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辅仁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_第1页
华中辅仁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_第2页
华中辅仁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_第3页
华中辅仁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_第4页
华中辅仁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辅仁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江西省上饶市华中辅仁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运河繁华在,历史韵味长。大运河沿线分布着大量历史文物和古迹,如古桥、古码头、古建筑、古水闸和古村落等。这些遗产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水利、建筑工程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沿线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运河保护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为此,我们需要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激发社会各界对其保护的兴趣和参与度;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分类分级建立保护名录,划定保护区划,建立文化遗产巡查监管机制;在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大运河及其沿岸地区的开发利用,防止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破坏文化遗产;对古桥、古水闸等重要文物进行科学修复和定期维护,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运河美,美就美在运河水。在切实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需做好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建立更为严格的水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岸植被,重建水生生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引导农民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对水体的污染。通过系列举措,使运河成为流动、环保、清洁、安全的生态长廊。

工匠精神,非遗传承。在大运河沿岸,除了那些具体的历史建筑和器物,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有丰富内涵。这包括手工技艺、百姓风俗等。高质量促进大运河非遗活化利用,需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挖掘沿线的传统技艺,编纂系列图书资料,为后续学习传承提供丰富的教材;可以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传统技艺演示等,将这些传统文化引入日常生活,促进其在社会中的传播;应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包括提供技术培训、生活和创作的资助,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培养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使这些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和融合发展,包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

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把过去的智慧创造,变成当下现代化建设的参与力量。我们希望继续加强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保护、挖掘和阐释大运河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重点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可以通过开发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让公众直观地感受到大运河的历史魅力。

(摘编自耿坤丽、张彦台《守千年运河传璀璨文化》)

材料二:

大运河是绵延千年的历史文脉,是穿越南北的水运动脉,它体量巨大,历史悠久,沟通南北,也连接过往与当下。大运河作为巨型文化符号,既蕴含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携带驱动国家“一直进取"的文化基因。大运河作为巨型文化符号所承载的国家形象符合一种温和、联通、包容的大国形象。

大运河拥有丰厚的历史遗存。从时间上看,大运河开凿于春秋,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疏通于明清,是生生不息、从未断绝的中华文明生命力的镜像。大运河也是国之命脉,象征着国家的权柄掌控。纵览我国历史,掌控了运河则掌控交通命脉,小之控制局部,大之掌握全局。历史赋予大运河以丰厚的遗存与时间的景深,运河两岸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等水工设施,运河沿岸的衙署、钞关、粮仓、会馆、庙宇和驿站等相关设施,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长廊,是中华文明不同时期的历史扇面。从一个更长的历史视角看,农耕时代的漕粮盐运、工业时代的煤炭物资、信息时代的ETC过闸系统,历代的文明成果沉淀在千年运河中。

从空间上看,大运河承载国家形象在于其巨型文化遗产的体量与联通包容的空间规划,这一空间规划以2018年提出“大运河文化带”提纲挈领。大运河种类丰富,作为巨型文化遗产,涵盖河、岸、城,综合物质、精神、制度三种遗产类型。应将文化资源优势作为当下中国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立足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文明,协调中东西、连接南北方,开创文化带动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新格局。

大运河文化带是互通互融的区域文化有机相融的整体。京津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六大文化高地"在大运河的波涛中聚汇融通,贯通着中华民族文化记忆,携带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正是在共同文化魂魄的统摄下,多元发展的地域文化在历史的烟波中走向融合,成为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时这些个体文化符号被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宏观叙事时,又保有自身鲜明区域特色,与周边环境、运河母体之间进行着交流。

(摘编自路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文物和古迹反映了大运河沿线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却难以推进。

B.“流动、环保、清洁、安全的生态长廊”这一生动形象的描述呈现了保护大运河的美好愿景。

C.“绵延千年的历史文脉"穿越南北的水运动脉”两个形象的比喻,生动描绘了大运河的宏大。

D.列举大运河的开凿、完成等历史阶段及运河两岸的设施,展现了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明成果。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三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这有助于非遗的传承,还能促进其在社会中的传播。

B.“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这些表述传达出运河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C.开创了文化带动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新格局,这一设计具有创新性,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D.大运河融通了“六大文化高地”,体现了大运河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沧州市北部建设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着力打造燕赵文化高地,传播运河文化。

