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2024·东营中考,19-22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赴
远张建春①眼前黑得很,续和躺在冰冷的床板上,周身疼痛。疼是从骨头里传来的,
拉扯着血疼、肉疼、筋疼,似乎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疼。或许正因为这疼,续和
才知道自己还活着,活在牢房里。②续和咬了下自己的舌尖,用力咬出了血来,依然不疼,此处的疼被大
疼掩盖住了。续和忍不住呻吟了几声,但随即咬紧牙关,将铺天盖地的疼吞
咽了下去。③疼是刑具和掌控刑具的人留下的。大刑一夜,把天都疼亮了。施刑的人在
愣怔中放下了鞭子,续和像破被絮一样被扔进了不辨昼夜的牢房。④破被絮是没人问的,续和在牢房里感到孤寂,漫天的孤寂。续和把前前后
后的事想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没留下任何破绽。续和是在庐西名为“掠影书
店”的暗房里,销毁了所有文件和同志们留下的蛛丝马迹后泡了一杯绿茶,小口
地啜饮着,坦然被捕的。⑤被捕、坐牢,续和经历过不止一次,加上这一次,三次了。第一次侥幸逃
脱,第二次在受尽酷刑后,被同志们营救出来了。现在,竟然又一次落入敌手。
续和苦笑了一声,苦笑声不大,却震落了牢房顶的蛛尘。⑥续和恢复得快,一算时间,踏进牢房二十天了。二十天里除了一次用刑审
问,再也没人过问。敌人忘了吗?续和心里想。⑦续和的身份早暴露了,是挂了号的。一名共产党的要员,被逮住了,许多
人弹冠相庆,庆功会都开了好几次。敌人认定续和是不会开口的。如若他会开
口,第一次、第二次被逮住时,还不“竹筒倒豆子”?⑧孤寂是难熬的,比疼痛还痛苦,续和心里有数。一场心理战开始了,就看
谁熬得过谁吧!⑨敌人沉不住气了。第二十一天敌人从牢房门的窗口扔进了一沓白纸,还有
一支笔。续和明白,这是让他写呢。⑩续和的笔头子好着呢,曾化名写过小说、散文、诗歌,当然都是宣传革命
的。纸和笔对续和充满了诱惑。续和喜欢文字,他有过革命成功后做一名作家的
打算。⑪写什么呢?写信吧,给母亲写,给妻子写。⑫时间有的是,信写得长。写给母亲的信内容多是问安,回忆些小时的
事。写给妻子的信柔和。续和爱妻子,妻子也深爱续和。⑬牢房里的信是没私密性的,如发在报纸上的文章,谁愿看谁就瞅上几
眼。敌人是会研究的,是要在字里行间探索秘密的。⑭续和写信上瘾了,天天写,跟母亲和妻子就有那么多的话。好几年没见
母亲和妻子了,憋了一肚子的话自然多。写多了,续和又有了想法——给信编了
号,比如“与妻信十五”“与母亲信十六”等。在写“与母亲信二十”后续和意
外地收到了母亲的回信。⑮无疑这是敌人的一种策略。⑯收到母亲的回信,续和就像过节。续和从母亲娟秀的字迹上,闻到了母
亲的体味,也看到了母亲心疼的颤抖——信上有泪渍,洇染在字里行间。一种愧
疚油然而生。⑰妻子的信也来了。妻子的信告诉续和,母亲是如何变卖家产,四处打
点,在营救他。续和突然狂躁起来——营救得了吗?⑱难得有一天,续和没给母亲写信。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给妻子写信,写
来写去,就围绕着两个字:赴远。续和告诉妻子,他要赴远方去,意已决,停止
无意义的营救。⑲第二天,续和又正常了。先是给母亲写信,大约是写到童年的趣事,竟
呵呵地笑了起来。续和家是庐西大户,他在家可是四少爷呢。续和不做少爷,做
革命者,是续和家天大的事,唯母亲默许。续和爱母亲,敬重母亲。⑳妻子来信了,告诉了续和家中发生的事——五弟生了个儿子,哭声很是
嘹亮。续和高兴,但又遗憾,妻子怎不写他们的儿子?可能妻子认为续和不配为
父亲——儿子出生后,续和仅见过一面。㉑续和打破常规,给未见过面的侄子写信。想了半天,不知侄子的名字,抬
头如何写?最终决定,写“赴远吾侄”。信洋洋洒洒,可这信侄能看懂估计得是
十年后的事了。十年后是什么样的世界?续和有所向往,就把这向往写进去了。㉒写给侄子的信没有编号。一沓纸写完了,给母亲、妻子的信编号到了八十
五号,续和在牢里已度过了一百零五天。㉓是春天了,敌人决定下毒手。㉔“赴远”的一天到了。续和整整衣襟,迈着大步走向刑场。到了刑场续和
忽觉心中略有欠缺,便招手,对行刑的人说:“纸笔。”行刑的人有些迟疑,有
人摸了摸口袋,掏出烟盒。烟盒里尚有一根烟他点着了,将空烟盒递给续和。㉖枪声响了,血汩汩地流。正是红花开时,花一路向前开,流动着赴远。——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㉕续和展平烟盒写下:“教育吾儿继承我志;勿告母亲,替我收尸。”想了
想,又添上一行字:“与妻信之八十六。”你班准备将上面的小说拍成微电影,参加学校清明节“致敬先烈”微电影展评。
你作为导演,需要完成下列任务。【导演说戏】1.
