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沙溪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太仓市沙溪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太仓市沙溪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太仓市沙溪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太仓市沙溪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仓市沙溪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省沙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阶段性调研试卷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①《大学》在开篇即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人之学”“君子之学"的宗旨是要将人性中本有的善性、美德加以彰显、发扬,达到尽善尽美的至高境界。

②明德乃根于天命之性,为人天生本就具有,只因受后天环境、个人私欲等因素的影响而被蒙蔽和遮盖。本质上说,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良知良能、赤子之心等都属明德的范畴。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是明德的具体展现,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王阳明提出的良知也是明德,因为良知本存于人心,不假外求,正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尽管明德在不同社会、年代的具体内容、要求与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作为天道赋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的本质不会变,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③对善良本性、美好品德的推崇和追求,始终是人们共同的信念和愿望。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曾发出感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孟子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表达对良善美德的倡导与向往。曾子以“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来说明行善定有善果。可见,向善、为善、行善不仅是个人修身应追求的境界,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理安定的重要因素。

④正因为明德“我固有之”,因此人人都有做到“明明德”的潜质,关键看内心是否有主动、自觉行善的意愿和动念,“我欲仁,斯仁至矣。"实现“明明德”,离不开内心的自觉。只要内心有坚定的行善意念,行动上就会有所体现。为此,应多做内明、反求诸己之功,祛除过多的贪念和欲望,不被物欲蒙蔽,不为外物所役,不断提升个人的境界。

⑤“闻一善言,见一善,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从一件善事中获得的力量就像决口的江河,汹涌澎湃,没人能够阻挡。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爱心善举,有时不仅能够“润物细无声”,温暖、滋润他人心田,还能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如前段时间,当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时,地铁跪地6个小时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勇救近70人的铲车大哥刘松峰、京广隧道里的喊话人侯文超……正是这一个个凡人善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明明德"的强大力量,也感染、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递爱心。

⑥人要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使“人之初,性本善”的明善部分发扬光大。尤其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扩充、笃行善念,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逐渐养成习惯,人人为之、处处践之,才能推动形成一种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更好地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摘编自2021年9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余足云《明德向善,躬身笃行》)

材料二:

①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流量艺人自恃“流量为王”,陶醉在粉丝数、热搜量、广告额、片酬等数据维持的热度里,膨胀自满,屡出不当乃至出格言行,甚至突破道德底线、越过法律红线,造成恶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劣社会影响。流量艺人因为人气旺盛、粉丝众多,经常占据微博热搜和娱乐头条,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艺人传播什么样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尤其对青少年粉丝来说,生活中追什么样的星、明星发什么样的光,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认知。艺人有品有德,才能更好地引领粉丝向上向善。

②相较于以前,近年来随着文娱产业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艺人和粉丝之间呈现一种强互动关系。特别是对流量艺人而言,他们的晋级、出道、作品宣发、形象维护,等等,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庞大的粉丝群体以及日渐规模化、体系化的粉丝运营。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流量艺人发挥对粉丝群体的正向价值,带头遵纪守法,从严道德约束,执著艺术追求,让自身的作品和德行真正匹配所拥有的流量。

③与此同时,针对粉丝文化中为了流量拉踩引战、互相谩骂,为了热度散尽千金、奢靡打榜等不良倾向,流量艺人不能一味迎合甚至诱导助推,而要敢于引导,勇于纠偏。通过自身理性看待流量,引导粉丝理性追星,在流量带来的名利诱惑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心存敬畏,把流量转化为动力,实现与粉丝的良性互动、共同成长。

④粉丝文化制造着大流量,也在呼唤着正能量。大量“暖新闻”频频引发网络关注,“感动"泪目”成为视频网站的刷屏弹幕,不少主旋律文艺作品在年轻观众中反响强烈这些都表明,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的社会公众对主旋律正能量有旺盛需求。能够唤起人情感共鸣、给人前行力量、激励人向上向善的内容,不仅有流量,而且能够成为真正的大流量。倡导和鼓励更多艺人坚持正确导向,以优秀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才能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精神需求。

