,也无法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选项推断过度,故选项错误。

5.选项用因果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由此可见”“因此”“所以”等因果关系的连词来表述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判断

这类选项要注重把握选项中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文本意思。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亘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

少而精,凝聚共识。

[原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

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答案结合原文,根据选项中“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

题”的“因”,可以推断出“艺术家的创作也应精”的“果”,但不能推断出“艺术家的创作

也应少”的“果”,原文中也没有“少”的信息,表述强加因果关系。故选项错误。

6.选项用表时态的词语表述

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将会”等表示文本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

内容的分析,尤其要关注根据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

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原文]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

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

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

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

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答案该选项从“用表时态的词语表述”角度命题。原文说“这些研究所探求的……而是它的

流传、收藏和陈列一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也就是选项中“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

的属性和意义”。故选项正确。

7.选项用转折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但”“却”等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

内容的梳理整合,尤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原文]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

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答案该选项从“转折关系的复句表述”角度设误。原文中只是说“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而选项表述为“但无助于”,表述绝对化。故选项错误。

三、立足文本,合理推断结论正误

观点推断题的选项用复句形式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

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因此,关注选项的表述形式,立足文本,依托常理,对于推断结论正误

十分重要。

解答观点态度题“3方法”

1.找准观点,看清态度把握全文的观点态度,找出文章中牵涉的其他人的观点,明确引

用材料倾向;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看法。

2.厘清层次,分清关系准确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准确理解各层次之间关系,看清文章

的论证手法,这些都是推断分析的前提;观点是如何得出,某一论据论证是为哪一观点服务的,

这些都是推断的依据。

3.发掘暗示,注意表述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但

总该有一定的暗示。解题中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把握观点陈述句中的句间关系,体

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命题人对某一问题变换了表述角度时,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

句间关系发生了改变,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四、熟知类题通法

观点态度推断类选项要“3看”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顾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

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

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的难得机遇,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

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

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

性交汇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

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

力的革命性提升,这种提升是整体性的、根本性的,作为其构成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

动对象必然也有新的内涵。就劳动者而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新质生产力匹

配的不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劳动者,而是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

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就劳动资料而言,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

随着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工具将产生,旧的落后

的生产工具则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这也是体现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就劳

动对象而言,劳动资料的改进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的

自然界物质,而且包括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对象,如数据等。

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种

要素的创新发展,还体现为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二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

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对

其加以保护、解放和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体制机制,是

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栗保障。

总之,我们栗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选代,而是由

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带来发

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

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也要认识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

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

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

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摘编自《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材料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体

现在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社会主义

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

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

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

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标准,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产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党中央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

理,一以贯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经济迈上更高

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巨大提升、

突破性发展,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质态,针对这种新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

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同时,也栗看到,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比如,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等

等。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栗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动能,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

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

经济体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归根结底,就是要在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

更大发展。这给我们的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摘编自《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当前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从实际出发,用新

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B.一个人如果不能创造新质生产力,就不能适应当下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就无法在

竞争激烈的当下生存。

C.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生产力

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D.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已有了巨大提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

形成并发挥出较大作用。

【答案】1.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生存〃说法绝对化,根据文意可知,文中是针对“人才”而言的,但

对普通人而言,这种说法言过其实。故选B。

(2024•山西・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圣传:高老师,您好!您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形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古

典美学在思维方式上与作为“学科”的西方美学之间,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里?

高建平:首先,我必须纠正一个误读,中国古代并不存在作为理论形态的美学,西方也

是如此。在欧洲,只是到了18世纪,在鲍姆加登、康德那里,才出现“Aesthetics”这一学科,

并有了相关的术语和理论形态。我们今天在书写中国古代美学史的时候,通常的写法主要包括

孔、孟、老、庄等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以及艺术家、文论家,画论家的思想。文论家的思想

大多体现在诗论、词话、点评中。这些思想感受性很强,因此我认为它们更符合美学的特点。

在西方,18世纪以前,美学思想主栗来自王公贵族,有学问之人。然而王公贵族与文化

人主要是鉴赏者而非艺术实践者,因而美学在西方的理论与实践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分裂的。为

什么我们觉得中国古人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更深刻,而西方人的思想更宏观、更具理论概括性,

正是这种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使然。

李圣传:自“美学”传入中国后,20世纪的中国美学经历了数次“美学热”。您对此如

何看待?