说剧本。请你向演员解释续和给侄子取名“赴远”与“‘赴远’的一天到了”
中“赴远”的不同含义,并说明小说以《赴远》为题的作用。(4分)给侄子取名“赴远”是希望侄子能奋勇前行,过上革命胜利的美好生活;“‘赴
远’的一天到了”中“赴远”的含义是牺牲;以《赴远》为题能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象征革命之路漫长,突出了文章的主题。2.
说角色。为让演员全面、准确地把握所饰角色,请你概括“续和”的人物形
象,并作简要分析。(4分)续和是一个有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坚贞不屈、面对死亡从容淡定的大无畏的
革命者。【电影拍摄】3.
请举例说明本文的几种叙述方式,并从小说技巧角度简述其综合运用的作用,
以利于微电影分镜头的交错拍摄。(4分)本文综合运用倒叙、插叙、顺叙的方式,使故事跌宕起伏,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和表现力,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后期制作】4.
请完成附加镜头和片尾配乐工作。(4分)(1)小说结尾言犹未尽。你认为在微电影的结尾处,应补上一组镜头来照应
“花一路向前开,流动着赴远”。请根据示例,利用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生
活,把这组镜头描绘出来。(控制在60字以内)(2分)示例: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大庆铁人
率石油人会战正酣,滚滚石油喷薄而出;西北荒漠上,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
蘑菇云腾空而起……
;
;
……红花盛开,染红了天空
人们载歌载舞,欢天喜地地庆祝革命的胜
利
儿子长大了,带着十岁的侄儿站在街头手拿小国旗挥动双手迎接胜利的
队伍
(2)班委会提供了歌剧《江姐》插曲《红梅赞》和《祖国不会忘记》两首歌
曲,作为微电影结尾的配乐。请你选择其一并说明理由。(2分)【链接】
《红梅赞》歌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
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祖国不会忘记》歌词: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
哪一朵/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
你知道我/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示例:选择《红梅赞》。理由:“千里冰霜”“三九严寒”象征革命遇到的艰难
险阻,“一片丹心”是革命者顽强不屈、一心向党的一颗红心。二、(2024·山东中考,19-22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泰山之春王剑冰①这天早上,整座泰山,变成了一座通体深红的山。空气的明净通透,使得
深红没有一点杂质,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釉彩。②泰安人说,这景象一年也见不到几回,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
成一篇好文章。③《诗经》有赞:“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处于东方。东方是太阳升
起的地方,所以泰山那雄重盘礴的山体,有着直达心灵的神秘色彩,有着安定、
康泰的丰厚内蕴。泰山也便承载着“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④已经立春。阳光照耀天空和大地,一只鹰飞过,像一个舞者划过冰面,我
似乎从来没有听到鹰的叫声。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
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⑤泰山上的植物在云雾中发育,逐渐挺直自己的腰杆,实际上是挺直了自己
的个性,这些植物,有些是独立的个体,有些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开
出了小小的花朵。还有,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
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了上去。⑥泰山展现的不光是岩石,也有另一种生命的渲染。我虽然叫不全它们的名
字,但我知道,它们悄悄汇集,增添着泰山的风采。⑦四下里流满的泉溪,将大山深处的信息传递出去。鸟儿有使不完的劲,它
们飞来飞去,叫来叫去。从这个山头飞到那个山头,从那个山头再飞向另一个山
头。风这里摇那里晃,没有一时消停,把崖间的野青茅一会儿翻过来,一会儿翻
过去。
⑧随着时间变化,那些植物更不一样了,为山体染了浓浓的一层墨绿。就此
知道,泰山的春天真的来了,泰山的春天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色彩都会呈现。⑨天上的云一大块一大块的,而且压得很低。暗蓝的云与白色的云交叠着,
在风中翻来覆去地滚动。这个时候望向泰山,也就看到了云海奇观。⑩泰山从浓重的云团中奋然而出,那些“五岳独尊”“昂头天外”的石刻格
外亮眼。难怪大诗人李白站在山顶狂啸: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⑪泰山,以它的宏大深沉、雄壮威严屹立于天地间。正如哲人所言,它是
一部宏大的人文与自然的教科书!⑫渐渐地,一个动人的景象显露出来,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
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他们知
道,只要攀登,就能到达心中的那个顶点。⑬俗话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天是
一年的开端,春天攀登一回泰山,就好似人生拥有了一个新的起点。⑭在泰山,从红门到山顶都会看到“登高必自”“惟天在上”的各种启
示,人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人说“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人说“泰山
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给人以无限的精神。登山一如人生,需要刻苦与
勤奋,需要决心和勇气。登泰山,也等于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与超越。⑮看,登山的队伍中,有老人有孩子,还有挑山工,无论雨雪风霜,泰山
挑山工始终与攀登的人们一路相伴。多少年来,他们凭着坚忍与毅力,将人们所
需挑上山顶,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登山者
看到他们,立时就有了参照、有了鼓舞、有了劲头。⑯朝晖洒满了泰山,亦洒满了中华大地,在这片土地上,朴实而又勤劳的
民族,谱写着一页又一页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⑰春天来了,春天的泰山迎接着登泰山的人们。登山道上,人们或者都会
想起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
文章按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描绘了春季生机勃勃的泰山,由景及人,抒
发作者对泰山和攀登者的赞美之情。B.
