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2024.1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哲学中,除了价值观念,最核心的就是思维方式问题。中西哲学的差别,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要把握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事物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部分在整体里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整体的变化也同样会影响到各部分。这就像太极图一样,图中有阴,也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而阴阳又是互根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此会转变为彼、彼会转变为此。总之,彼此是一个整体。在古人心目中,不论事物、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道”来贯通。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孔子讲“士志于道”。我们要求道、悟道、证道、传道,用“道”来贯通一切。汉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认为《老子》中的很多道理既可以用在修身上,也可以用到治国上。“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这句话是说我们可以把对人体的认识运用到政治团体上,人体是“体”,集体不也是“体”吗?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为什么要讲“中”呢?因为“中”就是保持事物的平衡。“中”即适度,既不过,也没有不及。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而言的。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比如,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身体阴阳的失衡,也就是偏离了中道。一个人的身体,由于内伤和外感,阴阳也就不断地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近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宗师章太炎讲过,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细致的、精确的、静态的分析;中国哲学关注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来整体把握。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荀子曾引用《尚书》中的“惟齐非齐”来谈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万物的话,那当然就“不齐”了。究竟是“齐”,还是“不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惟齐非齐”四个字背后蕴涵着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自然合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主张要符合事物的特殊性,针对事物的特点灵活、多角度地处理问题。西方近代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合理,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但事实上科学上的真理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适用,比如说,牛顿的经典力学就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形。(摘编自楼宇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底蕴》)材料二:近代以来的中国哲人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和逻辑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在为理解中国哲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时,也使得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中的意象性、关联性思维受到了巨大冲击。在近现代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和理论发展中都存在着有待化解的难题,就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研究上看,应该在回归其基本问题、义理体系的基础上融通中西、古今,但现实的情况是,主流的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却是基本问题预设与义理体系移植占据主导。而就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发展而言,应该以当代中国与世界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探寻新的哲学基本问题、建构新的哲学义理体系,但现实的情况是,主流的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形态却仍然囿于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与义理体系。中国传统哲学的本真需要更加深度的清理与反思批判,我们更需要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实现其基本问题、义理体系的现代转化。一直以来,中国传统哲学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和义理体系。中国传统哲学体系呈现出整体性、内在性、人伦性的特点,即它关注的重点不在神学,也不在物学,而在人学,而主流的儒家哲学则尤重人伦之学,在人伦日用之中成就圣贤人格是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我们把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等都放到人与世界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层面上比较,不同于西方近现代以来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主客体关系模式,中国传统哲学在理解人与世界关系时所采取的是人在世界之中的差异一体模式,这决定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整体主义、道德理想主义的特征,使其在探索人与世界关系问题上体现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趋势。