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执业】2024年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第二部分)413.4.“阑门”指的是A.A.唇B.B.齿C.C.会厌D.D.太仓下口E.E.大小肠会处正确答案:E解析:阑门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大小肠交会之处,具有分隔小肠和大肠,并控制食物由此进入大肠的功能。这一位置与选项E“大小肠会处”相符。
414.5.“下极”又称为A.A.扉门B.B.吸门C.C.费门D.D.幽门E.E.魄门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415.6.“中精之府”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中医脏腑理论的知识。在中医理论中,胆具有储存和排泄胆汁的作用,因其内藏精汁,故被称为“中精之府”。选项B胃主受纳腐熟;C小肠主受盛化物;D大肠主传化糟粕;E膀胱主贮存和排泄尿液。综合来看,“中精之府”指的是胆,答案选A。
416.7.“中正之官”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A解析:“中正之官”是中医对胆的生理功能的概括。胆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作用,犹如中正之官,不偏不倚,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中正之官”指的是胆。
417.8.胆的生理功能是A.A.受盛化物B.B.传化糟粕C.C.主持诸气D.D.受纳腐熟E.E.主决断正确答案:E解析:胆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决断,能够判断事物并作出决定,故答案选E。A选项受盛化物是小肠的生理功能;B选项传化糟粕是大肠的生理功能;C选项受纳腐熟是胃的生理功能;D选项主持诸气主要是肺的生理功能。
418.9.胃的生理功能是A.A.受盛化物B.B.传化糖粕C.C.主持诸气D.D.曼纳腐熟E.E.通调水道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419.10.有“太仓”之称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B解析: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五脏六腑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象征性的名称。其中,“太仓”是特指胃的一个别称。这是因为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和容纳从食管传送下来的饮食物,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消化,将食物变成食糜,为肠道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做好准备。胃的这种作用就像是一个粮仓,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太仓”。根据这一解释,我们可以确定选项B“胃”是正确的答案。其他选项如A“胆”、C“小肠”、D“大肠”和E“膀胱”虽然也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但它们并不具备“太仓”这一特定的别称或功能描述。
420.11.“水谷之海”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中医基础理论中对人体脏腑功能的理解。在中医理论里,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作用,能容纳和消化饮食物,故被称为“水谷之海”。选项A胆主要与决断有关;C小肠主受盛和化物;D大肠主传化糟粕;E膀胱主贮存和排泄尿液。综合来看,答案选B胃。
421.12.具有“通降"生理特性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B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胃具有“通降”的生理特性。胃主通降,以通降为和,是指胃气具有保持通畅下降的运动趋势,从而确保食物的消化和排泄。这一特性是胃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422.13.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是的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脏腑生理特性的了解。中医理论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需要津液的濡润,故具有“喜润恶燥”的特性。而胆、小肠、三焦、膀胱均不具备此特性。A选项胆主决断;C选项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D选项三焦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E选项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所以答案是B选项胃。
423.14.泌别清浊是A.A.胆的生理功能B.B.胃的生理功能C.C.小肠的生理功能D.D.大肠的生理功能E.E.膀胱的生理功能正确答案:C解析: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将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饮食糟粕,吸收水谷精微并将饮食糟粕向下输送至大肠,同时吸收大量的水液的生理过程,这是小肠的生理功能。
424.15.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腑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六腑功能的知识点。在中医理论中,“受盛化物”是指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做进一步消化的器官,这是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膀胱):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与“受盛化物”功能不符。-B选项(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亦与“受盛化物”不符。-C选项(小肠):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受盛化物”,即接受胃腑下传的食糜,作进一步消化的功能,与题意相符。-D选项(胃):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虽与消化有关,但并非“受盛化物”。-E选项(胆):胆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并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同样不是“受盛化物”。综上所述,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腑是小肠,故正确答案为C。
425.16.“主液”的腑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C解析:在中医理论中,“主液”的腑指的是小肠。小肠具有泌别清浊的生理功能,能吸收食物中的精华并传输至全身,同时也将糟粕和水分排出体外。其中,小肠对于水液的吸收和分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主液”之腑。
426.17.大肠的功能是A.A.排泄胆汁B.B.受纳通降C.C.受盛化物D.D.传化糟粕E.E.运行水液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大肠的生理功能。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大肠主要负责传化糟粕。胆汁由肝脏分泌排泄,不是大肠的功能,A选项错误。受纳通降是胃的功能,B选项不符。受盛化物是小肠的功能,C选项排除。运行水液主要是脾、肺、肾等脏腑的作用,E选项不对。所以答案选D,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
427.18.“主津”的腑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脏腑功能的知识点。在中医理论中,“主津”指的是主导和调节津液的脏腑。根据中医的脏腑学说,大肠具有传导糟粕和主津的功能,它能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因此,与“主津”功能相对应的腑是大肠,选项D正确。
428.19.“受盛之官”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C解析:“受盛之官”这一术语出自中医经典《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其中明确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肠是负责接受并盛纳由胃腑下传的食糜,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的器官。因此,“受盛之官”指的是小肠,选项C为正确答案。
429.20.“州都之官”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理论。“州都之官”是中医对膀胱的别称,源自《素问·灵兰秘典论》,意指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如同州都之官员负责管理水液。根据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确定答案为E,即膀胱。
430.21.三焦的生理功能是A.A.通行元气B.B.传化水谷C.C.化生精气D.D.调畅气机E.E.宣发肃降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三焦生理功能的了解。中医理论中,三焦是六腑之一。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三焦能够通行元气,使其输布全身。B选项传化水谷是胃和小肠的功能;C选项化生精气主要与肾相关;D选项调畅气机多为肝的作用;E选项宣发肃降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所以答案选A。
431.22.“决渎之官”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功能特性。“决渎之官”是中医对某一脏腑功能的形象描述。在中医理论中,胆具有决断功能,与“决渎之官”的描述相符。胃主要负责受纳和腐熟水谷,小肠负责分清别浊,膀胱主贮藏和排泄尿液,三焦则是人体部位名,指上、中、下三焦,有主持诸气、通调水道的作用。根据这些脏腑的功能特性,可以确定“决渎之官”指的是胆,因此答案是A。
432.23.“中焦如沤”比喻的是A.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B.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C.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D.D.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E.E.胃腐熟水谷的状态正确答案:E解析:“中焦如沤”是中医理论中对中焦生理功能的一种形象比喻。中焦在中医中主要指脾胃,是消化、吸收、转化水谷精微的重要部位。“如沤”意指像水中之沤,即水泡,形容中焦脾胃消化水谷、化生精微的过程如同水中冒泡一样,是一个活跃而充满生机的状态。这一过程主要指的是胃的腐熟水谷功能,即胃通过其蠕动和消化酶的作用,将水谷转化为可以被身体吸收利用的精微物质。因此,“中焦如沤”比喻的是胃腐熟水谷的状态,选项E正确。
