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中国联通IMS总体建设方案V1.02012年8月III目录一. 总体原则 1二. IMS提供的业务及业务模型 11. IMS提供的业务 12. 业务模型 1三. IMS组网结构 21. 总体结构 22. 集团层面 33. 省内层面 33.1网元设置方案 33.2容灾方案 5四. 传统智能业务的触发方案 6五. 互联互通 91. 互联互通原则 92. IMS域间互通 93. IMS与联通固定语音网的互通 94. IMS与联通移动网电路域的互通 135. IMS与其它运营商的语音互通 14六. 路由原则和路由计划 151. IMS域内路由查询原则 152. IMS域内互通路由计划 163. IMS域与联通固网语音互通路由计划 173.1IMS用户与联通固网用户语音互通路由原则 183.2IMS用户与联通固网用户语音互通路由组织 184. IMS域与联通移动网语音互通路由计划 204.1IMS用户与联通移动网用户的语音互通路由原则 204.2IMS用户与联通移动网用户的语音互通路由组织 205. IMS域与其他运营商网络语音互通路由计划 225.1IMS用户与其他运营商的语音互通路由原则 225.2IMS用户与其他运营商的语音互通路由组织 226. IMS域域紧急呼叫路由计划 25七. 承载方案 251. 承载互通需求 262. 承载网架构 262.1承载B网组网结构 272.2IMS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建设方案 272.3IMS相关VPN部署方案 273. IMSVPN相关VPN互通策略 284. MGCF和IM-MGW跨接方案 285. IMS接入及终端网元的接入与组网要求 295.1不经过SBC的接入设备的接入及组网要求 305.2经过SBC的接入设备的接入及组网要求 30八. 编号和地址 331. 私有用户标识 332. 公有用户标识 342.1TelURI格式的公有用户标识 342.2SIPURI格式的公有用户标识 343. 公共业务标识 354. 网络设备标识 365. 拜访网络标识 366. SBC的标识 377. AG的标识 388. 通信业务标识 389. IP地址分配 399.1网络设备IP地址分配 399.2用户IP地址分配 39九. 网络管理 401. 管理范围 402. 网管功能 413. 北向接口 414. 系统设置要求 42十. 运营支撑 421. 业务开通受理 422. 计费 422.1总体策略 422.2话单采集 422.3计费原则 432.4结算原则 432.5与其它运营商网间结算 433. 时钟和时间同步 433.1时钟同步 433.2时间同步 44十一. 网络安全 441. 承载网络要求 442. 网元安全设置及维护要求 44附录1全国各省标签和本地网地市拼音简写的编号 45总体原则(1)本方案主要用于指导中国联通2012年的IMS网络建设。(2)现阶段,中国联通IMS建设主要用于PSTN网络改造。利用IMS实施固网改造的省分,在IMS网络建成后,可结合光进铜退以及网络瘦身等进度,分步骤实施PSTN网用户向IMS网络迁移,逐渐形成IMS+软交换的网络架构。后期再考虑固网软交换向IMS的演进。(3)对于RCS,待其具备商用条件后,再考虑RCS的引入方案。本版本方案暂不包括RCS业务的接入需求。IMS提供的业务及业务模型IMS提供的业务(1)PSTN基本语音业务和补充业务:包括主叫号码识别显示、主叫号码识别限制、主叫号码识别限制逾越、无条件呼叫前转、遇忙呼叫前转、无应答呼叫前转、不可及呼叫前转、呼叫等待、呼叫保持、三方通话、呼出限制、免打扰服务、缩位拨号、热线服务(即时热线、延时热线)、闹钟、查找恶意呼叫、遇忙回叫、闭锁业务(闭锁所有出呼叫、闭锁所有入呼叫),传真业务(IMS传真终端间、IMS和PSTN终端间的传真)。(2)传统智能业务:包括彩铃、固网VPN、综合VPN、卡类、预付费和同振顺振等业务。此类业务大多需要现网SCP等智能网平台配合实现。(3)多媒体电话业务:包括多媒体基本语音业务、多媒体补充业务。业务模型话务模型如下表所示:项目取值单位注册初始注册0.2次/用户/忙时重注册4次/用户/忙时注销0.1次/用户/忙时基本业务忙时每用户平均音频话务量0.03Erl忙时每音频呼叫平均占用时长90秒IMS主叫比例50%IMS被叫比例50%互通比例IMS用户呼叫IMS用户5%IMS用户呼叫外网用户95%业务渗透率传统智能网业务100%彩铃业务30%IMS组网结构总体结构IMS网络采用分省部署IMS核心网络、省际互联的方式,组网采用单级结构,信令和媒体都采用扁平化组网。现阶段全国层面设置ENUM/DNS和全国业务AS;未来随着业务发展的需求,再在全国层面考虑设置IMS核心网设备的问题。ENUM/DNS服务器网络采用两级结构组网,包括省级ENUM/DNS服务器和集团级的根ENUM/DNS服务器两级。省级ENUM/DNS服务器以省级部署的IMS为单位设置,存贮、管理所在省的路由数据和省用户的数据,完成与之对应的信令路由查询和解析。对于省内分大区建设IMS的省分,各大区的ENUM/DNS存储本大区的路由数据和用户数据,同时省会所在大区ENUM/DNS还兼做本省的出入口ENUM/DNS,负责转发根ENUM/DNS与非省会大区的ENUM/DNS之间的查询消息。全国级的根ENUM/DNS服务器全国集中独立设置,存储管理跨省的和集团层面的路由信息查询数据、以及未来全国用户的数据。当进行跨省呼叫、用户漫游注册、触发集团层面的业务时,可以通过集团的根ENUMDNS服务器进行跨省的域名、网元IP地址、ENUM的查询/解析。现阶段IMS组网结构图如下所示:集团层面集团层面网络由集中部署的集团IMS业务层和集团层面的根ENUM/DNS服务器组成。集团IMS业务层的AS由全国层面的业务管理平台进行管理,提供的业务有如下几类方式:为跨省的政企大客户提供业务为各省用户提供全国集中部署的业务集团层面的根ENUM/DNS服务器负责存储管理跨省的、集团层面的路由信息查询数据,分别设置在北京和广州两地,两地根ENUM/DNS数据完全一样。北方10省IMS选择北京根ENUM/DNS作为主用、广州根ENUM/DNS作为备用;南方21省IMS选择广州根ENUM/DNS作为主用、北京根ENUM/DNS作为备用。对于跨省的ENUM/DNS查询,根ENUM/DNS服务器负责到对应的目标省的入口ENUM/DNS服务器查询,并将查询结果反馈给主叫省的ENUM/DNS服务器。省内层面网元设置方案北方10省IMS系统为双大区设置,南方各省采用单大区设置方式,IMS系统核心设备集中部署在大区中心,北方除北京、天津外的8省的双大区中心设置在不同的本地网,南方各省的IMS系统核心设备集中设置在省会。S/E-CSCF/BGCF、I-CSCF、P-CSCF、HSS/SLF、MGCF、MMTELAS、MRFC/MRFP、IM-SSF、CCF、业务开通设备和OMC等网元在大区中心设置,负责为本大区的用户提供服务,其他业务AS在省会城市集中设置。同一大区、本地网的核心设备应安装在不同的机房,以保证相同功能的多台设备的地理容灾。S-CSCF设置在大区中心,单台设备容量不应超过200万用户,E-CSCF、BGCF应与S-CSCF合设。省内各大区设置I-CSCF,省会所在大区的I-CSCF兼作省际入口,各大区的I-CSCF可以访问省内其它大区的HSS/SLF、S-CSCF。P-CSCF集中设置在大区中心,单台设备容量不宜超过160万。HSS/SLF集中设置在大区中心,单台HSS设备容量不宜超过500万用户。