⑤流量越大,社会责任越大。在整治不良粉丝文化、引导粉丝文化步入健康轨道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端正对流量的认识,加强对流量的引导。要用大流量放大主旋律的声量、扩大正能量的传播,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这样,粉丝文化、网络文化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摘编自2021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胡妍妍《艺人有品有德,才能引领粉丝向上向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德是人天生具有的,但因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而被遮蔽。孟子的“四端之心"和王阳明的“良知”都属明德范畴。

B.于逸飞、刘松峰、侯文超等人的善举,既让我们感受到“明明德"的强大力量,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递爱心。

C.只要人人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让“明善”发扬光大,就能形成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和向上向好的社会风气。

D.针对粉丝文化中为了流量而出现的不良倾向,艺人要引导粉丝理性追星,把流量转化为动力,与粉丝良性互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德在不同社会、年代的具体内容、要求与本质存在一定差异,但其作为天道赋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不会变。

B.材料一引用“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旨在论述只要内心有坚定的行善意念,行动上就会有所体现。

C.因为流量艺人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所以青少年粉丝追怎样的星,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认知和道德取向。

D.社会公众对主旋律正能量有旺盛需求,艺人只有以优秀创作传递正能量,才能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精神需求。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东京奥运会期间,国内一些演艺明星与中国奥运健儿在社交媒体上互诉喜爱、温情互动。

B.粉丝为明星打榜投票把大量牛奶倒掉,如此明目张胆浪费食品的行为竟然在现实中上演。

C.艺人杨紫就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侮辱杨紫的不当言论,启动诉讼程序,追究其法律责任。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D.粉丝为追随某偶像,在上海虹桥机场出现不验票直接冲撞的举动,导致该航班被迫延误。

4.2021年8月25日,中央网信办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明确了各方责任,作出了刚性要求,直击“饭圈"乱象问题。要让“饭圈”文化回归清朗,各方应怎么做,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在异乡①(美)海明威

秋天,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②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这时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商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它们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冈上吹来。

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葬礼的仪式时常在院子里举行。我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没有腿肚子似的。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球的,像个锦标赛选手。"

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他检查时,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

每天,还有三个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到医院来。我们都佩着同样的勋章,除了脸上包着黑丝绢的小伙子——他在前线待的时间不长,所以没有得到勋章。

起初,因为我佩着勋章,那些伙伴对我颇有礼貌,问我是怎样获得勋章的。我便拿出奖状给他们看,上面尽是些冠冕堂皇的词语,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③,等等。但是,透过这些辞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义:我受奖仅仅由于我是个美国人。打那以后,伙伴们对我的态度有点变了。

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剑术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当我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不过,他却夸奖我口语流畅。我们轻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语闲聊。有一天,我对他说,“意大利语一学就通,说起来挺容易,我不太有兴趣了"。“嗯,不错,”少校说,“那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语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语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语完全变了样,以致当我脑子里语法概念模糊时,都不敢同他交谈了。

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错过一天。当我学不好意大利语法时,他骂我是个丢人的大笨蛋,并且说,他自己也是个傻瓜,煞费心思来教我。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盯着墙壁。

“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回美国。”

“结婚了吗"

“没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为什么,少校先生"

“别叫我少校先生。”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在另一把手术椅中。他披着斗篷,戴着帽子,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

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

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在少校坐的手术椅的对面墙上,挂着三张照片,都是类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医生打哪儿弄来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为,我们这些人是第一批来试验医疗器的。不过,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注】①本文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②米兰: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RATELLANZA”“ABNEGAZIONE":意大利语,意为“友爱”“克己"。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故事真实可信,同时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

B.很多伤兵都得了勋章,意大利为了表示友谊,授予了“我"这个美国兵勋章,其他人因此改变了对“我”的态度,“我"感到很伤心。

C.当“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结婚时,少校怒气冲冲地告诫“我”,表情可怕,少校这种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表达了他的无限悲愤。

D.作者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洗练传神的语言、简单白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反战思想和对和平的向往。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作者精心对死狐、死鹿和一串串的死鸟进行逼真描绘,意在与四肢残疾的伤病形象形成对照,具有生动的象征意义。

B.少校因遭受悲痛的丧妻之苦,所以当“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结婚时,才流露出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显得非常恼怒。

C.小说结尾写少校对墙上的那些照片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这一细节表现了他虽知自己的手无法康复但依然对未来充满憧憬。