第①段使用“通体深红”“釉彩”等词语,描写早晨阳光照耀下的泰山,用
词形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C.
第⑭段引用名句,指出泰山给人的深刻启示和带来的无限精神,并转入对人
生的思考,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D.
文章紧扣“泰山之春”,使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将
景、情、理融为一体,读来意趣盎然。A2.
读完文章,你与同学一起品味语言。(4分)小鲁:我读到第②段“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时,觉
得这句话与“造化钟神秀”在修辞手法上有一致的地方,请你赏析一下吧。你:(1)第②段中的“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与
“造化钟神秀”在修辞手法上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无生命的自然景物赋
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
对自然造化的赞叹和敬畏之情,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第②段中的“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与
“造化钟神秀”在修辞手法上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无生命的自然景物赋
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
对自然造化的赞叹和敬畏之情,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小元:第④段“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
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中“划”“冲”“拉”三个词用得很好,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你:(2)“划”“冲”“拉”这三个动词不仅描绘了鹰飞翔的动作,更赋予了
鹰一种轻盈、自由、充满力量的意象,体现了作者对鹰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热
爱。鹰与阳光、山巅、天空融为一体,展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划”“冲”“拉”这三个动词不仅描绘了鹰飞翔的动作,更赋予了鹰一种轻盈、自由、充满力量的意象,体现了作者对鹰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鹰与阳光、山巅、天空融为一体,展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
第⑮段说挑山工“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
梁”,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3分)挑山工不仅为泰山的旅游业和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更通过他们的坚忍和奉
献精神,成为泰山精神的象征和激励人们不断攀登、超越自我的榜样。文章通过
对挑山工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泰山的赞美和对人类奋斗精神的礼赞。4.
你们小组想以《泰山之春》为题拍摄短视频,参加“奋进中国”作品展示活
动。你想在短视频中使用下面哪个场景?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4分)场景一: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
葛藤也拉了上去。场景二: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
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场景一示例:这个场景中的松柏在石缝中直立,山崖边斜逸,甚至拉起了葛藤,
展现了泰山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个性。这与奋进中国的主题相契合,
象征着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顽强,寓意着我们在任何艰难环境下都能
茁壮成长,不断前行。选择这个场景,可以强化视频中对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精
神的体现。场景二示例:这个场景描绘了登山者们在山道上攀登的壮观景象,他们紧密团
结,充满激情,象征着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与“奋进中
国”活动的主题高度一致,展现了人们勇攀高峰、挑战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也寓
意着国家和民族不断攀登发展高峰,创造辉煌成就。选择这个场景,可以使短视
频更具感染力,激发观众的共鸣和奋进之情。
1.
六要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作
用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故事情节。教材链接(八上《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在南京火车
站(地点),“我”(人物)坐火车去北京(起因),父亲(人物)
来车站送“我”(经过),“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发出“不知
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2.
叙述顺序顺
叙定义: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作用:①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链接教材:(七下《紫藤萝瀑布》)作者从见到紫藤萝写起,由远及
近,并由此发出人生感悟:面对这一片紫色的花海,原先的悲痛也化
为宁静。插
叙定义:是在顺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叙述
完接着顺叙中心事件。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插
叙作用:①交代了……内容(概括内容);②解释了……原因;③推动
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
⑤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丰富文章内容,使文
章情节完整;⑧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链接教材:(九上《故乡》)写作者回到故乡,母亲提及闰土,由此
而回忆起他与少年闰土在一起的欢乐场景,便是插叙。倒
叙定义: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
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内容是文
章的主要部分之一,只是位置移到了前面。(倒叙是一条线索,只有
一个故事)倒
叙作用:①开篇点题;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故事情节和
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③引出下文;④使结构更加紧凑。
链接教材:(八上《背影》)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
忆,而文章最后又回到现实。补
叙定义: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做一些简短
的补充交代,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也叫追叙。作用:补充深化叙述内容,使叙事更加严谨,也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链接教材:(九上《智取生辰纲》)文章最后一段,打破谜底说根
由,交代贩枣子的是晁盖、吴用等七人,便是补叙手法。3.
叙述人称人称作用链接教材第一人称“我”“我们”①使文章更具有真实
性;②叙述亲切自然;
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
己的思想感情。(八上)朱自清的《背影》,(八
下)鲁迅的《社戏》等,都采用第
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给人以真实可
信之感。第二人称“你”“你们”①增加亲切感,拉近与
读者的距离;②利于交流思想情感,
便于抒情。(九上)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与第二人称“你”对话,亲切自然,情感真挚。第三人称“他”“他们”①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自由。(七上)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九上)曹文轩的《孤独之旅》。4.