MGCF集中设置在大区中心,单台设备容量不宜超过600万BHCA;北方十省各本地网均设置IM-MGW;南方省互通业务量较大的本地网设置IM-MGW,设备起设门限为1500Erl互通话务量,互通业务量较低本地网的IM-MGW可集中设置在大区中心,随着IMS网络规模的扩大,IM-MGW再根据互通业务量发展情况下沉到相应的本地网。H.248用户规模较大的地市设置AGCF,设备起设门限为6万用户;用户规模较小的本地网集中在大区中心设置AGCF,单台设备最大容量不宜超过60万用户。MMTELAS及其业务MRF、IM-SSF设置在大区中心,负责为本大区用户提供服务,其他业务AS及其业务MRF集中设置在省会城市,各类AS及其MFR容量不宜超过200万用户。各个大区中心设置ENUM/DNS,负责大区内ENUM/DNS查询,存储大区内的ENUM/DNS查询数据;省内大区间的ENUM/DNS可直接进行互访,省会所在大区ENUM/DNS兼作省际出入口。各大区单台ENUM/DNS设备容量不宜超过500万用户。SBC应同时满足SIP和H.248接入,单台SBC容量不宜超过40万用户;北方十省所有本地网根据容量需求设置SBC;南方省经过SBC的用户容量较小的本地网,SBC集中设置在大区中心;SBC设备容量超过6万的本地网在本地网内设置SBC。在大区中心设置IMSOMC设备,用于管理本大区的IMS设备、数据通信设备、AS服务器等。在每个大区中心设置一套CCF设备,用于采集本大区内IMS实体产生的计费话单。在每个大区中心设置一套业务开通设备,与各省现有的BSS系统对接,实现本大区内IMS用户开、销户等功能。在大区中心设置相应的网络设备,包括局域网交换机、防火墙、CE路由器等。容灾方案为了提升IMS网络的容灾组网的能力,需要考虑IMS网络的容灾方案,IMS容灾组网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方式:1+1主备:在正常情况下,主用设备处理全部业务,备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一旦当主用设备故障失效时,进行主备转换,由备用设备接替工作。1+1互备:在正常情况下,两台设备以业务分担(负荷分担)方式工作,每台设备都只负责一部分业务量,一旦一台设备故障失效时,则由另一台设备来接管其工作。负荷分担:在正常情况下,N个设备以互为备份、业务分担方式工作,设备之间不进行容灾数据的同步,一旦一个设备故障失效时,则由剩下的N-1个设备以分担方式接管其业务。POOL:在正常情况下,N个设备组成一个池,池内设备以负荷分担方式工作,设备之间的容灾数据通过设备之间同步或通过其他网元共享,一旦一个设备故障失效时,则由池中其他可用设备接管或通过一定方式获取共享的容灾数据接管其业务。双归属:在正常情况下,网关设备主归属于一台控制设备,从归属于另一台控制设备,由主归属控制设备提供业务,一旦主归属的控制设备故障失效时,网关设备切换到从归属控制设备,由从归属控制设备提供业务。双机热备:在正常情况下,一台主机控制全部业务,另一台备机处于热备份状态,与主机数据同步并监测主机心跳,一旦主机故障失效时,备机实时接替主机工作。通过容灾备份功能的实施,能够保证在单个局点故障失效或承载网络中断时,异地局点能够进行容灾业务接管,容灾方案需要考虑支持容灾备份功能的网元主要涉及:P-CSCF,I-CSCF,S-CSCF,IM-SSF,MRFC,AGCF,SBC,HSS/SLF,AS,ENUM/DNS,MGCF,CCF等,这些网元容灾组网方式考虑选择如下:P-CSCF和I-CSCF首选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并能平滑过渡到Pool方式,S-CSCF首选采用1+1互备方式,并能平滑过渡到Pool方式;IM-SSF采用负荷分担方式;MRFC采用负荷分担方式;AGCF采用1+1互备方式,H.248节点采用双归属方式容灾;SBC单一局点考虑双机热备或者单机双板,不同局点采用1+1互备方式;HSS/SLF采用1+1互备或1+1主备方式;AS采用1+1互备方式;ENUM/DNS采用1+1互备方式;MGCF采用1+1互备方式,并且采用MGW的双归属容灾;CCF单一局点考虑双机热备或者单机双板,不同局点采用1+1互备方式。传统智能业务的触发方案在IMS架构下,所有业务的实现都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AS来实现。不过对于传统智能业务的继承,考虑到业务一致性以及网络割接的难度,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话路迂回到现有汇接局触发智能业务。如下图所示:IMS域的呼叫通过MGCF路由到固网汇接局,智能业务通过汇接局触发到现有智能网SCP实现。这种方式实现技术难度低,业务触发和业务控制分别利用现网的汇接局和SCP实现,但是IMS域内用户之间的智能业务呼叫会额外占用IM-MGW至汇接局语音中继。(2)通过IMS-SSF实现。如下图所示:该方式简化IMS用户业务流程,IM-SSF负责完成INAP/CAP协议到IMSSIP协议的转换,IM-SSF完成业务触发,而业务控制仍旧由SCP完成。这种方式无需话路迂回到汇接局,因此IMS域内用户之间的智能业务呼叫不需要额外占用IM-MGW至汇接局端口资源,但该方案的实现需要事先完成IM-SSF和省内甚至本地SCP的对接测试,技术难度稍大,并且增加了新的业务节点。(3)通过SCP支持SIP协议实现。如下图所示:该方式与方案(2)类似,业务控制仍旧由SCP完成,但是由SCP提供SIP接口实现和IMS控制层的对接。这种方式无需话路迂回到汇接局,因此IMS域内用户之间的智能业务呼叫不需要额外占用IM-MGW至汇接局端口资源,并且无需像方式(2)那样引入了新的业务节点。不过此方案需要SCP支持SIP协议,并且完成IMS和省内甚至本地SCP的对接测试,SCP的改造成本和技术实现难度均较大。(4)新建AS平台替换现有的SCP设备。如下图所示:此类方式的业务触发和业务控制均在IMS内实现,没有话路迂回,但是由省内传统智能业务按照省甚至本地部署、其业务逻辑不尽相同,因此新建AS完全继承现有SCP的业务逻辑技术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因素,在IMS建设初期,传统业务的继承方式应主要以方式(2)为主,部分省份SCP具备方案(3)的实施条件,也可以参照方案(3)来继承传统智能业务。方案(4)虽然是终极目标,但目前各省的业务平台数量众多,个别省分还同时存在本地智能平台和省内智能平台,各平台的标准不统一,迁移难度较大,后期再考虑现有智能网平台的逐步迁移,且实际操作时可先在同厂家平台之间实现迁移。互联互通互联互通原则IMS与其它电路域网络(包括联通固网、联通移动网、其他运营商)的互通遵循如下原则:(1)北方统一通过固网汇接局完成IMS与其他电路域网络互通;(2)南方结合现有网络资源的富裕程度、互联互通的便利性以及互通成本等因素,选择综合关口局或固定软交换实现IMS与其他电路域网络的互通。IMS域间互通大区间/省际IMS域间互通,通过S-CSCF和I-CSCF进行互通。IMS与联通固定语音网的互通(1)北方:本地汇接局为软交换SS/TG的省IMS侧通过MGCF实现信令的转换和互通,通过IM-MGW实现媒体的转换和互通。MGCF设置在大区中心,IM-MGW设置在本地网内。IMS与固定软交换之间互通,通过MGCF与软交换SS配合完成信令互通;IM-MGW与TG配合完成媒体互通。MGCF/IM-MGW优先采用IP方式和软交换汇接局互通。目前,IMS与省内固定软交换采用不同的承载网络,在双方的承载网络实现互通前,可以通过IM-MGW跨接IMS和固定软交换两张承载网的方式,实现IMS和固定软交换在业务层的IP互通。