D.小说以《在异乡》为题,揭示了战争的创伤导致那些九死一生的军人疏离社会,与正常的生活“隔绝”,孤寂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主题。

7.小说开头所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8.小说的标题“在异乡”含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几则文言语段,完成9~12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①。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②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耨:(nòu)锄草。②梃:棍棒。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宜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宜王/宜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宜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国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从,同“纵";衡,同“横”。

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倡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D.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以人性为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人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C.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仁义"则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

D.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3分)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3分)

(3)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3分)

(二)课内文言文(本题共6小题,18分)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敏于事而慎于言___回虽不敏

B.自牧归夷,洵美且异___天下归仁焉

C.物或恶之_________死亦吾所恶

D.复众人之所过_________且尔言过矣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其“恕”乎

B.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人而不仁,如礼何

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___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D.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___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5.下列各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见贤思齐焉_________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__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C.李牧连却之_________欲治其国,先齐其家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___不贵难得之货

16.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___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___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其脆易泮_________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若火之始然_________其未兆易谋

D.知者不惑,仁者不忧___未成一篑

1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3分)

A.质胜文则野___译文: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

B.常于几成而败之译文: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C.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那么先生还是有一颗杂乱的心啊!

D.知止而后有定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小题。

奉答圣思讲论语长句

黄庭坚

簿领文书千笔秃,公庭嚣讼百虫鸣。时从退食须臾顷,喜听邻家讽诵声。

观海诸君知浩渺,学山他日看崇成。暮堂吏退张灯火,抱取鲁论来讲评。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任叶县县尉时。②嚣(yín)讼:奸诈而好争讼。③退食:这里指公余休息。

19.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诗人担任县尉时的繁忙,画面形象生动。

B.颔联描绘诗人休息时偶遇邻家书生的场景,书生讽刺了好争讼者的无礼之举。

C.本诗选取了公堂上调节纠纷、公余休息挑灯夜读等生活细节,文字质朴动人。

D.本诗与《劝学》都谈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子追求学问精进具有启发意义。

20.黄庭坚爱书,一日不读便觉庸俗,甚至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本诗是如何体现黄庭坚爱读书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

(2)《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为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句子:“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是“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4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

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鹹”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所适从体验手足无措杠杆B.无法呼吸体验神魂颠倒统治

C.无所适从验证神魂颠倒杠杆D.无法呼吸验证手足无措统治

2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C.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2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政之要,惟在得人”B.“君子之仕,行其义也"

C.“上古君王,为政好德”D.“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力行”出自《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

《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

上述材料能给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省沙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阶段性调研试卷

高二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①《大学》在开篇即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人之学”“君子之学"的宗旨是要将人性中本有的善性、美德加以彰显、发扬,达到尽善尽美的至高境界。

②明德乃根于天命之性,为人天生本就具有,只因受后天环境、个人私欲等因素的影响而被蒙蔽和遮盖。本质上说,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良知良能、赤子之心等都属明德的范畴。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是明德的具体展现,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王阳明提出的良知也是明德(1.A),因为良知本存于人心,不假外求,正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尽管明德在不同社会、年代的具体内容、要求与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作为天道赋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的本质不会变(2.A),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③对善良本性、美好品德的推崇和追求,始终是人们共同的信念和愿望。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曾发出感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去追随,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孟子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表达对良善美德的倡导与向往。曾子以“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来说明行善定有善果。(2.B)可见,向善、为善、行善不仅是个人修身应追求的境界,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理安定的重要因素。

④正因为明德“我固有之”,因此人人都有做到“明明德”的潜质,关键看内心是否有主动、自觉行善的意愿和动念,“我欲仁,斯仁至矣。"(译文: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孔子强调修养靠的是自觉。)实现“明明德”,离不开内心的自觉。只要内心有坚定的行善意念,行动上就会有所体现。为此,应多做内明、反求诸己之功,祛除过多的贪念和欲望,不被物欲蒙蔽,不为外物所役,不断提升个人的境界。

⑤“闻一善言,见一善,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从一件善事中获得的力量就像决口的江河,汹涌澎湃,没人能够阻挡。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爱心善举,有时不仅能够“润物细无声”,温暖、滋润他人心田,还能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如前段时间,当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时,地铁跪地6个小时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勇救近70人的铲车大哥刘松峰、京广隧道里的喊话人侯文超……正是这一个个凡人善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明明德"的强大力量,也感染、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递爱心。(1.B)

