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司马迁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常见文言实词,熟记通假字,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生平“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投降匈奴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卷,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被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四史”之首。政论文《史记》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政论文史书体例①纪传体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第一部)。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第一部)。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国语》(第一部)《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第一部)。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中华诗祖”、“辞赋之祖”,被后人称为“诗魂”。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为:担任
左徒:战国时楚国特有的官名,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闻:动→名,学识。
志:记。博闻强志:指知识广博,长于记忆。
明:明晓。
娴:熟练,熟悉
入,出:对内,对外。
图议:谋划计议出:对外。
接遇:接待。宾客:古今异义,各国来使
任:信任。【翻译】屈原,名平,是楚王的同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知识广博,长于记忆,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计议国家大事,以发号施令;出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为什么“甚任之”?表现:“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原因: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列:朝列,班列
害:嫉妒。造为宪令:制订国家法令。属:撰写。夺之:强取为己有。
与:同意,允许。因:于是。
谗:说某人坏话,诋毁。
伐:自夸,炫耀。
疏:疏远。【翻译】上官大夫和屈原地位相同,想争得怀王的宠爱,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撰写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想强取,屈原不同意。于是上官大夫就向怀王谗毁屈原说:“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谁能做。”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3、根据第二段主要内容,思考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平”(1)直接原因:小人的嫉妒。“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2)根本原因:楚王的昏庸。听信小人谗言——“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疾:痛心
聪:明察谗谄:动作名,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邪曲:形作名,品行不正的小人。害公:损害国家。方正: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忧愁幽思:忧愁苦闷,郁结于心。离:遭遇忧愁,同“罹”,遭遇。
穷:困窘,没有出路。反:同“返”,追念
倦极:疲倦困苦。
极:疲困惨怛:忧伤,悲痛正道直行:坚持正道,遵照道义行事忠、智:忠心、智慧
间:离间
穷:处于困境
见:表被动,被
之:取独
盖:大概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好色:古今异义,描写男女恋情。
淫:过度,无节制怨诽:怨愤发牢骚
乱:坏乱礼法
上/下:往远处/往近处
刺:讽刺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条贯:条理
靡:无,没有见:同“现”,表现
约:简约
微:含蓄隐晦
廉:端正
小:形作名,寻常事物指:同“旨”,意旨
类:事物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称:称述
疏:疏远濯、淖、污、泥:“污浊”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作名词,污浊环境。获:被辱
滋:黑皭然:清白、洁净
泥:同“涅”,染黑滓:污染
推:推许
虽:即使理解段意层次,梳理背诵思路。思考:第三段可以划分为几层?(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二)《离骚》的主要特点(……举类迩而见义远)
风格: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
内容: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特点:文约、辞微(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高洁的品格、不与奸佞之人同流合污的操守《屈原列传》ppt演讲教学4.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被动句
伐:攻打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患:担心
详:同“佯”,假装
去:离开厚币:名作状,拿着丰厚的礼物委:呈现质:见面礼诚:确实
遂:于是,就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使1:派遣
使2:使者
如:到
受:接受诈:欺骗大:大规模兴师:发动军队
乃:于是
悉:全部
至:到
自:从
竟:终究楚怀王第一次受骗:主要内容:秦国巧设骗局,楚怀王自毁与齐的联盟,孤立了楚国,军败地失,最后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根本原因:楚怀王见识短浅,缺乏谋略。楚齐秦巧设骗局自毁联盟伐秦大败魏袭见死不救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楚国、秦国、齐国、魏国的关系图,概括第四段主要内容,并思考失败的根本原因。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6.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明年:古今异义,第二年与:给
和:讲和以:用
当:通假字,抵挡
如:前往
因:趁机厚币:名作动,送丰厚的礼物用事:当权
设诡辩:说假话
竟:最终
复:又一次释:放走
是时:这时
于:到
顾反:回来概括5、6段的主要内容:
楚怀王第二次被骗:楚怀王听信郑袖之言,放走张仪,屈原坚决反对,怀王悔之晚矣。《屈原列传》ppt演讲教学《屈原列传》ppt演讲教学7.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婚:名作动,通婚。会:会晤虎狼:名作状,像虎狼,判断句毋:不
欢:友好关系卒:终于绝:断绝竟:终于因:于是以求:来强求。走:奔向内:同“纳”之:到
竟:最后概括第七段主要内容楚怀王第三次被骗:楚怀王听信子兰之言而入秦,秦设骗局绝其后援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最终客死于秦。《屈原列传》ppt演讲教学《屈原列传》ppt演讲教学4.①受骗绝齐②兵败丹淅③蓝田退兵5.④复释张仪6.⑤诸侯击楚7.⑥赴秦身死