具体跨接方式可参见第七章承载方案中的相关描述。此时IMS网络与联通固定语音网的互通如下图所示:如果省内软交换不具备和IMS采用IP方式互通的条件,可采取TDM互通方式。TDM互通的如下图所示:(2)北方:本地汇接局为PSTN汇接局MS的省IMS网络与联通固网通过IM-MGW实现语音媒体的转换和互通、通过SG实现NO.7信令的互通。MGCF实现对媒体互通的控制和信令的转换。IMS的SG与本地MS配合完成信令互通;IM-MGW与MS配合完成媒体互通。IMS网络与联通固定语音网的互通如下图所示:(3)南方:本地网内设有综合关口局(GMSCServer/GMGW)或固定软交换IMS网络与联通固网通过MGCF实现信令的转换和互通,通过IM-MGW实现媒体的转换和互通。选择综合关口局实现互通的本地网,MGCF与GMSCServer配合完成信令互通;IM-MGW与GMGW配合完成媒体互通。选择固定软交换实现互通的本地网,MGCF与SS配合完成信令互通;IM-MGW与TG配合完成媒体互通。当通过综合关口局实现互通时对于综合关口局已经完成了语音IP化改造的省分,由于IMSVPN与移动软交换VPN没有互通,因此可以通过IM-MGW跨接IMS和移动软交换两张VPN的方式,实现IMS和移动软交换在业务层的IP互通。具体跨接方式可参见第七章承载方案中的相关描述。此时IMS网络通过综合关口局实现与联通固定语音网的互通如下图所示:对于尚未实施综合关口局语音IP化改造的省分,可MGCF/IM-MGW可采用TDM方式和综合关口局实现互通此时IMS网络通过综合关口局实现与联通固定语音网的互通如下图所示:当通过固定软交换实现互通时当通过固定软交换实现互通时目前,IMS与省内固定软交换采用不同的承载网络,在双方的承载网络实现互通前,可以通过IM-MGW跨接IMS和固定软交换两张承载网的方式,实现IMS和固定软交换在业务层的IP互通。具体跨接方式可参见第七章承载方案中的相关描述。IMS网络与联通固定语音网的互通如下图所示:如果省内软交换初期暂不具备和IMS采用SIP-I互通的条件,可先采取TDM互通方式,后期再转成SIP-I互通的方式。TDM互通的如下图所示:IMS与联通移动网电路域的互通(1)北方IMS网络与联通移动网电路域的语音不直接互通,而是经由联通固定语音网转接。IMS发起的去话送至固网汇接局后,后续话务则按照现有的固网用户的方式进行;移动网电路域用户发起来话先按照现网路由送至联通固定语音网,然后再按照固定语音网用户和IMS用户互通方式的完成后续话路的接续。(2)南方IMS网络与联通移动网电路域的互通话务,通过与固定软交换或综合关口局转接。IMS发起的去话送至固定软交换或综合关口局后,后续话务则按照现有的固网用户的方式进行;移动网电路域用户发起来话先按照现网路由送至联通固定语音网,然后再按照固定语音网用户和IMS用户互通方式的完成后续话路的接续。IMS与其它运营商的语音互通IMS网络与其他运营商的语音互通技术要求按照现有的固网方式进行,,不考虑IMS网络与其他运营商网络的直接互通。对于部分省已经采用软交换综合关口局与其它运营商互通的情况,则通过综合关口局疏通。如下图所示:对于没有采用软交换综合关口局与其它运营商互通的情况,则遵循固网现有路由原则,按照现有固网与其他运营商互通的方式进行路由组织。如下图所示:路由原则和路由计划IMS域内路由查询原则IMS网内的路由方式有静态配置和动态解析两种,前者通过在IMS网元上配置相邻网元的IP地址及路由实现话路的接续,后者则是IMS网元通过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得到下一跳的IP地址。基于容灾备份和便于后续网络调整的考虑,IMS网元间的路由建议优先采用DNS动态解析方式。基于ENUM/DNS的动态解析路由方式具体如下:注册场景:主叫用户接入地P-CSCF依据主叫归属域名信息,查询接入地DNS,得到主叫用户IMS归属域的I-CSCF地址,将注册请求消息路由至主叫归属域I-CSCF。I-CSCF查询主叫用户所在的HSS,得到用户归属的S-CSCF域名后查询DNS得到S-CSCF地址,将注册请求路由至用户归属S-CSCF。鉴权通过后,将为用户本次注册过程提供服务的P-CSCF/AGCF和S-CSCF通过service-route通知给用户。会话场景:主叫侧:主叫用户通过域名解析将会话请求发送到注册的P-CSCF/AGCF,P-CSCF/AGCF根据用户service-route中的S-CSCF域名查询DNS将呼叫路由到主叫S-CSCF。当以SIPURI形式拨打被叫用户时,主叫S-CSCF不需要查询ENUMServer。当以TELURI形式拨打被叫用户时,主叫S-CSCF需以全局格式(含国家码“+86”)的TELURI在主叫用户归属省级ENUMServer进行arpa域名查询。主叫归属省级ENUMServer根据被叫用户号码区号判断是否为省内用户。被叫用户为省内用户省级ENUMServer存有省内所有IMS用户的码号与arpa域名的映射关系。省级ENUMServer获取被叫SIPURI,并通过DNS对被叫域名进行解析,获得被叫用户归属网络I-CSCF地址,并完成后续路由。若ENUM查询失败,则返回查询失败响应。S-CSCF判断被叫用户为非IMS用户,并进行后续路由。被叫用户为省外用户省级ENUMServer向全国级ENUMServer递归查询。全国级ENUMServer对被叫TELURI进行码号分析,识别被叫归属省,将查询请求转发至被叫归属省级ENUMServer。被叫归属省级ENUMServer对被叫TELURI进行解析。若解析成功,则向全国级ENUMServer返回成功响应,并在响应中携带被叫SIPURI。主叫IMS域依据得到的被叫SIPURI进行DNS查询,获取被叫归属省I-CSCF地址,进行后续路由。若解析失败,被叫归属省级ENUMServer则返回失败响应。S-CSCF判断被叫用户为非IMS用户,并进行后续路由。被叫侧:会话请求到达被叫I-CSCF时,I-CSCF查询被叫用户所在的HSS,得到用户归属的S-CSCF域名后查询DNS得到S-CSCF地址,将会话请求路由至用户归属S-CSCF。S-CSCF通过用户注册时的service-route进行DNS查询,将呼叫路由到被叫所在P-CSCF/AGCF。IMS域内互通路由计划IMS域内话务分为省内和省际呼叫两种。大区制组网的情况下,省内跨区呼叫和省际呼叫会涉及到省二级ENUM/DNS和省三级ENUM/DNS的递归查询。示例中以“省级ENUM/DNS”简化描述,未对省内两级ENUM/DNS递归查询进行详细示例。(1)省内呼叫IMS用户拨打省内IMS用户,主叫S-CSCF基于ENUM/DNS解析将呼叫路由至被叫I-CSCF,I-CSCF通过查询HSS得到为被叫服务的S-CSCF,从而将话路路由到被叫。(注:P-CSCF、I-CSCF、S-CSCF将话务路由到对方时都要根据域名进行DNS解析,本方案中为简化描述,未在信令路由示例图对该步骤进行专门标示。下同)信令路由:媒体路由:(2)省际呼叫IMS用户拨打省际IMS用户,主叫S-CSCF基于ENUM/DNS查询将呼叫路由至被叫I-CSCF,I-CSCF通过查询HSS得到为被叫服务的S-CSCF,从而将话路路由到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IMS域与联通固网语音互通路由计划IMS域与联通固网语音互通时,北方统一通过固网汇接局进行互通,南方通过综合关口局或固定软交换进行互通。以下以北方省份为例进行IMS的路由示例。IMS用户与联通固网用户语音互通路由原则(1)IMS用户呼叫省内联通固网用户时,通过被叫侧的固网汇接局疏通。