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2分)如图是古埃及墓葬壁画,描绘了古代埃及人们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知,古埃及()A.宗教观念深入人心 B.专制主义政权形成 C.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D.农业生产非常重要2.(2分)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消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权利法案》 D.《资本论》3.(2分)成书于公元前2﹣2世纪《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的法律文献。法典中规定“首陀罗只应娶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以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这一规定的意图在于()A.打破种姓制度的隔阂 B.宣扬法律的至上权威 C.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D.维护高种姓贵族特权4.(2分)雅典政体“是一系列历史渐变和突变过程的产物,其过程的总走向为整个社会的治理权,不是像古代东方早期国家那样日益集中于由氏族部落的王转变而成的君主个人手中,而是反方向运动”。这一“反方向运动”表现为()A.民主容易演化为暴民政治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民主权利主体只是少数人 D.亚历山大东征及帝国建立5.(2分)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据此分析,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实质是()A.人人平等的民主 B.占人口多数公民享有的民主 C.超前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6.(2分)如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A.戏剧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的兼容7.(2分)公元2世纪时,史学家曾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基督教被罗马确立为国教 B.西罗马帝国达到强盛 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D.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8.(2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罗马法()A.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 B.无法摆脱天主教会的影响 C.致力于维护封建君主的利益 D.防范帝国陷入奴隶制危机9.(2分)迈尔斯教授认为: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是罗马古建筑师的学生;中世纪的哲学家从古希腊的大思想家那里获得了许多智慧,这些都极大推动了中世纪末期作为近代先驱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运动。该观点强调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是()A.两种不同文明 B.世界文明中心 C.欧洲文明之源 D.延续发展至今10.(2分)“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A.城市自治 B.西欧庄园 C.封赐土地 D.金钱赎买11.(2分)西欧庄园法庭有这样一条记录:“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段材料说明了庄园法庭()A.维护庄园主的利益 B.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限制庄园主的特权 D.审判依据是习惯法12.(2分)“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材料重在描述中世纪西欧()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13.(2分)中世纪的许多大学是由教会许可建立的,大学的教学和管理都由教会控制。但随着大学在不断地斗争中逐渐获得一些特权,教学内容逐渐由神学扩展到自然科学等学科,教师逐渐由牧师、主教转为学者。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A.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B.发展脱离教会束缚 C.享有免赋税特权 D.拥有教育自主权14.(2分)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这表明,当时意大利()A.手工工场分布广泛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城市普遍实现自治 D.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5.(2分)城市文明兴起之后,在原有的贵族、教士——农奴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而生,进而成长为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这一群体因其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发育成为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16.(2分)日本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建筑格局模仿了我国唐朝长安城的格局,整个构架犹如棋盘一样中规中矩,道路分布均匀且笔直。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平成京示意图唐朝长安城示意图A.大和统一的实现 B.大化改新的推行 C.武士力量的增强 D.幕府统治的出现17.(2分)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提纲,描述了中古时期的文明。这反映了中古时期()一、封建和信仰时代下的欧洲二、伊斯兰文明下的西亚、南亚与北非三、中华文明下的东亚四、班图文明下的西非与南非五、印第安文明下的美洲A.世界文明的变迁史 B.人类社会的发展 C.区域文明的多元化 D.跨越区域的互动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36分)18.(18分)某班同学以“追寻文明•感受力量”为主题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参与完成以下探究任务。【探究一:文明起源】材料一: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世界主要文明出现的共同条件,并从其出现和发展角度概括古代文明体现出的特征。【探究二:文明展览】材料二:①金字塔②楔形文字③《荷马史诗》④罗马大竞技(2)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①②③④史料进行分类,并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探究三:文明传播】材料三: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角度考察,亚历山大的东侵无疑给被占领的国家带来灾难,形成占领和反占领的激烈冲突。