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1页
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2页
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3页
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4页
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祅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綮《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

(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特征。

B.材料一认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

C.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不仅仅在说愁之多、愁之长,更体现出形象的充沛饱满。

D.在儒释道三教并行的唐代,诗人们可以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的诗风与其不同的信仰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

B.盛唐气象是与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艺术等相适应的文化风貌特征,“浑厚"是其鲜明的风格。

C.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

D.唐朝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3分)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请从论证方法、论证语言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4分)

5.请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形成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黔小景

沈从文

三月间的贵州深山里,雨总是特别多,快出嫁时乡下姑娘们的眼泪一样。春雨落后,大小路上烂泥如膏,各处有崩坏的土坎,各处有挨饿太久全身黑黢黢的老鸦,许多小屋子里,都有面色憔悴的妇人,望到屋檐外的景致发愁。

官路上,这时节正有多少人在泥里雨里奔走。有送递文件的公门中人,有向远亲奔差事的人,有骑了马回籍的小官,有正行法事的男女巫师。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在这官路上来往。

春雨一落后,路上难走了。于是许多路旁的小客舍里,天黑前都有了商人落脚。

有一天,有那么两个人,落脚到一个孤单的客栈里。

他们因为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掉在大帮商人后面,落雨天气照例昏黑又极早,所以不到黄昏,两人就停顿下来了。

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今天是他的生日,这老人白天一个人还念叨着生日,想不到晚上就来那么两个客人了。

两个客人一面洗脚,一面就问有什么吃的。

这老人站到一旁好笑,说:“除了干豇豆,什么也没有了。"

年轻那个商人说:“你们开铺子,用豇豆待客吗?”

“平常有谁肯到我这里住?到我这儿坐坐的,全是接一个火吃一袋烟的过路人。我这干豇豆本来留着自己吃的,你们是我这店里今年第一个客。对不起你们,马马虎虎凑乎吃一顿吧。我们这里买肉,远得很,隔寨子还有二十四里路,下了雨路也走不得。"

门外边雨渐渐已止住了,天上有些地方云开了眼,云开处皆成为桃红颜色,在黄昏里明媚如画,看那样子明天会放晴了。

坐在门边的主人,好像十分快乐,像小孩子的神气自言自语说着:“晴了,晴了,我昨天做梦,也梦到天会晴。”有许多乡下人,在落春雨时都只梦到天晴,所以这时节,定也有许多人,在向另一个人说他的梦。

他望着客人把脚洗完了,赶忙走到房里去,取出两双鞋子来。那个年轻一点儿的客,一面穿鞋一面说:“怎么你的鞋子这样同我的脚合适!"

年长商人就笑了:“这兆头是中在你讨媳妇的,我应当喝你的喜酒。”

“我媳妇还在吃奶咧。"两人于是大声笑着。

那老人在旁边听到客人的调笑,也笑着。但这两双鞋子,却是他在冬天刚死去的儿子的。两个商人正谈到家庭儿女的事情,年轻人看到老头子孤单单地在此住下,生了好奇的心。

“老板,你一个人在这里住吗?”

“我一个人。"说了又自言自语似的,“唉,就是我一个人。”

“你儿子呢?"

这老头子正因为想到死去的儿子,有些地方很同面前的年轻人相像,本来要说“儿子死了”,又改口说:“儿子上云南做生意去了。"

两个商人穿了鞋子,到门边凳子上坐下。

他们望到门外黄昏景致,望到对过路旁一些小小菜圃,油菜花开得黄澄澄的,好像散碎金子。

黄昏景致更美丽了,晚晴正如人病后新愈,柔和而十分脆弱,仿佛在微笑,又仿佛有种忧愁,沉默无言。

这时老板在屋里,本来想走出去,望到两个客人用手指点对面菜畦,以为正指到那个土堆,就不出去了。那土堆下面就埋着他的儿子,是在这人死过一天后,老年人背了那个尸身,埋在自己挖掘的土坑里,再为他加上二十撮箕生土做成小坟,留下个标志的。

慢慢地夜就来了。

屋子里已暗得望不分明物件,在门外边的两个商人,回头望到灶边一团火光,老板却痴坐在灶边不动。年轻人就喊他点灯。这老人近来一到夜时就睡觉,不用灯火有两三月了。

吃过晚饭后,老人就在锅里洗碗,两个商人坐在灶口前,把干松枝塞到灶肚里去,看那松枝着火时,訇然一轰,觉得十分快乐。

洗完了碗,只一会儿,老头子就说,若客人不睡,他想先睡。说是要睡,已走到自己房里睡去了,不过一会儿,却又走出来,说是不想就睡,傍着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