高建平:美学原本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但在中国它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总是被一个世纪

以来各种各样的思潮裹挟着。20世纪前期的中国美学处于“西学东渐”与“五四”精神影响

背景下,随着国门大开,西方思想开始被以多种形式大量引介进来。当时美学主要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从王国维到朱光潜的主张“审美无利害”的美学线索,宣传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美学学

说并强调“审美无功利”和“艺术自律";另一条是从梁启超开始,主张艺术的社会功用,并

在后来鲁迅等人的思想中得到张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起了一场“美学大讨论”,旨在建

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这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是知识分子“思

想改造”的年代,所有知识分子都有自觉改造自身以跟上新时代的愿望。当时的“美学热”就

处于这种思想改造过程中。到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美学讨论,则显然是“改革开放”的

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时段内的“美学热”与当时中国迫切走出旧思想之影响的精神气氛相关。

这成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学热”的契机,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

(摘编自李圣传《美学的西方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未来展望一一访高建平研究员》)

材料二:

中国美学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绝大多数中国美学史专家认同的观点。但是,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起点、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中国美学史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

从本土的思想资源来看,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

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源头。李泽厚先生指出:“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

道家美学指以老庄“自然无为”的观点去对待审美与艺术的美学思想。道家美学追求的顺应自然,

而达到的自由境界,便是审美境界。儒家美学是指孔子开创的以"仁学”为核心的强调个体心理

欲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的美学思想。它们对后世的审美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就是积极入世的审美态度和为人生的艺术倾向。

虽然中国美学传统历史悠久,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则由王国维等人从日本引入中

国,开创了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开端。王国维于1900年到日本留学,其间撰写了《〈红楼梦》

评论》等文章,向中国人介绍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王国维在中国美学上的贡献还在

于利用西方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艺术和文学的文本,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界说"作

出了开创性的阐发,建立起了新的美学体系。梁启超以启蒙为目的,强调审美改造人心的社会

功用。他构筑了以"趣味"和"情感"为特色的美学观念。他把"趣味"作为人生之根本,也是美的

根源所在。梁启超重视情感在艺术中的价值欣赏中国艺术中含而不露的情感表达方式。

继王国维、梁启超等先生开创百年中国美学先河之后,朱光潜、宗白华等先生继往开来,

专注于美学研究,促进了百年中国美学的形成。朱光潜先生从审美的非功利性来把握“形象的

直觉”,强调把美的本体归结为美生于美感经验,美感经验来自于审美直觉的理论。宗白华先

生的美学理论主要是关于意境理论的探索。他指出意境就是人的心灵与宇宙人生相综合生成的

一种境界,是情与景的“结晶品”,表现为虚与实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宗

白华先生认为构成艺术境界的基本因素是情、景和情景交融,在这种交融中,创形象为象征,

化实境为虚境。

在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先贤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美学学科基本确立,并且为新中国建

立后美学的论争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编自张伟《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一一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

下反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高建平看来,文论家的思想比艺术家、画论家等的思想要更符合美学的特点,因为文

论家的思想感受性很强。

B.18世纪以前,西方美学理论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这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与创

作实践相结合是不同的。

C.中国美学在20世纪的发展中总是与社会上的各种思潮相伴而生,其学科的独立性和影

响力都受到了较大的削弱。

D.与王国维等人倡导“审美无功利"不同,梁启超重视审美的社会功用,以"趣味情感"为

特色构筑了美学观念。

【答案】2.C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其学科的独立性和影响力都受到了较大的削弱"错误。根据"美学原本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但

