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2014-0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37/wKhkGWdFS-KASZ9DAAPw3Xjdln4821.jpg)
![科技论文写作(2014-0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37/wKhkGWdFS-KASZ9DAAPw3Xjdln48212.jpg)
![科技论文写作(2014-0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37/wKhkGWdFS-KASZ9DAAPw3Xjdln48213.jpg)
![科技论文写作(2014-0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37/wKhkGWdFS-KASZ9DAAPw3Xjdln48214.jpg)
![科技论文写作(2014-0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4/37/wKhkGWdFS-KASZ9DAAPw3Xjdln482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内容大纲
一、什么是科技论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意义?
二、科技论文的电子查阅系统及引用检索系统
三、科技论文的特点及分类
四、科技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撰写要求
五、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课程期间大家需完成一篇科技论文习作)四、科技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撰写要求
(这里的科技论文不包括学位论文)
(一)、科技论文的结构(有以下几项构成):
1、论文题目或标题Title(必要时可增列副标题)
2、作者
Authors
3、作者单位Affiliations
4、论文摘要Abstract
5、论文关键词Keywords
6、论文正文Contents(该部分还包括4项内容)
7、论文致谢Acknowledgements(无必要时可省略)
8、参考文献Reference四、科技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撰写要求
(二)、科技论文各部分撰写要求
1、论文题目或标题Title
论文题目即论文标题是对论文内容的提示或引导,要能准确地概括论文的内容。好的论文题目是用最少的字、最准确地概括论文的内容。
在题目的拟定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
1)用词切题,题有创意
论文题目必须与论文研究内容相吻合。
2)文字精炼,涵义确切
3)层次分明,体例规范论文的标题与论文主题的关系
论文主题与论文标题是两个概念,但相互间有紧密联系。
论文主题是论文的中心思想、核心内容,是贯穿整篇论文的主导思想,所有的论文都是围绕“它”进行的。
论文的标题应该是对论文主题的确切表述。
有时论文标题与主题是同一的,有时是提示的,有时是引导的。
eg.题目:
1))转基因食品对大白鼠免疫力的影响研究
2)转基因食品对大白鼠生理机能影响的比较法研究
3)转基因食品对摄入体的影响研究-以大白鼠为例切题偏题离题在论文题目拟定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几个问题:
1)题目的长度,太短、太长都不好;
2)要准确概括论文的内容;
3)题目中不要出现缩写、公式、专有名词、术语等;
4)切忌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如论文题目太短:
①“对Sars病毒的研究”
从该题目中不清楚是研究其分类、遗传、毒性,还是其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特征。
②“对房地产调控的研究”
从该题目中不清楚是研究其对房价、成交量、未来该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还是对其对社会公平、均衡发展的影响。
如论文题目太长:
③基于“数字地球”理念下的上海城市交通数字信息系统模型的建立研究”。
现改为“上海城市交通数字化信息系统模型研究。2、论文作者Authors
论文作者要对其发表的论文负责,因此,科技工作者要慎重对待论文的署名。
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署名是对成果归属的认定。对研究工作仅仅给于直接帮助的人,只需“致谢”。
在有多名合作者研究发表的科技论文中,署名顺序问题:
一般按照每位研究者的贡献大小排序列出,贡献最大的排第一,为第一作者。(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有时对论文研究有决策权和解释权的作者不能排在第一时,可以以通讯作者名义出现,排在后面。还需要有第一作者或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数个作者中的主要责任
者)的个人简介和E-mail地址。
该信息在论文首页用脚注标出。《灾害学》杂志的现状及前景分析袁志祥
(陕西省地震局,陕西西安710068)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模型探讨
黄民生1
,黄呈橙2(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厦门大学物理机电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浙江大学药学院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牵涉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就是因为李连达在贺海波造假论文上有署名。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与杨振宁的恩怨决裂就是由合作论文署名次序问题引发的。
英文名字的署名格式
有的期刊用:firstname+middlename的第一字母+lastname(familyname)eg.JonathanB.Jones
有的期刊用:firstname的第一字母+middlename的第一字母+lastname(familyname)eg.J.B.Jones或Jones,J.B.