433.24.“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A.肾司二便B.B.二便相关C.C.健肿利水.D.D.小肠泌别清浊E.E.利小便的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434.25.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A.若雾露之溉B.B.主气之生成C.C.通行宗、营、卫三气D.D.为原气之别使E.E.主气的宣发与肃降正确答案:A解析: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被描述为“若雾露之溉”。上焦主要包括膈以上的脏器和组织,如心肺两脏和头面部。其生理功能特性在于有升有降,但总体趋势是升已而降,这种生理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雾露之溉,即像雾露一样滋润灌溉。因此,选项A“若雾露之溉”准确描述了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
435.26.“孤腑”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脐胱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436.27.与肺相表里的是A.A.胆B.B.胃C.C.大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表里关系。在中医理论中,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表里的关系,即某一脏腑与另一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脏腑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意味着它们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而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也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因此,与肺相表里的脏腑是大肠,选项C正确。
437.28.气机升降之枢指的是A.A.肺主呼气,肾主納气B.B.肝气主升,肺气主降C.C.脾主升清,胃主降浊D.D.心火下降,肾水上升E.E.肺气宣发,又主肃降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438.29.与胆相表里的脏是A.A.肝B.B.心C.C.脾D.D.肺E.E.肾正确答案:A解析:在中医学理论中,脏腑之间存在表里关系,这是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生理病理联系。胆与肝相表里,意味着它们在功能上密切相关,相互协调。肝主疏泄,胆主决断,共同维持人体气机的调畅。因此,与胆相表里的脏是肝,选项A正确。
439.30.下列哪一项不是脾胃的关系A.A.燥湿相济B.B.纳运相得C.C.升降相因D.D.升清降浊E.E.水火既济正确答案:E解析:脾胃在中医学中是一对相互关联的脏腑,它们在生理和病理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是对每个选项的解析:A.燥湿相济:脾主运化水湿,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喜润恶燥。两者相互协调,燥湿相济,维持着人体的水液代谢平衡。B.纳运相得: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将食物摄入并初步消化后,交由脾进一步运化吸收,转化为营养物质供给全身。C.升降相因:脾胃在气机升降上相互配合。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胃主降浊,将食物残渣及代谢废物下传至小肠、大肠。D.升清降浊:这实际上与“升降相因”有相似之处,强调了脾胃在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平衡中的重要作用。E.水火既济:这个术语在中医学中通常用来描述心与肾之间的关系,即心火下降于肾,温煦肾阳;肾水上济于心,制约心火过亢。这与脾胃的关系并不直接相关。综上所述,选项E“水火既济”不是描述脾胃关系的术语,因此是正确答案。
440.1.“中正之官”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441.2.“受盛之官”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C解析:“受盛之官”这一术语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其中明确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肠是负责接受并盛纳由胃腑下传的食糜,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的器官。因此,“受盛之官”指的是小肠,选项C为正确答案。
442.3.具有“主津”功能的脏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443.4.具有“主液”功能的脏是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膀胱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444.5.具有受纳水谷功能的脏是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脏腑功能的知识点。在中医理论中,胃是六腑之一,主要负责受纳和腐熟水谷,即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胆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小肠是分清别浊,三焦是运行水液和元气的通道,膀胱则是贮藏和排泄尿液的器官。根据这些脏腑的功能描述,可以明确胃是具有受纳水谷功能的脏,因此答案是B。
445.6.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脏是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C解析:在中医理论中,小肠具有受盛化物的功能。这表现为小肠接受由胃下传的食糜并盛纳之,即受盛作用;同时,小肠还负责将食糜进一步消化,使之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因此,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脏是小肠,选项C正确。
446.7.“水谷之海"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功能。“水谷之海”是中医对某一脏腑功能的形象描述。在中医理论中,胃是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器官,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因此,根据这一知识点,可以确定“水谷之海”指的是胃,选项B是正确答案。
447.8.“州都之官”指的是A.A.胆B.B.胃C.C.小肠D.D.三焦E.E.膀胱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理论。“州都之官”是中医古籍中对某一脏腑功能的形象描述。在中医理论中,膀胱被比喻为“州都之官”,意指它是人体水液汇聚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根据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确定答案为E,即膀胱。
448.1.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A.A.肝B.B.胆C.C.脑D.D.髓E.E.女子胞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中医脏腑理论的知识。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既属于六腑,能排泄胆汁,又属于奇恒之腑,内藏精汁。综合来看,答案选B。
449.2.“髓海”指的是:A.A.骨B.B.胆C.C,髓D.D.脑E.E.女子胞正确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中医基础理论题,考察对中医“髓海”概念的理解。“髓海”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脑。在中医理论中,脑被视作精髓汇聚之处,因此得名“髓海”。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骨”,在中医中并不与“髓海”相对应,故排除。-B选项“胆”,同样与“髓海”无直接关联,故不选。-C选项“髓”,虽然与“髓海”中的“髓”字相同,但单独一个“髓”字并不特指“髓海”,故不考虑。-D选项“脑”,正是中医理论中“髓海”的所指,与题目要求相符。-E选项“女子胞”,即子宫,与“髓海”无关,故排除。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选项“脑”。
450.3.“元神之府”指的是.A.A.脑B.B.胆C.C.骨D.D.髓E.E.女子胞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中医基础理论中对脏腑概念的理解。在中医理论里,脑被称为“元神之府”。胆主要与决断相关,骨为奇恒之腑,髓有滋养骨骼等作用,女子胞主生殖。综合这些知识,“元神之府”所指的就是脑,所以答案选A。
451.4.与脑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A.心B.B.肺C.C.脾D.D.肝E.E.肾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452.5.与女子胞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A.A.心、肝、脾、肺、冲脉、督脉B.B.心、肺、肝、肾、冲脉、带脉C.C.心、肝、肺、肾、冲脉、督脉D.D.心、肺、脾、冲脉、带脉、任脉E.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督脉、带脉正确答案:E解析:女子胞,又称胞宫,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多个脏腑和经脉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并为生血之源,肾藏精,这些脏腑共同为女子胞提供充足的血液和精气,保证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同时,冲脉为血海,任脉主一身之阴经,督脉主一身之阳经,带脉约束诸经,它们共同调节和维系着女子胞的生理活动。因此,与女子胞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心、肝、脾、肾以及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选项E正确。
