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3电解质与离子反应_第1页
衔接3电解质与离子反应_第2页
衔接3电解质与离子反应_第3页
衔接3电解质与离子反应_第4页
衔接3电解质与离子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衔接3电解质与离子反应【知识回顾】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①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之处都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同之处在于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既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是电解质,如铜铁石墨,氯化钠水溶液等;④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⑤非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2.酸、碱、盐(1)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酸的通性如下:①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②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③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④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⑤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碱的通性如下:①跟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②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③跟与酸反应:碱+酸→盐+水④跟某些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3)盐的电离情况比较复杂。正盐(如NaCl、NH4Cl)电离时,生成的一般为金属阳离子、铵离子NH4+和酸根阴离子;酸式盐(如NaHSO4)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除金属阳离子外,还有H+;碱式盐〔如Mg(OH)Cl〕电离时所产生的阴离子除酸根阴离子外,还有OH。盐的性质如下:①盐跟某些金属反应:盐+金属→新盐+新金属②盐跟酸反应:盐+酸→新盐+新酸③盐跟碱反应:盐+碱→新盐+新碱④盐跟盐反应:盐+盐→两种新盐在酸、碱定义中,强调“全部”二字,就能把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区别开,这样定义酸或碱是严格的、准确的。3.电离方程式书写:(1)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个数必须与化学式中相应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等。如Fe2(SO4)3的电离,应写成:Fe2(SO4)3=2Fe3++3SO42—,不能写成:Fe2(SO4)3=Fe3++SO42—;(2)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值应与化学式中相应原子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符号和数值相一致。如Cu(NO3)2的电离正确写法是:Cu(NO3)2=Cu2++2NO3,不能写成:Cu(NO3)2=Cu2+2NO3+或Cu(NO3)2=Cu++2NO32;(3)由于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因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如Al2(SO4)3的电离正确写法:Al2(SO4)3=2Al3++3SO42—,下面两种写法都是错误的:Al2(SO4)3=2Al++3SO4,Al2(SO4)3=Al3++SO42—;(4)要把化学式中表示原子或原子团个数的小数字移到相应离子符号的前面,以表示电离后所产生的离子个数。如Ba(OH)2的电离:Ba(OH)2=Ba2++2OH,不要写成:Ba(OH)2=Ba2++(OH)2;(5)不要把价标符号和电荷符号相混淆.价标符号用“+n”和“n”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n+”和“n”表示。如NaHSO4=Na++H++SO42,不要写成:NaHSO4=Na+1+H+1+SO42,且要注意,价标符号写在原子或原子团符号的上方,电荷符号写在离子符号的右上角,把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写成下面形式,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如:

4.金属的性质(1)活泼金属(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不活泼的金属(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2)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还与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酸的浓度、温度有关,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越大,酸的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越剧烈。(3)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中的酸一般是指盐酸、稀硫酸、醋酸等。硝酸和浓硫酸不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产物一般是盐和水,因为这两种酸有较强的氧化性。(4)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反应的实质是活动性强的金属的原子失去电子变为离子进入到溶液中,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离子得到电子成为原子析出来。(5)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为甲>乙,当甲、乙同时与活动性弱的金属X的盐溶液作用时,发生反应的次序为先甲后乙;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为X>Y,当活动性强的金属甲与X,Y的盐的混合溶液作用时,发生反应的次序为先Y后X。(6)活动性很强的金属(如K,Ca,Na)不能置换出可溶性盐溶液中的金属,因为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与水反应生成碱。【衔接练习】1.(2023·陕西西安·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②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符号④在氧气中点燃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⑦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所以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2个 B.3个 C.4个 D.5个2.(2023·江西吉安·校考二模)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因此活性炭吸附杂质前后质量不变B.模型与推理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宏观与微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D.探究与创新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产生气泡的速率变快,这说明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2023春·四川凉山·九年级宁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D.测定溶液的pH4.(2023春·湖北·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某溶液中含有和,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出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不可能为1种B.间(不含两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从变化到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D.若,则点滤渣质量不大于5.(2023秋·陕西榆林·九年级绥德中学校考期末)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或操作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左边滤纸不变红,右边滤纸变红B.探究燃烧的条件——只能探究得到燃烧需要氧气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量结果偏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6.(2023·陕西西安·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是某同学在复习过程中总结的物质转换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炼铁炉中焦炭主要发生反应①和③B.反应④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且固体质量增大C.反应②一定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⑤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改变7.(2023·河北石家庄·校考模拟预测)利用图所示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甲:验证分子在不停运动B.乙: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氧元素C.丙: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D.丁: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8.(2022·福建厦门·九年级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统考自主招生)室温下足量镁片、铝片(已去除氧化膜)分别与4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装置如图甲),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已知:相同温度下,装置内压强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成正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为镁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B.AB段下降的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减小C.反应结束时消耗镁片与铝片的质量比为4:3D.反应结束后二者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9.(2023·山东日照·日照市新营中学校考三模)下列图像的正确反映共对应关系的是