英文名字:
Firstname(名)+Middlename+Lastname(
Familyname姓)
如:第44任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英语:BarackHusseinObama,简写B.H.Obama
)
如: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
(英语:KobeBryant,简写:K.Bryant)
如:我自己的胡小猛(英语:Xiaomeng
Hu,简写X.M.Hu)3、作者单位的标署Affiliations
标署的目的有二,1)作者属于哪个单位、哪个部门;
2)方便读者与作者联系讨论问题。
①如论文只有一个作者,就标署该作者单位;
大同火山活动的阶段性及与区域湖侵-湖退的关系
胡小猛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上海200234)
②如论文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作者,但都在一个单位,则只标署这个单位就可以了;
大同火山活动的阶段性及与区域湖侵-湖退的关系
胡小猛郭家秀王杜涛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上海200234)
③如论文有多个作者,且分属于不同单位,则用如下方式标署
大同火山活动的阶段性及与区域湖侵-湖退的关系
胡小猛郭家秀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200234)(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北京100765)
王杜涛
(浙江地质调查院,杭州257002)
④如论文有多个作者,又分属于不同单位,且署名顺序出现交叉,则用如下方式标署
大同火山活动的阶段性及与区域湖侵-湖退的关系
胡小猛1
郭家秀2
王杜涛1
(1.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200234;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北京100765)4、论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是论文的微缩版本,是对论文的简要概述。
一个摘要中要有如下内容:1)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3)研究结果;4)研究结论。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况表达,不是论文的解释和评论,因此,摘要中不要对论文工作进行评价。
摘要要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以第三人称口气来写。摘要中所涉及的工作是已做过的科研工作,在英文中,宜用过去时态来写。
摘要的字数可在正文字数的3%~5%之间。山西临汾盆地末次冰期时段湖相沉积中的H、D/O事件记录胡小猛①王杜涛①②陈美君①③胡海晨①吴洁利①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上海200234;②山东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远265400;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萧山311203)摘要
千伏村剖面是一沉积延续时间跨越末次冰期时期的湖相沉积剖面。论文利用S1/L1、L1/S0界线年龄及OSL测年数据建立了剖面的深度-年龄坐标系。根据早期形成的分别与气下黄土和古土壤层发育时代对应的、指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湖相沉积层特征差异,论文遴选出小于4µm粘土组分含量、中值粒径(Md)、沉积物磁化率、有机质含量、Rb/Sr比值等参数作为区域气候指代参数。剖面系列气候指代参数的变化曲线显示,区域末次冰期期间出现了10个干冷期,发生时间分别在16.9kaB.P.,22.7kaB.P.,24.9kaB.P.,27.1kaB.P.,31.7kaB.P.,41.5kaB.P.,52.8kaB.P.,56.2kaB.P.,61.6kaB.P.和67.5kaB.P.;其中16.9kaB.P.,22.7kaB.P.,27.1kaB.P.,41.5kaB.P.,52.8kaB.P.和67.5kaB.P.可与北大西洋地区的H1~H6干冷期事件对应。剖面系列气候指代参数变化曲线也记录了区域18个暖湿事件,且这些事件可与北大西洋地区的D/O循环间冰阶事件对应。论文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地区末次冰期期间的气候高频波动可能与北大西洋地区存在某种联系。关键词临汾盆地千伏村剖面沉积参数Heinrich事件D/O事件金山水质初步探究
吴舟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上海200234摘要:以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北侧的上海市金山区作为研究区域,以冬末春初的水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子色谱法处理水样数据,探求自来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和地表河道水中的离子浓度高低、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水体质量优劣。为此笔者共计采集25个水样,范围遍布金山的九镇一街,类型涵盖了自来水、地表河道水和海水,借助Arcgis,Mapinfo,CorelDRAW等软件的辅助,得到了如下结果:大部分的自来水,地表河道水,海水中的离子含量都高于国家标准或者上海均值;在空间分布上,多与离海远近、产业分布有着直接关系,亦或平均分布于各地;内梅罗指数计算法表明,金山水质整体处于“轻度污染”水平,但离“清洁”状态差距有限,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完全有希望将水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词:自来水,地表河道水,海水,消毒副产物,内梅罗指数汾河地堑湖盆第四纪中晚期地貌-沉积特征及湖侵-湖退的构造控制模式研究