在中国它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总是被一个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思潮裹挟着",可知中国美学是

被“各种各样的思潮裹挟着",并不是"受到了较大的削弱"。故选C。

(2024•云南昆明•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一段名为广西“科目三”的舞蹈在网络中爆火,不仅获得了国内青年群体的喜爱,

还迅速走出国门,引发海外观众争相模仿,在社交媒体中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文化样本。“科

目三”究竟有何魔力?究其原因,首先舞姿动感、随性摇摆,这样轻松愉悦的方式让每个人都

可以无负担地参与这场舞蹈狂欢,提供了一个释放情感与压力的出口。其次通过无厘头的欢乐

方式消解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良情绪,这也恰好契合青年群体”去严肃化、去精英化”的

内容需求。此外,短视频平台也借此造浪,开启“科目三舞蹈接力”等话题讨论,进一步激发

用户的创造力与参与热情。就这样,在全民模仿和改编的过程中,“科目三”不仅火遍了全中

国,还在全球掀起“科目三”的巨大浪潮。

“科目三”克服了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成为跨越民族、沟通全球的新符号,让全球的网

民实现情感上的同频共振。“科目三”是大众眼中土味文化的典型。这里的“土”并非“老

土”,而是“本土”的象征。它扎根于群众生活,鼓励平凡人勇敢表达自我,传递出积极生活、

乐观实践的态度。通俗文化也吸引着高雅艺术,当世界拉丁舞冠军克里斯蒂娜和俄罗斯皇家芭

蕾舞团纷纷跳起“科目三”,高雅艺术借助平易近人的形式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通俗文

化与高雅艺术间又共享着“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特质,雅俗不再遥遥相望,而是彼此接

纳,形成了新的艺术视界。

置身热烈的狂欢中更需栗冷静的思考,“科目三”在一片叫好声中也存有质疑。尽管其在

形式及传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更需要挖掘其隐藏在表征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

避免通俗向低俗滑落,让其精神标识和文化内涵能够真正扎根大众心田。

(摘编自冷淞、杨雅如《“科目三”:全民参与,打造现象级文化传播样本》)

材料二:

中国古代“雅俗文化观”起源于奴隶社会,在儒家思想体系逐步完备并成为封建社会的核

心价值体系之后,它实际上成为剥削阶级的真理标准、道德标准和审美标准。社会主义“雅俗

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摒弃旧雅俗文化观鄙视劳动人民、排斥俗文化的观念与方法,

科学揭示了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雅文化和俗文化是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雅文化是成熟、完备的文化形式,

俗文化是不成熟、不完备的文化形式。所谓文化形式的成熟和完备,是指某一精神的或物质的

文化样本符合它所属的文化形式公认的规范和栗求,代表这一文化形式在这个时代的较高或最

高水平,即所谓的经典、传世之作。这里的“经典”不仅是指经典的精神形态的文化,还包括

经典的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如,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经典饮食文化、烹饪技术,

经典的建筑文化、建筑技术,经典的中医文化、中医医疗技术,传承已久的手工艺文化、高超

的手工艺技术等等。所谓不成熟、不完备,是指精神的或物质的某一文化样本虽然包含相应的

文化要素,但还处在自发的、初始的、比较素朴状态的文化形式。比如,合乎规范的文章和杂

乱无章的文章,样态和结构规范的建筑物和不规范的建筑物,符合宗教规范的寺庙与乡村小庙,

严谨规范的音乐舞蹈与随意发挥自娱自乐的音乐舞蹈等等,前者属于雅文化的范畴,后者则属

于俗文化的范畴。

雅文化与俗文化二者相互区别,并有其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和“文化圈”;在各自相对独立

的“文化圈”内,还存在着不同学派流派、不同传统和风格的区别,存在着不同地域文化、不

同民族文化的区别。但是,无论是雅文化、俗文化,还是不同流派、地域、民族的文化,总归

都是统一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和交流。这种联

系和交流维系着社会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雅文化与俗文化的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其一,俗文化是雅文化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主