A.表示向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稀盐酸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杯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Zn直至过量C.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向一定量的硫酸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10.(2023春·四川凉山·九年级宁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CO2气体(CH4)——点燃B.铁粉(CuO)——加稀H2SO4溶解、过滤、洗涤、烘干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镁粉,过滤11.(2022秋·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的标注等表示错误的是A.用电解水的方法探究水的组成:

分解反应B.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化合反应C.用一氧化碳冶铁:

氧化还原反应D.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置换反应12.(2022·福建厦门·九年级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统考自主招生)往100g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会先与铁粉发生反应:。下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点对应纵坐标为6.4B.该100g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3.5%C.向B点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取DE两点间(不含D)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13.(2021·广东河源·九年级统考学业考试)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若选用A装置作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反应的化学的方程式为______,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百分比是______。(2)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最适宜的收集装置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为了环保,所接尾气处理装置中的试剂最好选用______(填选项字母)。A.水

B.浓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下列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①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②乙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才燃烧③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④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14.(2023·河南安阳·校考二模)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的装置图。

(1)实验开始前,为什么要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喷灯?(2)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15.(2023春·四川凉山·九年级宁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发现自己眼镜框中铜制部位表面有绿色的铜锈,他联想到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铜生锈的原因,请你一起探究。【提出问题】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猜想与假设】(1)根据查阅的资料猜测: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是______。【设计与实验】他仿照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说明:实验中用到的蒸馏水均已煮沸过且铜片已打磨干净)。实验编号一二三四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2)在上述实验三中,控制的因素是______,装置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3)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结论】他的猜想正确。【反思与提高】(4)生活中你会发现厨房中的铁锅与水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生锈,切开的苹果不久后变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锈”。这些物质“生锈”除了与水有关外,都与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5)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6)要除去眼镜框表面的铜绿,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写一种)。【新课学习】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或挥发性物质(气体)。因此复分解反应均为离子反应。[归纳总结](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①酸:除硅酸外一般均可溶;②碱:除NaOH、KOH、Ba(OH)2、NH3H2O溶,Ca(OH)2微溶,其余均难溶;③盐:钾、钠、铵、硝酸盐均可溶,氯化物中AgCl,Hg2Cl2不溶。硫酸盐中BaSO4、PbSO4、CaSO4、Ag2SO4。(2)常见的弱酸、弱碱:①弱酸:HF、CH3COOH、HClO、H2S、H2SO3、H3PO4、H2SiO3。②弱碱:NH3H2O、难溶碱。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间化学反应的过程。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反应物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NaOH+HCl=NaCl+H2OKOH+HCl=K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2KOH+H2SO4=K2SO4+2H2OH++OH―=H2O5.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溶液变红,又逐渐褪去H++OH―=H2O向盛有2mL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有气泡产生CO32―+2H+=H2O+CO2↑6.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为例)①“写”――根据客观事实,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BaCl2+CuSO4=BaSO4↓+CuCl2②“拆”――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把难于水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分子形式表示。Ba2++2Cl-+Cu2++SO2-4=BaSO4↓+Cu2++2Cl-[归纳总结](1)注意哪些物质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哪些物质是易溶于水的,哪些物质是微溶于水的。在写离子方程式时难溶于水的物质必须用分子式写,如BaSO4,AgCl,CaCO3等。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当反应物中有微溶物并且处于澄清状态时,应将微溶物写成离子形式。如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CO2,其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②当反应物中有微溶物,且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将微溶物写成分子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浓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a(OH)2+CO32―=CaCO3↓+2OH―;③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应用分子式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硫酸,其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SO42―=CaSO4↓+2H2O(2)注意反应是否在溶液中进行。离子方程式只能用来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例如,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之间经加热生成氨气的反应,尽管是复分解反应,但不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参与反应的,就不能用离子反应表示,只能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多元强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中拆开写;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则不拆开写。例如NaHSO4与Na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NaHCO3与Na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OH―=H2O+CO32―(4)单质、氧化物、沉淀、气体在离子方程式一律写成化学式③“删”――对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相同离子,把其中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应按数消掉。Ba2++SO2-4=BaSO4↓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电离物质仍保留化学式。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看该反应是否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2)看像“=、↑、↓“及必要的反应条件是否正确、齐全。