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_第1页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_第2页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_第3页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_第4页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为什么要重视分蛋糕------第四课的前言

做蛋糕:发展经济蛋糕:财富分蛋糕:收入分配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社会财富由谁分:--初次分配企业—再分配国家(财政)社会力量—第三次分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厘清国民收入的分配的基本逻辑1.谁创造社会财富(国民收入)?2.由谁分?分给谁?企业和劳动者创造3.怎么分?分给谁:分给政府、企业和个人(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关系,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体现效率也要促进公平。(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也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分配决

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

定→→决

定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采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1)性质: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公有制范围)(2)地位:在所有分配方式占主体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3)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4)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拓展: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1、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如国有、集体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2、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如国有、集体控股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3、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注: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所得的存款的利息、股息所得、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性收入等不属于按劳分配。特别提醒: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如存款的利息、股息所得等。

(5)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由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占有,社会分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不能按需分配)劳动的性质和特点(谋生手段、存在差别,不能平均分配)①客观必然性---P45相关链接爸妈,我回来了,今天我发工资了,有5000多元呢!哦,回来啦!头一个月发工资就有这么多!那可不!一开始因为同学们都说国企工资低我还担心呢,现在看来挺好的,我的工资甚至比一些老员工还多呢。是吗?那还了得,小毛孩儿拿的工资居然比老同志还多,为什么?我负责的工作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了任务,单位另外奖励给了我一千元。(1)婷婷是按照什么方式取得收入的?(2)为什么同在一家国企,婷婷拿的工资会比一些老员工还多?(3)这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优点?情景一(4)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①客观必然性---P45相关链接②实行按劳分配重要意义提高效率: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公平: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婷婷的哥哥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民营企业,今年上市了。采用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模式,薪酬从几千元到几百万都有。营销人员基本工资3000元。软件工程师月薪8000元,高层管理员年薪为600万元。公司的员工大都有公司的股份,婷婷的哥哥的股份以每年0.1%的收益计算,年收入为300万元。探究问题:(1)婷婷哥哥的公司员工是依据什么获得收入的?(2)员工之间工资差距大原因是什么?跟着哥哥看分配探究与分享二劳动技术管理资本贡献大小(1)原因: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2)按生产要素分配①按生产要素分配内涵: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类别对应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中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存款利息、股息、股权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投资所得)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租金和流转土地经营权所得按知识要素分配凭借相关知识获得的收入如著作版权等收益、抖音等平台的知识付费博主收入等按技术要素分配提供技术取得的收入,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和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按数据要素分配数字经济下,数据的收集、使用和转移产生的价值如出售数据产品获得的报酬、把数据出租或作价入股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1)原因: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2)按生产要素分配①按生产要素分配内涵: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特别提醒:由于生产要素掌握不均衡,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15注意: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要素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1.(2021浙江高二期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鼓励勤劳致富,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中央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①我国的分配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②推动数据在市场上流通,调动数据所有者积极性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③巩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④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详解]①②:中央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我国的分配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引导和促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①②正确。③: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方式的主体,③错误。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做法会拉大收入差距,④错误。故本题选A。A方法:1.先判断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关键)2.再根据下面的提示判断是何种分配方式。公有制(性质)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如国有(国有控股)企业、集体(集体控股)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或者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土地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税后利润、数据、数字经济等信息按劳分配判断分配方式的方法特别提醒: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如果国有、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其员工工资、奖金等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如果非公有资本控股,其员工工资、奖金等收入是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所得。按生产要素分配科技人员的收入不一定都是按技术取得的收入。①公有制经济的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按劳分配②私营或外资的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按劳动要素分配③技术入股、专利使用和技术转让的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知识拓展>:关于农村三权分置中的分配方式如何认识“三权分置”下农民收入的分配方式(1)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或者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所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2)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由别人经营)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土地要素)分配,属于财产性收入,是非劳动收入(3)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所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土地要素)分配,也属于财产性收入,是非劳动收入(4)获得流转后经营权的农民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5)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到流转方的公司去打工的收入,如果是流转方的公司是公有制或者公有制控股的则为按劳分配,如果是流转方的公司是非公有制的则为按生产要素分配(6)农民获得的土地征收补偿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7)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

某市农村加大土地流转进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①合法的非劳动性收入,合法的劳动性收入②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④按要素分配,按劳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是合法的非劳动性收入;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属于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是合法的劳动性收入。据此可知,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村民王某土地种植蔬菜获得收入5000元,同时把部分责任田转包给了某民营农业服务公司,除每年获得8000元转包费外,作为该公司股东每年还能获得10%的分红,在该公司上班每月还有2000元的工资收入。关于材料中的各种收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从公司获得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所得②王某在公司上班每月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王某获得转包费的收入是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王某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详解】①③:从材料可以看出,王某获得转包费的收入、从公司获得分红收入等,均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①③符合题意。②:按劳分配收入是指在公有制范围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王某在公司上班每月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②错误。④:王某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是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而不是按劳分配所得,④错误。BP46探究与分享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奖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除年薪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除了转让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获得的一定收入,还自己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私营企业的普通员工,除了工资,课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吕大伯父是残疾人,无法务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议题1:小吕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资本)要素分配按生产(资本)要素分配按生产(土地)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技术)要素分配社会保障收入表1: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收入基本情况通过这张表,请你找出我国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有哪些?当前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为什么会多种多样?4、我国居民收入来源(1)居民收入的来源多样化的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分类主要内容备注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注意:劳动性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收入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财产性收入通过所拥有的各类财产(动产、不动产)获得的收入,如存款利息、股息、房租、地租、流转土地所得、土地入股所得等一般属于按要素分配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私营企业的纯收入等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如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如种粮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如疫情期间政府发放的电子消费券)、救灾款等属于再分配的范畴4、我国居民收入来源(2)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