义的能动反映论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源泉和动力,一切文化归

根结底都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没

有实践就不能深入客观事物的内部发现其内在结构和联系,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没有

实践就没有劳动的喜悦、失败的烦恼、情感的升华、人生的感悟;没有实践就没有对自然界的

好奇和艺术的灵感。一句话,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告诉我们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社会实践本质上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

文化财富和精神文化的实践;实践出真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说“高贵者最愚蠢,卑

贱者最聪明”。因此,任何社会文化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最广大、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实

践的基础上;普通人的文化灵感和原生态的文化元素是雅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任何雅文化的发

展都需栗“采风”于俗文化,自我封闭的雅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其二,雅文化是俗文化的飞

跃与升华。雅文化形态毕竟不同于俗文化的原生态,也不是所有的俗文化都可以上升为雅文化

。由俗文化到雅文化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形态的质的飞跃;实

现这个飞跃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文化创造过程,有赖于雅文化主体的才华、智慧和辛

勤劳动。其三,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任何社会的雅文化总是通过

教育、展示、宣传等手段这样那样地影响到俗文化主体,进而影响俗文化形态的发展和提高;

即使在相对封闭的“二元文化体系”中,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社会

,俗文化的提升和发展,正是通过推进雅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化实现的。

(摘编自王少安、周玉清《两种对立的雅俗文化观论析》)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古代的“雅俗文化观”鄙视劳动人民、排斥俗文化,所以作者坚决反对这种旧的

雅俗文化观。

B.广场上随意发挥自娱自乐的音乐舞蹈既然包含了相应的文化要素,就可以归为成熟、完

备的文化形式。

C.不同流派、地域、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是统一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因为它们之间能

发生联系和交流。

D.只要通过教育、展示、宣传等手段推进雅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化,就能促进俗文化形态

的发展和提高。

【答案】3.D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所以作者坚决反对这种旧的雅俗文化观〃错误。由原文"社会主义,雅俗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摒弃旧雅俗文化观鄙视劳动人民、排斥俗文化的观念与方法”可知,文中只是说社会

主义"雅俗文化观"的做法,并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选项无中生有。

B."就可以归为成熟、完备的文化形式〃错误。由原文“俗文化是不成熟、不完备的文化形式''"严

谨规范的音乐舞蹈与随意发挥自娱自乐的音乐舞蹈等等,前者属于雅文化的范畴,后者则属于

俗文化的范畴"可知,广场上随意发挥自娱自乐的音乐舞蹈属于俗文化范畴,而俗文化是不成

熟、不完备的文化形式。

C."是因为"错误。由原文“无论是雅文化、俗文化,还是不同流派、地域、民族的文化,总归都

是统一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和交流"可知,"不

同流派、地域、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是统一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因,而"它们之间能发生联

系和交流”是果。选项因果倒置。故选D。

(2024•广东深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如果想证明“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你就会去观察一大堆白色天鹅;当你看到无数天

鹅都是白色的,会觉得这个假说似乎很合理。从“我见过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推出结论“所有

天鹅都是白色的”,这种推论方式就是归纳法。演绎法则是跟归纳法很不一样的逻辑论证:如

果前提是真的,结论便必定为真。举个例子,“所有人终究会死”与“苏格拉底是人”两个前

提(大前提与小前提)都为真,据此得到的结论“苏格拉底终究会死”是合理的。演绎法是“从

一般推出特殊”,而归纳法则是“从特殊推出一般”,从一组观察资料来论证出一个普遍性的

结论。归纳法的问题在于:就算你进行再多观察,只要有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你的普遍化主张。

例如:正巧有一只黑天鹅出现,“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就会被证伪。

许多科学家与哲学家都相信,做科研就是找出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说。如果像他们一样