今天,我们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基本问题、义理体系进行反思探索,一方面是为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本真,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探索中国传统哲学内在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其现代转化,从而顺应当代中国与世界变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及其相应的关于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的思考方式,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源性发展。(摘编自范根平《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性建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明白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懂得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就能把握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B.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在这个时空平衡了,换一个时空又不平衡了,所以不会有真正的平衡。C.要保持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中的意象性、关联性思维,就不能借鉴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和逻辑方法研究中国哲学。D.基本问题预设与义理体系移植占据主导的中国传统哲学范式,是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和逻辑方法研究中国哲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彼此依赖,彼此转化,此消彼长;各个部分会影响整体,整体也同样会影响各个部分。B.“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与墨家《兼爱》中的“治乱者何独不然”蕴含着同样的哲学思维方式。C.我们今天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应该遵循中国传统哲学的差异一体模式,而摒弃西方哲学的主客体关系模式。D.要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源性发展,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生活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义理体系。3.下列研究成果与材料二观点不契合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及其现代意义》B.《中国传统哲学对欧美思想史的影响》C.《毛泽东推动中国传统哲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经验》D.《荀子哲学的元哲学标准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型的一种路径》4.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以增强论证力,请任选两种并举例分析。5.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有什么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D2.C3.B4.①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来证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动态平衡。②运用了引用论证。引用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的话来证明比之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更强调用动态的方法来整体把握。③运用了对比论证。与西方近代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对比,突出中国传统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5.①中国传统哲学关注人,是动态平衡思维;西方哲学关注物质世界,是静态静止思维。②中国传统哲学是自然合理思维方式,重视个性化;西方近代哲学是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③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采取的是人在世界之中的差异一体思维;西方近代哲学采取的是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主客体关系思维。【解析】【导语】这两则材料分析了中西哲学的思维方式差异,材料一强调中国传统哲学重在整体关联与动态平衡,突出“道”的贯通与中庸之道,批判西方哲学的静态分析;材料二提出在研究中国哲学时应摆脱对西方范式的束缚,以创新推动其现代转化,突出中国哲学的人伦性与整体主义,倡导其内源性发展。【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懂得了……,就能……”逻辑关系错误。根据材料一“要把握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可知,应该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B.“所以不会有真正的平衡”错误。由材料一“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动态平衡,而非不存在平衡。C.“就不能借鉴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和逻辑方法研究中国哲学”错误。不是不能借鉴西方哲学,而“应该在回归其基本问题、义理体系的基础上融通中西、古今”,西方哲学是辅助。