453.1.精的本始含义是指A.A.脏腑之精B.B.基本物质C.C.生殖之精D.D.水谷之精E.E.血液津液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精”的概念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精”有多重含义,但本始含义特指生殖之精,它是构成人体并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因此,根据这一理论,选项C“生殖之精”是正确答案。
454.2.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A.A.心、肝、脾胃B.B.肺胃、肝、肾C.C.肺、脾胃、肾D.D.肝、脾胃、肾E.E.心肺胃、肾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医理论中,气的生成与多个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肺、脾、胃、肾这四个脏腑。肺主气,司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是气血生化的基础;肾藏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因此,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肺、脾、胃、肾,选项C正确。
455.3.“生气之根"指的是A.A.肝B.B.心C.C.脾胃D.D.肺E.E.肾正确答案:E解析:生气之根指的是肾,因为肾主纳气,是控制呼吸的重要脏器,生气是人体情绪的一种表现,与呼吸有关,所以生气之根指的是肾。
456.4.“生气之源”指的是A.A.肝B.B.心C.C.脾胃D.D.肺E.E.肾正确答案:C解析:在中医学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生气之源指的是脾胃,选项C正确。
457.5.“生气之主"指的是A.A.肝B.B.心C.C.脾胃D.D.肺E.E.肾正确答案:D解析:在中医理论中,五脏与人的情绪有密切关系。其中,肝主疏泄,心主喜乐,肺主气,肾主藏精,而脾胃主运化。而生气是一种负面的情绪表现,中医认为"气"与肺有关,因为肺是气的主管,生气时容易出现气滞或气逆的情况。因此,生气之主指的是肺。所以答案是C。
458.6.维持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A.A.推动作用B.B.温煦作用.C.C.防御作用D.D.固摄作用E.E.中介作用正确答案:D解析: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维持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正是气的固摄作用在血脉中的具体体现,它确保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因此,选项D固摄作用是正确答案。
459.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说明气之功能减退的是A.A.推动与调控作用B.B.温煦与凉涧作用C.C.防御作用D.D.閻摄作用E.E.中介作用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460.8.易于感冒表明气功能减退的是A.A.推动作用B.B.温煦作用C.C.防御作用D.D.固摄作用E.E.中介作用正确答案:C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的功能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等多个方面。其中,防御作用指的是气能够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当气的防御功能减退时,人体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从而易于感冒。因此,易于感冒表明气功能减退的是防御作用。
461.9.主管人体生长发育是气的A.A.推动作用B.B.温煦作用C.C.防御作用D.D.固摄作用E.E.中介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推动作用是指气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这一作用体现在气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是气的活力很强的一种表现。因此,主管人体生长发育正是气的推动作用的具体体现。
462.10.激发和促进脏腑经络生理机能的是A.A.气的推动与调控作用B.B.气的温煦与凉润作用C.C.气的防御作用D.D.气的固摄作用E.E.气的中介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气的不同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气具有多种生理机能。气的推动与调控作用能够激发和促进脏腑经络的活动。温煦与凉润、防御、固摄、中介等作用与激发和促进脏腑经络生理机能的直接关联较小。所以答案选A,即气的推动与调控作用。
463.11.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A.A.推动作用B.B.温煦作用C.C.防御作用D.D.固摄作用E.E.气化过程正确答案:E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以及气化过程。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气的气化作用,即气具有将精、血、津、液等不同物质转化为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因此,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的是气的气化过程。
464.12.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A.A.推动与调控作用B.B.温胞与凉润作用C.C.防御作用D.D.固摄作用E.E.中介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465.13.化生元气的主要是A.A.肾中精气B.B.水谷精气C.C.气血D.D.脏腑精气E.E.经气正确答案:A解析: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肾中精气,肾精的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但必须得到水谷之精的充养,方能充盛而化生充足的元气。
466.14.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中气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人体各种“气”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人体的生命活力和功能状态。其中,“元气”被视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它源于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根据中医理论,答案选择E“元气”是正确的。
467.15.元气运行的道路是A.A.心脉B.B.胸腔C.C.全身D.D.脉外.E.E.三焦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运行”的知识点。在中医理论中,元气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的运行和分布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元气运行的主要道路是三焦,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词,它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是元气和水液在体内运行的通道。因此,根据中医理论,元气运行的道路是三焦,选项E正确。
468.16.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A解析: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来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具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的作用。因此,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气是元气。
469.17.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A解析: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的生理活动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因此,具有上述功能的气是元气。
470.18.胸中之气指的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胸中之气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宗气。宗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在心肺作用下生成,并贯注于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同时也作用于肺以助呼吸。因此,胸中之气与宗气相对应,选项B为正确答案。
471.19.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A.A.元气的生成B.B.宗气的生成C.C.营气的生成D.D.卫气的生成E.E.中气的生成正确答案:B解析:清气与水谷之气的结合是宗气生成的关键。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成,它积聚于胸中,是人体后天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472.20.影响宗气盛衰的脏腑是A.A.心与肺B.B.肝与肾C.C.肺与肾D.D.肺与脾.E.E.肝与脾正确答案:D解析:宗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因此,影响宗气盛衰的脏腑主要是肺与脾。肺主呼吸,吸入清气,是宗气生成的重要来源;脾主运化,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与清气结合生成宗气。所以正确答案是D。
473.21.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精气正确答案:B解析:宗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贯注于心肺之脉,与呼吸、声音、嗅觉及气血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都有密切关系。
474.22.上出息道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宗气是由脾胃转输的精气与水谷之精化生的水谷之气,聚于胸中而成。宗气具有走息道、行呼吸的作用,因此上出息道的气即为宗气。
475.23.下注于气街,并下行于足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街是指体内气的通路,是气运行的重要通道。下注于气街,并下行于足的气主要是宗气。宗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它具有推动和调节气血运行的作用。因此,宗气能够下注于气街,并循经下行于足部。所以,正确答案是C.宗气。