认为科学进步是靠着归纳法,那么你就必须面对归纳法自身存在的问题。科学怎么能以如此不

可靠的推论方式为基础呢?波普尔则干净利落地避开了这个问题。根据他的说法,科学不是靠

归纳。科学家是从一个假说起步,即依据现有的资料来猜测现实的本质,譬如“所有气体在加

热后都会膨胀”。科学家的下一步是去找到办法来测试假说。在上面的例子中,便要去找一大

堆不同种类的气体来加热。但测试并不是要找出证据来支持假说,而是观察这个假说能否经得

起种种证伪的尝试。只要有一种气体被加热的时候没有膨胀,就足以破坏“所有气体在加热后

都会膨胀”的假说。

如果通过一个反例驳斥了一个假说,那么就会带来一点新知:知道那个假说不是真的。

科学的进步是因为科学家从错误中学习。观察到一大堆加热时确实会膨胀的气体,不会带给我

们知识,或许只是让我们对自己的假说多一点信心。但一个反例就真的能教会我们一些事情。

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假说的关键特征是必须有“可证伪性”,这也是它与“假科学”的差异

所在。一个科学假说是你有机会证伪的东西,它做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证明为误。如果我说“有

个无法侦测到的隐形小仙子使鲜花盛开”,那么没有一种观察能够证明我的说法有误。如果小

仙子是隐形的,又不留任何痕迹,就没有任何办法能够证伪他们存在的主张。它没有“可证伪

性”,所以根本不是一句科学陈述。

根据波普尔的说法,科学家所做的事情是试图证明他们的理论为假。检验一个理论就意

味着要看看它是否能被证明为假。一个典型的科学家先从一个大胆的猜想推测出发,然后会试

着用一连串的实验或观察来削弱这个猜测。科学是令人兴奋的冒险事业,但并不证明任何事情

为真;它只是不断证伪来抛弃错误的观点,对原假说进行更新,在此过程中不断逼近科学真理。

科学家特别喜欢波普尔将科学研究描述成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觉得波普尔了解他们实际上

怎么做研究。

(摘编自奈杰尔•沃伯顿《从错误中学习》,吴妍仪译)

材料二:

波普尔一再强调“证伪”,反对“证实”,为此提出“逼真度”和“可否证度”两个概

念。“逼真度”指的是一个理论接近客观真理的程度。“可否证度”则指一个理论陈述的对象

的普遍程度,涵盖的对象越普遍,就越容易被证伪,可否证度就越高。一个“可否证度”高的

理论,还需要借助于观察和实验来判定其好坏,波普尔称之为“确认”。“确认”是指一种假

说暂时能经受住事实经验的检验而未被证伪推翻。一个理论如果“可否证度”很高又能够被不

断被“确认”,那么它就有着更高的“逼真度”。

实际上,波普尔所反对的“证实”是早期归纳主义的“完全证实”,而不是逻辑经验主

义所说的“证实”即“确证”。早期归纳主义主张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证实一个普遍性的结论

(全称命题)。后期归纳主义的代表逻辑经验主义对此观点进行修改完善。他们认为,“证实”

并不意味着从基于个别事实的单称命题推出全称命题,而是通过一个个单称命题证实的积累,

不断地趋近于对全称命题的“确证”,目的是通过既有证据的不断“确证”、积累而逐渐趋近

于科学真理。

在引入了“逼真度”和“可否证度”等概念之后,证伪主义实际上与逻辑经验主义殊途

同归。证伪主义将“证伪”作为趋近于科学真理的必经过程,证伪的思想中蕴含着“证实”倾

向。不过,它比后者高明的地方在于,从“证伪”的角度来考察一个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科

学革命”,这是渐进积累式的归纳主义所做不到的。

总之,我们不能将“证实”和“证伪”对立起来。事实上,对一个理论的证伪往往伴随

着对另一理论的证实;而一种理论的发展,既需栗证伪,也需要证实。证伪注重对旧假说的淘

汰,有助于新假说的提出;在证伪之后对新假说进行证实,同样重要。只有新假说经受经验事

实的检验,才算是完成一次完整的科学发展。

(摘编自林艳、雷嘉棋《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中的证实倾向》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波普尔的说法,科学研究中大胆提出假说、不断进行证伪的过程是富有创造力和想象