几个人谈起话来。他们问他有六十几,他说应当再加十岁去猜,又问他住到这里有多久,他说并不多久,只二三十年。他们问他还有多少亲戚,他就像在哄骗自己,把一些多年来已毫无消息的亲戚一一数着,且告诉他们,这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他们问他那个上云南做生意的儿子,要多久回来一次,他打量了一下说:“冬天快过年了回来次,还送了云南出的大头菜。”

说了许多他自己都不甚明白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话可说,使他自己也觉得今天有点奇怪。平常他就从没有想到那些亲戚熟人,也从不想到同谁去谈这些事,但今天是不必谈到的也谈到,近于自慰的谎话也说了很多。到后,商人中那个年长的,提议要睡了,这侄儿却以为时间还太早了一点,托故他还不消化,要再缓一点。因此年长商人睡后,年轻商人还坐到那条板凳上,又同老头子谈了许久闲话。

到末了,这年轻商人也睡去了,老头子一面答应着明天喊叫他们早起,一面还是坐在灶边,望着灶口的闪烁火光,不即起身。

第二天天明以后,他们起来时,屋子还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煤燃灯,稀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坐在那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这人半夜里死了。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旁小客舍的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可以看出他如世外隐者般的潇洒飘逸。

B.老人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背了那个尸身"加上二十撮箕生土”,平静的叙述却写出了老人悲凉的人生。

C.年轻的商人询问老人的家人,并陪老人闲谈了许久,表明年轻人涉世未深,还保留着一份善良与同情心。

D.入夜后屋子里已暗得看不清,老人却坐在灶边不动,没起身点灯,主要是因为生活过于拮据,早已用不起灯火。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黔小景"为题,借贵州深山的小人物、小场景展现特定历史时期底层人民生存境遇的大图景。

B.小说多处写春雨,但并未带给人们希望和惬意,反而使故事笼着阴沉的色调,折射出老人的内心世界。

C.小说的语言平常朴素、含蓄隽永,在平静的叙事中隐含着深沉的孤独与忧思,展现出独特的抒情韵味。

D.小说情节随时间推移,用老人的限知视角讲述了这个哀伤的故事,让读者不由生出对人物的同情与悲悯。

8.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商人第二天起来才发现老人在半夜里死去,这一情节安排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获首虏八千九百余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诏益封去病二千户。夏,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俱出北地,异道。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行,可数百里,骞将万骑在后。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独与数十骑,驰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阵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皆服其勇。明日,复力战,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会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而骠骑将军去病深入二千余里,与合骑侯失,不相得。骠骑将军逾居延,过小月氏,至祁连山,得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裨小王七十余人。天子益封去病五千户,封其裨将有功者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骠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辉渠侯。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会,当斩,赎为庶人。是时,诸宿将所将士、马、兵皆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而诸宿将常留落不偶,由此骠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吏士皆无A人B色C而广D意气E自如F益治军G军中H皆服其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游牧于燕、赵和秦以北地区。

B.且,指将近,与《愚公移山》“年且九十"中的“且”意思不同。

C.裨将,指副将,各级主将的辅佐将领。宿将,指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

D.期,指约定的时间,与《陈涉世家》“度已失期"中的“期”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去病率一万骑兵,长途跋涉,斩杀俘获匈奴二王及军士近万人,并夺得一个祭天金人神像。

B.李广的部队遭到十倍于己的匈奴军包围,李广足智多谋,沉着应对,使军士的情绪安定下来。

C.霍去病、李广等率军北击匈奴,匈奴军撤围而去后,张骞被贬,霍去病、李广获封增加食邑。

D.霍去病部下也得到了封赏,赵破奴被封为从骠侯,高不识被封为宜冠侯,仆多被封为辉渠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广将四千骑先行,可数百里,骞将万骑在后。(4分)

(2)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会,当斩,赎为庶人。(4分)

14.霍去病的地位为什么能越来越接近大将军卫青?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本词当为宋室南迁,作者于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咏楚辞"透露了作者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以及报国无门的处境。

B.“戎葵”句中,作者借蜀葵向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身虽老却始终热爱祖国的思想。

C.“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D.最后三句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浇酒凭吊屈原,寄托了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

