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A/2C/wKhkGWdO9SOAOFVtAAA6KvJ9bZs720.jpg)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A/2C/wKhkGWdO9SOAOFVtAAA6KvJ9bZs7202.jpg)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A/2C/wKhkGWdO9SOAOFVtAAA6KvJ9bZs7203.jpg)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A/2C/wKhkGWdO9SOAOFVtAAA6KvJ9bZs7204.jpg)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A/2C/wKhkGWdO9SOAOFVtAAA6KvJ9bZs72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本节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声音的特性;2.理解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3.会辨别声音的特性;4.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5.了解人与动物听见声音的不同;6.了解社会生活与声音特性的关系。要点一音调1.乐音:我们把听起来优美动人的声音称为乐音。2.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来表示,这个物理量叫做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赫兹(Hz)3.音调: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4.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5.超声波与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要点诠释: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例】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幅有关系;C.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系;D.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变式1】如图所示,请你用五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用嘴分别对着五只瓶口吹气,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嘴对着五只瓶口吹气,五只瓶子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每只瓶子产生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图中,吹笛子时,用于、指堵住不同的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的道理。【变式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变式3】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色不同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要点二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2.振幅: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3.影响响度的因素:(1)声源的振幅;(2)人到声源的距离。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例】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变式1】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变式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一次轻轻拨动,一次用力拨动,听钢尺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变式3】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表示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周期要点三音色1.音色: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时,它们的波形不同。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如弹奏的手法)等因素造成的。3.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要点诠释:1.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声源音色不同。2.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例】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小选手们即使被蒙着双眼,也很容易通过声音辨别出父亲,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变式1】(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2)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变式2】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去工厂参观,淘气的小明用一根细铁棒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一块钢板和木板上“作画”,划钢板时发出了刺耳的声音,划木板时的声音则较低沉,这里“刺耳”“低沉”表示的是声音的,同学们很容易分辨出小明划钢板和划木板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两种声音的不同。(均填声音的特性)【变式3】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选题“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要点四超声波与次声波1.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和人不同。要点诠释:大象靠次声波交流,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等。【例】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是刘欢在演唱!”她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的声音的()。A. 音色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速不同 D. 响度不同【变式1】若某一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听不到声音,而猫狗却竖起耳朵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A.在振动的声源周围没有介质B.振动的声源离人太远C.声源发出的声音音调太高,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D.声源振动的振幅太小【变式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变式3】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 D.响度很大的次声2.2声音的特性(解析版)本节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声音的特性;2.理解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3.会辨别声音的特性;4.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5.了解人与动物听见声音的不同;6.了解社会生活与声音特性的关系。要点一音调1.乐音:我们把听起来优美动人的声音称为乐音。2.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来表示,这个物理量叫做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赫兹(Hz)3.音调: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4.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5.超声波与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要点诠释: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例】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幅有关系;C.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系;D.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答案】A。【解析】用硬卡片快速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慢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所以快拨和慢拨木梳齿是探究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点睛】用硬卡片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发声,木梳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考点分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注意本实验中不变的量是材料和用力的大小,振动快慢发生了改变。【变式1】如图所示,请你用五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用嘴分别对着五只瓶口吹气,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嘴对着五只瓶口吹气,五只瓶子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每只瓶子产生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图中,吹笛子时,用于、指堵住不同的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的道理。【解析】(1)用嘴对着五只瓶口吹气,五只瓶子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2)每只瓶子产生的声音不一样,因空气柱长短不一样,故振动频率不一样,所以音调不一样;(3)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使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振动频率不一样,就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考点分析】此题型是声音的产生原因和音调的影响因素的实际应用,要能根据物理定义进行分析解答。【变式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答案】(1)③⑤(2)④⑤(3)20;0.5。【解析】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③⑤;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④⑤;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cm,横截面积应该是0.5mm2。【点睛】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考点分析】题由探究影响音调与各因素的关系,考查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与应用。【变式3】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色不同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答案】A。【解析】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要点二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2.振幅: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3.影响响度的因素:(1)声源的振幅;(2)人到声源的距离。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例】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答案】B。【解析】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强弱(或大小),无法改变音色、音调;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CD错误;B正确。【点睛】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调节音量是改变响度。【考点分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变式1】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答案】B。【解析】小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递到人的耳朵里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歌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不是舌头振动产生的,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分析】题目需要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知道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变式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一次轻轻拨动,一次用力拨动,听钢尺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答案】B。【解析】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一次轻轻地、一次使劲拨动钢尺,轻拨和使劲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变化,响度变化,所以实验时,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并且使劲拨比轻拨时振幅变大,响度变大。【变式3】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表示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周期【答案】B。【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经过的周期越多,频率越大。振动物体往返一次叫一个周期。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要点三音色1.音色: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时,它们的波形不同。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如弹奏的手法)等因素造成的。3.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要点诠释:1.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声源音色不同。2.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例】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小选手们即使被蒙着双眼,也很容易通过声音辨别出父亲,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C。【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考点分析】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变式1】(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2)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解析】(1)二胡: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二胡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通过弹琴的力度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2)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变式2】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去工厂参观,淘气的小明用一根细铁棒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一块钢板和木板上“作画”,划钢板时发出了刺耳的声音,划木板时的声音则较低沉,这里“刺耳”“低沉”表示的是声音的,同学们很容易分辨出小明划钢板和划木板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两种声音的不同。(均填声音的特性)【答案】音调;音色。【解析】小明用一根细铁棒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一块钢板和木板上“作画”,划钢板时发出了刺耳的声音,划木板时的声音则较低沉,这里“刺耳”是指音调高;“低沉”是指声音的音调低;不同的发声体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同学们很容易根据音色分辨出小明划钢板和划木板的声音。故答案为:音调;音色。【变式3】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选题“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答案】音色;空气;响度。【解析】口技演员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口技艺人模仿的各种语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醒木拍得越重,桌面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案为:音色;空气;响度。要点四超声波与次声波1.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卖油翁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15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下册001
- 2025装修工程泥工承包合同
-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教学说课稿 人民版选修1
- 14 请帮我一下吧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6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1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1 Feelings and impressions Unit 2 I feel nervous when I speak Chinese第三课时说课稿 (新版)外研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说课稿(3)部编版必修上册
- 2025年矿山开采承包合同实施细则4篇
- 2025年度茶叶品牌加盟店加盟合同及售后服务协议
-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
- 某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舞动风偏故障告警系统技术导则》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物业保洁及餐饮服务项目方案
- (新版教材)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 c语言期末机考(大连理工大学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