力的,这有助于解释“科学革命”。

B.科学家主要依据实验或观察提供的数据对科学假说进行证伪,一旦发现两者存在矛盾之

处,就必须对原来的假说进行更新。

C."所有气体受热均会膨胀"的"可否证度"比"部分气体受热会膨胀"更高,也更容易被证伪,

但不一定有更高的“逼真度”。

D.数字化时代,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占有海量的样本,可以提高证伪的效率,也有利于

更快地趋近于对全称命题的“确证"。

【答案】4.B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就必须对原来的假说进行更新"错误,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它只是不断证伪来抛弃错误的

观点,对原假说进行更新,在此过程中不断逼近科学真理”可知,原文说的是“对原假说进行更

新",并没有说“必须"。故选B。

(2024,安徽安庆•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我认为,艺术史研究需

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

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当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

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更多元文化、

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实际上,"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

对立的。“向内”的所谓不跨界,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

这有效的“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与古为新,本就是从时空跨界中

汲取传统文化资源,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

一种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

究,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品为已知历史叙事可

有可无的点缀,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既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

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往往以跨界为目的和

终点,对自身和其他学科、文化、媒介研究均无实质贡献。

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则将跨界作为方法和起点,跨界的意义不在破界和出界本身,而

在以具有能动性的跨越行为抵达更宏阔的视野。有效跨界艺术史研究的目的和终点,恰恰在于

更好地认知与解决本学科根本性的艺术本体问题——在跨学科意义上,博采众长以解决其他学

科不以为意的艺术问题;在跨文化层面上,求同存异式发掘相较其他文化资源的优秀本土艺术

价值;在跨媒介研究方面,以深入媒介特质和引入非传统媒介的方式拓展新时代艺术的定义和

边界。因此,相比"向内”回归的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不仅关注艺术本体问题,

更坚持探索艺术本可能、还可以是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史研究已明显呈现出"新艺术史”

向“世界艺术史”研究方法转向的趋势。国际学界这一方法论转向,印证了艺术史研究在跨文化

方面持续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这也表明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主导的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

枯竭的现状。在此情势下,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致力于寻找人类艺术绵延的真正基因,复

原长期为现代单一学科、文化、媒介视角所遮蔽的艺术真相,既扎根于微观层面,重识多种当

地艺术现象的潜在价值,也着眼于宏观层面,探究人类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生成机制。那么,

中国学者能贡献何种有效的文化资源,阐明何种艺术现象,建构何种学术理论,拓展何种切实

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既是推进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初

衷,也是当下艺术史研究者肩负的使命。

(摘编自董丽慧《艺术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

材料二:

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有聚焦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也有聚焦文学本体以外社会、

文化研究的"外部研究”。相对而言,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研究以符号学、结构主义、形式分析

等“内部研究”为主,20世纪后半叶则转向解构主义、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外部研究”。这种

“二分法”由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揭示,在今天已成为西方文论领域中的常识。但需要注意的

是,文学领域“由内而外”的转向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外部研究的拓展和繁荣是建立在

内部研究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到的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也

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投入了很多精力。相较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显然还没

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换言之,内部研究是外部研究的一个注定不能被逾越的基础性阶段。在艺

术界的内部研究根本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展之时,盲目跟风容易造成“先天不足”的缺陷。

100多年前,学者迪尔凯姆曾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独立,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其他

学科所不研究的。笔者想要补充的是,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还栗有解读这一对象的独特方

法。艺术史和考古学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对象是高度重合的,但考古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是因其形成了地层学、田野研究、考古报告等独特的方法和路径。正因此,艺术史研究在处理