胡小猛,胡向阳,郭家秀(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上海,200234)摘要:野外对临汾、太原盆地第四纪中晚期所发育的湖积地貌-沉积特征调查发现,湖盆在对应于S8、S5和S1古土壤发育时期发生了三次强烈湖退,这三次湖退都是构造原因所致的;而在L11-S8、L8-S5、L5-S1黄土古土壤堆积发育期间、以及S1古土壤发育以后出现的却是缓慢的湖侵或盆地下沉。根据这些发现并结合地球物理学前期已获得的有关盆地深部上地幔结构及活动规律,本文提出了盆地湖侵-湖退过程的构造控制模式。在上地幔强烈上拱→减弱或渐趋稳定→再次强烈上拱…的构造循环中,地表湖盆会以大幅快速湖退→缓慢湖侵→再大幅快速湖退…这样的表现与之对应。盆地地表的地貌-沉积发育与地下的上地幔活动应具有因果关系。该模式能很好地解释盆地中所发育的各种地貌和沉积现象。关键词:汾河地堑系,湖成地貌沉积,湖侵-湖退模式,地幔上拱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模型探讨
黄民生1,黄呈橙2(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厦门大学物理机电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采用特尔菲法,选择4个一级因子和14个二级因子,建立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对同一层元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决定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福建省67个县(市)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度风险区、低风险区4个等级。评价结果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洪灾风险评价;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福建中图分类号:P333.2;O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07)02-0000-05——————————收稿日期:2006-11-0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BJY07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2006J0127)作者简介:黄民生(1955-),男,福建福州人,教授,主要从事区域自然灾害和区域开发研究.E-mail:mshuang@下节课讨论问题:
从期刊网中下载一些科技论文,分析论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的问题。5、关键词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具有实质意义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3-8个词作为关键词;抽象的词不能用作关键词,如“先进的”、“现代的”、“精密的”等;关键词:洪灾风险评价;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福建论文正文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IMRAD格式):
1)、引言Introduction
2)、研究材料和(或)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
3)、结果Results
4)、结论和讨论ConclusionsandDiscussions
IMRAD格式论文可以以这样的问题-回答形式告诉读者信息:
①(问)研究的是什么问题?答案在Introduction(引言)部分;
②(问)作者是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的?答案在
MaterialsandMethods
(方法)部分;
③(问)研究结果如何?答案在
Results(结果)部分;
④(问)这些研究结果有什么意义?答案在
ConclusionsandDiscussions