(2)IMS用户呼叫省际联通固网用户时,可采用就近入网的方式,IMS将呼叫疏通至主叫侧固网汇接局,固网汇接局疏通至固网长途局,通过固定语音长途网转接至被叫用户。(3)联通固网用户呼叫IMS用户均就远疏通至被叫侧本地汇接局后,后续的话路疏通遵循固网现有路由原则。IMS用户与联通固网用户语音互通路由组织(1)省内去话路由IMS用户呼叫省内联通固网用户时,按照互通点的设置分为两种情况:(1)若被叫侧本地汇接局为软交换SS/TG,通过SS/TG疏通;(2)若被叫侧本地汇接局为PSTN汇接局MS,通过MS疏通。被叫侧本地汇接局为SS/TGIMS用户作为主叫发起到以上类型用户的呼叫时,主叫S-CSCF查询ENUMServer解析失败,通过BGCF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被叫固网汇接局。信令路由:媒体路由:被叫侧本地汇接局为MSIMS用户作为主叫发起到以上类型用户的呼叫时,主叫S-CSCF查询ENUMServer解析失败,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被叫固网汇接局MS。信令路由:媒体路由:(2)省际去话路由IMS用户呼叫省际联通固网用户时,采用就近入网的方式。主叫S-CSCF两级ENUMServer查询解析失败,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主叫固网汇接局SS/MS。固网汇接局疏通至固网长途局,通过固定语音长途网转接至被叫用户。信令路由:媒体路由:(3)来话路由联通固网用户拨打IMS用户,到达被叫固网,固网汇接局SS/MS根据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通过MGCF路由至指定I-CSCF,I-CSCF查询SLF/HSS得到被叫所在的S-CSCF,将呼叫路由至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IMS域与联通移动网语音互通路由计划北方IMS网络与联通移动网电路域的语音不直接互通,而是经由联通固定语音网转接;南方IMS网络与联通移动网电路域的互通话务,通过与固定软交换或综合关口局转接。以下以北方省份为例进行IMS的路由示例。IMS用户与联通移动网用户的语音互通路由原则(1)IMS用户呼叫省内联通移动网用户时,将呼叫疏通至主叫侧的固网汇接局,随后按照固网当前的路由完成话路接续。(2)IMS用户呼叫省际联通移动网用户时,采用就近入网方式,将呼叫疏通至主叫侧的固网汇接局,随后按照固网当前的路由完成话路接续。(3)联通移网用户呼叫IMS用户均就远疏通至被叫侧本地汇接局,后续的话路疏通遵循固网现有路由原则。IMS用户与联通移动网用户的语音互通路由组织(1)省内去话路由IMS用户作为主叫发起到省内移动网用户的呼叫时,主叫S-CSCF直接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主叫固网汇接局SS/MS,然后按照当前固定用户的主叫话务疏通模式,将话务送至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2)省际去话路由IMS用户呼叫省际联通移网用户时,采用近端出网的方式。主叫S-CSCF查询ENUMServer解析失败,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主叫固网汇接局,然后按照当前固定用户的主叫话务疏通模式,将话务送至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3)来话路由用户拨打IMS固定号码用户,到达被叫固网,固网汇接局SS/MS根据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通过MGCF路由至指定I-CSCF,I-CSCF查询SLF/HSS得到被叫所在的S-CSCF,将呼叫路由至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IMS域与其他运营商网络语音互通路由计划IMS网络与其他运营商的语音互通技术要求按照现有的固网方式进行,,不考虑IMS网络与其他运营商网络的直接互通。以下以北方省份为例进行IMS的路由示例。IMS用户与其他运营商的语音互通路由原则(1)IMS用户呼叫省内其他运营商用户,若主叫侧已建综合关口局,呼叫疏通至主叫侧综合关口局;若主叫侧未建综合关口局,呼叫疏通至主叫侧固网关口局,后续话路疏通遵循固网现有路由原则。(2)IMS用户呼叫省际其他运营商用户,采用就近出IMS网的原则,将呼叫疏通至主叫侧固网汇接局,后续话路疏通遵循固网现有路由原则。(3)IMS用户呼叫国际其他运营商用户,采用就近出IMS网的原则,通过固网汇接局疏通到联通长途网后,至联通国际局。(4)其他运营商用户呼叫IMS用户均就远疏通至被叫侧联通融合关口局或固网关口局,后续的话路疏通遵循固网现有路由原则。(5)其他国家用户呼叫IMS用户均就远疏通至被叫侧联通固网汇接局,后续的话路疏通遵循固网现有路由原则。IMS用户与其他运营商的语音互通路由组织(1)省内去话路由IMS用户作为主叫发起到省内其他运营商用户的呼叫时,主叫S-CSCF直接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主叫固网汇接局SS/MS,然后按照当前固定用户的主叫话务疏通模式,将话务送至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2)省际去话路由路由一:IMS用户呼叫省际其他运营商固定用户IMS用户作为主叫发起到省际其他运营商固定用户的呼叫时,主叫S-CSCF两级ENUMServer查询解析失败,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主叫固网汇接局SS/MS,然后按照当前固定用户的主叫话务疏通模式,将话务送至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路由二:IMS用户呼叫省际其他运营商移动用户IMS用户作为主叫发起到省际其他运营商移动用户的呼叫时,主叫S-CSCF两级ENUMServer查询解析失败,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主叫固网汇接局SS/MS,然后按照当前固定用户的主叫话务疏通模式,将话务送至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3)国际去话路由IMS用户作为主叫发起到其他国家用户的呼叫时,主叫S-CSCF两级ENUMServer查询解析失败,将呼叫路由至MGCF,MGCF根据主叫及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路由至主叫固网汇接局SS/MS,然后按照当前固定用户的主叫话务疏通模式,将话务送至联通国际局。信令路由:媒体路由:(4)来话路由用户拨打IMS用户到达被叫侧,被叫侧融合关口局/固网关口局根据被叫号码字冠分析将呼叫送至汇接局,然后通过MGCF路由至指定I-CSCF,I-CSCF查询SLF/HSS得到被叫所在的S-CSCF,将呼叫路由至被叫。信令路由:媒体路由:IMS域域紧急呼叫路由计划IMS用户发起紧急呼叫时,主叫P-CSCF把呼叫路由到合适的E-CSCF,E-CSCF根据P-Access-Network-Info头域的相关信息,完成紧急呼叫接入号(如110)到紧急呼叫中心真实号码的变换,从而将呼叫经MGCF路由到相应的紧急呼叫中心。