⑥人要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使“人之初,性本善”的明善部分发扬光大。尤其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扩充、笃行善念,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逐渐养成习惯,人人为之、处处践之,才能推动形成一种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更好地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1.C)

(摘编自2021年9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余足云《明德向善,躬身笃行》)

材料二:

①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流量艺人自恃“流量为王”,陶醉在粉丝数、热搜量、广告额、片酬等数据维持的热度里,膨胀自满,屡出不当乃至出格言行,甚至突破道德底线、越过法律红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首先概述一些流量艺人不当言行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流量艺人因为人气旺盛、粉丝众多,经常占据微博热搜和娱乐头条,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艺人传播什么样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尤其对青少年粉丝来说,生活中追什么样的星、明星发什么样的光,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认知。(2.C)艺人有品有德,才能更好地引领粉丝向上向善。(提出观点)

②相较于以前,近年来随着文娱产业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艺人和粉丝之间呈现一种强互动关系。特别是对流量艺人而言,他们的晋级、出道、作品宣发、形象维护,等等,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庞大的粉丝群体以及日渐规模化、体系化的粉丝运营。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流量艺人发挥对粉丝群体的正向价值,带头遵纪守法,从严道德约束,执著艺术追求,让自身的作品和德行真正匹配所拥有的流量。

③与此同时,针对粉丝文化中为了流量拉踩引战、互相谩骂,为了热度散尽千金、奢靡打榜等不良倾向,流量艺人不能一味迎合甚至诱导助推,而要敢于引导,勇于纠偏。通过自身理性看待流量,引导粉丝理性追星,在流量带来的名利诱惑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心存敬畏,把流量转化为动力,实现与粉丝的良性互动、共同成长。(1.D)

④粉丝文化制造着大流量,也在呼唤着正能量。大量“暖新闻”频频引发网络关注,“感动"泪目”成为视频网站的刷屏弹幕,不少主旋律文艺作品在年轻观众中反响强烈……这些都表明,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的社会公众对主旋律正能量有旺盛需求。能够唤起人情感共鸣、给人前行力量、激励人向上向善的内容,不仅有流量,而且能够成为真正的大流量。倡导和鼓励更多艺人坚持正确导向,以优秀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才能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精神需求。(2.D)

⑤流量越大,社会责任越大。在整治不良粉丝文化、引导粉丝文化步入健康轨道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端正对流量的认识,加强对流量的引导。要用大流量放大主旋律的声量、扩大正能量的传播,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这样,粉丝文化、网络文化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摘编自2021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胡妍妍《艺人有品有德,才能引领粉丝向上向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明德是人天生具有的,但因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而被遮蔽。孟子的“四端之心"和王阳明的“良知”都属明德范畴。材料一§2

B.于逸飞、刘松峰、侯文超等人的善举,既让我们感受到“明明德"的强大力量,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递爱心。材料一§5

C.只要人人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让“明善”发扬光大,就能形成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和向上向好的社会风气。材料一§6

D.针对粉丝文化中为了流量而出现的不良倾向,艺人要引导粉丝理性追星,把流量转化为动力,与粉丝良性互动。材料二§3

【解析】C.“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为“人要弘扬内心光明品性,使‘人之初,性本善’的明善部分发扬光大。尤其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扩充、笃行善念,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逐渐养成习惯,人人为之、处处践之,才能推动形成一种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更好地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是必要条件“……才能……”,不是充分条件。故选C。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明德在不同社会、年代的具体内容、要求与本质存在一定差异,但其作为天道赋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不会变。材料一§2

B.材料一引用“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旨在论述只要内心有坚定的行善意念,行动

上就会有所体现。材料一§3

C.因为流量艺人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所以青少年粉丝追怎样的星,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认知和道德取向。材料二§1

D.社会公众对主旋律正能量有旺盛需求,艺人只有以优秀创作传递正能量,才能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精神需求。材料二§4