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应该遵循中国传统哲学的差异一体模式,而摒弃西方哲学的主客体关系模式”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差异一体模式和西方哲学的主客体关系模式并无优劣之分。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我们需要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实现其基本问题、义理体系的现代转化。A.很好地体现了回归中国传统哲学的本真和向现代化的转化,与材料二观点契合。B.是中国传统哲学对西方历史影响,和现代转换无关,与材料二观点不契合。C.是毛泽东推动中国传统传统哲学现代化转化的经验,与材料二观点契合。D.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型的一种路径,与材料二观点契合。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①举例论证: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得论述更加具体和可信。例如,作者引用了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身体阴阳的失衡……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动态平衡,使得读者能够通过熟悉的中医理论更好地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②引用论证:文中引用了近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宗师章太炎的观点:“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来整体把握。”这段引用有效地支持了作者关于中西哲学思维方式差异的观点,说明中国哲学“用动态的方法来整体把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③对比论证:作者通过比较中西方哲学的不同特点,来突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独特之处。例如,在讨论思维方式时,作者指出:“西方近代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合理,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但事实上科学上的真理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适用……。”这种对比清晰地展示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突出了中国传统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由材料一“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细致的、精确的、静态的分析;中国哲学关注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来整体把握”可得出中国传统哲学关注人,是动态平衡思维;西方哲学关注物质世界,是静态静止思维。。②由材料一“自然合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主张要符合事物的特殊性,针对事物的特点灵活、多角度地处理问题。西方近代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合理,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可得出中国传统哲学是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重视个性化;西方近代哲学是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③由材料二“我们把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等都放到人与世界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层面上比较,不同于西方近现代以来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主客体关系模式,中国传统哲学在理解人与世界关系时所采取的是人在世界之中的差异一体模式”可得出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采取的是人在世界之中的差异一体思维;西方近代哲学采取的是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主客体关系思维。(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五万元海明威他喝得大醉。他呆呆地望着我。他的眼光有点太呆滞了。“你会睡得很好。”我说。“嗨,杰里,”杰克放下酒杯。“我现在没有醉意吧,你瞧?约翰带着摩根和斯坦菲尔来找我,你知道的。你知道我在沃尔科特身上下了多少赌注?五万元。”“钱可真不少。①可能会出什么事情。”“五万元,”杰克说,“两比一。我会到手二万五千元。在他身上弄点钱,杰里。”“这听起来可不坏。”我说。“我怎么能打败他呢?”杰克说,“这可不是欺骗。我怎么能打败他呢?干嘛不在这里面弄点钱呢?”“我打罢这一场就完了,”杰克说,“我从此不干了。我得挨一顿打。干嘛我不应该在这里面弄点钱呢?”“当然啦。”“我有一个礼拜睡不着,”杰克说,“整个夜晚,我躺在那里醒着,担心自己给打得屁滚尿流。我睡不着,杰里。你想象不出,你睡不着的时候,那是什么滋味。”“当然啦。”②“我睡不着。就是这么回事。我就是睡不着。这些年来,你既然一直睡不着,那你当心自己的身子又有什么用处呢?”第二天吃罢早饭,杰克给他的妻子打长途电话。“这是他上这儿来以后第一回给她打电话。”霍根说。“他天天给她写信。”“当然啦,”霍根说,“一封信只花两分钱。”晚上,拳击门票已经卖完了。我们一路向更衣室走去,我看到挤满了人。“来的人真不少。”杰克说。杰克和沃尔科特两位拳击手入场。铃声响了,他们的拳击手套碰了一下。沃尔科特双手刚放下,杰克倏地举起左手在他脸上揍了两下。谁也及不上杰克的拳法好。打了四个回合以后,杰克把他揍得鲜血直流;他的脸全给打破了,但是每一次沃尔科特贴近杰克,他打得很重,他刚好在杰克的肋骨底下两面打出了两个很大的红斑。他是个拳头很重的狠手。又打了三个回合。杰克看上去脸色很不好,但是他的左手拳简直像是有自动装置似的。它好像同沃尔科特的脸连在一起,而杰克每一次只是不得不这样做。杰克在贴近的时候,一直是冷静的,他不浪费一点精力。他完全掌握贴近的时候使用的那一套本领,能使出许多招式。杰克只要身子结实,在比赛场上始终像教堂一样安全。第七个回合以后,杰克说:“我的左手感到重了。”从这时起,他开始挨打了。起先,这种情况还看不出。但是,不再是他控制比赛,而是沃尔科特控制了;不再是始终安全了,现在他遭到了麻烦。他现在不能用左手避免挨打了。