476.24.宗气的分布是A.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B.熏于育膜,散于胸腹C.C.通过三焦,流行全身D.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477.25.连接“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A.A.经脉的相互连接B.B.气血的相互关系C.C.心主营,肺主卫的相互作用D.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E.津液的环流通畅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功能的关联。宗气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作用。“肺主呼吸”获取的清气与“心主血脉”运行的气血,通过宗气得以贯通和运行。A选项经脉连接并非关键;B选项气血关系较宽泛;C选项心营肺卫作用非中心环节;E选项津液流通与此关联不大。所以答案选D。
478.26.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多种作用。在气的作用中,行气血是气的一个重要功能。而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主要是宗气。宗气能够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并协助气的分布和运行,从而维持人体内气血的正常运行。因此,正确答案是A.宗气。
479.27.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胜腐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480.28.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物质,它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其中,宗气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等有密切关系。宗气是人体内的一种主要气,它主要存在于胸中,具有推动肺的呼吸运动和调节心气的功能。因此,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宗气。所以答案为A。
481.29.膻中又称作A.A.气海B.B.血海C.C.髓海D.D.水谷之海E.E.经脉之海正确答案:A解析:膻中,又称为气海,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名称。它位于人体上腹部,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与气机运行密切相关。因此,正确答案是C。
482.30.观察“盧里”变化,以了解其盛衰的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483.31.行于脉内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C解析:在中医学中,气的运行与分布有其特定的规律和路径。营气是行于脉中的气,它具有营养全身的作用,与血同行于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但它并不直接行于脉内。宗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气,它聚于胸中,并不专行于脉内。卫气是行于脉外的气,具有保卫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脏腑之气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它并不特指行于脉内的气。因此,根据中医学理论,行于脉内的气是营气,选项C正确。
484.32.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C解析:人体之气是由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所化之气,加之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经过脾胃、肺、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分布于全身。其中,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的气是营气,营气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全身的作用。
485.33.营气的分布特点是A.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B.熏于育膜,散于胸腹C.C.通过三焦,流行全身D.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理论中营气分布特点的理解。营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主要负责营养和滋润全身。根据中医理论,营气与血液同行,在脉中运行,周而复始,环流不休,这是营气的主要分布特点。因此,选项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最准确地描述了营气的分布特点。
486.34.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气的作用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营气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的功能。元气主要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作用。脏腑之气则是指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综合来看,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营气。
487.35.行于脉外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中医基础理论中不同气的运行位置。在中医理论里,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贯注于心肺,营气行于脉中。而卫气有护卫肌表、温养脏腑等作用,其行于脉外。所以这道题应选D选项卫气。
488.36.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的僳悍滑利部分所化生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489.37.卫气的分布特点是A.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B.熏于育膜,散于胸腹C.C.通过三焦,流行全身D.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理论中卫气分布特点的理解。卫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分布于人体的浅表部位,起着温养肌肤、开合汗孔、调节津液代谢与体温,以及抵御外邪的作用。根据中医理论,卫气的分布特点是“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即卫气像雾一样熏蒸于肓膜之间,并散布于胸腹之内。因此,选项A“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正确描述了卫气的分布特点。
490.38.具有调节汗孔开圈作用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491.39.具有温养全身作用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D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具有温养全身的作用。其中,卫气是气的其中一种类型,它能够运行于脉外,起到防御外邪、温养全身的作用。因此,在给定的选项中,卫气是具有温养全身作用的气,所以答案是D。
492.40.有“悍气”之称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D解析:悍气,又称浮盛之气,是指卫气性质浮散发越而强峻的特点。《灵枢·邪客》中明确描述了卫气具有悍气之傈疾,能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因此,根据这一描述,有“悍气”之称的气是卫气。
493.41.《灵枢.本胜》所说“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胰理致密”,主要取决于A.A.营卫和调B.B.卫气和利C.C.营气和利D.D.宗气充盛.E.E.元气充盛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494.42.与血液生成关系巒切的脏腑是A.A.心脾肝B.B.心脾肺C.C.肿肝肾D.D.肿肺肝E.E.心脾肾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495.43.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的物质基础是A.A.精B.B.气C.C.肉D.D.血E.E.津液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496.44.与血液化生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A.肝B.B.心C.C.肿D.D.肺E.E.肾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497.45.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是A.A.心肝肾的功能B.B.心肝肺的功能C.C.心脾肾的功能D.D.脾肺肾的功能E.E.肺心肾的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血液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多个脏器的协同作用。心主血脉,是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主要动力;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保证血行通畅;肺朝百脉,主治节,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作用。因此,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是心、肝、肺的功能,即选项B正确。脾主运化,主统血,与血液的生成和固摄有关,但不直接推动血液运行;肾主藏精,主水,与血液生成有一定关系,但同样不直接参与血液的运行。故排除其他选项。