16.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化用典故,既表明诗人求贤心切,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王老师到天姥山游玩,从车上远远望去,只见天姥山山势高峻,仿佛遮住了天空,他不禁信口吟出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两句。

(3)“骏马”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常以正面形象出现。而《荀子·劝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以“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论证了坚持的重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时兴的房子,大多是统一化的工业产物。要怎样的屋顶坡度,要多少层的地下停车库,窗户要按照工业规格严丝合缝建好。空调排出废气,垃圾扔到外面,我们不关心阳台上有没有落下什么植物的种子,也对邻居的生活①。

母亲打开老宅的后门,一条小水渠把屋子温柔地抱住。各种苔藓和蕨类植物扎根在水渠边的泥土里,像铺了一条绿色的地毯。往上看就是山林的模样了,榉树、樟树、无患子树肩并着肩站成一片永恒。雨渐渐停了,水珠在绿色上凝结,让绿色变得更近浓稠,说不出像什么风格的画。

森林总是试图回归原本的常绿阔叶林样貌,它们在积极抗争人们的改造。

我想起一篇文章里面说:“繁华不是常态,也不常驻一地。人和事物总是相互吞纳、交流,没道理人类予取予夺、②却永不失手。”

森林才是土地最初也是最终的面貌。而我们这些栖居者,只需要一个简简单单的家就够了吧。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母亲打开老宅的后门,一条小水渠环绕着屋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生产1度电要消耗多少资源?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①。1度电,又称为1千瓦时的电,即一台功率为1千瓦的用电器连续满负荷工作1个小时消耗的电能。

虽然1度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起眼,但是②。1度电足够让家用LED灯亮20~70小时,让家用电风扇陆续转动大约20个小时左右。另外,从热量的角度来看,1度电对应的能量约等于860千卡。

从生产方面看,发出1度电需要消耗多少资源呢?目前主流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以现行火力发电耗煤标准为例,生产1度电需要燃烧200~400克标准煤……总之,每1度电都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我们在享受电气时代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③。“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日常使用的每1度电。正是这不起眼却又无比重要的1度电,支撑起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随手熄灭的一盏灯,可能正是点亮我们未来的一束光。

20.下列句子中的“有"和文中加点的“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太阳系有水星、金星、木星等八大行星。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C.现在情况有变化,我们必须密切关注。

D.对此,有人表示支持,有人表示反对。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青春无非是两个动作:一个是体能动作“引体向上”,一个是战术动作“低姿匍匐”。青春本来的属性是向上的,可以热烈张扬,可以迎风飞翔,可以破障奔跑,这是引体向上的青春。但有时青春也可以不必那么张扬,可以是潜伏的,可以是韬光养晦的,可以是踽踽独行的,这是低姿匍匐的青春。那么,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

对于“值得过的青春"这一话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材料,结合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认知和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123671011121520

答案BBDBDCFGBCCA

1.B(B项,“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错误,选项理解不当。材料一原文是“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属于人民的作品有描述黑暗的,没有程度上的要求。)

2.B(A项,“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盛唐时代不同于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辞》的风格与盛唐诗歌风格不同。C项,“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以偏概全,材料二原文只说“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而结合下文可知,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思想自由"打破门阀垄断”等多个方面。D项,“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因果颠倒,材料二原文说的是“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

3.D(D项,《夜雨寄北》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缺乏蓬勃朝气,不属于盛唐气象。)

4.①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使论证更加令人信服。②语言表述严谨。如“这是不全面的"不一定总是”“更为接近"单从字面上看”等语句的使用,使论证更加客观严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②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③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④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6.B(A项,“路旁小客舍的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可以看出他如世外隐者般的潇洒飘逸"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对不起你们,马马虎虎凑乎吃一顿吧。我们这里买肉,远得很,隔寨子还有二十四里路,下了雨路也走不得”可知,老人的生活是很凄凉的,体现不出“潇洒飘逸"。C项,“表明年轻人涉世未深,还保留着一份善良与同情心”分析错误,“年轻的商人询问老人的家人”,属于人之常情;“陪老人闲谈了许久”,是因为“以为时间还太早了一点"。D项,“主要是因为生活过于拮据,早已用不起灯火”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老板却痴坐在灶边不动。年轻人就喊他点灯。这老人近来一到夜时就睡觉,不用灯火有两三月了"可知,是因为孤单的老人近来一入夜就睡觉了。)