看上去好像同刚才仍然一样,只是现在沃尔科特的猛击不再落空,而是一下下打在他的身上。他的身子挨了一顿痛打。“第几个回合了?”杰克问。“第十一个。”“我撑不住了,”杰克说,“我的两条腿不行了。”沃尔科特揍了他好久。这就像一个垒球的接手击球,发出砰砰的响声。从这时起,沃尔科特开始狠狠地揍。他一定是个拳头很重的狠手。杰克现在只是处处招架。看不出他挨到了痛打。在回合中间,我给他按摩腿。腿上的肌肉一直在我按摩的手下抖动。他脸色难看得要命。“我想我撑得住,”杰克说,“我不想让这个波希米亚混蛋把我打垮。”铃声响了,我们把他推出去。沃尔科特把杰克逼得背靠绳圈,用左钩拳很轻地打杰克的半边脑袋,然后使出全身力气用右手猛击杰克的身子,而且尽可能打得低。他一定打在他腰带下面五英寸的地方①。我想杰克的眼睛会从他的头上掉下来了。他的眼睛凸得很出。他的嘴张开了。裁判员抓住沃尔科特。杰克走上前去。如果他倒下去,五万块钱就没有了。他走着,好像他的五脏六腑都要掉出来似的。“并没有击低,”他说,“这是意外。”“我很好,”杰克说。③他们就在我们面前。“来啊,你这个波兰杂种,”杰克对沃尔科特说。杰克就站在离开绳圈只有一点远的地方。他向前走了一步。我看到汗水从他脸上冒出来,就像有人在挤他的脸似的,有一大滴汗珠从他鼻子上掉下来。“来打啊。”杰克对沃尔科特说。沃尔科特走过去。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他压根儿没有想到杰克受得了这一下。杰克用左手拳打他的脸。③他们就在我们面前。沃尔科特打中他两次。杰克的脸是我看到过的最糟的脸——瞧那副模样!他浑身像要散开来似的,只是硬撑着不让自己倒下去,而他脸上的神情完全说明了这种情形。他一直想着并硬熬着他被打伤的疼痛。接着他开始狠狠地揍了。他的脸色一直非常难看。他用低贴在身旁的双手,向沃尔科特挥舞过去,开始狠狠地揍了。沃尔科特遮拦。杰克拼命地向沃尔科特的脑袋打击。接着他猛地发出左手拳,打中了沃尔科特的腹股沟,紧跟着他的右手拳砰地打在沃尔科特打中他的地方。大大低于腰带。④沃尔科特倒下去,抓住自己,扭曲着身子在地上滚来滚去。后来,报告员拿着传声筒走进绳圈,说:“沃尔科特被犯规打中。”杰克坐在椅子上。我给他脱掉拳击手套,他两只手按着痛处熬着。“咱们得回旅馆,去请一个医生,”约翰说。“我身子里都给打伤了,”杰克说。“我感到非常抱歉,杰克,”约翰说。“没什么,”杰克说。他躺在那里,闭着眼睛。“他们一定设法安排了一个巧妙的双重骗局②,”约翰说,“你是个好样的家伙。”“哪儿的话,”杰克说,“这没什么。”(有删改)【注】①拳击比赛规定腰带以下的部位是不准打的。如果比赛的一方打了对方腰带以下的部位,即被判犯规和输去这场比赛。②双重骗局是拳击界的黑话,指比赛前双方讲定了胜负,而在比赛时一方却违背约定。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杰克和《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一样,都是境遇不佳但打不败的硬汉,他们不向命运低头,永不言败。B.杰克道德感、荣誉感很强,他身子不结实了,在比赛中仍尽全力打拳,甚至想要放弃赢钱,赢得比赛。C.观看拳击比赛的观众特别多,这个情节表面看上去似乎没有作用,实际是为了反映“我”内心的忐忑。D.杰克受到犯规打击之后立刻意识到自己遭遇了双重骗局,于是强撑着用同样的犯规手法破坏了双重骗局。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可以看出“我”敏锐地感觉到钱的数目太大,内心隐隐有些不安,此处为后文双重骗局的出现作了铺垫。B.句子②中杰克对自己的称呼由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二人称,形成与自己的对话感,是把自己当作另外一个人进行客观的审视。C.句子③用了两次,此时的“我”清晰地感受到杰克的疼痛和坚强却又无能为力,感情非常强烈却表达得非常含蓄和克制。D.句子④是沃尔科特受违规击打后的反应,用来衬托杰克的刚毅顽强。受到同样的攻击,杰克没有倒下,还有力回击了对手。8.《五万元》和《老人与海》对主人公心理描写的手法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9.这篇小说用了大量的对话来叙事,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6.C7.A8.①《老人与海》主人公的直接的心理描写非常多,内心独白非常突出;《五万元》对于主人公没有任何直接的心理描写,借助言行、神态暗示心理。②《老人与海》全知视角叙事方便直接描写人物心理;《五万元》是见证人视角叙事,不方便直接描写主人公心理。9.①用对话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于赌局具体内容的好奇,暗示情节的发展。②对话暗示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对话反映杰克从对事先约定失败的不安到坚定尽力取胜的心理变化过程,塑造出有荣誉感的硬汉形象。③对话可以使叙事简洁集中。在对话可以补充交代杰克家庭财物状况、身体状况等故事内容,避免单独拿出来叙述,使叙事更简洁更集中。【解析】【导语】海明威的小说《五万元》通过拳击手杰克的比赛,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残酷。杰克面临身体和道德的考验,展现出了顽强和坚持的硬汉精神。短文中大量对话和细节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通过潜台词暗示比赛中的欺骗和人心中的挣扎,反映了真实的社会图景。小说运用简练的笔触和含蓄的语言,让读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杰克内心的巨大痛苦与牺牲。【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实际是为了反映‘我’内心的忐忑”错,原文“我们一路向更衣室走去,我看到挤满了人。‘来的人真不少。’杰克说”,根据杰克的话以及前文他“担心自己给打得屁滚尿流”可知,应该是反映了杰克内心的忐忑,杰克看到观众这么多,更觉得需要对观众负责,不管结果如何,都得尽全力去打。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作了铺垫”错,应该是为后文双重骗局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①《老人与海》主人公的直接的心理描写非常多,内心独白非常突出,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大量使用内心独白来展示老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老人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比如“‘这鱼还是老样子,一点儿也没变,’他说。但是他注视着海水如何拍打在他手上,发觉船走得显然慢些了”,这段内心独白展示了老人对大马林鱼的观察和感受。尽管老人在表面上说鱼没有改变,但他实际上注意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再如“这会儿太阳就会把手好好晒干的,他想。它不会再抽筋了,除非夜里太冷”这段内心独白展示了老人对自身状况的关注。《五万元》对于主人公没有任何直接的心理描写,借助言行、神态暗示心理。