498.46.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A.A.心的功能B.B.牌的功能C.C.肝的功能D.D.肺的功能E.E.肾的功能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499.47.滥注于骨节、脏腑、脑髓,具有衢养作用的是A.A.精B.B.气C.C.血D.D.津E.E.液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00.48.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具有滋润作用的是A.A.精B.B.气C.C.血D.D.津E.E.液正确答案:D解析:津的质地清稀,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广泛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发挥其滋润作用,以确保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501.49.与津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A.A.肝脾肾的功能B.B.脾肺肾的功能C.C.心肝牌的功能D.D.脾肺心的功能E.E.肝肺肾的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02.50.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总体的外在表现是A.A.精B.B.气C.C.血D.D.津液E.E.神正确答案:E解析: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总体的外在表现。它涵盖了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外在的色泽、表情、眼神、言语、动作等方面,是人体生命活力的综合体现。因此,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总体的外在表现是“神”,选项C正确。
503.51.神分属于五脏,肝藏A.A.魂B.B.神C.C.意D.D.魄E.E.志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04.52.神分属于五脏,肾藏A.A.魂B.B.神C.C.意D.D.魄E.E.志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05.53.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A.A.气能生血B.B.气能行血C.C.气能摄血D.D.血能载气E.E.血能养气.正确答案:D解析: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在于血能载气。在中医理论中,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其中,“血能载气”指的是气必须依附于血中,并受到血液的滋养,才不会散失。当发生大出血时,随着大量血液的丢失,气也会随之脱失,这就是气随血脱的生理机制。因此,选项D“血能载气”是正确答案。
506.54.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A.A.气能生血B.B.气能行血C.C.气能摄血D.D.血能载气E.E.血能养气正确答案:A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与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其中,“气能生血”是说明气对血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就是“气能生血”。所以,正确答案是C。
507.55.气虚引起血虚的理论基础是A.A.气能生血B.B.气能行血C.C.气能摄血D.D.血能载气E.E.血能养气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其中,“气能生血”指的是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虚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易导致血虚。这是气虚引起血虚的理论基础。因此,选项A“气能生血”是正确答案。
508.56.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A.气能生血B.B.气能行血C.C.气能摄血D.D.血能载气E.E.血能养气正确答案:C解析: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在于气能摄血。气能摄血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在大出血的情况下,气能摄血的功能受损,导致血液逸出脉外,造成严重的出血症状。益气固脱法通过补益气血,增强气的统摄作用,使血液得以固摄在脉中,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因此,选项C气能摄血是正确答案。
509.57.“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A.A.气能生津B.B.气能化津C.C.气能摄津D.D.津能载气E.E.气能行津正确答案:D解析:“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这句话是中医的经典理论之一,描述的是呕吐和腹泻之后,人体内气津两伤的生理现象。其中的生理基础主要在于津能载气,即津液对气的承载和输送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气与津液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当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津液大量流失,从而使得气无所依附,导致气虚。因此,正确答案是D.津能载气。
510.58.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A.A.气能生徘B.B.气能化津C.C.气能摄津D.D.津能载气E.E.气能行津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11.59.“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A.气能生血B.B.气能化津C.C.气能摄血D.D.津能载气E.E.津血同源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津液与血液关系的理解。“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意味着血液的丧失会导致汗液的减少,反之汗液的过度排出也会导致血液的减少。这反映了中医中津血同源的理论,即津液和血液在生成、运行和代谢过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均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所以,正确答案是E,津血同源。
512.60.“亡血家不可发汗"的理论依据是A.A.气能生血B.B.气能化津C.C.气能摄血D.D.津能载气E.E.冲血同源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13.61.与精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A.A.心、肾B.B.心、肺C.C.脾胃、肾D.D.心、脾胃E.E.肺、胃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14.1.人体生长发育与气的哪项作用有关A.A.推动与调控作用B.B.温照与凉润作用C.C.防御作用D.D.固摄作用E.E.中介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15.2.感应传导信息与气的哪项作用有关A.A.推动与调控作用B.B.温照与凉润作用C.C.防御作用D.D.固摄作用E.E.中介作用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16.3.血行脉中,不逸出脉外依靠气的A.A.推动作用B.B.温煦作用C.C.防御作用D.D.中介作用E.E.固摄作用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气的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固摄作用”是指气能控制体内的血、津液等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正是依靠气的固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D。
517.4.体液运行依靠气的A.A.推动作用B.B.温煦作用C.C.防御作用D.D.中介作用E.E.固摄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18.5.肾所摄纳之气是A.A.宗气B.B.滑气C.C.营气D.D.精气.E.E.元气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肾的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这里的“精”指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所摄纳之气,实际上是指肾所藏的精气,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B,即精气。
519.6.肺主一身之气体现于A.A.宗气B.B.滑气C.C.营气D.D.精气.E.E.元气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20.7.行于脉内的气是指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中气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21.8.行于脉外之气是指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中气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气的分类及其特性的知识点。在中医理论中,气有多种形式,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运行路径。其中,“行于脉外之气”特指卫气,它主要负责温养全身、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并且其运行路径是在脉外。因此,根据这一知识点,可以确定正确答案是C:卫气。
522.9.宗气是A.A,藏于肾中之气B.B.积瓷于胸中之气C.C.吸入于肺中之气D.D.行于脉外之气E.E.行于脉中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23.10.卫气是A.A,藏于肾中之气B.B.积瓷于胸中之气C.C.吸入于肺中之气D.D.行于脉外之气E.E.行于脉中之气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24.11.牌肺共同化生的气是A.A.宗气B.B.元气C.C.卫气D.D.精气E.E.营气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25.12.肺所宜发的气是A.A.宗气B.B.元气C.C.卫气D.D.精气E.E.营气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26.13.宗气的分布是A.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B.熏于育膜,散于胸腹C.C.通过三您,流行全身D.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27.14.卫气的分布是A.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B.熏于育膜,散于胸腹C.C.通过三您,流行全身D.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28.15.具有化生血波功能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中气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29.16.具有推动心脏搏动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中气正确答案:B解析:宗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宗气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宗气充盛则心跳徐缓有力,节律均匀;宗气亏虚则心跳亢进,节律失常。故具有推动心脏搏动功能的气是宗气。