【解析】A.“与本质存在一定差异"错误,原文是“明德在不同社会、年代的具体内容、要求与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作为天道赋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的本质不会变”,本质没有变。B.“旨在论述只要内心有坚定的行善意念,行动上就会有所体现"错误,论述的是“对善良本性、美好品德的推崇和追求,始终是人们共同的信念和愿望”。C.“决定了"错误,原文为“对青少年粉丝来说,生活中追什么样的星、明星发什么样的光,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认知”;“因为……所以……"强加因果,前后没有因果关系。故选D。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

A.东京奥运会期间,国内一些演艺明星与中国奥运健儿在社交媒体上互诉喜爱、温情互动。

B.粉丝为明星打榜投票把大量牛奶倒掉,如此明目张胆浪费食品的行为竟然在现实中上演。

C.艺人杨紫就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侮辱杨紫的不当言论,启动诉讼程序,追究其法律责任。

D.粉丝为追随某偶像,在上海虹桥机场出现不验票直接冲撞的举动,导致该航班被迫延误。

【解析】材料二强调“艺人有品有德,才能引领粉丝向上向善”,B、D两项都是粉丝的非理性行为,C项是明星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能做材料二的论据。故选A。

4.2021年8月25日,中央网信办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明确了各方责任,作出了刚性要求,直击“饭圈”乱象问题。要让“饭圈"文化回归清朗,各方应怎么做,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

①国家出台政策。国家通过出台整治“饭圈”乱象的政策,正确引导艺人和粉丝明德向善,躬身笃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②艺人有品有德。艺人不仅要弘扬正能量,让自身作品和德行真正匹配;而且要对粉丝的不良行为勇于纠偏,和粉丝共同成长。(§1-3)

③粉丝向上向善。粉丝要有正确的价值认知,提高辨别力,理智平和、依法依规参与粉丝活动,自觉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在异乡①(美)海明威

(1)秋天,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②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这时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商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它们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冈上吹来。

(2)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葬礼的仪式时常在院子里举行。我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没有腿肚子似的。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球的,像个锦标赛选手。"

(3)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他检查时,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

(4)每天,还有三个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到医院来。我们都佩着同样的勋章,除了脸上包着黑丝绢的小伙子——他在前线待的时间不长,所以没有得到勋章。

(5)起初,因为我佩着勋章,那些伙伴对我颇有礼貌,问我是怎样获得勋章的。我便拿出奖状给他们看,上面尽是些冠冕堂皇的词语,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③,等等。但是,透过这些辞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义:我受奖仅仅由于我是个美国人。打那以后,伙伴们对我的态度有点变了。

(6)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剑术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当我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不过,他却夸奖我口语流畅。我们轻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语闲聊。有一天,我对他说,“意大利语一学就通,说起来挺容易,我不太有兴趣了"。“嗯,不错,”少校说,“那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语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语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语完全变了样,以致当我脑子里语法概念模糊时,都不敢同他交谈了。

(7)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错过一天。当我学不好意大利语法时,他骂我是个丢人的大笨蛋,并且说,他自己也是个傻瓜,煞费心思来教我。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盯着墙壁。

(8)“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9)“回美国。”

(10)“结婚了吗?"

(11)“没有,但很想。”

(12)“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13)“为什么,少校先生?"

(14)“别叫我少校先生。”

(15)“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16)“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17)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18)“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19)“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20)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在另一把手术椅中。他披着斗篷,戴着帽子,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21)“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22)“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23)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

(24)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

(25)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在少校坐的手术椅的对面墙上,挂着三张照片,都是类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医生打哪儿弄来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为,我们这些人是第一批来试验医疗器的。不过,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注】①本文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②米兰: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RATELLANZA”“ABNEGAZIONE":意大利语,意为“友爱”“克己"。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故事真实可信,同时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

B.很多伤兵都得了勋章,意大利为了表示友谊,授予了“我"这个美国兵勋章,其他人因此改变了对“我”的态度,“我"感到很伤心。§5

C.当“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结婚时,少校怒气冲冲地告诫“我”,表情可怕,少校这种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表达了他的无限悲愤。§10-24

D.作者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洗练传神的语言、简单白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反战思想和对和平的向往。

【解析】B,“‘我’感到很伤心”于文无据。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文章第一段作者精心对死狐、死鹿和一串串的死鸟进行逼真描绘,意在与四肢残疾的伤病形象形成对照,具有生动的象征意义。

