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纲要上)统编版 历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复习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1页
高一(纲要上)统编版 历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复习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2页
高一(纲要上)统编版 历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复习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3页
高一(纲要上)统编版 历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复习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4页
高一(纲要上)统编版 历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复习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纲要上)—统编版—历史—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复习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一单元复习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标要求: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国家特征;

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认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学习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秦汉建立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意义。学习难点: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形态的演变,把握中华文明走向大一统的独特

发展道路。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约5000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生产工具石器生产关系社会组织氏族成员成果共享社会形态原始社会部落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任务一:根据两幅分布图,概括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6分)特征: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源远流长。图片来自教材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图片来自教材图片来自高中历史地图册生产关系社会组织生产工具石器铜、石并用氏族成员

贫富分化成果共享

阶级分化奴隶主与奴隶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部落

国家的初始形态国家有关国家的概念:第一:一种公共权力……第二:不依亲属集团而依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摘编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约5000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任务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早期国家的特征。(8分)材料结论材料一

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

商朝用于占卜的龟甲

材料三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示意图材料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周为天下共所宗主也。”——司马贞《史记索隐》任务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早期国家的特征。(8分)材料结论材料一

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

商朝用于占卜的龟甲

材料三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示意图材料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周为天下共所宗主也。”——司马贞《史记索隐》血缘与政治相结合。(贵族政治/家国一体)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形成了“天下共主”意识。周图片来自初中中国历史地图册商

夏商周三代的关系,不仅是前仆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

——(美)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周商夏图片来自初中中国历史地图册图片来自教材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

(西周时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司马迁《史记·楚世家》

(春秋时期的楚国公子)子囊曰:“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

——《左转·襄公十三年》政治变动经济变动思想变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分裂动荡中蕴含统一趋势;各国变法图强。铁犁牛耕出现、推广;井田制瓦解;新的生产关系形成;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百家争鸣、华夏认同。

推动反作用决定反作用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任务三:根据第二课内容,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生产关系社会组织生产工具石器铜、石并用铁器奴隶主与奴隶井田制地主与农民地主土地所有制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国家约1万年前约5000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氏族成员

贫富分化成果共享

阶级分化部落

国家的初始形态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汉武帝以后)秦汉(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疆域任务四:根据第三、第四课,概括秦汉时期建立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意义。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修驰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等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尊崇法家、统一文字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确立察举制、分设刺史、任用酷吏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重农抑商尊崇儒术南征百越、北击匈奴意义1: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意义2:重农抑商政策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意义3:对中华民族长期保持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意义4:疆域逐步巩固和扩大。

秦、汉统一政府,并不以一中心地点之势力,征服四围,实乃由四围之优秀力量,共同参加,以造成一中央。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引论”图片来自教材生产关系社会组织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约5000年前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生产工具前221年前202年石器铜、石并用铁器奴隶与奴隶主井田制地主与农民地主土地所有制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国家(由松散走向严密)多元一体天下共主大一统建立单元小结华夏认同部落

国家的初始形态氏族成员

贫富分化成果共享

阶级分化

不同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是建立在欧洲“各民族各自发展”和分裂的国家基础之上,中国始终维系着民族的统一,具有持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种建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一统”基础之上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事实依据。

——摘自陈立明《“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国家建构》课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

第一单元复习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答疑高一(纲要上)—统编版—历史—第一单元1.(2023·全国新课标高考真题·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单选)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解题关键知道新石器时代社会形态的发展演变。答案:C1.(2023·全国新课标高考真题·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单选)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解析: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故C项正确。2.(2023·辽宁高考真题·1)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单选)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解题关键知道西周的分封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今辽宁省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刻有“匽侯”等文字,而“匽侯”封地在蓟,也就是燕国,这反映了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故B项正确。2.(2023·辽宁高考真题·1)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单选)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3.(2023·广东高考真题·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单选)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解题关键了解西周时期分封制的相关史实。3.(2023·广东高考真题·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单选)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答案:D解析:分封制规定,诸侯王在封国内享有军政大权,周王命人掌管诸侯国的军事,反映了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故D项正确。4.(2023·海南高考真题·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单选)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解题关键知道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发生的社会变化。4.(2023·海南高考真题·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单选)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周武王时期,军队规模较小,战国晚期各诸侯国军队人数大为增加,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在人口迅速增加的基础上,军队的人数和规模也必然增加,故B项正确。5.(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单选)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解题关键立足于春秋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答案:C解析:据本题材料可知,楚国的做法破坏了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希望恢复周礼,编撰《春秋》是为了明确等级制度上下尊卑关系,以稳定社会,达到社会和谐。所以在孔子编撰《春秋》时一直称楚国国君为楚子,故C项正确。5.(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