类似对象时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否则它就无法与考古学拉开距离。笔者并非反对跨界和交

叉学科研究,但毕竟跨界也需栗以保持自身的“本体”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解读方法为前提,否

则“艺术史”的学科名称就是名不副实的。我们不能为了强调艺术史研究不是艺术实践的附庸,

便从逻辑上假设一种“没有艺术的艺术史”。试想,如果艺术史研究脱离了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

与解析,只简单模仿与文学、哲学类似的话语方式,那么艺术史研究也就没有必要作为一门独

立学科而存在了吧。

(摘编自祝帅《艺术史研究要紧扣“艺术"本体》)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跨界是艺术史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艺术史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

B.艺术史研究跨文化持续发展趋势,表明西方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

C.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对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很重视。

D.艺术史学科不但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且应该有解读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

【答案】5.C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往往对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很重视"错误。由"我们看到的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

理论家,往往也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投入了很多精力〃可知,选项扩大了范

围,将“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说成"内部研究",曲解文意。

故选C。

(2024•河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敦煌学兴起百余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

究,成果卓著;但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

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这种

环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性格、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贫穷和饥饿,但是从敦

煌的典籍、壁画中可以看出,敦煌文化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不管洞窟外

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这种价值取向一直

得以坚守。

敦煌文化中还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直关注人

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通过对“此岸世界”的肯定和重视替代对

“彼岸世界”的幻想,凸显人自身的现实感和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

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在这里,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

容。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盛。敦煌文化并不

是敦煌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等的简单相加,它融合、吸收各种文化的营

养,成为“美美与共”“和谐共在”的文化整体。它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具有大

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

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创新敦煌文化研究对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时代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黑晓佛《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

材料二:

敦煌学已经拥有百余年的历史,藏经洞文献几乎全部公布,敦煌石窟的图像也大量数字化

展示,敦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敦煌学的有些研究课题没有新意,甚至有不少重复劳

动的所谓“成果”。因此,面对学术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应探讨敦煌学研究能够提出什么新问

题,要推进新问题的研究需栗什么新方法。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书资料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但按照传统学术

方法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学者,大多数都把敦煌文书看作拾遗、补缺的资料。然而,敦煌材料最

重要的价值是它的原始性。我们要观察一个时代的历史,更好的是用原始材料。敦煌保存的大

量未经人为造作而直接废弃的原始公私文书,可以作为我们观察历史、书写历史的原始依据。

敦煌是一个边缘城镇,敦煌原始文书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当地的一些事件,甚至是民间的一些

琐事,不能取代“编纂史料”所阐述的宏大叙事,但正是这种原始性、边缘性、民间性的材料,

提供给我们观察一个地方社会本来面貌的最好视角。在新的史学观念中,这些材料往往代表着

“长时段”的历史,没有那么多战争、内斗乃至王朝更迭,而是反映历史长河中占据时间最长

的“普通”史,是历史的真相。敦煌学者应利用敦煌提供的原始材料,利用我们多年来把握的

处理原始材料的能力和方法来书写历史。

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说,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献,有许多是散佚的古籍,有些甚至是此前没

有见过的古人著作,因此十分珍贵。从敦煌学开始以来,一般都是用传统的观念,把敦煌写本

文献放到中国传统的“四部书”系统当中,以版本学的方法,按照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

分门别类,对一位作者、一部书或一类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产生了很多“补遗”之作,也有

一些分类合集。然而,这样整理出来的敦煌写本文献,显然不是中古时期文献的原貌,甚至把

原本相关联的内容割裂开来。近年来,“书籍史”的研究给敦煌文献的整理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我们必须采用“书籍史”的方法,引入“写本学”的技术手段,来重新整理敦煌写本文献,重

新评估写本文献的特点和价值。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画提供的丰富图像资料,很早就受到美术史学界的重视。

敦煌藏经洞中保留的莫高窟壁画榜题的抄本,将在莫高窟壁画榜题的整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

莫高窟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