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考察,以中国的邻邦印度为例,东西方的文化借助亚历山大的征战表现出相互融合的特点。亚历山大的入侵不仅把西方的文化带到了东方,促进了印度与希腊世界文化的交流,同时又把印度的文化带到了西方,使西方世界了解和认识了印度这个东方的神秘古国。——摘编自聂珍钊《论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建构和谐世界》(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亚历山大东征是“灾难”还是“进步”?结合有关史实,说说你的理由,并列举两例类似事例。19.(18分)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以“继承与创新”为题进行一次项目式学习。材料一:罗马文化在接触、吸收和借鉴希腊文化的同时,既有罗马的希腊文化,更有自身的罗马文化特色,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罗马文化对待希腊文化的态度,一方面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希腊的历史、宗教、法律和建筑等文化;另一方面,有选择地接受某些影响,并打上自己民族的烙印,形成自己文化的特色。最终罗马文明成为与希腊文明比肩的欧洲两大文明。——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给以后西欧文艺复兴很大影响。——摘编自孙秉莹主编《世界通史纲要》材料三: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摘编自马克森主编《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文明”能够“与希腊文明比肩”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并结合有关史实,说说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传播方面的重大贡献。(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2分)如图是古埃及墓葬壁画,描绘了古代埃及人们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知,古埃及()A.宗教观念深入人心 B.专制主义政权形成 C.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D.农业生产非常重要【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古代埃及人们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的场景”,特别是将农业生产作为描绘的一部分,表明了农业生产在古埃及的重要地位。此选项与题目描述的内容高度相关,D正确;题目中的壁画虽然反映了古埃及人的生活场景,但并未直接体现宗教观念的深入人心。此选项与题目描述的内容关联度不高,排除A;题目描述的是古埃及人的生产活动,与专制主义政权的形成无直接关联,排除B;题目中的壁画并未涉及古埃及社会的等级秩序问题,排除C。故选:D。2.(2分)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消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权利法案》 D.《资本论》【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石碑”,联系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被称为《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3.(2分)成书于公元前2﹣2世纪《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的法律文献。法典中规定“首陀罗只应娶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以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这一规定的意图在于()A.打破种姓制度的隔阂 B.宣扬法律的至上权威 C.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D.维护高种姓贵族特权【解答】A.材料体现不出打破种姓制度隔阂的信息,排除A。B.材料未涉及法律至上的相关内容,排除B。C.种姓制度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D.根据材料“首陀罗只应娶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以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及所学可知,古印度种姓制度严格限制不同等级之间通婚,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地位,故D正确。故选:D。4.(2分)雅典政体“是一系列历史渐变和突变过程的产物,其过程的总走向为整个社会的治理权,不是像古代东方早期国家那样日益集中于由氏族部落的王转变而成的君主个人手中,而是反方向运动”。这一“反方向运动”表现为()A.民主容易演化为暴民政治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民主权利主体只是少数人 D.亚历山大东征及帝国建立【解答】由材料“不是像古代东方早期国家那样日益集中于由氏族部落的王转变而成的君主个人手中,而是反方向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这一“反方向运动”表现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容易演化为暴民政治,排除;C项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但材料强调的是其进步性,排除;亚历山大东征及帝国建立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B。5.(2分)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据此分析,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实质是()A.人人平等的民主 B.占人口多数公民享有的民主 C.超前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解答】根据材料,古希腊罗马社会中存在明显的不平等,包括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等不同群体间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正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在这个基础上,只有少数群体(如自由民、公民)能够享有政治权利,这反映了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实质,D正确;材料明确指出,在古希腊罗马,不平等观念比平等更受重视,且不同群体间并不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排除A;材料中提到的是不同群体间的不平等,而没有具体指出是“占人口多数”的公民享有民主。此外,古希腊罗马的民主也并非仅限于占人口多数的公民,而是特定群体(如自由民、公民等),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是否“超前”或是否是“直接民主”,排除C。故选:D。6.(2分)如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A.