B.扬州市东北部的“七河八岛"是大运河“活态”发展的地区,也是扬州城的“绿肺"。

C.济宁创作了山东梆子新编历史剧《运河老店》、民俗风情剧《我家就在岸上住》等作品。

D.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地方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4.下列选项不符合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一项()

A.大运河(聊城阳谷段)突出河闸特色、盐运文化保护。

B.临清中洲古城整体纳入大运河(临清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C.“江北水城”聊城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筑牢水安全保障网。

D.制定了《大运河(聊城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5.“圣地、文化、水乡"是济宁的三张旅游名片。请结合材料,如何宣传好“运河之都”济宁这张旅游名片?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叶春善的办学精神

梅兰芳

我们那时办戏剧教育,没有什么章程、会议录、报名、考试这些规则。每年不分季节,随时可来学戏。先由介绍人向班主举荐,征得同意,约定日期,由家长带领学生来见。只要学生五官端正,有很可靠的介绍人,也就是将来录取后的中保人,没有不肯收的。把学生留了,家长就告辞而别了。

有些孩子因为年纪太小,离开父母就想家。住了几天,老是哭闹不休,百般地哄着他也不行,只得请家长带回去。有些家长来了,不但不带回去,还要狠狠地骂上几句,非让这孩子学戏不可,一定要请老板栽培(当时班主都称为老板),这一下就算成了。再过一两个月的工夫,就来订立契约字据。家长与中保人,都要签名画押。每科订定七年期限,七年以内,一切吃住穿戴,都归科班供给,学生不能自由退学。班主如果发现学生品行不端,屡经告诫而不知改过,可以把他开革。

有些学生天性好动,不惯受这种有规律的约束,等到年纪稍大,就要想逃。我记得连字辈有一个唱花脸的学生,学到六年上,离开出科不远,连逃六次。每次把他找回来,怎么说也没有用。最后只好把他开除。他出科以后,并没有搭班演唱过,听说后来做了小偷儿了。

科班收的学生,年纪最小的才七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把这一百多个小孩子凑在一起,吃饭穿衣、大小便哪一样都离不开人,实在不很容易应付。每天晚上学生睡了,就派两位教师整宵不睡地看护他们。可是叶班主还不放心,他住在科班的前院,每晚必到学生住的屋子,查看两次。这件工作,几十年来就没有看见他间断过。热天夜里起来,还不算什么难事;要在严冬腊月,西北风刮得满院子地叫,他也是照样这么做。那种肯把人家子弟看得比自己孩子还要重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

一个好演员,没有不是靠幼工结实才能成功的。我们科班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早晨七点起床,全体练工学唱,三小时后到十点半收工。戏馆十二点半开锣。没有工作的,在家里练工。有工作的,都上馆子。先由教师点名,把这一群小演员排列得整整齐齐,个子小的放在头里,大的放在后面。一律都是穿着袍子马褂。教师们率领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鱼贯而出。到了馆子,各人都按着戏码扮戏。六点多钟散戏,照样排队回来,进门再点清人数,才散队休息。晚上继续用工,到十一点半收工。

教授的课程,全是有关戏剧艺术的。识字念书,就没有专门老师担任了。虽说是时代不同,但是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有些学生后来能通文墨,都还是出科以后自修得来的。可是叶班主每隔几天,在课余就召集了全体学生谈话一次。把一些做人的基本条件,很浅率地警解给他们听。他常对学生说:“艺术是应该认真学的。可是只靠学好了艺术,而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将来出去,还是行不通的。"这一种用口头演讲来增加学生的常识、补偿他们因不念书而造成的缺陷的方式,也是他三十年来一直坚持下来没有改变过的。

学生的待遇,不论学的艺术好坏,一律平等。每人手巾一条,每星期到规定的澡堂洗澡两次。这澡堂是跟科班订有特约的。白天吃馒头,晚上吃饭。煮一大锅菜。像现在快到冬天,就是猪肉熬白菜。五个人一排,自己拿碗去装。有回教的学生,就另给他们预备菜。叶班主常派佣人偷偷地也去装一碗,尝尝味儿,要不好的话,就要跟东家派来的会计严厉地交涉,不能让学生缺乏营养。我们教师们的菜,是四菜两碗。他是在家里吃饭的,可也常来坐下同吃。这也是带着有考验厨子的用意的。