比如比赛前他不断诉说“我怎么能打败他呢”“这可不是欺骗。我怎么能打败他呢?干嘛不在这里面弄点钱呢”,这反映了人物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买对手赢,可以得到一大笔钱,但作为职业拳击手,他又不愿打假赛,通过语言可以看出他的矛盾心理;还有比赛过程中,一上来他就使出全身力气打对方,“沃尔科特双手刚放下,杰克倏地举起左手在他脸上揍了两下”“杰克看上去脸色很不好,但是他的左手拳简直像是有自动装置似的”,通过拳击的动作、神态,我们也可以看出杰克作为职业拳击手的职业道德,他不想打假赛,他在尽力打败对方。实际上,海明威是在写他非常复杂的内心状态,但他从来不直接写人物心里想什么,而是通过描写人物外在的动作、言辞,来展现人物的内心。②这样处理的原因是因为:《老人与海》采用的是全知视角叙事,方便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直接展现人物的所思所想;《五万元》是以“我”这个见证人视角叙事,只能写“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不方便直接描写主人公心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①从情节上,用对话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于赌局具体内容的好奇,暗示情节的发展。比如文章开头杰克告诉“我”“你知道我在沃尔科特身上下了多少赌注?五万元”,然后“我”说的是“钱可真不少。可能会出什么事情”,“可能会出什么事情”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引发读者好奇,这场比赛有什么问题吗?为何“我”会这么说?还有杰克说“两比一。我会到手二万五千元。在他身上弄点钱”中的“在他身上弄点钱”也有悬念作用,并且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有这样的暗示,比赛中杰克的表现才如此矛盾而令人费解。②从人物形象上,对话暗示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开头杰克对“我”说“我会到手二万五千元。在他身上弄点钱”“我从此不干了。我得挨一顿打。干嘛我不应该在这里面弄点钱呢”,但他又对“我”诉说失眠的痛苦“整个夜晚,我躺在那里醒着,担心自己给打得屁滚尿流”,这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安;后面杰克被打的很惨,但他说“我想我撑得住”“我不想让这个波希米亚混蛋把我打垮”,这些对话反映杰克从对事先约定失败的不安到坚定尽力取胜的心理变化过程,塑造出有荣誉感的硬汉形象。③从艺术效果上,对话可以使叙事简洁集中。如“‘这是他上这儿来以后第一回给她打电话。’霍根说。‘他天天给她写信。’‘当然啦,’霍根说,‘一封信只花两分钱。’”,这部分对话交代了杰克有一个妻子,他可能经济拮据,不舍得打电话,只给妻子写信。在对话可以补充交代杰克家庭财物状况、身体状况等故事内容,避免单独拿出来叙述,使叙事更简洁更集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厌,殁世而不倦。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节选自《墨子•节用》)材料二: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则亦与民而仇矣。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不说,遂分家粟于氓,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四顾无告。而君不恤,令国致乐不已,民氓百姓,不亦薄乎?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矣。”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矣。”(取材于《晏子春秋》)材料三: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高之,而莫知其所以为书。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自刘向、歆,班彪、固父子,皆录之儒家中。甚矣,数子之不详也!盖非齐人不能具其事,非墨子之徒,则其言不若是。后之录诸子书者,宜列之墨家。非晏子为墨也,为是书者,墨之道也。(取材于柳宗元《辩〈晏子春秋〉》)【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王不同A服B而王C非以服D致E诸侯也F诚于爱G民H果于行善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诸侯其至乎?”与《〈论语〉十二章》“其恕乎!”中的“其”用法和意义相同。B.归,归附,与《〈论语〉十二章》“天下归仁焉”中的“归”意思相同。C.“不见许”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见谅”“见怪”“见教”的“见”用法不同。D.高,认为……程度高,与《兼爱》“故亏父而自利”中的“亏”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古代的明王圣人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是因为他们爱护百姓,为百姓谋利,对百姓忠信,而且还能够让百姓看到利益所在。B.晏子以三王为例,驳斥了景公想要通过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来统一诸侯的想法,并且指出这样的做法会与百姓结仇。C.连日下雨,百姓生活困难,景公却饮酒作乐,多次拒绝晏子开仓放粮的请求。晏子对景公的做法不高兴,于是就用自家的粮食来救助。D.晏子回复吴王如何长久保持国家威力的问题时,提到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君主之前,人与人、国与国要彼此相爱,官吏不侵犯百姓利益。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2)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14.材料三中,柳宗元认为《晏子春秋》应该编入墨家。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兼爱》,分析柳宗元这样说的原因。【答案】10.CFH11.B12.B13.(1)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即使还没有达到治理得好的程度,或许也还是有益的。(2)让百姓饥饿穷困而无处求告,使君王过度沉湎酒乐荒废国本而不体恤百姓。14.①晏子提倡以节俭治国,与《墨子》提倡节用相契合。②晏子关爱百姓,主张人与人相爱,与墨子《兼爱》中“兼相爱”的主张相契合。【解析】【导语】《晏子春秋》是一部以晏婴言行为核心的历史文献,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传统中对君主道德和治国之道的重视。