(结论与讨论)部分。6、正文6、正文引言(前言、序言、概述)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要提出文中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意义。引导读者进入论文的主题。注:查阅前人研究文献两原则:权威学者的论文,重要期刊刊出的论文1)引言引言的写作要求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要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要简练。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注意分寸,不使用“有很高学术价值”等不适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等。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但也应避免与结论雷同。洪灾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洪灾往往发生在沿江地区,这里人口稠密、财富集中,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洪灾风险等级评价,对于不同等级洪灾风险区损失评估、政府部门决策,防灾工程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洪灾风险表示不同强度洪水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1],它不仅研究洪灾危险的可能性,还要分析其造成的后果。洪灾风险分析是一个复杂系统,由繁多因子组成,在这些因子中,有些是可以定量的,但往往因量纲的不同而无法进行比较和运算,还有一些因子是难以定量或不可定量的.因此,洪灾风险的等级划分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没有绝对统一的定量指标,对洪灾风险分级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比较适合。福建是洪灾的频发区,仅2006年5月28日到6月8日的暴雨洪灾使福建省遭受直接经济损失43.1亿元,43个县(市)、63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304万人,房屋倒塌2.83万间[2]。本文以福建为例,采用模糊数学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对福建洪灾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例:山西地堑系列盆地是我国第四纪研究历史较早、成果积淀较多的一个热点地区。多年来,从区域地貌、沉积、古人类、新构造及古气候等侧面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区域环境变化的特征及历程[1~11]。然而,随着野外工作的不断深入,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区域有很多第四纪问题需进一步深探。山西地堑位于鄂尔多斯地块的东侧,由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和大同-阳原盆地组成。系列盆地呈SSW-NNE向延展,肇始于上新世[12]。第四纪时期,系列盆地长期为湖泊所占据(由此也称之为“湖盆”),并在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变化两因素控制下,经常发生湖退-湖侵的变动[13]。可以说,系列盆地的第四纪演化历史就是一个以湖退-湖侵为变化场景或主线的历史。因为,一方面湖退-湖侵控制着区域地貌沉积的发育演化以及区域古人类的活动和发展,另一方面湖退-湖侵变化又直接反映着区域新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变化[4~5,9~11,13]。由此,在研究工作中,查明区域第四纪地貌沉积发育特征将是厘清系列湖盆第四纪湖退-湖侵变化历史的一把关键钥匙,明晰区域湖退-湖侵的发生机制将是利用湖退-湖侵变化历史来推断区域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变化历史的重要手杖。但目前如何利用区域地貌沉积特征去提取区域湖退-湖侵变化历史的信息,如何利用区域湖退-湖侵变化历史信息去推断区域构造运动或古气候变化的历史,分析逻辑仍不是很清晰,当对众多野外地貌沉积现象的成因进行解释时常常让人感到很困惑。山西地堑盆地是第四纪黄土堆积区,在此背景下的区域湖退-湖侵变化不仅在地貌上产生系列醒目特征,在沉积上也有系列特殊现象出现。这些地貌和沉积现象是我们追溯湖盆过去湖退-湖侵历史的依据。本文将首先通过理论推演,归纳区域湖退-湖侵的地貌沉积响应;然后,依据野外一些典型地貌沉积剖面数据,对照地貌沉积响应的解释,对区域第四纪、特别是第四纪中晚期的湖退-湖侵过程信息进行提取;最后,依据对湖退-湖侵发生的一般背景条件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运动的特点,剖析区域湖退-湖侵与区域构造运动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寄希望能引起同行的讨论,以深化对区域第四纪系列问题的研究。例:6、正文对方法的描述要尽可能详尽。科研工作对科研方法的首要要求是科研结果可再现。2)研究方法3)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正文的主要部分,应给予有重点的描述论证;要尊重事实,在资料的取舍上不掺入主观成分或妄加猜测,也不应忽视偶发性现象和数据;凡是用简要语言能够讲述的结果,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起来比较繁琐的,可用图或表来说明;图表要具有自明性,即图表本身给出的信息就能表达清楚要说明的问题;避免用图表重复反映相同的数据。6、正文研究结论务求客观、科学、完备,用研究结果事实和数据说理;不讲求词藻华丽,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尽量揭示结果部分可说明的原理、关系和普遍意义;清楚地陈述结论,大胆地指出该工作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可能的实际应用价值。4)研究结论7、致谢致谢一般单独成段放在“结论”段之后。