信令路由:媒体路由:承载方案IMS核心控制层网络:又称IMS核心层,该层网络负责存储IMS用户的签约数据,为各类IMS终端与接入设备提供统一的接入认证鉴权,并完成会话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计费、业务触发等功能。IMS控制层的功能实体包括P-CSCF、I-CSCF、S-CSCF、AGCF、HSS、SLF、MGCF、MGW、BGCF、MRFC、MRFP、ENUM/DNS等。IMS业务层网络:主要完成IMS业务的提供、执行IMS业务能力的抽象与开放,支持自营业务、第三方业务等多种业务提供方式。IMS业务层网络主要由各类IMS业务能力引擎平台、业务应用服务器平台及业务能力开放网关构成。承载互通需求IMS核心层网元间需在承载层面实现互通;IMS核心层与固定软交换核心网间的承载互通需求:对于具备SIP-I语音能力的固定软交换,当前IMS核心层可以通过MGCF/IM-MGW同时跨接承载B网和固定软交换承载网的方式,实现媒体流经由IM-MGW的互通,信令流经由MGCF互通;待固网软交换迁移到承载B网以后,IMS核心层与固网软交换核心网间需在承载层面实现互通。IMS核心层与软交换综合关口局间的承载互通需求:对于已经完成IP化的软交换综合关口局,IMS核心层可以通过MGCF/IM-MGW同时跨接承载B网的IMSVPN和移动软交换VPN的方式,实现媒体流经由IM-MGW的互通,信令流经由MGCF互通。IMS核心层与业务平台间的承载互通需求;IMS核心层与IMS业务层间需在承载层面实现互通;IMS接入设备(含可信接入设备和非可信接入设备)与IMS核心层间的承载互通需求;通过互联网接入的IMS用户软硬终端需在承载层面就近与IMS核心层的SBC实现互通;非可信IMS用户终端需在承载层面就近与IMS核心层的SBC实现互通;IMS可信接入设备若需要SBC完成IP地址转换,则需在承载层面就近与IMS核心层的SBC实现互通;否则,可以在承载层面就近与IMS核心层网元实现互通承载网架构中国联通IMS业务依托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和承载B网进行承载,本地业务接入网络负责业务网元的接入和本地业务的承载,承载B网负责IMS业务的长途承载。承载B网组网结构见承载B网相关规范。IMS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建设方案IMS业务的本地承载,应该综合考虑现有网络情况,组织IMS本地业务接入网络。省会和IMS大区中心建议新建IMS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其余地市IMS业务的本地承载可新建或利用现有的本地IP综合承载网或移动核心网本地业务接入网络。本地业务接入网络通过一对汇聚路由器MR与IP承载B网内部AR连接。根据本地网内的节点及业务量情况,汇聚路由器MR可与本地业务接入路由器合设,也可以单独设置。注:AR:骨干承载网接入路由器。对于承载B网来说,为内部AR。MR:本地业务接入网络汇聚路由器IMS相关VPN部署方案固定终端语音VPN:在城域网、承载A网或承载B网部署,用来承载在城域网内固定接入的用户终端产生的流量以及终端管理系统与IMS用户终端间的流量,以省为单位进行组网。IMSVPN:在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和承载B网部署,全国组网,为网状结构,承载IMS网的信令和媒体信息;固定软交换VPN:在各省省内软交换承载网上各自部署,承载固网的信令、媒体等信息;移动软交换VPN:在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和承载B网部署,全国组网,为网状结构,承载移动软交换网的信令和媒体信息。IMSVPN相关VPN互通策略IMSVPN在承载B网和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同时部署,用来承载IMS核心层及业务层的业务流量。在固定软交换迁移到承载B网之前,IMSVPN与固定软交换VPN之间不直接互通,而是通过MGCF/IM-MGW跨接IMSVPN和固定软交换VPN方式,以省为单位实现IMS核心层与固网软交换核心网互通,互通的信令均通过MGCF、媒体均经过IM-MGW。IMSVPN与固定终端语音VPN之间不直接互通,而是通过SBC跨接IMSVPN和终端语音VPN方式,以省为单位分地市实施IMS核心层与IMS接入终端互通,互通的信令和媒体均经过SBC。IMSVPN与移动软交换VPN之间不直接互通,而是通过MGCF/IM-MGW跨接IMSVPN和移动软交换VPN方式,以省为单位实现IMS核心层与移动软交换的互通,互通的信令均通过MGCF、媒体均经过IM-MGW。MGCF和IM-MGW跨接方案在IMS建网初期,IMS和固定软交换采用不同的IP网络承载,因此需要IMS的MGCF和IM-MGW跨接两张承载网络,实现IMS核心层与固网软交换核心网之间的业务互通,互通的信令均通过MGCF、媒体均经过IM-MGW。典型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MGCF和IM-MGW通过IMS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分别接入承载B网和固定软交换承载网络。对于省会/大区中心以外的本地网,如果IMS设备和移动核心网设备同局址设置且该局址移动网业务接入设备具备共用条件,则IMS可以共用该局址的移动网接入设备,实现到承载B的接入,此时MGCF/IM-MGW的跨接方式如下图所示:由于在承载B网内,IMS和移动核心网分属不同VPN,因此共用本地接入设备需要做好不同VPN之间的安全隔离。IMS接入及终端网元的接入与组网要求IMS接入及终端网元根据是否可信任可以分成两大类,(1)可信接入设备。如果IMS接入网元部署于运营商可控的局端或接入网机房,且不通过城域网接入,则该设备被视为IMS可信接入设备,该类设备无需通过SBC可直接接入IMS网络。(2)非可信接入设备。如果IMS接入网元部署于用户家中或运营商不可控小区楼道机房,或者通过城域网接入,则该设备被视为IMS非可信接入设备,该类设备需通过SBC接入IMS网络。非可信接入设备按照接入方式的不同又可细分成2种类型,第一类是中国联通固定接入的IMS用户终端,如内置IMS终端的家庭网关或PON的语音模块;第二类是通过互联网方式(含固定接入、WCDMA接入、WIFI接入和其他运营商的无线接入方式)接入的IMS软硬用户终端。另外,一些IMS接入终端没有和IMS核心层统一分配IP地址,而是采用独立的私有地址,因而需要经过地址变换才能接入到IMS核心层。此类设备也需要经过SBC完成IP地址的变换后,才能接入到IMS网络。不经过SBC的接入设备的接入及组网要求可信接入设备可通过本地IP承载网络或者传输网络直接接入IMSVPN网络。经过SBC的接入设备的接入及组网要求非可信接入设备以及需要变换IP地址的接入设备均需要经过SBC接入IMSVPN网络。SBC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汇聚固定接入终端(即第一类终端)的SBC,部署在本地网层面或者省会/大区中心层面;第二类是汇聚互联网软硬终端(即第二类终端)的SBC,在省或者大区中心层面集中部署。SBC的设置应尽量和IMS核心层设备共局址,以便于共用业务接入网络设备。