常见线索记叙类文本的线索一般指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物品、事件、情
感等。其作用主要有:①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分明;②推动情节发
展,为下文做铺垫;③使行文富于变化;④突出中心或烘托人物形象。时间线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七下)《伟大的悲剧》以时间的推移为
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及其队员探险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
全过程。地点线以地点转换的顺序为线索。如:(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以活动地点为线索,先写“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再写“我”
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人物线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九上)《我的叔叔于勒》中的
“我”就是线索人物,全文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事件发展变化线
(明线)以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七上)《散步》围绕一家人散步这件事,按开始散步、产生分歧、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安排行文。有时一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八上)《藤野先生》的明线是“藤野先生”,暗线是“鲁迅的爱国情怀”。明暗线交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使情节发展脉络更清晰,也使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深化。情感发展变化线
(暗线)以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
(七下)《紫藤萝瀑布》以赏花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全文由赏花(喜悦)到忆花(伤感)再到悟花(感悟),层层深入,结构严谨。有时一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八上)《藤野先生》的明线是“藤野先生”,暗线是“鲁迅的爱国情怀”。明暗线交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使情节发展脉络更清晰,也使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深化。实物线以某一件具体(或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七
上)《雨的四季》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为线索,表现了四季
的雨的不同形象和特征,描写四季的雨景和给人的感受。5.
写作手法(1)表达方式记叙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环境所做的叙说和交代。(中考真题
多以记叙为主,尤其是把插叙、倒叙作为考查重点)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详见
“5.(2)描写方法”]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抒情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或看法。(2)描写方法分类依据方法类别特点作用/答题规范根据描写内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动作描写又称行动描写,是指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人物自身的行动。作用:①反映人物心理;②刻画人物性格特征;③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揭示文章主题。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语
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方
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形,表现了人物……的心
理,刻画了……(人物形象)。神态描写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详细的刻画。分类依据方法类别特点作用/答题规范根据描写内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描述人的身材、容貌、衣着、打扮以及仪态等。作用:①反映人物心理;②刻画人物性格特征;③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揭示文章主题。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对处在一定环境下的人物心理活动(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争……)的描写。分类依据方法类别特点作用/答题规范根据描写内容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对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作用:①反映人物心理;②刻画
人物性格特征;③交代人物的身
份、地位;④推动情节发展;⑤
揭示文章主题。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语
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方
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形,表现了人物……的心
理,刻画了……(人物形象)。分类依据方法类别特点作用/答题规范根据描写内容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
季节变化、风霜雨雪、
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的描写。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
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环境,营
造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感
情);④衬托人物形象;⑤
为……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⑥揭示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指对能反映社会、时代
特征的建筑、场所、陈
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
风等的描写。①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②交代
人物的社会关系;③交代作品的
时代背景;④为下文人物性格描
写做铺垫;⑤推动情节发展,深
化作品主题。(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作用/答题规范链接教材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
对立的两面作对比。运用对比,
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
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
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
坏),从而鲜明地表现或突出事
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
主题。(九下)《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
夫在刚得知狗咬人之事时,一个公
正廉洁、执法严明的警察形象呼之
欲出。然而之后的多“变”则是对
他极大的讽刺,前后形成鲜明对
比,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表现手法作用/答题规范链接教材衬托(正衬/
反衬)突出一方的特征。突出表现主要
人物或事物的性格或特点等,增
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作用: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
理性。(八上)《藤野先生》中用日本
“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
野先生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的
高尚品质。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比
较隐蔽,是“隐性”的,即埋下
伏笔。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内容前
后照应,情节衔接严丝合缝。(七上)《猫》中,写第一只猫忽
然消瘦,预示其生病和死亡;写第
二只猫生性活泼好动,不怕生人,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预示
它被路人拐走的命运;写第三只猫
不招人喜欢,又老爱凝望鸟笼,为
其后来的被冤枉埋下伏笔。表现手法作用/答题规范链接教材照应……与……相互照应,为下
文……情节做铺垫,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八上)《背影》一文中四次写
“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一次比一次抒发得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父亲背影形象的感人。表现手法作用/答题规范链接教材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作者的本意是……,而
先……,突出强调了事物
(人物)的……特征,使所
表现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
鲜明。(七下)《阿长与<山海经>》
中,作者开始写对阿长“喜欢切切
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
‘大’字”等行为的讨厌,而后面
她为“我”买来《山海经》,作者
心生敬意。这样欲扬先抑,使描写
的人物形象给人惊喜,使人物形象
更加真实可感。表现手法作用/答题规范链接教材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
于某些植物、动物、物品等
的一些特征,委婉曲折地将
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
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
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
的表现力。(八上)《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表现手法作用/答题规范链接教材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做到情景交融,带给读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感受,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七上)《春》中景物描写细腻而
富有情致,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
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4)修辞手法手法作用及答题规范比喻[七上P5]辨析:甲(本体)如、像、似的、若、犹、好像、仿佛(喻词)乙
(喻体)。作用:①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②使抽象的事物
具体化,便于接受;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加深体会。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
(特点),抒发(或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作用)。手法作用及答题规范拟人[七上P9]辨析: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①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②表意丰富,表达生动而有趣。答题规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写
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排比[七下P46]辨析: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短语或句
子。作用:①句式整齐,增强气势;②长于抒情,更有气魄;③叙写透
彻,条分缕析。答题规范: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力(强烈)地写出
(表达)了……的特点(感情)。手法作用及答题规范夸张[八上P42]辨析: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
描述。作用:①烘托气氛,加强渲染;②引起联想效果,给读者鲜明而强
烈的印象。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强
调了……的特点。手法作用及答题规范对偶作用:①句式整齐,结构一致;②形式优美,音韵和谐;③增强语
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答题规范: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形式优美,(突出)
表现了……的感情。反复辨析: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作用:①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
力。答题规范: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使人对……印象深刻,(突出)
强调了……的心情。手法作用及答题规范反问/设问辨析: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设问
是为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作用:反问:①态度鲜明;②加强语气,抒情强烈。设问:①自问
自答,引人注意;②启发思考。答题规范: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
调)了……的特点。设问: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
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考点一
内容概括与理解考向1:内容概括1.