1)感谢其他人给予重要技术帮助,提供特殊试验设备或相关材料等;2)感谢提供经费资助等部门。8、参考文献的标注论文中参考或引用他人成果的地方一定要标注出来,否则就是剽窃行为。标注的方法有两种:顺序标注、著者+出版年顺序标注法:在文中对参考文献引用的标注格式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两类“非轨道”尺度古气候变化事件的发现-Heinrich事件(简称H事件)和Dansgaard-Oeschger旋回事件(简称D/O事件)[1-4],国际科学界针对这些快速、高频古气候变化的研究热度持续空前高涨,以期为“人类生存发展”尺度上的全球变化趋势预测提供依据[5-15]。毕竟“轨道”尺度气候变化规律的揭示还无法满足人们“了解与人类发展历史相当时间段的未来气候变化”的渴望。H事件是指北极冰山向大西洋倾泻事件,为“气候冷事件”;在末次冰期期间,该事件一共出现了6次,分布呈准周期性,时间间隔7~10ka不等[1]。D/O事件是指呈2~3ka准周期间冰阶(Interstadial,简称IS)气候变暖事件;末次冰期期间该事件总共发生了20次[4]。在北大西洋地区发现了这些令人激动的古气候事件以后,全球范围内开展高频古气候变化的研究迅速成为热点,以期确定这两类节拍气候事件仅是区域性的还是全球性的。至目前为止的研究显示,这两类节拍气候事件在全球几乎所有大陆及海洋地区都曾出现[16-25]。顺序标注法:对引用文献在参考文献中的列出格式格式:作者名.文献题目+(文献类型).刊名或出版社,发表或出版年份,卷(期):页码范围.[1]HeinrichH.OriginandconsequenceofcycliciceraftingintheNortheastAtlanticOceanduringthepast130,000years.QuaternaryResearch,1988,29(2):142-152[2]DansgaardW,JohnsenSJ,ClausenHB,etal..NorthAtlanticclimateoscillationsrevealedbydeepGreenlandicecore.GeophysicalMonograph,1984,29:288-298[3]OeschgerH,BeerJ,SiegenthalerU,etal..LateGlacialclimatehistoryfromicecores.GeophysicalMonograph,1984,29:299-306[4]BondG,BroeckerWS,JohnsenS,etal..CorrelationsbetweenclimaterecordsfromNorthAtlanticsedimentsandGreenlandice.Nature,1993,365:143-147[5]明庆忠,苏怀,史正涛等.云南小中甸盆地湖相沉积记录的最近5次Heinrich事件.地理学报,2011,66(1):123-130[6]胡小猛,郭家秀,胡向阳.汾河地堑湖盆第四纪地貌-沉积特征的构造控制.地理学报,2010,65(1):73-81[7]刘嘉麒,陈铁梅,聂高众等.渭河黄土剖面的年龄测定及十五万年来高分辩率时间序列的建立.第四纪研究,1994,3:193~200[8]沈承德,易惟熙,刘东生.高分辩率10Be记录与黄土地层定年.第四纪研究,1994,3:203~213作者多于三个的,写前面三位作者,后有“等”表示。格式:作者名.文献题目+(文献类型).刊名或出版社,发表或出版年份,卷(期):页码范围.[1]HeinrichH.OriginandconsequenceofcycliciceraftingintheNortheastAtlanticOceanduringthepast130,000years[J].QuaternaryResearch,1988,29(2):142-152[2]DansgaardW,JohnsenSJ,ClausenHB,etal..NorthAtlanticclimateoscillationsrevealedbydeepGreenlandicecore[J].GeophysicalMonograph,1984,29:288-298[3]OeschgerH,BeerJ,SiegenthalerU,etal..LateGlacialclimatehistoryfromicecores[J].GeophysicalMonograph,1984,29:299-306[4]BondG,BroeckerWS,JohnsenS,etal..CorrelationsbetweenclimaterecordsfromNorthAtlanticsedimentsandGreenlandice[J].Nature,1993,365:143-147[5]明庆忠,苏怀,史正涛等.云南小中甸盆地湖相沉积记录的最近5次Heinrich事件[J].地理学报,2011,66(1):123-130[6]胡小猛,郭家秀,胡向阳.汾河地堑湖盆第四纪地貌-沉积特征的构造控制[J].地理学报,2010,65(1):73-81[7]刘嘉麒,陈铁梅,聂高众等.渭河黄土剖面的年龄测定及十五万年来高分辩率时间序列的建立[J].第四纪研究,1994,3:193~200[J][8]沈承德,易惟熙,刘东生.高分辩率10Be记录与黄土地层定年[J].第四纪研究,1994,3:203~213作者多于三个的,写前面三位作者,后有“等”表示。顺序标注法:对引用文献在参考文献中的列出格式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两类“非轨道”尺度古气候变化事件的发现-Heinrich事件(简称H-事件)和Dansgaard-Oeschger旋回事件(简称D-O事件)(Heinrich,1988;Dansgaardetal.,1984;Broecker&Denton,1989),国际科学界针对这些快速、高频古气候变化的研究热度持续空前高涨,以期为“人类生存发展”尺度上的全球变化趋势预测提供依据(Bondetal.,1993;Dansgaardetal.,1993;Broecker,1994)。