(3)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该用离子表示的是否拆成了离子,该用分子表示的是否写成了分子式。(4)必须满足守恒原则(元素守恒、电荷守恒)。(5)不可以局部约分。注意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配数比是否正确,某些离子方程式离子数不能任意约减,例如,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当是Ba2++2OH―+2H++SO42―=BaSO4↓+2H2O而不能写成Ba2++OH―=BaSO4↓+H2O。8.离子共存的规律:(1)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间能否生成难溶物;离子间能否生成挥发性物质;离子间能否生成难电离物质。(2)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典型的氧化性离子如Fe3+、MnO4,和典型的还原性离子如Fe2+、S2、I、SO32不能共存。(3)看题目:溶液无色透明时,则不能有有色离子(Fe3+、MnO4、Fe2+、Cu2+);强酸性溶液中不存在能与H+反应的离子。(OH、和弱酸根如CO32、HCO3、F、CH3COO、S2、PO43等);强碱性溶液中不存在能与OH反应的离子。(H+、和弱碱根如NH4+、Mg2+~Ag+、HCO3、HS等);所有的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O3、HS、H2PO4、HPO42等)既不能跟H+又不能跟OH大量共存。【巩固练习】1.(2023春·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提A.铁与稀盐酸反应: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反应:C.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2023春·陕西西安·高一长安一中校考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 B.蔗糖 C.金属铝 D.H2SO4溶液3.(2023春·广东江门·高一校考期中)小明利用家庭用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导电性实验。用自来水配制约0.2mol/L的下列物质的溶液,实验时灯泡不亮的是A.白醋 B.食盐 C.蔗糖 D.小苏打4.(2023秋·湖北武汉·高一校联考期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导电性实验。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X,观察到灯泡亮度先变小到熄灭,再变大。则X可能为A.硫酸 B.硫酸钠 C.硫酸氢钠 D.氢氧化钠5.(2023春·浙江·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A.硝酸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硝酸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B.硝酸钠固体不导电,是因为硝酸钠不是电解质C.硝酸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硝酸钠溶液是电解质D.硝酸钠固体不导电,是因为硝酸钠固体中没有带电微粒6.(2023春·浙江·高一期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H++OH=BaSO4↓+H2O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7.(2023秋·江苏常州·高一常州高级中学校考期中)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已知Ca2+、OH、HCO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判断,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溶液导电能力随CO2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C. D.8.(2023春·江苏南通·高一海安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 B.、、、C.、、、 D.、、、9.(2023·高一课时练习)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A.一定有 B.一定有Ag+ C.一定有 D.无法确定10.(2023·高一课时练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只含有SO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和ClC.原溶液中一定只含有ClD.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也可能含有Cl11.(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A.仅①④ B.仅①④⑤C.仅②③ D.①②③④⑤12.(2022秋·云南丽江·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B.HCl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C.铜与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CaCO3难溶于水,所以CaCO3不是电解质13.(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D.做熔融的氯化钠导电实验时,半径较大的离子移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14.(2023春·湖南娄底·高一统考学业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盐酸滴在钢片上:B.稀盐酸溶解:C.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D.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15.(2023·湖南株洲·高一炎陵县第一中学校考学业考试)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B.、 C.、 D.、16.(2023春·安徽·高一校联考开学考试)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等。已知中强酸H3PO2与足量的K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KH2P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3PO2属于三元酸 B.KH2PO2属于酸式盐C.H2PO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D.H2PO在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17.(2023春·山西临汾·高一统考期中)某同学向一份溶液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此溶液样品中一定含有A. B. C. D.和18.(2022秋·四川绵阳·高一三台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溶液②乙醇③氢氧化铁胶体④CO2⑤碳酸氢钠溶液⑥NaHSO4(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的化学式:_______。(2)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3)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成_______色,停止加热,制得③。区分①和③两种分散系的方法是_______。(4)请写出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5)请写出除去溶液⑤中混有溶液①杂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6)如何检验纯碱溶液中存在CO_______。19.(2023春·上海嘉定·高一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校考学业考试)数字化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小组将电导率传感器插入20.00mL0.1mol·L1H2SO4溶液中,向溶液中匀速滴入等浓度的BaCl2溶液,电导率与溶液体积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溶液导电性越强,电导率值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物质分类,BaCl2属于_______(选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2)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溶的导电性由_______决定。(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图中a→b段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4)对b、c两处溶液的c(H+)进行比较,b_______c(选填“>”或“=”或“<”),说明原因_______。(5)用等浓度的Ba(OH)2溶液替换BaCl2溶液,则电导率最低点与图中b点的位置关系为A.在b上方 B.与b重合 C.在b下方 D.无法确定(6)向0.1mol·L1氨水中,匀速滴入等浓度的醋酸溶液,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C. D.(7)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O、Cl、Na+、Ca2+ B.Ag+、NO、OH、Na+C.Mg2+、MnO、K+、I D.HCO、OH、Ca2+、Na+(8)下列物质的溶液不能将Al(OH)3溶解的是A.NaOH B.NaCl C.H2SO4 D.HCl20.(2023秋·山东泰安·高一统考期末)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按树状分类法对一组物质进行的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类别1_______,类别2_______,分类标准2_______。②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③向溶液中加入Fe可产生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④将溶液和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请对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④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⑦75%酒精水溶液。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21.(2023春·湖南衡阳·高一衡阳市八中校考开学考试)有以下物质:①石墨