(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43思考探究)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
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2.
(九上《智取生辰纲》P123思考探究)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说
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步智取生辰纲的。3.
(2024滨州22题)结合文中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概括“我”与老陈交往时的
感情变化。
谁+(时间、地点+何种情况下)做某事(+结果)。考向2:补充情节链/表格梳理1.
(七上《猫》P95思考探究)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
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
历从隔壁要来的外
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性
情在家中的地位结
局病死2.
(八下《社戏》P8思考探究)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
写的几件事。
月夜行船3.
(2023临沂19题)根据文章第②③段内容,补全粉皮的制作过程。调制粉浆→
→冷水剥离→浸水挤干→
⇒⇒⇒⇒⇒⇒⇒
月夜行船
月夜行船
月夜行船
月夜行船
月夜行船
月夜行船
月夜行船4.
(2024潍坊16题)与永安长城的相遇,也是一次与历史的相会。请根据文章内
容,梳理作者写作思路,把下面的简图补充完整。
①阅读题干,根据已填好的内容,锁定空出来的内容所在的段落。
②找到相关事件、对应人物,抓取关键词。③仿照已给信息的词性、短语结构
或句式改造答案,准确作答。
根据已有内容的提示进行补充:人物+事件(+结果)。考向3:内容理解1.
(2023日照22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2024潍坊17题)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找出与选项对应的文章原句。②比较分析选项与原句内容、感情色彩的差异及选项与文中线索、地点、环境的差异。③根据差异判断,找出准确的选项。P21《松
花江上》第1题;P23《偷书记》第1题;P24《海的声音》第3题;P26《记住你的名字》第1题;P27《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第1题;P32《春到零丁洋》第1题;P33《黄河入海流》第1题;P34《小巷有花守流年》第3题;P36《放牛记》第1题。考点二
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考向1:理解标题含义1.
(七上《秋天的怀念》P22思考探究)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
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2.
(2024烟台17题)通读全文,说说题目《微弱的光亮》的含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
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理解文章标题含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分析标题字词。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
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②分析标题所用的修辞手法。标题如果是比喻
性的,文章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的,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
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③分析内容主旨。文章的标题与文章的写作内
容、作者情感、主题是紧密相关的。理解文章标题含义,一定要与文章的内容主
旨结合起来,不要孤立地去分析标题的意思。
表层含义(结合文章内容)+深层含义(结合文章主旨)。考向2:分析标题作用1.
(七下《驿路梨花》P96思考探究)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2.
(2024东营19题)请你向演员解释续和给侄子取名“赴远”与“‘赴远’的一
天到了”中“赴远”的不同含义,并说明小说以《赴远》为题的作用。3.
(2023聊城17题)文章以《大地的滋味》为题,有什么好处?
①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②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
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③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
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④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设置悬
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⑤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
候也是文章的线索。
交代文章行文线索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代描写对象、故事发生
的环境和背景等内容)+揭示或暗示文章的主旨+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
分析标题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具有象征意义,
含蓄隽永等。考向3:拟写标题1.
(七上《散步》P24思考探究)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
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2.
(八上《藤野先生》P28思考探究)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
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3.
(2023济宁20题)视频拍摄完成后,需要拟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
说说理由。
给记叙类文章拟标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用叙事线索做文章的标题。如《背影》《枣儿》等。②用主要人物的姓名
做文章的标题。如《孔乙己》《藤野先生》等。③用典型的情节或场景做文章的
标题。如《社戏》《散步》《紫藤萝瀑布》等。④用文中有代表性的词句,比如
中心句、点题句、主要人物的关键言语等。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①写人的文章,即“人+性格”,明确写的是谁,是怎样的人;②
写事的文章,即“人+做了什么”,明确写了什么事,谁做的;③以事物为线索
的文章,可用这个事物为题目。
P26《记住你的名字》第4题;P29《绽放的梨花》第5题;
P30《微弱的光亮》第1题;P35《小巷有花守流年》第4题。考点三
分析人物形象1.
(七上《植树的牧羊人》P75思考探究)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
的人”
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2.
(八上《回忆我的母亲》P34思考探究)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
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3.