叶老先生从几个小学生教起,教到七百多人,场面、梳头、管箱等工作人员,还没有计算在内。在近代戏剧教育史上说,是有他很重要的地位跟不可磨灭的功绩的。可是,他最早一班的优秀学生,出路很困难。当时北京老角好的很多,刚出科的学生,就算艺术学得地道,等搭到大班里面,不定让他配一个什么零碎角。有些逼得没法,只好开码头往外跑。可是年轻的孩子,到了上海这种繁华世界,眼睛会看迷糊的,就容易堕落下去。这也是使叶老先生看了难受的事情。他发愿说:“二十年后,我要让各戏班里如果没有我们科班的学生,就开不了台。”这也可以看出他受的刺激有多重,才下了这样大的决心。等到三科的学生出科前后,这重难关也就逐渐地打破了。

这种教育,要用私人经济力量来办,就好像大海里的一只小船,遇到了风浪,谁也支持不住,那翻船的危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政府出来主持,才能建立起一个很坚固的基础,把我们戏剧界旧的艺术精华保留下来,新的思想加进去,成为一种最完整的舞台剧。这不是我个人的理想,总有一天要实现的。

我这几十年来,因为业务繁忙,多半偏重在自身的艺术上用功。余下有限的一点时间,也只办了一个国剧学会,专门收集有关各部门的戏剧史料,不断地约请几位戏剧专家到学会来演讲。这是对一般戏剧艺术有了根底,还想进一层深造者的研究机构。可惜我南迁以后,因为种种关系,不久就停办了。所以讲到实际的训练工作,我的贡献最少。不但对叶老先生这种办学的成绩,自愧不如,就连程砚秋、尚小云他们,也比我强得多。等我哪天能够放弃舞台生活的时候,我还要在这方面尽我一点责任的。

(有删改)

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梅兰芳从百顺胡同移居卢草园,正式格班“喜连成"演出。之后喜连成班主叶春善收梅兰芳为徒。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科班的生活非常艰苦,学员们早晨七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半收工。教师们也非常严格,但他们对待学员是一视同仁的。

B.科班里只能学习戏剧艺术,没办法识字念书,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缺憾,对学员们未来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C.梅兰芳先生认为私人办学不稳妥、风险大,呼吁政府出来主持,戏剧艺术发展才能更完整。这是他对私人办学的否定。

D.梅兰芳先生对叶春善先生充满了崇敬之情,通过对比检讨自己,认为自己只顾个人舞台发展,忽视了对艺术的传承。

7.关于文中前三段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一旦订立契约字据,孩子们就不能随意退出了,但是有可能因为品行不端被开除。

B.签订字据之前,会给孩子们一两个月的适应期,这充分展现了科班培养的人性化。

C.第三段举出一个因逃跑而开除的学员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离开科班之后会没有前途。

D.用三段文字描述科班招收学员的严谨性,为后文科班的悉心教授与成功培育做好铺垫。

8.“叶春善的办学精神”包含哪些内容?

9.梅兰芳先生曾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梅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魏明帝初为平原侯,曾为文学。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曾奏劾之,朝廷称焉。

正元年中为镇北将军,将之镇,文帝使武帝、齐王攸辞送数十里。曾盛为宾主,备太牢之馔。侍从吏驱,莫不醉饱。帝既出,又过其子劭。曾先敕劭曰:“客必过汝,汝当豫严。”劭不冠带,停帝良久,曾深以谴劭。

曾性至孝,闺门整肃,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己南向妻北面再拜上酒酬酢既毕便出。然性奢豪,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刘毅等数劾奏曾侈忲无度,帝以其重臣,一无所问。

(节选自《晋书·何曾传》)

材料二:

帝尝禁诸司官非时会合,以其族谈不修职业故也。李安国为郎官,一日,有荐术士至,部中同省,因会集言命。翼日,御批问故,同省窘甚,咸欲饰辞自解。安国独曰:“以实告,其过小;为欺,其罪大。"因援鲁肃简市饮故事,引咎以闻,同省从之。既而事寝不行,越三日,李遂除吏部侍郎。

(节选自《齐东野语·孝宗圣政》)

材料三:

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匡其不及!朕闻晋武帝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谓其子劭曰:“吾每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此非治厥子孙者,尔身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等必遇乱死。"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朕意不然,谓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曾位极台司,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陈,朕曰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⑥,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