7.D(D项,“用老人的限知视角讲述了这个哀伤的故事”分析错误,小说主要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

8.①孤独无依、晚景凄凉。他独守着位置偏僻罕有人到的客栈,年过七旬且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儿子,最后孤独地死去。②渴望关心与关爱。他在生日当天迎来两位客人,与他们深夜长谈,甚至编造谎话安慰自己,间接表现出对受人关爱的渴望。③心地善良。他拿出儿子的鞋给两位奔波的商人换上,因年轻商人与自己死去的儿子相像,便不忍心讲出儿子已死去的事情。(每点2分,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

9.①在情节上形成突转,前天夜里还热情招待客人、与客人聊天的老人突然死了,令人感到意外。②凸显老人悲凉的生存境况,老人守着孤单的客栈,在夜里寂然死去,进一步表现了其悲凉的人生。③激发了人们对老人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当时人们生存境况的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CF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B(B项,“意思不同"错误,“年且九十”中的“且"意思也是将近。)

12.C(C项,“霍去病、李广获封增加食邑”错误,由原文“广军功自如,无赏"可知,李广并没有获封增加食邑。)

13.(1)李广率领四千骑兵先出发,(距大部队)大约几百里,张骞率领万余骑兵跟在后面。(“将”“先行"可”各1分,句意1分)

(2)合骑侯公孙敖因行军时滞留,未能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会合而获罪,应当斩首,赎身后被贬为平民。(“坐"会”“庶人"各1分,句意1分)

14.①相比其他老将,霍去病的军队武器精良,部下都是经过挑选的精锐。②他自己又胆识过人并能身先士卒,因而屡立战功,霍去病的军队从来没有陷入困绝之境。③老将们经常因迟留落后而不能建功。(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霍去病凭骠骑将军身份率骑兵一万,自陇西出发北击匈奴。经过五个王国,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杀匈奴折兰王,斩卢侯王,俘获浑邪王之子及相国、都尉,其斩首俘获匈奴军士八千九百余人,并夺得休屠王用以祭祀上天的金人神像。为此,汉武帝下诏书增加霍去病食邑二千户。夏季,霍去病又与合骑侯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同时从北地分两路出击匈奴。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也同时从右北平分路出击。李广率领四千骑兵先出发,(距大部队)大约几百里,张骞率领万余骑兵跟在后面。匈奴左贤王率领骑兵四万,将李广率领的先头部队团团包围,李广的军士都感到恐惧。李广就命自己的儿子李敢独自率领数十名骑兵,直穿敌阵,从敌阵左右冲出后返回。李敢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军士的情绪才安定下来。李广命部下将士面对敌军列成圆形战阵,匈奴兵向汉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箭如雨下,汉军士卒阵亡过半,箭也快用尽了。李广便命令部下拉满弓弦,但不发射,由他亲自用特大的黄色强弓射匈奴将领,一连射死好几名,敌人的攻势才渐渐缓和下来。此时天色已晚,汉军将士全都面无人色,只有李广神情自如,愈发加紧巡视阵地,调整部署,全军上下都钦佩他的勇气。第二天,汉军再次奋力与匈奴兵激战,虽然死亡大半,但消灭的敌人超过己方的损失。这时,张骞的大军也赶到,匈奴军才撤围离去。汉军疲惫,无力追击,也撤兵而还。根据汉朝的法律,博望侯张骞由于行动迟缓,贻误军机,本应处死,赎身后贬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匈奴地区二千余里,与公孙敖失去联络,未能会师。但霍去病率领部队跨越居延海,经过小月氏,抵达祁连山,生擒单桓、酋涂二王,丞相、都尉率二千五百人投降,斩杀三万零二百人,俘获小王七十余人。汉武帝增加霍去病食邑五千户,封其部下有功将领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骠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辉渠侯。合骑侯公孙敖因行军时滞留,未能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会合而获罪,应当斩首,赎身后被贬为平民。当时,汉军中老资格的将领们统帅的将士、马匹、兵器都不如霍去病,霍去病的部下通常都是经过挑选的精锐;但他也敢深入敌军,经常与精壮骑兵走在大部队的前面;老天也似乎对他的部队特别照顾,从来没有使他陷入困绝之境。可是,老将们却经常因迟留落后而不能建功,因此,霍去病的地位越来越亲信尊贵,和大将军卫青差不多了。

15.C(C项,“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错误,“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是以过去的春风得意表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

16.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2分)异: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