(九上《我的叔叔于勒》P82思考探究)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
(2024滨洲25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老陈这个人物形象。
××是一个……(性格、思想品质等)的人+表现在……(结合文
章内容分析)。
P29《绽放的梨花》第4题;P30《微弱的光亮》第4题。考点四
词句理解与赏析考向1:理解词语含义1.
(七下《老山界》P35思考探究)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
了。(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2.
(七下《阿长与<山海经>》P61思考探究)“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
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3.
[(2024滨洲23(2)题)]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
(赏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根据词语的本义,借助具体的语境推断词语的语境义。词语的语境
义常以如下方式出现:①比喻生成的语境义,要从分析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入
手,寻找比喻的本体;②感情色彩转换后的语境义,特别注意贬词褒用和褒词贬
用现象;③反语表达的语境义,这种情况下词语实际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完全
相反;④对比形成的语境义,在同一语段中,同一词语表达的意义有时也不尽相
同,不要忘了联系文章的中心和人物的情感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本义+把握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感受词语描写的情景
(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表达了……(情感、性格等)。考向2:分析词语表达效果1.
(七下《老王》P66思考探究)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
效果。2.
(2024山东中考20题)第④段“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
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中“划”“冲”“拉”
三个词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可以从修辞角度、词性角度和写作手法角度赏析词语表达效果:①从修辞角度赏析。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
方面赏析词语。例如,“偷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
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②从词性角度赏
析。常赏析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例如,句中“飞”这
一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宏儿欢快、活泼、好奇心强的天性,表达出小孩子的喜悦心
情。③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常从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
结合等写作手法方面赏析词语。例如,通过贬词褒用,将浅淡的部分描述为与阳
光互相挑逗,赋予其活泼生动的特质。
①“××”词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对
象)……特点(状态),突出……(主题),表达……
(思想情感)。②句中
“××动词/形容词(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
态),突出……主题(情感)。③”×ב词运用××(写作手法),生动形象
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突出……主题(表达……的思想情感)。考向3:理解句子含义1.
(七上《秋天的怀念》P22思考探究)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
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七下《紫藤萝瀑布》P113思考探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
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3.
(2023聊城21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理解。
根据句子的不同类型,可采用以下方法理解句子含义:句子类型方法运用艺术手法、修辞的句子将其还原成原本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叙述,委婉说直,将比喻或象征等手法的作用说明白,表达清楚。富含哲理的句子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殊语境中的含义,然后带入原句,用自己的话复述。有言外之意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写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理解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分析句子语法结构+结合文章背景。考向4:赏析句子1.
(七上《济南的冬天》P8积累拓展)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
达效果。2.
(2024山东中考20题)我读到第②段“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
篇好文章”时,觉得这句话与“造化钟神秀”在修辞手法上有一致的地方,请你
赏析一下吧。3.
(2023枣庄20题)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解答赏析句子的题目,可分三步走:第一,确定赏析的角度。细读所要赏析的句子,根据题意,确定赏析的切入
点(重点词语/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句式特点),从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深入挖掘
句子的精彩之处。第二,分析句子表现了人物(事物、景物)怎样的特点;分析
句子与上下文的联系,指出句子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第三,分析句子表达了人
物(作者)怎样的情感。若是句子的感情色彩不明显,可以不分析,不要牵强。
运用了……(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
写……(具体内容的描述),由此表现/表达了……。
P22《松花江上》第3题;P24《海的声音》第4题;P26
《记住你的名字》第2题;P27《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第2题;P29《绽放
的梨花》第3题;P32《春到零丁洋》第2题;P34《小巷有花守流年》第2题。考点五
句段作用分析1.
(八上《白杨礼赞》P80思考探究)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
是什么?2.
(2024济宁20题)阅读要关注文章的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我将一辈
子珍藏它”意蕴的理解。3.
(2023济宁18题)第⑦段是视频需要拍摄的重要情节,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
位置作用开头内容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②开篇点题,点明主旨。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结构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③为下文做铺垫。注:如果开头是环境描写,则有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位置作用中间内容①推动情节发展。②如果描写的是次要人物,且与文章主要人物在形象和情感上一致,则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不一致,就是反衬。结构①承上启下。②照应前文。③为下文做铺垫。注:句段在中间需考虑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作用、插叙的作用。位置作用结尾内容①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②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的感悟或者情感: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结构①总结全文。②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注:结尾如果提出问题,则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果是景物或环境描写则要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烘托)了……的气氛;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这两方面作答。另外还存在一种自然结尾现象,整篇文章行云流水,文末自然收束,水到渠成。位置作用反复句段内容①突出主旨,强化情感,映射象征,突出人物。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有强化或一唱三叹的效果,引起读者关注。结构①交代线索。②前后照应。
结构作用+内容作用(表现的内容,抒发的情
感)。
P20《长城上的雕花》第4题;P22《松花江上》第2
题;P23《偷书记》第2题;P33《黄河入海流》第4题;P34《小巷有花守流年》
第1题;P36《放牛记》第2题。考点六
描写方法及作用考向1:人物描写的作用1.
(七下《说和做》P12思考探究)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
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2.