戏剧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的兼容【解答】根据题干图片《掷铁饼者》与摔跤图样陶盆可知,这体现出希腊人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反映了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戏剧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宗教信仰,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的兼容,排除D。故选:C。7.(2分)公元2世纪时,史学家曾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基督教被罗马确立为国教 B.西罗马帝国达到强盛 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D.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解答】据“公元2世纪”“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可知,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8.(2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罗马法()A.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 B.无法摆脱天主教会的影响 C.致力于维护封建君主的利益 D.防范帝国陷入奴隶制危机【解答】据题干“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可知,罗马法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故A正确;据题干材料“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可知,“无法摆脱天主教会的影响”说法错误,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罗马法致力于维护封建君主的利益,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罗马法防范帝国陷入奴隶制危机,排除D。故选:A。9.(2分)迈尔斯教授认为: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是罗马古建筑师的学生;中世纪的哲学家从古希腊的大思想家那里获得了许多智慧,这些都极大推动了中世纪末期作为近代先驱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运动。该观点强调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是()A.两种不同文明 B.世界文明中心 C.欧洲文明之源 D.延续发展至今【解答】根据题干“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是罗马古建筑师的学生;中世纪的哲学家从古希腊的大思想家那里获得了许多智慧,这些都极大推动了中世纪末期作为近代先驱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运动。”可知,该观点强调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文明之源,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错误无关,排除。故选:C。10.(2分)“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A.城市自治 B.西欧庄园 C.封赐土地 D.金钱赎买【解答】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链条”是指封赐土地,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1.(2分)西欧庄园法庭有这样一条记录:“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段材料说明了庄园法庭()A.维护庄园主的利益 B.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限制庄园主的特权 D.审判依据是习惯法【解答】西欧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据题干关键信息“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说明了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故选:B。12.(2分)“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材料重在描述中世纪西欧()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解答】据材料“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的主流体制之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重在描述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的兴起。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11世纪,在政治上,自治城市成为西欧社会新的政治实体,使政治格局复杂化;在文化上,自治城市促进了大学的建立与发展。故选:A。13.(2分)中世纪的许多大学是由教会许可建立的,大学的教学和管理都由教会控制。但随着大学在不断地斗争中逐渐获得一些特权,教学内容逐渐由神学扩展到自然科学等学科,教师逐渐由牧师、主教转为学者。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A.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B.发展脱离教会束缚 C.享有免赋税特权 D.拥有教育自主权【解答】据题干“许多大学是由教会许可建立的”“大学的教学和管理都由教会控制”可知,中世纪大学最初是受到教会管控的;据题干“教学内容逐渐由神学扩展到自然科学等学科,教师逐渐由牧师、主教转为学者”可知,中世纪的大学在发展中逐渐脱离教会的控制,B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中世纪大学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中世纪大学享有免赋税特权,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中世纪大学拥有教育自权,排除D项。故选:B。14.(2分)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这表明,当时意大利()A.手工工场分布广泛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城市普遍实现自治 D.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解答】A.材料未涉及意大利手工工场分布广泛的信息,排除A。B.据材料“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可知,14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商人投资开办手工作坊,并且雇佣手工业者从事生产劳动的现象,说明这些自治城市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劳动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故B正确。C.“城市普遍实现自治”与史实不符,排除C。D.14世纪的意大利仍然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并未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故选:B。15.