B.少校因遭受悲痛的丧妻之苦,所以当“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结婚时,才流露出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显得非常恼怒。

C.小说结尾写少校对墙上的那些照片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这一细节表现了他虽知自己的手无法康复但依然对未来充满憧憬。

D.小说以《在异乡》为题,揭示了战争的创伤导致那些九死一生的军人疏离社会,与正常的生活“隔绝”,孤寂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主题。

【解析】C,“依然对未来充满憧憬"理解错误。

7.小说开头所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环境特点:深秋迟暮、寒冷萧瑟、阴郁压抑(2分)。

作用:烘托人物的迷茫、苦闷2、消沉、绝望,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死亡的恐惧(1分),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沉重悲凉的感情基调(1分)。

角度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对环境①交代时令、地点、背景;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③暗示社会环境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生存环境;②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对人物①烘托人物心情(心理);②表现人物性格;③暗示人物命运①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②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③揭示影响人物行动的因素;④暗示人物或悲或喜的命运

对情节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xx内容(为下文xx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⑥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xx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对主题①象征或暗示主题;②深化主旨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

艺术效果①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②委婉含蓄,意蕴深远引人深思

8.小说的标题“在异乡”含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①战火纷飞的意大利,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我"——一个美国人来说,是异国他乡;

②远离战场的米兰城,对于经历了血与火的伤病员来说,是另一个世界,而他们的希望是和平和疗治好战争的创伤;

③战争的创伤导致这些九死一生的军人疏离社会,与正常的生活“隔绝”,孤寂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每点2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文本,结合作者的身份,联系题目“在异乡"中“异乡”的含义,从多个角度分析。如小说叙述者的角度、故事发生地米兰的角度、与正常人“隔绝"的伤员的角度等。意大利的米兰对一个受伤的美国兵而言,是异乡;战争的前方和作为后方的医院,是异乡;“我”的希望“在异乡”,少校“向着窗外,凝望着”的也是情感上的“异乡"。

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几则文言语段,完成9~13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认为……有成效)所言/则见以为迂(迂腐)远(空谈,大道理)而阔于事情(对处理具体事情没有什么价值)/。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称述,提倡)唐、虞、三代(相传为上古稳定和谐的理想时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孟子的弟子)之徒序《诗》《书》,述(记述,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认可他的主张,反而被认为迂腐,不切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使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面朝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驺子(一说邹忌,一说邹衍)等人。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用来使我的国家获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①。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②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定后句)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_________(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耨:(nòu)锄草。②梃:棍棒。

梁惠王说:“晋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在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在那里;在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在南边又被楚国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完全洗雪仇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耽误)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解析】句意: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认可他的主张,反而被认为迂腐,不切实际。“不能用"的主语是宣王,“适梁”的主语是孟子,因此在“不能用"后断开,排除AC;“不果所言”的“果"作动词,意思是“认为……有成效”,故“所言"作“果”的宾语,在其后断开;人名前后一般停顿,虚词“则"前一般停顿,据此排除AD。故选B。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国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从,同“纵”;衡,同“横"。

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D.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解析】“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长。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孟子以人性为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人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C.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仁义”则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

D.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解析】“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错误,未直接地批评,而是从施行仁政就会让百姓主动归顺,不必引起战争的角度来委婉告知。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3分)

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

“内交”,结交;“要誉”,博取声誉;状语后置句。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3分)

一旦做到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

“一日”,一旦;“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归”,称赞,称许。

(3)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3分)

我对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以这些事情为耻),想要替死难者完全洗雪仇恨,对此要怎么办才好呢?

