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_第4页
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城市集体备课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个人备课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学期下学期课题第5课三大改造课时1课时主备人戴新海初审教师熊兵教材分析本课隶属于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本书的第5课。上一单元讲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讲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及政权的巩固;本单元讲述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本单元共三课,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从经济层面介绍了一五计划的展开情况,本课三大改造就是与一五计划的工业化互相呼应;从政治层面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本课三大改造的完成,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使新中国由新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时间上看,这两课的内容也是交叉进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在第4、5两课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探索,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探索出现了失误与挫折,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课围绕三大改造这一核心内容,分为“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两部分,讲述了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两部分内容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对历史了解有限,对于复杂的历史问题和现象,不能仅凭过往知识经验进行独自解决。具体到《三大改造》这一课,学习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目前已知的经济、政治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内容涉及的历史名词术语较多,像生产资料私有制、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公私合营等等名词术语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土地改革刚刚完成,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改造?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深刻原因。帮助学生梳理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政策,比较和理解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的不同作用意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改造方式即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体会其创造性;同时联系八上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一是形成知识体系,二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明白新中国建立后才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好的时期。通过了解三大改造的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单元内课与课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单元学习、主题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同时创设情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好学思维,进而帮助学生构建严密的历史逻辑,最终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目标2022版课标内容要点: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素养目标1.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并理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经济特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2.了解三大改造的时间、过程,明白三大改造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认识三大改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知道三大改造是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时间轴梳理历史事件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时空观念。(时空观念)3.在课本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历史图片、视频和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实质和作用意义,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史料实证)4.通过材料和老师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和三大改造”,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培养学生历史总结归纳的能力,渗透“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历史解释)5.通过理解赎买政策的创造性,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通过农村土地政策从土地改革到走合作化道路的转变,认识制定政策要随着国情的变化和从客观实际出发,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教学难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方法指导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习法【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标要求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科书将本课分了二个子目:分别是“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名词术语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这一课要把老师的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老师对名词术语进行必要的解释,学生通过教材、材料、图片等史料进行探究,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过程和实质,认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学习过程中要联系前面学过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单元意识、主题意识、知识系统化意识。为便于学生学习,拟设计“导入”、“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小结拓展”六个学习板块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1.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2.课件出示一五计划成就图片(经济成就)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图片(民主政治)师:1.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了一五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建立了什么民主制度?歌曲中歌唱了社会主义好,那你知道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的吗?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三大改造》,了解中国是什么时候怎样进入社会主义的。生:学生回答一五计划的成就(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生:(学生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一脸茫然)不知道【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相关图片,复习回顾上一课所学知识,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并据歌曲提出问题: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的?顺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自主学习问题引领】材料研读: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自主学习(阅读材料和课本内容,思考问题)1.农业合作化的原因、开始时间、方式、目的、原则、过程及结果。2.手工业合作化的背景、方式及结果。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因、时间、方式、政策。4.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预习课本完成导学稿的自主学习部分,问题探究,整体感知本课内容。说出农业合作化的原因、开始时间、方式、目的、原则、过程及结果。说出手工业合作化的背景、方式及结果。说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因、时间、方式、政策。说出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学思结合,抓好基础,整合教材,捋清思路,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新课讲授】活动一:三大改造材料研读: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设问: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师: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两大任务,一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达此目的我国从1953-1957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体对应本课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课件展示:一化三改所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也可概括为“一化三改”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叫三大改造。生: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使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设计意图】三大改造是比较抽象的名词术语,通过老师的讲述,帮助学生理解,把握三大改造的实质,以利于后面进一步理解三大改造的意义。把三大改造还原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去,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关系,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新课讲授】活动二: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一)探讨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土地改革的内容及意义。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材第23页第一段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提示: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教师总结: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目的、原则及过程提出问题:1.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方式)提示: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2.农业合作化的目的和原则分别是什么?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则:自愿互利原则。阅读教材,整理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具体过程。过程: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结果师问:农业合作化结果如何?(四)手工业合作化师:阅读教材24页,回答: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方式和结果。师(归纳):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归纳生:土地改革的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生:(1)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生:1.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2.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则:自愿互利原则。3.过程: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生: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结果:1956年,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设计意图】提供史料,创设情境,以问答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原因。通过回顾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让学生认识到随着国情的变化,政策需要不断调整。进一步理解农业改造的必要性。【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从教材中整理农业合作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回归教材,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设计意图】手工业合作化教材只用了一小段加一个图片进行介绍,所以设计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从教材中整理手工业合作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回归教材,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新课讲授】活动三:公私合营*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师:请大家结合已学知识回答:旧中国资本主义包括哪几种类型?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师:新中国成立后,没收了四大家族等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民族资本即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人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探讨公私合营的原因师:既然私人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为什么还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史料解读: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摘自教材师归纳:不利于国计民生;损害了国家和民众利益;采取不法手段;扰乱经济秩序。同时也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学习公私合营史料解读:材料一: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摘自教材《同仁堂的公私合营》材料二: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位资本家的肺腑之言材料三:———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读课本和材料分组探讨:(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在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4)材料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家对公私合营的态度如何?公私合营对民族企业有何影响?提示:(1)1954年。公私合营。(2)1956年初。(3)赎买政策。(4)当时的民族资本家是乐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给民族资本家带来了春天。*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解读师: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取得领导地位,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有和资本家共同占有,生产基本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企业的利润按“四马分肥”的原则进行分配,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受到一定的限制。师:赎买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活动四: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的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的发言结合材料和教材,三大改造有何历史意义?积极:(1)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3)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极: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学习三大改造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启示:1.国家制定政策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随着国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2.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3.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旧中国资本主义主要包括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企业、四大家族等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主义。生: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主要是轻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江沿海大城市,资金少,技术差,力量小。……(学生互相补充,畅所欲言)小组合作,研读材料讨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生:不利于国计民生;损害了国家和民众利益;采取不法手段;扰乱经济秩序。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分享,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升华。生:(1)1954年。公私合营。(2)1956年初。(3)赎买政策。(4)当时的民族资本家是乐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给民族资本家带来了春天。学生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生:积极:(1)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3)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极: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生:启示:1.国家制定政策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随着国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2.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3.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八上内容,引导学生把民族资本主义这个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加强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借此引导学生主题化学习与归纳。通过民族资本主义在旧中国发展曲折艰难在新中国却获得发展,体会新中国的合理性优越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归纳整理问题答案能力。【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通过引导学生研读材料和教材,探究公私合营的时间、方式、创举及实行效果,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公私合营以及赎买政策。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信息并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老师适时地进行归纳解读,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落实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三大改造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引起学生重视,加深学生印象,深化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时空观念;通过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的理解和启示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能力。通过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中国产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课堂小结】1.1953——1957年,国家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了一五计划。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