(摘编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注①弦、韦:柔软的皮;弦,弓弦。当年西门豹曾身佩软皮,董安于佩戴强弓。在这里弦、韦代指有益的规劝。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己南A向B妻C北面D再拜E上酒F酬酢G既毕H便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指官职名,与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意思不同。

B.过,指拜访,与《过故人庄》题目中的“过"意思一样。

C.危,指危险,与《赤壁赋》中的“正襟危坐”的“危"意思不一样。

D.桑榆,指好的效果。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的“桑榆"意思一样。

1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模恃宠作威,非法获利,朝廷内外都畏惧他,无人敢言。何曾冒死弹劾他,被朝廷称赞。

B.武帝拜访何劭,何曾事先提醒何劭要端正仪容,结果何劭没有戴冠束带被武帝严厉责备。

C.何曾虽然家风严肃庄重,但因奢侈无度被刘毅等人多次弹劾,皇帝顾虑他是重臣而没有过问。

D.有人趁方术之士前来的机会聚集起来谈论命数,皇帝虽批示询问,但最终事情平息没被追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盛为宾主,备太牢之馔,侍从吏驱,莫不醉饱。

(2)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

14.请结合材料概括唐太宗眼中的“忠臣”应具有的品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①

刘禹锡

君思郢上吟归去,故自渝南掷郡章②。

野戍③岸边留画舸,绿萝阴下到山庄。

池荷雨后衣香起,庭草春深绶带长。

只恐鸣驺④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⑤尝。

【注】①周使君:周载,时为渝州(今重庆)太守。郢州,今湖北鄂州,周载曾在此驻守。②郡章:州郡太守的印玺。③野戍:野外驻防之处。④鸣驺: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⑤晚菘:秋末冬初的大白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友人被“罢”,而是说友人出于对故地郢州的思念才弃掷官印。

B.中间两联真实描绘了友人归乡途中的优美风景,以及到达郢州别墅后的惬意生活。

C.颈联颇有文人雅趣,写出了满池荷花荷叶,庭中草木深深,雨后景象令人耳目一新。

D.尾联以友人来不及品尝“晚菘”这一细节,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与不舍。

16.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读来却感觉“哀而不伤"。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视为铁锅、石块等肆意挥霍的奢侈生活。

(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十二章》中,孔子强调君子要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由于文言文在日常应用中渐渐地失去效用,②我们对过去用文言写的典籍,③便漠不关心它们,这是错误的思想。我们阅读过去的典籍,研究它们,可以知道古代的学术思想,了解古代的生活状况。你多读文言,多研究历史、典籍,这阅读工作的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读文言最难的一步工作,是需要查字典,找考证,死记忆,有一种人图省事,对这步工作疏忽,()地读下去,还自号“不求甚解"。假若我们模仿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那是有害无益的。他是因为学问已经很渊博了,隐居时才自称“不求甚解"的,这句话含着他的人生观,青年人是万万不能从表面去仿效的。如果你以为他的不求甚解,就是马虎过去的意思,那么你非但没有了解“不求甚解”这句话的意义,对于你所读的书,就更无从了解。

碰见文言中不懂的词汇,除了请教国文老师外,必须自己去查字典,以求“甚解"。如文言中的“驰骋文场”这成语,有人译到外国去是“人在书堆里跑马"的意思,④这难道岂不是笑话吗?又如“巨擘”,本义是指人的大拇指,而它普通的意义是指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是用来表扬的赞语。这些地方就得留神,才不会出错。再举一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在词句上直接表示的意境已非常优美,但这首诗更说出一种道理,它暗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⑤所以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懂得“言外之意”。

1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有语病,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一项()

A.手不释卷B.囫囵吞枣C.一知半解D.食而不化

20.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他”,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最近事情太多,理不出个头绪,算了,先睡他一觉再说。

B.你们三个人一块去的,怎么就你们两个回来了?他呢?