劳动性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注意: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劳动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也可能是按劳动要素分配,但按劳分配一定是劳动性收入。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除年新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除了转让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获得的一定收入,还自己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私营企业的普通员工,除了工资,课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吕大伯父是残疾人,无法务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

议题2:

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劳动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P46探究与分享:我国居民收入途径财产性收入如何正确获取收入5、崇尚劳动:(1)原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5、崇尚劳动:(1)原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2)崇尚劳动要求:①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②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③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这种收入差距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存不存在?针对收入分配这些现象,怎么办?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资料:七人分粥思考:在分配中应遵循什么原则?(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1)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完善收入分配的意义---补充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有助于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彻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要求。(1)根本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做大蛋糕)---如何做大蛋糕根据材料适当展开

(2)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制度体系:

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4)两个同步:坚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2、如何全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推动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的措施)----做大蛋糕、分好蛋糕【2018年浙江卷】下表为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8.18.07.46.3人均GDP实际增速7.26.86.46.1从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中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A正确;BCD无关A(5)初次分配:A.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方面】;B.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人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C.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等收入群众的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按要素分配方面】(6)再次分配:A.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B,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7)第三次分配: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2、如何全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推动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的措施)----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什么是慈善公益活动。(P49相关链接)思考:三种收入分配格局那种收入分配格局比较合理?橄榄型社会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结合材料,比较图2和图3,简析哑铃型社会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我国应如何构建橄榄型社会。图1图3信息①:图2哑铃型社会→可联系中间小,两头大,分配不公平;信息②:图2和图3→联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问题: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比重过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小,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公平。

措施:(1)

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2)坚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3)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人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等收入群众的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4)再次分配: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5)第三次分配: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拓展: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由企业分为国家、企业、个人三个部,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的收入分配,包括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获得的收入【无形的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再分配是通过政府调控而实现的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形式,在全社会对社会财富进行在分配,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有形的手——宏观调控发挥作用】第三次分配是在政府引导下、在责任与道德的影响下,个人、企业或社会组织出于自愿的原则,通过捐赠、慈善等公益活动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弥补政府再分配在广度、深度和供给质量等方面不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温柔之手(社会力量)——社会机制发挥作用】特别提醒: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但侧重不一样(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X如何区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三看法”一看分配的领域: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初次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或者第三次分配二看分配的主体: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初次分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政府——再分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社会力量——第三次分配三看关键词:①工资(如“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②劳动报酬③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如租金、存款和债券的利息,股票投资的收入等)④企业上缴税款和利润⑤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属于初次分配

三看关键词:

再分配:①税收如个人所得税、财产税②社会保障如社会保险(如提高养老金、提高医疗补助标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③转移支付④财政补贴等属于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个人、企业或社会组织出于自愿的原则,通过捐赠、慈善等公益活动方式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慈善行为特别提醒:①做题是是否提到税就是再分配?具体分析——企业缴税是初次分配,因为是在生产领域;个人上缴个人所得税是再分配,不是在生产领域,而是政府通过再分配调节②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行为是不是都是第三次分配?具体分析——如果是社会力量的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行为是第三次分配,如果是政府的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行为则属于再分配探究与分享

婷婷利用双休日去姑姑家看姑姑,姑姑和姑夫都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姑夫业余时间还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姑姑还有一个女儿叫小丽,在城里一家民营企业工作,每月工资一万多呢。婷婷来的时候小丽正好也在家,小丽和婷婷说,因为个人所得税改革了,她现在的工资比原来又多了一点,姑姑的公公也是农民,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养老,每月都有养老金,姑姑的婆婆是个残疾人,每月政府都发放残疾人补贴,看病还有新农合医保报销探究问题分析婷婷姑姑家脱贫致富的收入那些属于初次分配哪些属于再分配?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初次分配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再次分配再次分配[知识补充]个人所得税----教材P48的“相关链接”

社会韧性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在遭遇破坏性力量时维持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有效运行的能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增强社会韧性的重要途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以下哪些措施属于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社会韧性(

)①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重要补充的作用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基本生活③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依法保护居民财产性收入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详解】①:第三次分配是慈善事业,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重要补充的作用能够更好地维护公平但并不能起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①错误。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只能起到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从而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作用,不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②错误。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农村居民作为中等收入群体,③正确。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低收入者通过提高职业技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④正确。故本题选D。D(2022·浙江·高考真题)近两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实际增长5.1%,增速比疫情前的2019年放缓0.7%,居民的消费意愿有所减弱。为了防止消费增速持续放缓,国家应()①进一步鼓励企业扩大投资②鼓励居民将线上消费作为主要消费方式③出台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④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带着设问去看选项即可快速选出答案,设问是“为了防止消费增速放缓,国家应怎么做?”,消费的前提是什么?当然是要有就业和收入,所以④符合题意;当然啦,如果国家能够出台政策让利于民,比如购买车子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啥的,这种刺激政策有效果,所以③符合题意;设问说的是消费而不是投资,①不符合题意;②说法也太片面。D知识体系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为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3、按生产要素分配2、如何?4、我国居民收入的途径5、关于劳动2、制度基础1、根本措施4、针对个人收入占比低问题:两个同步5、针对个人收入差距大的问题: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3、制度体系(20221-怀仁市第一中学校高三月考)2022年4月16日,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2022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3.7%。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2.4%、19.5%、17.0%、0.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43,比20210年同期缩小0.09.由此可以推断出()①我国落实生产要素按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