文本而言,通过描绘晏子与景公、吴王的对话,突显了晏子的直言敢谏与爱民如子,同时展现其平民主义倾向和现实政治智慧。在晏子建议和墨子的观点中,强调节俭、民生优先及反对奢靡,这些理念与墨家学说相契合,柳宗元因此主张将其纳入墨家。同时可看出士人对仁政的强调和对君主无为而治的讽谏。【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爱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不同”是“服”的状语,不断开;“而”作连词,表转折,连接“不同服”和“王”,整个做“三王”的谓语部分,中间都不断开,其后停顿,故C处断开;“非……也”,否定式判断句,中间不断开,“也”后F处断开;“诚于爱民”“果于行善”结构一致,语意完整,中间断开,即H处断开。故选CF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都是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句意:这样,那么诸侯们大概都会来吧?/大概就是“恕”吧。B.错误。意思不同。归附/称赞。句意:百姓感念他的德行而归服于他的仁义。/天下都会称赞你的仁德。C.正确。被/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如何。句意:都没得到允许。/原谅我。/责备我。/教导我。D.正确。意动用法,认为……程度高/使动用法,使……亏损。句意:对晏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所以使父亲亏损而使自己获利。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并且指出这样的做法会与百姓结仇”错,原文“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则亦与民而仇矣”,可见晏子认为与百姓结仇是因为“穷尽楼台亭榭的高度,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而非“景公想要通过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来统一诸侯的想法”。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法”,效法;“虽”,即使;“治”,治理得好;“庶”,或许,大概。(2)“穷约”,穷困;“淫”,过度;“恤”,体恤。【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①材料一中墨子主张“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指出古代圣王提倡节俭;材料二中晏子劝导景公效法三王的节俭,“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晏子提倡以节俭治国,与《墨子》提倡节用相契合。②根据我们学过的《兼爱》可知,墨子主张“兼爱”,即人与人相爱;材料二第二段,连续下了十七天雨,晏子多次向景公请求“发粟于民”,得不到准许,晏子就“分家粟于氓”,并且对景公说“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四顾无告。而君不恤,令国致乐不已,民氓百姓,不亦薄乎?”,可见晏子关爱百姓;材料二第三段“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主张人与人相爱,与墨子《兼爱》中“兼相爱”的主张相契合。参考译文:材料一:墨子说:古代的明王圣人之所以能做天下的帝王、做诸侯的首领,是因为他们尽心竭力地爱护人民,忠实地为人民谋利,对百姓忠信,而且使人民看到利之所在,所以人民对于圣王终身都不会感到厌恶,至死都不会感到厌倦。因此古代的圣王制定出节约用度法规,凡事只要足够供给民用就适可而止,其它各种增加的费用,对民生不能带来好处的,圣王就不做。材料二: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大概都会来吧?”晏子回答说:“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爱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百姓感念他的德行而归服于他的仁义。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即使还没有达到治理得好的程度,或许也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度,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现在您竟然希望招来诸侯,不也很难吗?您的话错了。齐景公时,连绵阴雨下了十七天。景公饮酒,夜以继日。晏子请求发放些粮食给百姓,多次请求,都没得到允许。景公还派柏遽巡行全国各地,招集善于唱歌的人。晏子听说这事,很不高兴,于是就先把自己禄田的粮食分给百姓,自己徒步去见景公说:“连绵阴雨已经十七天了啊!每乡有数十家房屋被毁,每里有好几家人没有饭吃,百姓年老体弱,挨冻受寒穿不上粗布短衣,忍饥挨饿吃不到酒糟谷糠,求告无门。但是国君不体恤百姓,还不停地让人在国内找能歌善舞的人,(这样)对待百姓,不也太苛刻(刻薄)了吗?让百姓饥饿穷困而无处求告,使君王过度沉湎酒乐荒废国本而不体恤百姓,我的罪过太大了。”两拜叩头,请求辞官回家,便跑出了宫门。墨子听说后,说:“晏子懂得治国之道呀。”晏子出使到吴国,吴王问他说:“请问长久保持国家的威望和强大的方法是什么呢?”晏子回答说:“君王应该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先给予恩惠再实行惩罚;强者不欺凌弱者,尊贵的人不欺压低贱的人,富有的人不傲视贫穷的人;让百姓都能一起进步,官吏不侵犯百姓利益,这样百姓就会和睦,政治就会平稳;不要依仗威势强大去强迫别国的君主退位,也不要用众多兵力去兼并别国的土地;运用法律是为了适时地禁止暴行,所以世人不会违背君王的意愿;动用军队是为了为众人抵御患难,所以百姓不会怨恨劳苦:这就是长久保持国家威望和强大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那就危险了。”墨子听说后,说:“晏子懂得治国之道呀。”材料三:司马迁在读过《晏子春秋》之后,对晏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对于这本书的成书过程就不太知道了。在我看来,有可能是墨子的门徒中齐国的某个人写的。自从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彪、班固父子之后,就都将《晏子春秋》排放在了儒家经典的行列。这些人不做审查,太过了。大概如果不是齐人的话,就不会对晏子的事迹记录得如此详尽。如果不是墨子门徒的话,那么书里也不会像这样去说。以后再有整理诸子百家书目的人,应该将它编入墨家。