(2分)城市文明兴起之后,在原有的贵族、教士——农奴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而生,进而成长为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这一群体因其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发育成为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解答】题干材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而形成市民社会。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6.(2分)日本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建筑格局模仿了我国唐朝长安城的格局,整个构架犹如棋盘一样中规中矩,道路分布均匀且笔直。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平成京示意图唐朝长安城示意图A.大和统一的实现 B.大化改新的推行 C.武士力量的增强 D.幕府统治的出现【解答】A.大和统一日本是在5世纪,与题干中的“日本奈良时代”不符,故A错误;B.日本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建筑格局模仿了我国唐朝长安城的格局,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大化改新的推行,故B正确;C.武士力量的增强是在12世纪晚期,与题干中的“日本奈良时代”不符,故C错误;D.幕府统治的出现是在12世纪晚期,与题干中的“日本奈良时代”不符,故D错误。故选:B。17.(2分)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提纲,描述了中古时期的文明。这反映了中古时期()一、封建和信仰时代下的欧洲二、伊斯兰文明下的西亚、南亚与北非三、中华文明下的东亚四、班图文明下的西非与南非五、印第安文明下的美洲A.世界文明的变迁史 B.人类社会的发展 C.区域文明的多元化 D.跨越区域的互动【解答】据题干图片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时代的欧洲、伊斯兰文明下的中东和南亚地区、中华文明下的东亚、班图文明下的非洲和美洲的印第安文明等,反映出中古时期不同区域文明呈现的多元性,C项正确;材料主题并非世界文明的变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排除B项;跨区域间的互动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36分)18.(18分)某班同学以“追寻文明•感受力量”为主题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参与完成以下探究任务。【探究一:文明起源】材料一: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世界主要文明出现的共同条件,并从其出现和发展角度概括古代文明体现出的特征。【探究二:文明展览】材料二:①金字塔②楔形文字③《荷马史诗》④罗马大竞技(2)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①②③④史料进行分类,并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探究三:文明传播】材料三: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角度考察,亚历山大的东侵无疑给被占领的国家带来灾难,形成占领和反占领的激烈冲突。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考察,以中国的邻邦印度为例,东西方的文化借助亚历山大的征战表现出相互融合的特点。亚历山大的入侵不仅把西方的文化带到了东方,促进了印度与希腊世界文化的交流,同时又把印度的文化带到了西方,使西方世界了解和认识了印度这个东方的神秘古国。——摘编自聂珍钊《论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建构和谐世界》(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亚历山大东征是“灾难”还是“进步”?结合有关史实,说说你的理由,并列举两例类似事例。【解答】(1)共同条件: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亚欧非文明主要兴起于大河流域或海洋流域,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的发展。特征: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代欧亚非文明起源于多个地方,多元发展,但不同文明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以选择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言之有理即可。如①④都是建筑实物史料可分为一类;②③主要是文字史料可分为一类。(其它分类亦可)(3)评价:根据材料三“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角度考察,亚历山大的东侵无疑给被占领的国家带来灾难,形成占领和反占领的激烈冲突。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考察,以中国的邻邦印度为例,东西方的文化借助亚历山大的征战表现出相互融合的特点。亚历山大的入侵不仅把西方的文化带到了东方,促进了印度与希腊世界文化的交流,同时又把印度的文化带到了西方,使西方世界了解和认识了印度这个东方的神秘古国。”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既是“灾难”,也是“进步”。理由: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西亚,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事例:结合所学可知,“灾难”的事件有罪恶的三角贸易;“进步”的事件有中国的丝绸之路。故答案为:(1)共同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特征:多元发展,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分类:①④;②③。理由:①④是建筑实物史料;②③文字史料。(其它分类亦可)(3)评价:亚历山大东征既是“灾难”,也是“进步”。理由: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西亚,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事例:灾难——三角贸易;进步——丝绸之路。19.(18分)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以“继承与创新”为题进行一次项目式学习。材料一:罗马文化在接触、吸收和借鉴希腊文化的同时,既有罗马的希腊文化,更有自身的罗马文化特色,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罗马文化对待希腊文化的态度,一方面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希腊的历史、宗教、法律和建筑等文化;另一方面,有选择地接受某些影响,并打上自己民族的烙印,形成自己文化的特色。最终罗马文明成为与希腊文明比肩的欧洲两大文明。——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给以后西欧文艺复兴很大影响。——摘编自孙秉莹主编《世界通史纲要》材料三: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摘编自马克森主编《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