(2024济宁19题)品读第⑩段,结合上下文分析“我”的心理。
第一,指出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这种方法是如何运用
的。第二,分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态、怎样的特点。第三,
分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品质,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运用……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内
容:样子、情态、心理等),表现了……(心情、性格、精神、情感等)。考向2:环境描写的作用1.
(七上《散步》P24思考探究)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
句,把它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2.
(九上《故乡》P76思考探究)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作者以此营造
的氛围,说说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3.
(2024滨州21题)文章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表现了……(环境特点)+渲染了……的气氛/交代
了……的背景/烘托了人物……的形象/为下文……做铺垫/推动了……的情节发展等。
P23《偷书记》第3题;P28《绽放的梨花》第1题;P29
《绽放的梨花》第2题;P30《微弱的光亮》第3题。考点七
写作手法及分析考向1:表现手法1.
(七上《纪念白求恩》P68思考探究)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
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并体会对比手
法的表达效果。对工作的态度对同志、人民的态度对工作的要求白求恩不少的人2.
(八上《藤野先生》P28思考探究)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
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
(八上《白杨礼赞》P80思考探究)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出相
关的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4.
(2023淄博15题)在处理祸事的整个过程中,小说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
“我”这一人物。请根据提示填空。
明确指出所使用的表现手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这种
表现手法对主题的影响。考向2:叙述人称1.
(九上《我的叔叔于勒》P82思考探究)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
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
一下有什么不同。2.
(2022济南23题)文章第③段说“他是排长我是兵”,第⑫段说“你是排长
我是兵”。结合全文,说说前后人称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考向3:叙述顺序1.
(2024烟台18题)第⑤段从记叙顺序上来看属于
,其作用是
。2.
(2024东营21题)请举例说明本文的几种叙述方式,并从小说技巧角度简述其
综合运用的作用,以利于微电影分镜头的交错拍摄。3.
(2022日照22题)小说画横线部分插叙了将军的往事,请简析这段文字在情节
方面的作用。
①顺叙:采用了顺叙的记叙顺序+写了……(事情/感受)+使人
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不受时空的限
制)。②倒叙:把……放到前面写,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
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③插叙:插叙了……(内容)+表现了(人或事物)的……(性格或特点)+帮
助展开主要事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补充介绍/诠释某一细节/
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波澜起伏。④补叙:补充交代……(情节)+照应上
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P22《松花江上》第4题;P30《微弱的光亮》第2题;P33
《黄河入海流》第2题。考点八
把握主旨情感考向1:理解文章主旨1.
(八上《白杨礼赞》P80积累拓展)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
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2.
(九上《范进中举》P132思考探究)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
么变化?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
(2023威海18题)请概括归纳本文的主题。
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标题则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
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文章中有些议论、抒情句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直接揭示
出文章的主旨。从分析段意或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
对各段段意及人物事件作综合归纳,才能概括出文章的中心
思想。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
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本文记叙了(描写)……事件(事物)+表现了/抒发了/赞扬了/批评
了……。考向2:体会人物情感1.
(七上《秋天的怀念》P22积累拓展)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
情感。2.
(七下《太空一日》P145思考探究)结合课文,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3.
(八上《背影》P76思考探究)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
样的变化?4.
(2023东营14题)“眼泪”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就乙文段“四次流泪”所
体现出的情感及整体艺术效果写出你的发现。
角度示例分析带有明显感情
色彩、心理描写品
质特征的词句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
回忆的。——《回忆我的母亲》“爱”“永远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
无比怀念的情感。抓住文中关键词
语,从字里行间体
会作者蕴藏的感情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秋天的怀念》“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
的心情。从文中的景物描写
体会作者的感情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
的鱼塘。——《散步》这里的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展现了一家
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角度示例对人物的外貌、语
言、动作、神情描
写,往往体现了作
者的情感倾向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
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
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藤野先生》作者用夸张手法,对清国留学生盘辫子进行描写,表达了
对他们的厌恶之情。分析文中的抒情、
议论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
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荷叶·母亲》作者的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私地保护儿女成长
的赞美之情。
P26《记住你的名字》第3题;P27《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
的答案》第3题;P32《春到零丁洋》第4题;P33《黄河入海流》第3题。考点九
畅谈感悟启示1.
(七下《老王》P65思考探究)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
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
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2.
(八上《藤野先生》P28积累拓展)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
些启示。3.