②铁

③蔗糖

④一氧化碳

⑤氯化铁固体

⑥碳酸氢钠固体

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纯醋酸

⑨熔融氯化钠

⑩液态氯化氢(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2)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3)将物质⑥配制成溶液,逐滴加入⑦溶液中至沉淀量最大,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4)写出用⑤的饱和溶液制备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5)磷酸()、亚磷酸()、次磷酸()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已知:1mo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mol、2mol、1mol。则、、中属于正盐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22.(2023秋·四川巴中·高一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用到了如下的化学物质:①用饱和溶液制备好的胶体

②食用白酒

③④

⑤饱和溶液

⑦液氯

⑧烧碱溶液

⑩溶液(1)一小组成员将①②⑤⑧⑩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A.都是混合物

B.都是溶液(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填编号)。(3)向⑤中加入足量铁粉后过滤,随即向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溶液,观察到滤液中先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然后迅速转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最终变为红褐色,写出白色絮状沉淀变成红褐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4)向①中逐滴加入⑩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5)向③中加入少量的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6)检验⑩中含有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7)向⑩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3.(2023秋·上海浦东新·高一校考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后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向装有不同溶液的A、B试管中各分别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待充分反应后,先将B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空烧杯C中,再将A试管中所得溶液慢慢滴加到C烧杯中。烧杯C内固体质量随A试管中加入液体体积变化如图D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B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2)将C烧杯中沉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_______实验现象,进而证明滤渣为混合物。加入稀硝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兴趣小组同学对C烧杯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进行了猜测。猜想一:Na+、Ba2+、OH猜想二:Na+、、猜想三:Na+、OH、猜想四:Na+、OH、(3)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二”还应再增加一种离子,理由是_______。(4)小组同学向滤液中加入一种物质,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由此确认上述四个猜想中只有一项是符合事实的。判断加入物质的化学式可为_______。该兴趣小组同学还想通过测定溶液导电性变化来探究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得到了一些“溶液导电性随加入电解质溶液体积变化”不同的的图像。(5)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硫酸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应符合图像_______(选填编号);如果将硫酸换成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也能得到类似的图像。(6)向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氨水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符合图像C,解释开始阶段溶液导电性为何会上升_______;如果将氨水换成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则溶液导电性变化应符合图像为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4.(2023秋·上海杨浦·高一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考期末)某兴趣小组对NaHSO4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1)下列关于NaH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因为NaHSO4是离子化合物,所以NaHSO4固体能够导电B.NaHSO4固体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个数比是2∶1C.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D.NaHSO4固体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2)取少量的NaHSO4溶液,滴加23滴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3)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相同浓度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4)图中①代表滴加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的曲线,导电能力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5)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6)___________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填a、b、c、d,下同);___________点对应的溶液中Ba2+恰好沉淀完全。(7)写出bd段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5.(2023秋·湖北武汉·高一校联考期中)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研究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现有以下5种物质:①Cu②NaCl③饱和硫酸铁溶液④⑤干冰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3)分别写出②、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可溶解在③中,产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5)将少量③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a、b、c。试将a、b、c符号以及对应的分散质具体的化学式填入下列方框中:___________。参考答案【衔接练习】1.B【详解】①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或碱,如水中含氢元素,水不是酸或碱,错误;②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正确;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才需要注明“↑”符号,错误;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正确;⑤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正确;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但是不是所有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错误。故正确的个数是3个。故选B。