毕竟“轨道”尺度气候变化规律的揭示还无法满足人们“了解与人类发展历史相当时间段的未来气候变化”的渴望。H-事件是指北极冰山向大西洋倾泻事件,为“气候冷事件”;在末次冰期期间(时间跨度70,000-10,000aB.P.),该事件一共出现了6次,分布呈准周期性,时间间隔7000~10000年不等(Heinrich,1988)。D-O事件是指呈2000~3000年准周期的气候波动变化,是在格陵兰冰芯中发现的;末次冰期期间该事件总共出现了23次(Broecker&Denton,1989)。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中也记录了这类事件,且显示出其与H-事件关系密切,每隔几次D-O事件必出现一次H-事件(Broecker,1994)。对这些事件的成因机制解释普遍采用“热盐循环”理论(ThermohalineCirculation)(Lehman&Keigwin,1992).著者+出版年标注法:在文中对参考文献引用的标注格式利用湖相沉积层的一些物理性参数、化学性参数以及生物性参数来提取其中的古气候信息是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磁化率、粒度(
靳鹤龄等,2007:黄小忠等,2008),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
钟巍&韩淑媞,1998;王苏民等,2001),粘土矿物组成,孢粉组成、有机质含量(王苏民等,2001;沈吉等,2004)等是主要的提取环境信息的依赖指标。BondG,BroeckerWS,JohnsenS,etal.,1993.CorrelationsbetweenclimaterecordsfromNorthAtlanticsedimentsandGreenlandice.Nature,365:143-147BroeckerWS,DentonGH,1989.Theroleofocean-atmospherereorganizationsinglacialcycles.
GeochimicaetCosmochinica
Acta,53:2465-2501BroeckerWS,1994.Massiveicebergdischargesastriggersforglobalclimatechange.Nature,372:421-424DansgaardW,JohnsenSJ,ClausenHB,etal.,1984.NorthAtlanticclimateoscillationsrevealedbydeepGreenlandicecore.GeophysicalMonograph,29:288-298DansgaardW,JohnsenSJ,ClausenHB,etal.,1993.Evidenceforgeneralinstabilityofpastclimatefroma250-kyricecorerecord.Nature,364:218-220HeintichH,1988.OriginandconsequenceofcycliciceraftingintheNortheastAtlanticOceanduringthepast130,000years.QuaternaryResearch,29(2):142-152LehmanSJ,KeigwinLD,1992.SuddenchangesinNorthAtlanticcirculationduringthelastdeglaciation.Nature,356:757-762黄小忠,陈发虎,肖舜等,2008.新疆博斯腾湖沉积物粒度的古环境意义初探.湖泊科学,20(3):291-297靳鹤龄,李明启,苏志珠等,2007.萨拉雾苏河流域地层沉积时代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地质学报,81(3):307-315王苏民,吴锡浩,张振克等,2001.三门古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中国科学(D辑),31(9):762-768著者+出版年标注法:对引用文献在参考文献中的列出格式BondG,BroeckerWS,JohnsenS,etal.,1993.CorrelationsbetweenclimaterecordsfromNorthAtlant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听评课记录:第32讲 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听评课记录3
- 一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听课评课记录
-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复习题》听评课记录4
-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6.2 黄金分割》听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训练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口算题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特殊教育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技术员个人工作计划例文(四篇)
- 2025年第一次工地开工会议主要议程开工大吉模板
- 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9)-江西省(解析版)
- 无人机运营方案
- 糖尿病高渗昏迷指南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领导力》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