(九下《枣儿》P118思考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空巢老人和
留守儿童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
这类试题的解答思路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应题简述。针对提问,直接而简洁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主旨。第二
步,分条陈述。把自己独特的领悟与启示分条陈述出来,力求全面而深刻。要多
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抓住形象由表及里,领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写作意图,
寻找文章的隐形信息和潜在的东西。这些往往最能触动我们的思维,也是给我们
的启示。
分析情境+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
P20《长城上的雕花》第3题;P24《海的声音》第2题;
P27《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第4题。
第1类:家国情怀一、(2024·潍坊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6分)长城上的雕花张立忠①永安长城是一处“野长城”,却一直吸引着我去探访一番。②穿行在燕山余脉的山谷中,青山巍巍,草木葱茏,车像一叶扁舟在绿海中
航行。走着走着,路的左边出现了一道高大漫长的石墙,如巨龙劲舞,盘旋于崇
山峻岭之间,令人肃然。③这一段为锥子山段长城。走近石墙,垒墙的石头之间没有浇筑任何灰浆,
墙面也没有抹缝,一块块石头就那么粗裸地互相叠压着、挨挤着、牵制着,形成
了一个看似并不密致实则坚不可摧的整体。据.史.料.记.载.,永安长城是由抗倭有
功的戚家军奉旨所建,建成后戚继光将长城分为三等:双侧包砖为一等边墙,单
侧包砖为二等边墙,而眼前的这种“干垒”为三等边墙。“干垒”的石墙要做到
年深日久地坚固强稳,非常不易。古代工匠们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技艺,把这一
切都做到了。从垒筑的石头颜色和质地来看,石墙就像附近某座山的拆分,与其
脚下的山岭重新结成一个整体,又像山一样巍峨稳固。④在大毛山段长城,我们又见到了这种粗石垒就的城墙,但又明显不同。它
巧妙地依山而建,前壁陡直高立,顶端则与山脊平齐,好像人工筑就了一道山的
陡崖,于陡崖上再建成胸墙。这种技艺更难,因它是就着山势建成的,底部与山
的斜坡相接,早已与山体结成一体。⑤全石垒筑的长城让我记忆深刻。而记忆的另一面,则是长城的残缺和
损毁。⑥永安长城上,我看到岁月与大自然的联手摧蚀,已经让它损毁异常严重,
残缺不全。即使是一些保存相对较好的长城段落,也都遍布着破败的景象,看了
让人心痛。然而,它的美依然是无与伦比的。夕阳下,它像祖先雕刻在华夏版图
上的巨大花纹,点缀着江山的厚重与宏大。它的宏伟与庄严、粗犷与精致,都传
递着人类独有的创造之美。⑦在大毛山段城墙上,我见到了一座坍塌了的敌楼。一座残破的拱形门楼,
在阳光下顽强地矗立于城墙顶上。西方的半边已经垮塌,参差的砖石就那样裸露
着、支棱着,看起来摇摇欲坠。东方的一半则大致完好,那残存的拱形砖门造型
优美,工艺精细,每一个稍微完整的细节,都呈现出巧夺天工之精美……永安长
城以一种不完整的残躯,坚守着历史的精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残损不是古物的
缺失,而是时光对历史的遮掩。恰恰是这种自然真实的历史之美,让我们感受到
历史的沧桑,感受到原始长城不可复制的珍贵。⑧从大毛山段长城下来,我们又驱车来到“小河口长城”,登上了蜿.蜒.于山
谷东侧的长城。在不远处的山坡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相对完整的敌楼。我们顺着
一条被荒草掩蔽的小路来到了敌楼前。它的基础由花岗岩条石砌筑,上面由著名
的长城青砖垒成,砖缝用白色灰浆勾抹,墙面规整平滑,墙体棱角分明。它的每
一块砖石,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历史建筑不可思议的精致,组合营造出一种居高
临下的威严霸气。尽管它已经历了六七百年的风雨侵蚀,部分墙体出现了损毁,
但仍然不失其造型优美、筑工精细、坚固沉稳、气势恢宏的建筑品质。⑨敌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是由许多拱门组成的横竖相遇的隧道。有砖梯通到
楼上,砖梯又窄又陡,因年深日久,棱角已被磨掉,成为一个大致的斜坡。上面
是一个正方形的平台,四周有近人高的胸墙,胸墙上有垛口,都保存相对完整,
只是不见了当年的旌旗猎猎、刀枪耀眼、甲兵森严。出人意料的是,靠北侧的胸
墙前长着一棵茶杯口粗的小树,枝繁叶茂,绿意丰盈,精神抖擞地代替着古代的
士兵守护着这座敌楼。站在楼上,举目四望,大明的疆土和塞外的山河都在我的
视域之内,心中隐隐涌起一股守疆卫土的豪气和物是人非的怅然。⑩从敌楼里出来,不经意间,我惊讶地看到,那楼门的石框上雕刻着许多精
美的花纹,有“祥云彩带”“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缠枝莲”等。在那些花
纹中间,还刻着两朵小花,左右门框上各有一朵,小花有四片花瓣,应该是一种
生活中常见的十字科花朵。据.史.料.记.载.,那些花纹都是由戚继光帐下的浙江义
乌将士所刻,是义乌民间建筑上常见花纹的复制。实际上,这是戍边将士们把敌
楼变成家居、把长城变成故乡、把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
- 2024年特种门采购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某企业关于知识产权许可的合同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装工程计量计价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文化产业融资借款合同范本大全6篇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和答案
- 2025年昆明考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
- 2024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教师(附教育质量监控与管理)3篇
- 2025建筑工程民工劳动合同范文
- 腰椎病的中医护理查房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成都锦城学院《操作系统与nux管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弧弦圆心角》说课稿课件
- 中职班级建设三年规划方案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2024年中级安全工程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业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
- 弘扬抗战精神课程设计
- 康复护理完整版
- 制氢技术与工艺 课件 第7章 氨制氢
- 12S4消防工程标准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