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晏子是墨家的,而是编写这本书的人,是在讲墨家的观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①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注释】①叶梦得,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此词作于他59岁闲居弁山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以“缥缈”状物,照应题目中“绝顶”的特点,并且写出了在亭中远眺时的虚无朦胧之感。B.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照应题目的“登”字。由于身处“危亭”,所以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C.“万里横烟浪”,用比喻手法写词人极目所见之景,万里烟云如浪翻涌,描绘出一派苍茫宏阔的景象。D.此词深得炼字之妙,“独”“横”二字以实词摹态,“犹”“空”二字以虚词传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16.这首词下阕抒发的情感波澜跌宕,处处转折,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答案】15.A16.①人虽老了,却作“天涯想”,有志恢复中原,是一转;②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再一转;③由老年人只能空怀壮志的低沉,转到年轻人应豪放的激昂,又一转。【解析】【导语】这首词通过登临绝顶的小亭,表达了作者壮年时的豪情与暮年后的惆怅心境。上阕描绘了在高处望远的壮丽景色,同时流露出孤独的豪情;下阕则抒发了老去后的感慨,强调虽年老但内心仍渴望豪放生活。全词景中寓情,结构巧妙。【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在亭中远眺时的”错,“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可见并非“在亭中远眺”。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紧扣“情感波澜跌宕,处处转折”分析下阕情感转折之处。①“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年龄虽老,壮志未衰,人虽老了,却作“天涯想”,有志恢复中原,是一转;②“空惆怅”,词人想到此身闲居弁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掉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再一转;③“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词人胸中热情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这里借“少年豪放”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由老年人只能空怀壮志的低沉,转到年轻人应豪放的激昂,又一转。(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作文课上,孔老师引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文采和内容的恰切关系。(2)小明想在作文中引用名言来论证对真理或信仰的迫切追求,他可以选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3)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如《〈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两句就总结了“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答案】①.质胜文则野②.文胜质则史③.朝闻道④.夕死可矣⑤.(故)有之以为利⑥.无之以为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质”“史”“矣”等。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嫦娥六号登月的“石头版”国旗,是用以玄武岩纤维为主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现代玄武岩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是从“石头拉丝”开始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工艺是高速拉制而成。玄武岩纤维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并且与环境十分友好,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高性能纤维材料。①玄武岩纤维的强度大约是普通钢筋的3倍以上,②而密度只有钢材的四分之一左右。③如果用玄武岩纤维来取代钢材的话,④无疑不是一个节约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⑤玄武岩纤维既能耐低温又能耐高温(-269℃~650℃),⑥并且具有隔热和防辐射的性能。比如,加捻的玄武岩纤维可以像棉线一样被织成布匹,用来制作消防防护服。有了这样的防护服,消防员可以轻松抵御高温环境。用玄武岩纤维制成的航天服能够耐低温、隔强热并阻挡辐射,可以保障航天员在太空的安全。18.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19.将下列标有序号的四个短语按正确顺序填入文中画横线处,只写序号。①在1450℃~1500℃高温熔融条件下②以纯天然玄武岩石料为原料③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④将其破碎后加入到熔窑中【答案】18.①语句①“大约”和“以上”保留一个②语句④删掉“不”19.②④①③【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①“大约是普通钢筋的3倍以上”中“大约”和“以上”矛盾,保留其中一个。语句④“无疑不是”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可删掉“不”。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按照逻辑顺序,应先说“原料”,故先排②;④句中的“其”指的就是原料,故④紧随其后;④句的“熔窑”与①句的“高温”内容衔接紧密,故再排①;最后③句的“拉丝漏板”与横线后的“高速拉制而成”衔接紧密。故整个排序为:②④①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风斟了一杯又一杯红酒,山禁不住风的热情,杯杯一饮而尽,终于醉得朦胧,醉得梦幻。一座秋山在不远不近的地方释放精彩,独自妖娆。它的热情是本色流露,是为了表达对季节的敬意,并非为了吸引谁的视线。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果近距离辨析这些色彩,你可能会按照习惯为色彩命名。