530.17.贯心脉而行气血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中气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气的作用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宗气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脉以行气血。元气主要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营气营养全身。卫气防御外邪。中气通常指脾胃之气。综合来看,贯心脉而行气血的气是宗气。
531.18.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气是A.A.元气B.B.宗气C.C.营气D.D.卫气.E.E.中气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32.19.大出血病证,常用大剂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A.A.气能生血B.B.气他行血C.C.气能摄血D.D.血能载气E.E血能养气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33.20,“气随血脱”的理论燕础是A.A.气能生血B.B.气他行血C.C.气能摄血D.D.血能载气E.E血能养气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34.21.“郁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A.A.气能生冰B.B.气能行津C.C.气能摄津D.D.津能载气E.E.钵血間源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35.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确是A.A.气能生冰B.B.气能行津C.C.气能摄津D.D.津能载气E.E.钵血間源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36.1.《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于何处A.A.全身B.B.分肉之间C.C.四肢D.D.躯干E.E.头面+A62:A121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37.2.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A.从足走头.B.B.从头走足C.C.从胸走手.D.D.从手走头E.E.从足走腹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经络学中足三阴经走向规律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足三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走向规律是从足走腹,即起始于足部,沿着下肢内侧上行,进入腹部,与相应的脏腑相连。因此,正确答案是B。
538.3.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A.从足走头B.B.从头走足C.C.从胸走手D.D.从手走头E.E.从尼走腹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39.4.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A.A.从足走头.B.B.从头走足C.C.从胸走手D.D.从手走头E.E.从足走腹正确答案:B解析:足三阳经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从头走足,即起于头部,沿着身体下行,最终到达足部。这一走向规律与选项A“从足走头”相反,因此原题目的正确答案应为A的描述是错误的,实际正确走向是从头走足,对应选项B。
540.5.手足三阳经交接于A.A.手B.B.足C.C.头D.D.腹E.E.胸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经络学中的知识点。在中医理论中,手足三阳经的交接部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具体来说,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接部位是在头部。这一知识点是中医经络学中的基础内容,对于理解经络的循行和交接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答案是C,即头。
541.6.手尼三阴经交接于A.A.手部B.B.足部C.C.头部D.D.腹部内脏E.E.胸部内脏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42.7.手太阳经分布在A.A.上肢内侧前缘B.B.上肢外侧前缘C.C.上肢内侧后缘D.D.上肢外侧中线E.E.上肢外侧后缘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经络分布的知识。中医经络学中,手太阳经有特定的分布区域。上肢外侧的后缘是手太阳经的分布位置。A选项上肢内侧前缘是手太阴经;B选项上肢外侧前缘是手阳明经;C选项上肢内侧后缘是手少阴经;D选项上肢外侧中线是手少阳经。所以答案选E。
543.8.手厭阴经分布在A.A.上肢内侧前缘B.B.上肢外侧前缘C.C.上肢内侧后缘D.D.上肢内侧中线E.E.上肢外侧后缘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44.9.手太阴经分布在A.A.上肢内侧前缘B.B.上肢外侧前缘C.C.上肢内侧后缘D.D.上肢外侧中线E.E..上肢外侧后缘正确答案:A解析:手太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之一。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手太阴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从胸部沿着手臂内侧前缘,经过大拇指桡侧,终止于拇指末端。因此,选项A“上肢内侧前缘”是手太阴经的分布区域。
545.10.足少阳胆经分布在A.A.下肢内侧前缘B.B.下肢外侧前缘C.C.下肢内侧后缘D.D.下肢外侧中线E.E.下肢外侧后缘正确答案:D解析:足少阳胆经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其循行路线分布在下肢外侧中线。这一分布特点与选项D所描述的位置相符合,因此D为正确答案。
546.11.足阳明胃经分布在A.A.下肢内侧前缘B.B.下肢外侧前缘C.C.下肢内侧后缘D.D.下肢外侧中线E.E下肢外侧后缘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47.12.足厥阴肝经分布于内踝尖八寸以上的A.A.下肢内侧前缘B.B.下肢外侧前缘C.C.下肢内侧后缘D.D.下肢外侧中线E.E.下肢内侧中线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经络学的知识点。足厥阴肝经在中医经络理论中是一条重要的经脉,其循行路线有明确的记载。具体来说,足厥阴肝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上的部分,是沿着下肢的内侧中线分布的。因此,对照选项,我们可以确定正确答案是E,即“下肢内侧中线”。
548.13.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A.手少阴心经B.B.手厭阴心包經C.C.手太阳小肠经D.D.手少阳三焦经E.E.手太阴肺经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49.14.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A.手少阴心经B.B.手厥阴心包经C.C.手太阳小肠经D.D.手少阳三焦经E.E.手太阴肺经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经络学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经脉的循行路线是特定的。根据经络学说,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这是其独特的循行路径。因此,对比各选项,可以确定D选项“手少阳三焦经”是正确答案。
550.15.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A.手少阴心经B.B.手厥阴心包经C.C.手太阳小肠经D.D.手少阳三焦经E.E.手太阴肺经.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经络学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经脉的循行路径是特定的。根据经络学的知识,手少阴心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因此,与题目描述相匹配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所以,正确答案是A。
551.16.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A.足少阳胆经B.B.足少阴肾经C.C.足厭阴肝经D.D.足太阴脾经.E.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52.17.循行于内踝尖八寸以上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A.足少阳胆经B.B.足少阴肾经C.C.足厥阴肝经D.D.足太阴脾经E.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经络学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每条经脉都有其特定的循行路径。根据经络学的知识,足太阴脾经循行于内踝尖八寸以上下肢内侧前缘,这是其独特的循行特点,与其他经脉的循行路径相区分。因此,根据题目描述,正确答案是D,即足太阴脾经。