2.C【详解】A、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活性炭吸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酸与活泼金属或碳酸盐反应都会产生气体,故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不同,故二者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催化剂是指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产生气泡的速率变快,只能说明硫酸铜溶液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无法说明硫酸铜溶液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故无法说明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详解】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物质逸出,天平保持平衡,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划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大,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4.D【分析】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Zn>Cu>Ag,锌粉首先和硝酸银反应,待硝酸银反应完后,再和硝酸铜反应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A、根据图示,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此时溶质为Zn(NO3)2,说明锌已将硝酸铜和硝酸银中的铜和银完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至少有2种,故选项正确;B、c~d间(不含两点)有2种溶质,分别是Zn(NO3)2,Cu(NO3)2,说明锌和硝酸银已反应完,锌开始与硝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故选项正确;C、从m1变化到m2,溶液种有3种溶质,分别是Zn(NO3)2,AgNO3,Cu(NO3)2,说明此时发生的是锌和硝酸银的反应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析出金属质量增加,则溶液总质量减少,该反应过程硫酸铜质量不变,根据以下公式:,得出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正确;D、m2位于ab段,此时发生的是锌和硝酸银的反应假设m2恰好和硝酸银反应,此时生成的银质量为,说明此时生成的滤渣含量小于21.6g,m4位于e点,此时锌已将硝酸铜和硝酸银中的铜和银完全置换出来,此时和硝酸铜反应的锌质量最大为m4m2=13..0g6.5g=6.5g,假设6.5g为参与反应的锌质量,设生成的铜质量为说明此时生成的铜含量小于6.4g,则d点滤渣质量应该小于216g+64g=28g,故选项D错误;故选:D。5.D【详解】A、二氧化碳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无法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会使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无气体参与或生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故选D。6.C【详解】A、工业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焦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提供高温,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提供还原剂CO,故工业炼铁炉中焦炭主要发生反应①和③,不符合题意;B、反应④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固体质量增大,不符合题意;C、反应②可能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反应②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D、反应⑤为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变红色,实验中B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选项利用所示器材能完成,不符合题意;B、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说明生成了水,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可燃性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选项利用所示器材不能完成,符合题意;C、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选项利用所示器材能完成,不符合题意;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不变,改变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根据F浮=GF,可知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越大,故选项利用所示器材能完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详解】A、由于镁比铝活泼,则镁与盐酸反应较快,则曲线①为镁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该选项说法正确;B、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则AB段压强变小,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降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于、,则消耗相同的盐酸,消耗的镁片与铝片的质量比为(24×3):54=4:3,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消耗的盐酸相同,根据元素守恒,则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9.C【详解】A、根据坐标可知,未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pH为12,溶液呈碱性,最终溶液呈酸性,所以说明该反应为向氢氧化钠溶液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但最终溶液的pH小于2,说明盐酸的pH小于2,选项错误;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杯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Zn直至过量,则说明盐酸全部反应,而两杯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则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则,根据比例式可知,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铁消耗的质量少,则铁的横坐标数值应小于锌的横坐标数值,选项错误;C、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镁和氧化镁完全反应,设镁和氧化镁的质量为n,则,根据比例式可知,镁与稀硫酸生成生成硫酸镁的质量大于氧化镁,则镁的纵坐标更大,选项正确;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应该减小,选项错误。故选C。10.C【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甲烷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甲烷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硫酸与铁粉、CuO都能反应,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KCl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采用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能够除去二氧化锰,得到纯净的KCl,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镁粉与FeCl2、CuCl2都能反应,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11.C【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且该反应为分解反应,生成物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二氧化碳用于制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物有2种,生成物有1种,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C、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在高温的条件下能将铁从含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题中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故C错误;D、木炭具有还原性,在高温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C。