部署在本地层面的第一类SBC若IMS接入设备通过城域网上联IMS核心网,则SBC的部署可采用SBC双挂承载B网和城域网的方式。此方式需要SBC同时跨接城域网和承载B网。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若IMS接入设备通过本地IP综合承载网上联IMS核心网,网络结构与上图类似。若IMS接入设备通过本地传输网络上联IMS核心网,则SBC的部署可采用如下方式:部署在省会/大区中心层面的第一类SBC。若IMS接入设备在本地通过城域网组网,则可通过在承载A网和城域网部署固定终端语音VPN,SBC双挂承载B网和承城域网的方式,实现IMS终端和IMS核心网的互联。此方式需要SBC同时跨接城域网和承载B网,同时需要在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城域网和承载A网上同时部署固定终端语音VPN。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若IMS接入设备通过本地IP综合承载网上联IMS核心网,网络结构与上图类似。若IMS接入设备在本地通过传输网组网,则可通过传输上联本地业务接入网络的路由器,并在承载B网和本地业务接入网络部署固定终端语音VPN,实现IMS终端和IMS核心网的互联。此方式需要需要在本地业务接入网络和承载B网上部署固定终端语音VPN。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编号和地址归属网络域名用于标识用户所归属的IMS网络,归属网络域名的格式遵循标准的互联网域名分配方式。需要在终端上配置或者生成用户的归属网络域名。中国联通IMS网络采用以省为单位分配归属网络域名:各省IMS归属网络域名的格式设为:“省份标签.”(域名为中国联通IMS网络标识),例如广东IMS域的归属域名为“gd.”;全国层面IMS网络的归属网络域名不含省份标签,格式为:“”。省份标签的分配如下:北京bj上海sh天津tj重庆cq河北eb山西si内蒙古nm辽宁ln吉林jl黑龙江hl江苏js浙江zj安徽ah福建fj江西jx山东sd河南en湖北ub湖南un广东gd广西gx海南an四川sc贵州gu云南yn西藏xz陕西sx甘肃gs青海qh宁夏nx新疆xj台湾tw香港hk澳门mo未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求,一些业务的用户的归属网络域名也可以采用业务品牌标识(不含省份标签),例如“186.cn”;对于政企大客户,也可以采用公司域名(不含省份标签)作为归属网络域名,例如“companyA.”、“companyB.”。当采用上述域名时,相关的网络方案和技术要求需结合实际业务待研究。私有用户标识IMS用户的私有用户标识用于用户接入IMS网络的注册、鉴权、认证和计费,私有用户标识不用于呼叫的寻址和路由。IMS网络内的私有用户标识应保证唯一性。私有用户标识采用网络接入标识符(NAI)的形式,即username@realm。私有用户标识的用户号码部分与已为用户分配的E.164号码作为用户名的公有用户标识相同,即:“用户号码@归属网络域名”,用户号码为已为用户分配的E.164号码,如+861012345678@归属网络域名。公有用户标识公有用户标识是用户在IMS网络中通信的标识,公有用户标识用于SIP消息的路由。一个IMS用户可以分配一个或多个公有用户标识,公有用户标识的格式可以采用SIPURI或者TelURI的格式。一个IMS用户拥有一个TELURI格式的公有用户标识,以及一个或多个SIPURI格式的公有用户标识。TelURI格式的公有用户标识IMS用户需要与固定语音网和2/3G电路域用户进行互通,其他网络均采用E.164号码的编号规则,为了遵从用户的使用习惯,要求使用TelURI机制的URI语法表示传统的E.164号码(参见RFC3966),用于支持IMS用户E.164号码的编号。在IMS网络中,TelURI格式的公有用户标识不用于SIP消息的路由,需要将TELURI转换成相应的SIPURI后在IMS网络内进行路由。IMS用户的TEL号码的格式为:“tel:用户号码”,用户号码采用E.164的编号规则。具体编码规则如下:(1)局号分配格式采用“国家码+区号+用户号码”,其中:国家码为+86;区号与固定语音网长途区号一致;用户号码位长与固定语音网号码位长相同。SIPURI格式的公有用户标识IMS用户需要获得一个SIPURI格式的公有用户标识用于消息的路由。SIPURI的格式为“SIP:user@domain”。1)“User”分配原则SIPURI的“User”即用户名部分可以为数字或字母。如:“SIP:1234567@domain”、“SIP:Alex@domain”和“SIP:1234567@domian,user=phone”都是SIPURI。如果IMS用户已经分配了E.164号码,E.164号码可作为IMS用户SIPURI的用户名。用户名可以采用字母或字符的方式,可由用户自行申请。在同一个IMS域名内部的用户名不允许重复。2)“domain”分配原则IMS用户SIPURI的域名部分和用户的归属网络域名相同。例如:用户申请的TELURI为:“tel:++861012345678”,其默认的SIPURI为:“sip:+861012345678@归属网络域名”;公共业务标识公共业务标识用于标识IMS网络中应用服务器所拥有的服务和组,它是在一个应用服务器上为某种业务所创建的特定资源的标识,用于将IMS域的业务路由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公共业务标识存储在HSS中,由一个应用服务器管理,该应用服务器根据公共业务标识执行相应的逻辑控制。公共业务标识的创建可以是动态也可以是静态的,需要在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下管理和使用公共业务标识。公共业务标识的格式可以是SIPURI(“sip:业务名@域名”)或TelURI:SIPURI格式的公共业务标识的域名部分由IMS运营商定义,域名部分为应用服务器归属的IMS网络归属网络域名;用户部分可以由IMS运营商定义,也可以由用户或IMS系统动态创建。SIPURI格式的PSI业务名部分的格式从管理方便角度考虑,可以采用“xxxxyy”:xxxx代表业务代码,如聊天室业务为chat、呈现业务为presence、会议业务为conference等;yy代表平台的编号。另外,对于用户自行申请的业务PSI或AS分配的PSI,yy部分由用户申请或AS动态分配。公共业务标识可以是一个确定的PSI也可以是一个通配符PSI,具体格式见《中国联通IMS技术体制V3.0》。TelURI格式的PSI可以采用传统的E.164编码格式,并使用TelURI机制的URI语法表示(具体参见RFC3966),其格式同公有用户标识的telURI格式。网络设备标识网络实体的URI标识用于识别IMS网络中的P-CSCF、I-CSCF、S-CSCF、AS等网元设备。网络实体标识的地址解析可以通过公共的DNS服务器、运营商专有的DNS服务器或者通过静态配置来完成。xxxxyy(设备名).归属网络域名,“xxxx”代表网络设备的类型,如:P-CSCF为pcscf;S-CSCF为scscf;I-CSCF为icscf;E-CSCF为ecscf;IM-MGW为immgw;MRF为mrf;HSS为hss;SLF为slf;MGCF为mgcf;BGCF为bgcf;DNS/ENUM为dnsenum;IM业务AS为im;MMTEL业务AS为mmtel;PRESENCE业务AS为presence;点击拨号业务AS为ctd;等“yy”代表网元设备的编号,如“01”,“02”等。