553.18.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A.足少阳胆经B.B.足少阴肾经C.C.足厥阴肝经D.D.尼太阳耪胱经E.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54.19.循行于内踝尖上八寸以下胫骨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A.足少阳胆经B.B.足少阴肾经C.C.足厥阴肝经D.D.是太阴牌经E.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55.20.分布于头侧的经脉是A.A.太阳经B.B.阳明经C.C.少阳经D.D.厭閉经E.E.太阴经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56.21.分布于面额部的经脉是A.A.太阳经B.B.阳明经C.C.少阳经D.D.厥阴经E.E.太阴经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经络理论中关于面部经脉分布的知识。在中医理论中,面额部,即前额和面颊区域,主要由阳明经循行经过。阳明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它们均分布于面部,特别是前额和面颊部,与面部的气血供应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分布于面额部的经脉是阳明经,选项B正确。
557.22.分布于头后部的经脉是A.A.太阳经B.B.阳明经C.C.少阳经D.D.厥阴经E.E.太阴经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经脉分布的知识。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经脉有其特定的循行路径。太阳经是分布于头后部的主要经脉,它负责头后部区域的气血运行和相应的生理功能。根据这一知识点,可以确定选项B“太阳经”是正确答案。
558.23.手三阳经在躯干部的分布是A.A.胸部B.B.腹部C.C.霄部D.D.肩胛部E.E体侧正确答案:D解析: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其分布在躯干部的情况如下:-手阳明大肠经:不分布于躯干部。-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体侧部的纵线上。-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于肩胛部。综合考虑手三阳经在躯干部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肩胛部,故本题答案为D。
559.24.分布在胸腹面的经脉是A.A.足少阳胆经B.B.手少阴心经C.C.足太阳膀胱经D.D.手太阴肺经E.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经脉分布位置的了解。中医经络学中,经脉的分布有其特定规律。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胸腹面。其他选项,如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其分布位置并非在胸腹面。所以答案是E选项。
560.25.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A.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B.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C.C.足太阴、尼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D.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E.E.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61.26.与手厥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A.足厭阴B.B.足少阳C.C.足阳明D.D.手太阳E.E.手少阳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62.27.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A.A.足厥阴B.B.足少阳C.C.足阳明D.D.手太阳E.E.手少阳正确答案:C解析:在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它们以表里相合的关系相互配对。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意味着这两条经脉在体内外相互关联,互为表里。因此,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足阳明,选项C正确。
563.28.足阳明经属于A.A.胆B.B.胃C.C.小肠D.D.大肠E.E三焦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64.29,手阳明经,络于A.A.肝B.B.心C.C.肿D.D.肿.E.E.肾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65.30.手太阴肺经与他经交接的部位是A.A.在是大趾交于足厥阴肝经B.B.在足大趾端交于尼太阴肿经C.C.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D.D.在无名指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E.E.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66.31.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脆经的交接部位是A.A.目外眦B.B.鼻根部C.C.小指端D.D.日内眦E.E.胸中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67.3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A.A.手少阳三焦经B.B.手少阴心经C.C.足厥阴肝经D.D.足少阳胆经E.E.足少阴肾经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固定的,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之后紧接着的是手少阳三焦经。根据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确定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手少阳三焦经。因此,正确答案是A。
568.33.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肾经上交的经脉是A.A.足厥阴肝经B.B.足少阳胆经C.C.足阳明胃经D.D.手太阳小肠经E.E.足太阳膀胱经正确答案:E解析: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固定的,它描述了人体经络中气血运行的顺序。按照这一次序,肾经之后紧接着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因此,肾经上交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对应选项E。
569.34.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大肠经下交的经脉是A.A.足厥阴肝经B.B.足少阳胆经C.C.足阳明胃经D.D.手太阳小肠经E.E.足太阳膀胱经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解,特别是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固定的,大肠经之后紧接着的是足阳明胃经。根据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确定大肠经下交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570.35.既至日外段,又至日内毗的经脉是A.A.手少阳三焦经B.B.足少阳胆经C.C.手太阳小肠经D.D.手阳明大肠经E.E.足太阳膀胱经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71.36.下述经脉在其循行过程中,经过气街的是A.A.尼少阴与足太阳B.B.手少阳与足少阳C.C.手阳明与足阳明D.D.足厥阴与足太阳E.E.足阳明与足少阳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72.37.下列经脉,其循行环绕口唇的是A.A.胆经、胃经、肝经、任脉B.B.肾经、任脉、胆经、冲脉C.C.肿经、肝经、任脉、冲脉D.D.心经、脾经、肝经、胃经E.E.胃经、肝经、冲脉、任脉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73.38.“-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A.A.冲、任、带脉B.B.任、督、带脉C.C.冲、任、督脉D.D.督、冲,带脉E.E.冲,任、晓脉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574.39.其循行均起F胞中的经脉是A.A.任脉、督脉、带脉B.B.阴维脉、阳晓脉C.C.阳维脉、阳晓脉D.D.冲脉、任脉、督脉E.E.任脉、冲脉、带脉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75.40.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A.A.经别B.B.别络C.C.浮络D.D.孙络E.E.奇经正确答案:E解析: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会渗注于奇经八脉,这一过程起到蓄积和调节气血的作用,以备不时之需。
576.41.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A.总督一身之阴经B.B.总督一身之阳经C.C.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D.D.约束诸经E.E.调节十二经气血正确答案:B解析:督脉,作为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一条,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总督一身之阳经。这意呓着督脉与人体阳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能够统率、督促全身的阳经,使阳经的气血得以正常运行。因此,答案为B,即“总督一身之阳经”。
577.42.督脉又称A.A.阳脉之海B.B.阴脉之海C.C.气海D.D.血海E.E.信海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578.43.任脉又称A.A.阳脉之海B.B.閉脉之海C.C.气海D.D.血海E.E.储海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79.44.主胞胎的是A.A.冲脉B.B.带脉C.C,督脉D.D.阴维脉E.E.任脉正确答案:E解析:在中医理论中,任脉被视为“阴脉之海”,它起于胞中,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并且任脉主胞胎,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主胞胎的经脉是任脉。
580.45.环行于腰腹部的经脉是A.A.冲脉B.B.带脉C.C.督脉D.D.阴维脉E.E.任脉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人体经脉分布的知识。在中医理论中,经脉分布有其特定规律。带脉环绕腰腹部一周。冲脉、督脉、阴维脉、任脉的循行路线均不主要环行于腰腹部。所以答案是B选项。