读4-7段,概括屈原被疏后,楚国经历了哪些变故?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6分)第4—7段,涉及屈原的有两处,一是劝怀王杀张仪未果;二是劝止怀王赴秦会,怀王不听。用意:1.展现出人物的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将屈原的命运置于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表现,叙述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屈原这样的优秀人物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的无力感,寄寓着浓重的悲剧意味;2.反面衬托屈原的才能、智慧与爱国精神,楚国的内外交困是怀王的昏聩贪婪及靳尚、郑袖、子兰等人的谄媚奸邪造成的,他们构成了屈原的对立面;3.凸显屈原这样的忠臣贤者对国家的重要价值,也为下文的议论张本。张仪受秦王重用,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兵,楚国有堪比张仪的屈原,楚王却不信任他,最终导致了悲剧。8.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立:即位
以:任用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明清时指县长。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既:全,都
咎:归罪,责怪
嫉:憎恨
虽:虽然
系心:挂念
冀幸:希望
一:彻底、完全
存:思念
反覆:回归
三致志:再三表达志愿终:终究
反:同“返”卒:终于
以此:由此
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9.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无:无论
肖:贤能
忠:形容词作名词,忠诚之人以:来亡:使……灭亡
破:使……破败相随属:接连出现治:安定太平
累世:多个时代
以:因为
分:职分、资质
亡:丢失
祸:祸患
卒:终于
短:形作动,诋毁迁:放逐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第8段中,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作者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作用。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被:同“披”颜色:古今异义。古:脸色;今:色彩形容:古今异义。外貌、模样。举:全,整个是以:因此
圣人:聪明通达的人凝滞:拘泥,执着与世推移:随世道变化而变化随其流而扬其波:随从世俗,与之同流餔:吃
啜:喝
怀瑾握瑜: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沐:洗头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浴:洗澡察察:洁净的样子
汶汶:浑浊的样子赴:投入常流:即“长流”,指长江晧晧之白:品德的高尚纯洁温蠖:尘垢以:表修饰,而
思考: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人生观?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品质?
渔父: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文中的“与世推移”“随其流而扬起波”。屈原:矢志不渝,以死明志。他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他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品格。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这两次对话实际上是一段精辟的人生哲理的议论:既评屈原之志,亦抒太史公之情。《屈原列传》ppt演讲教学《屈原列传》ppt演讲教学
11.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之徒者:这一班人辞:文辞,这里指文学以:凭
赋:名作动,作赋。祖:名作动,效法从容辞令:委婉得体,善于应对。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竟:终于
从几个方面来叙述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包括文学和政治两个方面
①屈原楚辞诗体后继有人,继承了他的文学主张,但“终莫敢直谏”,无人继承他的政治主张。
②将楚之灭亡与屈原生死相联系,写出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凸显屈原对于楚国的价值。
12.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悲:为动用法,为...哀怜志:志趣
适:到某地去吊:凭吊怪:奇怪
以:凭借游:游说
而:表转折,却若是:像这样去就:任职、离官爽然自失:茫然若有所失文章结尾段,为什么司马迁“悲其志”?①是对屈原才能、品格的崇敬。②是对腐败的政治(君昏、臣佞)的控诉。(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此不知人之祸也爽然自失……)。③是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可谓穷矣,能无怨乎,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怪其自令若是……)。④是对司马迁自身命运的感慨。司马迁和屈原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借写屈原的身世抒发自己无限感慨。
屈原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宁赴常流葬身鱼腹,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他是以死明志。
①歌颂了他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②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③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我们应如何看待屈原的“自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①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②同时他这种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知兮”(《离骚》)的孤独感。任疏绌沉迁楚国强盛楚国衰弱楚国灭亡屈原一生与楚国命运出身贵族才华出众小人进谗言怀王昏聩
自疏濯淖
楚国日渐衰落怀王走向死亡上官诋毁、
怀王不知人
眷顾楚国举世混浊众人皆醉保持高洁以屈原的活动时间为序,用课文中的五个字概括屈原的一生。阅读文本,了解屈原的人生遭际,填写下表,并作交流。阶段屈原言行、生平(记叙)楚国大事作者评价(议论)任疏绌迁沉任怀王左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整体出租合同
- 2025劳动合同的规范
- 蛋糕订购合同范本
- 绍兴市个人租房合同
- 玉石买卖合同范本
- 2025电子产品买卖合同样本
- 华为售后质量协议书
- 2025年03月湖南吉首市事业单位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山东烟台市栖霞市文旅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2018年下半年(下午)《电子商务设计师》案例分析真题
- 施工图设计技术标书模板
- 《长城和运河》课件4
- 砂子检验报告-焦化
- 执业兽医机构聘用证明或服务协议
- 工资福利政策讲座
- 卓越绩效调研提纲
- Unit2HelpingEachOtherPartA(教学设计)闽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查检表
- 2023年四川二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高频核心题库300题(含解析)
- 班主任的智慧与对策
- 细胞课件 细胞死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