C.孟子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D.一个人离开了集体,他就将一事无成。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丹县侯山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静静地看着山外的世界,常年积雪的祁连山、巍峨耸立的焉支山都在它的仰视下轮廓清晰、一览无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侯山在新时代新征途的画卷上留下____①__的一笔。

我曾经只身一人行走在侯山人民的“生命河”红岩坝渠上,看到散乱的水泥石板和瓦砾,过去修渠的印迹___②___。站在山包上,联想这条长蛇般的水渠汩汩奔涌,是以怎样的情怀,护佑着侯山儿女历经风雨一路走来?也仿佛看到了在漫长的水线沿途,身强力壮、头戴毡笠的护渠人扛着铁锹来回穿梭,严防死守着一个个堤坝闸口的安全。

如今,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随着三北防护林等工程的纵深推进,这个小山村又焕发了___③___。从沟沟坎坎,坡坡梁梁,到山峰岑石,野草、灌木、绿植就这样一路繁茂着,用一种青青柔柔的温暖,轻拂着侯山的每一寸土地。尤其在夏天,那满山坳里毛糊糊的青瓜蛋子也增添到了云蒸霞蔚般的盛景当中,田野里、空气中弥漫着甜美的清香和葱茏的味道。

21.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材料从修辞和句式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量化生活”。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学习时间、阅读书籍、日常记账、年度花销……都能被各种应用软件数字化。有人说,借助数据能更好地掌控生活;也有人说,数据会左右人的心绪、制造额外焦虑。那么在你看来,生活是否需要量化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2.C3.B4.C

5.①保护好济宁大运河历史文物和古迹。

②传承好济宁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保护、挖掘和阐释好济宁大运河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④展现好济宁大运河作为文化符号所承载的丰厚文化遗产和驱动国家“一直进取"的文化基因。

6.B7.C

8.①高度负责:每天晚上学生睡后,派教师看护,叶春善自己也坚持每晚查看两次学生寝室,无论寒暑从不间断,把人家子弟看得比自己孩子还重。②注重品德教育:叶春善每隔几天就给学生谈话,讲解做人的基本条件,用口头演讲增加学生常识,弥补学生因不念书造成的缺陷。③一视同仁:学生待遇不论艺术好坏一律平等,对学生的生活关怀备至,如关注学生饮食营养等。④有决心和志向:看到最早一班优秀学生出路困难,叶春善发愿要让各戏班如果没有自己科班的学生就开不了台,并为之努力。

9.①苦学成就艺术。梅兰芳在业务上也一直勤奋用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自身艺术的提升上,可见成功是靠勤奋努力得来的。②正视自身不足。梅兰芳先生认识到自己没有充分的天才,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使他不断努力,弥补自身不足。③强调后天努力。梅兰芳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表明他深知后天努力对于艺术成就的重要性。

10.BDF11.B12.B

13.①何曾隆重地款待他们,准备了牛、羊、猪这样丰盛的宴席。侍从的官吏役卒,没有不喝醉吃饱的。

②到了何曾的孙子何绥为官时,果然被滥施酷刑的司马越所杀。以前的史书称赞何曾有先见之明。

14.①唐太宗认为忠臣应该“进思尽忠”,臣子应该在朝堂之上直接、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君主的不当行为或政策进行纠正;

②忠臣还应“退思补过”,在退朝之后,臣子要反思君主或者朝政的不足之处,并且思考如何去弥补这些过失;

③忠臣需要“将顺其美”,当君主有正确的决策或者良好的行为时,臣子应该顺势引导,使这些美善之处得以发扬。

15.B

16.①对离别之情的含蓄表达:诗中虽言送别,但并未直接渲染离别的哀伤与不舍(或:友人是因思念故乡而主动辞官,并无“哀伤"之意)。②对归隐生活的美好期许:诗人没有沉溺于离别的哀愁,而是转而描绘友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清幽的野戍、碧绿的萝荫、雨后的荷香、春深的庭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17.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18.语句:③修改为:便漠不关心。

④修改为:“这难道不是笑话吗?”或者“这岂不是笑话吗?"

19.A

20.B

21.①浓墨重彩②历历在目③勃勃生机

22.①运用比喻写出了红岩坝渠水奔流的动态之美。②运用拟人表现了红岩坝渠对侯山人的贡献之大。③问句的使用能提示读者注意和思考,强化表达效果。

23.例文:《生活是否需要量化:在数据与心灵之间寻找平衡》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量化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运动锻炼,从学习时间的安排到阅读书籍的记录,乃至每一笔花销的记账,都被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转化为冰冷的数据。对于生活是否需要量化这一问题,众说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