581.46.称为“血海”的经脉是A.A.冲脉B.B.带脉C.C.督脉D.D.阴维脉E.E.任脉正确答案:A解析:冲脉被称为“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它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在人体经络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根据这一知识点,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A。
582.47.约束纵行诸经的经脉是A.A.冲脉B.B.任脉C.C,督脉D.D.阴维脉.E.E.带脉正确答案:E解析:在中医经络理论中,带脉是一个特殊的经脉,其主要功能是约束纵行诸经。带脉环绕腰部一周,形如束带,起着约束和固定其他经脉的作用,防止它们过于松弛或偏离正常位置。A.冲脉:主要功能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与约束纵行诸经的功能不符。B.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与约束纵行诸经的功能不直接相关。C.督脉:行于背部正中,总督一身之阳经,调节阳经气血,也不涉及约束纵行诸经的作用。D.阴维脉:是维络全身阴经的经脉,主要功能是维系联络阴经,并非约束纵行诸经。E.带脉:如前所述,带脉的主要功能是约束纵行诸经,使其保持正常的位置和功能。因此,正确答案是E.带脉。
583.48.主司眼睑开圆的经脉是A.A.冲脉B.B.任脉C.C.督脉D.D.阴维脉和阳维脉E.E.阴晓脉和阳晓脉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84.49.主司下肢运动的经脉是A.A.冲脉B.B.任脉C.C.督脉D.D,阴维脉和阳维脉E.E.阴晓脉和阳跷脉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
585.50.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A.A.带脉B.B.任脉C.C.冲脉D.D.督脉.E.E.维脉正确答案:D解析:督脉起于胞中,其循行路线向上行入脑,向下连属于肾,因此与脑、髓、肾的关系密切。这一特性决定了督脉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与脑髓的功能活动有关,还参与了肾的生殖功能。故本题选D。
586.51.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联系的是A.A.正经B.B.经筋C.C.经别D.D.皮部E.E.奇经正确答案:C解析: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并统摄十二经脉以及与其相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加强人体内部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联系。其中,十二经别中的阳经经别合于头面,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
587.52.可用“离、合、出、人”概括其循行分布特点的是A.A.十五别络B.B.十二经别C.C.十二经筋D.D.十二经脉E.E.奇经八脉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经络理论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可以用“离、合、出、人”来概括。具体来说,“离”指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分出,“合”指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出”指十二经别出走体表,“入”指十二经别入走体内脏腑。这一特点使得十二经别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对于理解中医的经络理论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答案是B。
588.53.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A.A.胸背部分出B.B.头面部分出C.C.肘膝关节以下分出D.D.肘膝关节以上分出E.E.四肢末端分出正确答案:C解析:十二经脉的别络是十二经脉由四肢肘、膝以下分别出来的,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支脉。这些别络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的联系,并统率浮络、孙络,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因此,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肘膝关节以下分出,选项C正确。
589.54.任脉循行的終点是A.A.目内侧B.B.目眶下C.C,口唇D.D.上唇系带E.E.下唇正确答案:B解析: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向上循行于腹部正中、胸部正中,经颈部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所以任脉循行的终点是目眶下,答案选B。
590.55.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的是A.A.经别B.B.经筋C.C.别络D.D.皮部E.E.奇经正确答案:C解析:别络作为络脉的主体,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中分出,并具有一定的分布部位。其中,阴经的别络走向阳经,而阳经的别络则走向阴经。这种特殊的走向使得别络在体表上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因此,选项C别络是正确答案。
591.56.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联系的是A.A.经别B.B.经筋C.C.别络D.D.皮部E.E.奇经正确答案:A解析:经别是十二经脉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联系的作用。
592.57.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累的是A.A.奇经B.B.经别C.C.经筋D.D.别络E.E.皮部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特定概念。在中医理论中,经别是十二经脉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正确答案是D,即“经别”。
593.58.十二经筋的分布,出结聚于A.A.胸腹部位B.B.肌肤体表C.C.关节和骨格附近D.D.四肢末端E.E,头面及项部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医经络学中“十二经筋”分布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其分布特点主要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起到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作用。因此,根据这一知识点,可以确定答案为D,即“关节和骨骼附近”。
594.59.经筋的生理功能是A.A.主耆积渗瓶气血B.B.主联络机体内外C.C.主运行气血津液D.D.主束骨而利机关E.E.主经气感应传导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595.60.《素问.气穴论》称其具有“溢奇邪”“通营卫"作用的是A.A.皮部B.B.孙络C.C.浮络D.D.别絡E.E.大絡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596.1.足三阳经的走向是A.A.从脏走手B.B.从手走头C.C.从头走足.D.D.从头走手E.E.从足走腹正确答案:C解析:足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经脉的循行方向均从头走向足。这一走向特点与选项C“从头走足”相符,因此C为正确答案。
597.2.手三阳经的走向是A.A.从脏走手B.B.从手走头C.C.从头走足.D.D.从头走手E.E.从足走腹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手三阳经的走向。在中医理论中,手三阳经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它们的走向都是从手指末端开始,沿着上肢外侧上行至头部。因此,根据这一知识点,可以确定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走头,选项B正确。
598.3.手三阴经与足三阴经交接的部位是A.A.手指端B.B.足趾端C.C,头面部.D.D.胸部内脏E.E,腹部内脏.正确答案:D解析:在中医经络理论中,手三阴经与足三阴经在人体内部有特定的交接部位。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它们均起于胸部并循行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8讲 光学和热学实验
- 山东省武城县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题
-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十二月联考英语试卷
-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 5.2 桥式整流教学课件
- 高一(纲要上)统编版 历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复习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
-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教材复习 写作话题7 兴趣爱好
-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教材复习 七年级(下) Unit 6-2
- 包装制品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备案
- 中国红军城保护性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 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 2022年1201广东选调生考试《综合行政能力测验》真题
- 2022年下半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语文)
- 国旗下讲话-“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国旗下讲话稿
- (完整)城市污水处理-A2O工艺-毕业设计
- 慰问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第2次任务-以“政府支出”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 人工智能辅助的网络协议设计
- 肾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慢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