每个分句1分。重点参考:“耻”,形容词的意动,以……为耻;“比”,为,替;“一”,尽,全;“如之何”,对此怎么办)

(二)课内文言文(本题共6小题,18分)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C)

A.敏于事而慎于言回虽不敏B.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天下归仁焉

C.物或恶之死亦吾所恶D.复众人之所过且尔言过矣

【解析】A.勤勉/聪敏。B.归,通“馈”,赠。/称赞,赞许。C.都解释为厌恶,憎恨。D.动词,犯错/形容词,错。故选C。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A.其皆出于此乎___其“恕”乎

B.人不知而不愠___人而不仁,如礼何

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___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D.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___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解析】A.都表推测,大概。B.表转折;表假设。C.因为;动词,做,干预。D.给,替;结交,亲附。故选A。

15.下列各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3分)(D)

A.见贤思齐焉_________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__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C.李牧连却之_________欲治其国,先齐其家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___不贵难得之货

【解析】A.皆为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明:彰明。B.皆为名作动。点火,纵火;树:种植。C.皆为使动。使……退却,打退;使……整齐有序。D.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形容词的意动,以……为贵,重视。故选D。

16.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C)

A.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___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___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解析】C.宾前句。其他三项为状后句。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B)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___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其脆易泮___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若火之始然___其未兆易谋

D.知者不惑,仁者不忧未成一篑

【解析】A.“内"通“纳”,结交。B.“泮"通“判”,分离。/“累"通“蔂”,盛土的工具。C.“然"通“燃”。D.“知"通“智”,聪明。故选B。

1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3分)(C)

A.质胜文则野译文: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

B.常于几成而败之译文: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C.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那么先生还是有一颗杂乱的心啊!

D.知止而后有定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解析】C项,应译为:那么先生还是有不通达的见识啊!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小题。

奉答圣思讲论语长句黄庭坚

簿领文书千笔秃,公庭嚚讼百虫鸣。时从退食须臾顷,喜听邻家讽诵声。

观海诸君知浩渺,学山他日看崇成。暮堂吏退张灯火,抱取鲁论来讲评。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任叶县县尉时。②嚚(yín)讼:奸诈而好争讼。③退食:这里指公余休息。

19.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首联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诗人担任县尉时的繁忙,画面形象生动。

B.颔联描绘诗人休息时偶遇邻家书生的场景,书生讽刺了好争讼者的无礼之举。

C.本诗选取了公堂上调节纠纷、公余休息挑灯夜读等生活细节,文字质朴动人。

D.本诗与《劝学》都谈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子追求学问精进具有启发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B.“书生讽刺了好争讼者的无礼之举”错误。“讽诵"意为“朗读、诵读”,通过“喜"也可判断此句并无讽刺之义。

20.黄庭坚爱书,一日不读便觉庸俗,甚至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本诗是如何体现黄庭坚爱读书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①诗人听到邻家传来的读书声,为遇到勤奋刻苦的学子而感到欣喜;

②诗人鼓励晚辈学海无涯当积极上进,联想到自己也需要不断积累,勇攀知识高峰;

③结束公务后,诗人点起灯火,品读《论语》以修身求道。

(每点2分,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①颔联“时从退食须臾顷,喜听邻家讽诵声”,“退食”,指诗人公余休息之时;“讽诵声”,指邻家学子刻苦读书的朗诵声。诗人听到邻家传来的读书声,为遇到勤奋刻苦的学子而感到欣喜,体现了黄庭坚爱读书;②颈联“观海诸君知浩渺,学山他日看崇成”,大海广阔需要不断积累,山势崇高定当不断攀登。诗人鼓励晚辈学海无涯当积极上进,联想到自己也需要不断积累,勇攀知识高峰,体现了黄庭坚爱读书;③尾联“暮堂吏退张灯火,抱取鲁论来讲评”,“暮堂吏退”,到了傍晚诗人问案完毕,退出公堂;“张灯火”“抱取鲁论”,指结束公务后,诗人点起灯火,品读《论语》以修身求道,体现了黄庭坚爱读书。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为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句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4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A.无所适从体验手足无措杠杆

B.无法呼吸体验神魂颠倒统治

C.无所适从验证神魂颠倒杠杆

D.无法呼吸验证手足无措统治

2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

A.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C.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2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为政之要,惟在得人”B.“君子之仕,行其义也"

C.“上古君王,为政好德”D.“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意思是诗人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翻译:精:神,骛:驰,八极:喻极远之处。万仞:喻极高之处。出处:【晋】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释义:诗、赋等文学创作在构思之初,要求创作主体全部身心感知官能向内收缩,抱元守一,以便对表现对象保持最高度的审美关注,最充分地激活赋家内在的创思心理机制,使心灵神思之翼,上下纵横,流布宇内,跨越时空,无所不至,包揽一切。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力行"出自《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

《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