拜访网络标识当IMS终端注册时,P-CSCF需要将自己所服务的拜访网络标识写入P-Visited-Network-ID消息头,IMS终端的归属网络通过该标识可获知目前正服务于用户的拜访网络,从而可以进行相关的访问控制。P-Visited-Network-ID内的拜访网络的编号为:“地市拼音简写.归属网络域名”其中,地市拼音简写的编号规则参见《全国本地网地市拼音简写的编号与区号》。例如,杭州的P-Visited-Network-ID:SBC的标识SBC设备的编号为“sip:xxxxyy.地市拼音简写.归属网络域名”。各个字段的要求如下:xxxx代表网元编号,为SBC;yy代表设备的编号,当本地网有多个行政区时,编号应体现出本地的不同行政区域,便于IMS网络能够根据该编号实现基于位置的服务,如紧急呼叫;例如,杭州的行政区01的SBC标识为:SBC需要在发往P-CSCF的消息里加上P-Access-Network-Info头域,头域里包含自己的SBC设备标识。实际部署时一个物理SBC设备可能覆盖多个地市,或者覆盖一个地市的多个行政区,此时SBC应根据IMS终端接入的位置(不同本地网、本地网的不同行政区)来填写不同的SBC标识,SBC可以采用下面的机制来综合判断IMS终端的位置:IMS终端连接的SBC的接入端口地址IMS终端的地址范围在IMS网络部署初期如果由于承载网络等方面(用户使用其他运营商网络接入或者用户使用代理服务器接入等)的原因SBC无法准确区分出IMS终端的本地接入网络位置,从而无法在相关字段填写正确的参数,则SBC标识的相关字段可以采用默认的标识。此时在运营中需要尽量规避不同地市间的漫游控制和漫游计费等要求、以及基于位置的相关服务。为了满足用户呼叫号码补全功能,要求SBC配置相应phone-context参数,核心网根据该参数将号码补全至“国家码+区号+本地号码”,以实现IMS用户间、IMS与传统固定语音用户之间业务互通。phone-context格式遵照E.164,包括国家码部分与区号部分:国家码为+86;区号与固定语音网长途区号一致;例如:北京SBC的phone-context为+8610/+86010。其中,区号部分命名规则参见《全国本地网地市拼音简写的编号与区号》,后续变更应与固定语音网长途区号保持一致。AG的标识AG设备的编号为“sip:xxxxyy.地市拼音简写.归属网络域名”。各个字段的要求如下:xxxx代表网元编号,为ag;yy代表设备的编号,当本地网有多个行政区时,编号应体现出本地的不同行政区域,便于IMS网络能够根据该编号实现基于位置的服务,例如紧急呼叫;例如,杭州的行政区01的AG标识为:ag01.对于SIPAG,SIPAG需要在发往P-CSCF的SIP消息里加上P-Access-Network-Info头域,头域里包含自己的AG编号标识。对于H.248AG,H.248AG上联的AGCF需要根据配置在发往S-CSCF的SIP消息里加上P-Access-Network-Info头域,头域里包含呼叫所属的AG的编号标识。通信业务标识IMS通信业务标识符能够区分不同的IMS通信业务。就终端而言,使用IMS通信业务标识符,可以将SIP消息派送到正确的终端应用;对网络而言,使用IMS通信业务标识符,就可以通过ISC接口选择正确的AS。IMS通信业务标识符不同于PSI,它是用来标识通信业务,而此通信业务用于访问由PSI表示的业务。即使在SIP请求中没有使用PSI,也要求利用IMS通信业务标识符能识别通信业务。它的格式是采用URN的格式,按照RFC3840,RFC3841的featuretag的方式来携带。例如,对于MMTel来说,其通信业务标识符句法定义为:urn:urn-xxx:3gpp-service.ims.icsi.mmtel其中urn-xxx是由IANA分配的。IP地址分配网络设备IP地址分配需要分配IP地址的IMS设备包括:P-CSCF、I-CSCF、S-CSCF、E-CSCF、HSS、MGCF、BGCF、IM-MGW、各类AS、MRFC/MRFP、ENUM/DNS、SBC等。现阶段IMS网络设备只分配IPV4地址,考虑到将来与IPv6的结合,要求IMS网络设备能够支持v6和v4双栈。IMS网络设备、SBC、AG等接入设备应分配固定语音网网段地址,接入的各个VPN要求如下IMS网络设备的信令和媒体接口采用IMSVPNIMS网络设备的网管接口采用IMS网管VPNIMS网络设备的计费接口采用IMS计费VPN对于SBC的下行面向终端的接口,根据接入的终端类型连接对应的VPN,分配相关的IPV4地址。负责公网接入终端接入的SBC需分配公网地址以便169等公网接入用户接入。连接城域网接入的终端,采用IMS接入VPN。IMS网络需要与固网软交换进行信令和媒体实现IP互通,需要实现软交换VPN与IMSVPN的互通。各省IMS网络设备IP地址段由集团运维部统一分配。用户IP地址分配对于不同IMS接入网类型,用户接入该种接入网络时,其IPv4地址分配原则应遵从相应接入网络技术体制中IP地址分配原则。需要分配IP地址的用户侧设备包括固定终端、软终端。固定终端设备(例如SIPIAD、H.248IAD/AG、H.248/SIPPON)原则上使用省内固网软交换接入设备规划的地址,若地址资源不足,可为接入设备分配省内专有地址段,并通过SBC变换IP地址后接入IMS核心网。软终端具有移动性,IP地址取决于接入网,可以是中国联通城域网、也可以是169,还可以是其它运营商的公网IP地址。网络管理IMS网管系统包括网元层和网络层管理功能。网元层管理功能包括对所管IMS网元的配置管理、告警管理、软/硬件维护管理、状态检测、安全管理等。网络层管理功能包括对整个网络拓扑视图的管理,对网络的性能检测、统计和分析,对网络流量的检测及对网络拥塞的控制等。设备厂商提供的OMC实现网元层的管理功能,中国联通集团和省级综合网管系统实现网元层和网络层的管理功能。IMS设备的操作维护及网管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中国联通IMS设备网元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中的规定,以及《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体系》中相应的专业网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要求的规定。管理范围IMS核心设备厂家网管管理对象主要包括:CSCF、HSS、BGCF、MGCF、IM-MGW、IBCF、MRFC、MRFP、AGCF、ENUM、DNS、SLF、CCF、LRF、SBC、IM-SSF、AG、本厂商所提供的各类业务平台、IMS专用的各类数据交换机/路由设备、防火墙、数据库服务器、工单接口机等,及其形成的网络。如网络建设中存在设备合设,则相应功能在合设设备中应予以体现。IMS设备厂商网管应以省/大区为单位集中设置,若网络中存在不同于IMS厂商设备网管系统厂商的设备,则该设备或其OMC系统需开放北向接口,由IMS厂商设备网管系统统一进行管理。厂商设备网管系统本身也包含在管理范围内,包括其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工作站、PC机、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等。IMS网络中IAD/ONU、家庭网关等接入设备不包含在本系统的管理范围内,建议将其纳入接入设备管理系统。