而远距离看到秋山上那么多色彩,你想用“斑斓”和“缤纷”这样的词语概括一下,又觉得太过生硬,呆板。那些色彩杂沓而似乎有序,仿佛每一种颜色都是绝妙的一笔,不可或缺又不可替代。秋山的色彩,有酡红,有嫣红,有橘红,有橙黄,有金黄,有明黄……那么多颜色在远方涌动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座山醉得那么可爱又率真,醉得那么迷离又清醒。20.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个人阅读积累和作文的关系。B.你可真“聪明”,用一张一百的换了七八张十块的,值啦!C.一个“挺”字,让人百感交集。D.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21.下列句子中的“得”与例句中的“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终于醉得朦胧,醉得梦幻。A.对于无理要求,我们一步也退让不得。B.他拼命地奔跑,累得喘不过气来。C.咱们决不能落后,得把工作赶上去。D.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22.“那么多颜色在远方涌动的时候……”一句中,加点词“涌动”,本指“水向上翻滚流动,云气升腾移动”,作者用在这里写秋山的色彩却非常恰当,请简要分析。【答案】20.C21.B22.①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把秋山的色彩当做可以翻滚移动的“江水”“云气”来写,生动形象,增添特有的情味。②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增强了感染力,使读者强烈感受到秋的色彩带来的震撼。③运用了移就的手法,把描写“江水”“云气”翻滚移动的词用到秋山的色彩上,生动形象,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斑斓”“缤纷”引号表强调。A.引号表直接引用;B.引号表反语、讽刺;C.引号表强调;D.引号表特定称谓。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例句的“得”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A.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能够或可以。B.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C.副词,必须,应该。D.副词,表示推测的必然。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①“涌动”,本指“水向上翻滚流动,云气升腾移动”,作者用在这里写秋山的色彩,“那么多颜色在远方涌动的时候”,这是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这里是拟物,即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这里把秋山的色彩当做可以翻滚移动的“江水”“云气”来写,使表达更生动,增添特有的情味。②色彩原本是不会动的,而“涌动”将其变成了动态的,这是化静为动,写很多颜色不停地出现在眼前,富有动感,增强了感染力,写出了秋天的色彩繁多而斑斓,使读者强烈感受到秋的色彩带来的震撼。③运用了移就的手法,移就是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用来描写乙事物,这里把描写“江水”“云气”翻滚移动的词用到秋山的色彩上,使得原本静态的色彩似乎可以动了,生动形象,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海明威沉默是一种罪过。——哈罗德•品特(英国剧作家)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适时沉默,合时发声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适时沉默,体现的是以无声辩有声、以无言辩有言的智慧。可是,哈罗德•品特也说“沉默是一种罪过”,集体的沉默,尤其是好人的沉默,就会让坏人可憎的言行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在熙熙攘攘时适时沉默,在大众缄默时无畏发声。适时沉默,是韬光养晦的修养哲学,是厚积薄发的无声反击。古语云:“潜龙在渊,静默无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动则已,一冲飞天。”沉默,并不是示弱,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坚韧、一种内敛、一种沉淀。楚庄王三年无发令、无政为的沉默,并不是懦弱退让,而是为楚国霸业蓄势;倡导用白话文写作的胡适,在遭到讥讽甚至排斥时,也没有选择以声辩声、以言辩言为自己辩护,而是选择了用沉默来面对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共同商业运营合作合同一
- 2024乙方与丙方签订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更新改造合同
- 2024年企业标准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度服务行业标准劳动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新款车型按揭贷款抵押权合同一
- 2024年个体养猪户劳务承揽合同3篇
- 2024年度农产品电商运营与物流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进出口贸易合同标的及结算方式2篇
- 2024年座套生产商广告分成协议3篇
- 2024年专业招聘中介服务协议范例版A版
- 2024级高一上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国开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1-4答案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服务质量考核表
- 滑冰场免责协议
- GB/T 37342-2024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 基于标准化规范化IT运维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相关两份资料
- 2024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商务数据分析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母婴产品安全监管新规解读
- 2024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考生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