网管功能 IMS厂商设备网管系统应能提供以下管理功能:系统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拓扑管理安全管理日志管理操作维护支持北向接口 IMS厂商设备网元管理系统应开放其北向接口,并提供与公司各级网管系统之间相应的管理接口,接口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协议,如:SNMP、CORBA、XML、MML等。北向接口向上层系统提供北向接口各项功能,北向接口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配置管理、告警管理以及性能管理等,以实现跨厂商的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综合业务分析以及其他上层系统的管理需求,并符合《中国联通OSS-IMS网综合网管系统与网元管理系统间接口技术规范》要求。北向接口支持通过指令获取当前所有告警,告警数据应与网元网管监控数据一致。告警信息应实时上报至上层系统。系统应能根据上层系统要求,支持和上层系统之间的告警数据同步。系统北向接口应对外提供MML操作接口,可以下发命令查询IMS各种配置数据。系统设置要求IMS厂商设备网管系统的部署应能满足中国联通对于IMS网络省级集中维护管理的要求。应以省/大区为单位集中设置,各地市反拉终端。IMS系统设备的操作维护系统应当提供MML和GUI形式的人机接口。IMS系统设备的维护系统应当提供本地维护和远程维护两种方式。运营支撑业务开通受理IMS业务开通受理,要求省级BSS系统连接到IMS网络,实现对HSS/SLF,ENUM,AGCF、AS的业务开通,采用SOAP协议;对于地市的业务开通请求或省级共用业务平台的开通,统一由省级的BSS来进行开通。对于全国共用业务平台的开通方案,将由集团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进一步研究支撑方案。计费总体策略各省IMS网络均需要支持离线计费,同时各省也可以根据本省的实际需求,支持在线计费功能。要求各省计费采集系统和IMS对接,完成计费和结算话单的采集和处理。对于保留在现网的智能网业务,则继续由现网智能网业务平台出相应的计费信息。话单采集AS话单提供业务的计费。所有IMS业务的计费以AS话单作为计费的主要依据。对于IMS域内的省间呼叫可以作为结算话单。P-CSCF话单用于IMS用户漫游的计费结算。MGCF话单用于与其他电话网互通时的计费结算。S-CSCF话单对IMS话单的校验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要求对S-CSCF话单的计费要素进行检查。AGCF话单用于AGCF用户bypass自交换通话的计费。E-CSCF话单用于IMS紧急呼叫的话单校验。计费原则IMS网络的计费规则应尽可能继承现网的计费原则,IMS中语音业务的话单应能转换为现有的话单格式,其他多媒体业务话单则采用IMSCDR格式。用户在一个会话中触发多个AS业务时,在S-CSCF上针对该会话只应出1张话单。对于用户长时间通话的话单生成,要求CCF或SIPAS应能根据时间间隔对超长话单进行分割,生成部分话单。IMS网络中话单分割间隔设为30分钟。当采用时长计费时,要求IMS网元(AS、P-CSCF、MGCF、S-CSCF等)向CCF提供的计费信息中的时间单位应精确到0.1秒,向OCS的时间单位应精确到1秒。CCF的计费单位精确到百毫秒,。计费系统可根据四舍五入对计费单位取值。为保证通话时长的准确性,要求在通话过程中,网元所提供的后继计费时间信息由通话起始时间+通话时间片推算得出。结算原则用户拜访地计费系统将用户拜访地漫游话单送到集团级计费系统,由集团级计费系统对省际漫游来/出访话单按月统计生成结算报表,与各省进行结算。用户归属地计费系统以用户归属地漫游话单作漫游核对。与其它运营商网间结算与其它运营商网间结算,遵循现网结算原则。时钟和时间同步时钟同步IMS系统的IM-SSF、IM-MGW等设备采用主从同步方式获取时钟同步信号,可以从通信局房内的BITS系统引入时钟同步信号,或者通过与其相连的对端局的中继码流中提取时钟同步信号。时间同步IMS系统中的产生计费话单的AS、P/I/S/E-CSCF、MGCF、AGCF等设备采用NTP时间同步方式,从各省的NTP服务器得到时间信息。网络安全承载网络要求承载IMS业务的传输线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或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路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IMS设备的传输资源配置和分配上要求:同一局向的多条中继电路,应分担在使用了不同物理光缆路由的多个传输系统上;在同一IMS设备局址内,应存在三条不同的光缆路由;省内IMS设备IP承载专网/线同一局向的多条链路占用波道不在同一光缆路由中,任一节点的所有中继,应分散在三条或三条以上的出局光缆上(2个不同的出局方向)针对某一业务,接入端口应该分散在接入路由器的不同板卡中;针对不同业务,应在接入路由器上部署严格的QoS机制和业务隔离机制。网元安全设置及维护要求(1)当发生传输故障导致IMS域内省际长途呼叫阻断时,对应不同场景各省应按照应急预案输导长途话务。(2)主备用IMS设备应当设置在不同局址,如果只有一处枢纽楼,则必须放置在不同楼层,采用不同的电源系统和传输通路。(3)各类网元的主处理板、业务处理板、电源板等核心单板必须采用备份机制,当其中某块板故障时不影响业务的连续提供。1台设备上的重要业务电路应承载在不同板卡上。附录1全国各省标签和本地网地市拼音简写的编号省/市名地市名称区号地市拼音简写北京北京010BJ山西太原0351TY忻州0350XZ大同0352DT阳泉0353YQ榆次(晋中)0354JZ长治0355CZ晋城0356JC临汾0357LF离石0358LS运城0359YC朔州0349SZ内蒙呼和浩特0471HHHT呼伦贝尔(海拉尔)0470HHBE包头0472BT乌海0473WH乌兰察布(集宁)0474WLCB通辽0475TL赤峰0476CF鄂尔多斯(东胜)0477EDOS临河0478LH锡盟(锡林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款合同协议书简化版解读
- 诚信片石供应合同
- 华美医院电梯招标结果公布时间
- 芜湖市房屋买卖合同标准示例
- 车辆保养保证书
- 排水管购销合作业务合同
- 公共利益共建合同
- 个人租房补充协议应注意问题
- 企业安全保密协议书
- 医院消防设备采购合同签订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表
- (高清版)DB43∕T 2628-2023 埋地排水用UHMW一P∕TE方型增强排水管技术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吡蚜酮行业现状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商业建筑光伏发电系统施工方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工程法规】王欣 冲刺串讲班课件 11-第5章-知识点1-合同的订立-知识点2-合同的效力
- 大疆在线测评题答案
- 承包酒店鲜榨果汁合同范本
- 牙体牙髓病学实践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