12.C【详解】A、由题意可知,A~B段,是铁与氯化铜反应,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1.2g5.6g=5.6g,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6.4g,故剩余的固体为铜,且质量为6.4g,故D点对应的纵坐标为6.4,正确;B、A~B段是铁与氯化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5.6g,设氯化铜的质量为y,则有:,解得y=13.5g,原溶液质量为100g,所以氯化铜质量分数为=13.5%,B正确;C、由题可知,B点时氯化铜与铁恰好完全反应,B点后溶液中无氯化铜,只有氯化亚铁,所以向B点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故C错误;D、由图分析可知,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6.4g时,反应CuCl2+Fe=FeCl2+Cu已经结束,B点后所加入的铁没有参与反应,故DE两点间(不含D)的剩余固体的成分是Cu和Fe;此剩余固体加入盐酸,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均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故选C。13.(1)锥形瓶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25%(2)2NH4Cl+Ca(OH)2CaCl2+2H2O+2NH3↑HC(3)①③/③①【详解】(1)①为锥形瓶;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若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的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百分比是:;(2)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最适宜用装置H来收集;氨气显碱性,不能用碱性溶液吸收,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硫酸的吸收能力比水大,所以最好选用硫酸溶液来吸收处理氨气,防止造成空气污染;(3)①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否则无法耗尽装置内的氧气,测定结果不准确,选项说法正确;②乙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燃烧,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二者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③丙实验蒸发操作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选项说法正确;④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丁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会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以防气体不纯加热发生爆炸,选项说法错误;故选:①③。14.(1)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2)(3)在实验装置尾部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详解】(1)一氧化碳可燃,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故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CO一段时间,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2)玻璃管中发生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3)尾气中含有毒的一氧化碳,不处理会污染空气,可在实验装置尾部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15.(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合理即可)(2)二氧化碳/CO2反应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操作简单,安全(3)(4)氧气(5)与氧气隔绝/充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合理即可)(6)稀盐酸/稀硫酸【详解】(1)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可以推知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合理即可);(2)在上述实验三中,铜片只与水、氧气接触,故控制的因素是二氧化碳;装置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氧化氢制氧气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反应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或操作简单,安全,故填:二氧化碳或CO2;;反应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或操作简单,安全;(3)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4)厨房中的铁锅与水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生锈,切开的苹果不久后变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锈”,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这些物质“生锈”除了与水有关外,都与氧气有关,故填:氧气;(5)食物腐败是氧化反应,有氧气的参加,因此延长食品保质期可以隔绝氧气储存或充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故填:与氧气隔绝或充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合理即可);(6)铜绿可以和酸反应,故要除去眼镜框表面的铜绿,应选用的药品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故填:稀盐酸或稀硫酸。【巩固练习】1.B【详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碳酸钙是难溶物,保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答案选B。2.A【详解】A.氯化钠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可导电,属于电解质,A正确;B.蔗糖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C.金属铝为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D.H2SO4溶液为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故答案为:A。3.C【详解】A.白醋在水中电离出H+和CH3COO导电,灯泡亮,A项不符合题意;B.食盐溶于水产生Na+和Cl导电,灯泡亮,B项不符合题意;C.蔗糖溶于水不能电离,不导电,灯泡不亮,C项符合题意;D.小苏打溶于水电离出Na+和碳酸氢根导电,灯泡亮,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详解】A.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恰好反应时,导电性几乎为0,硫酸过量后,导电性增强,灯泡又变亮,A符合;B.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导电性不可能变为0,B不符合;C.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钡恰好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水,继续滴加硫酸氢钠生成硫酸钠和水,导电性不可能变为0,C不符合;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导电性应该增强,D不符合;答案选A。5.A【详解】A.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硝酸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硝酸钠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A正确;B.硝酸钠是盐,属于电解质,但是其固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导电,B错误;C.硝酸钠溶液是混合物,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错误;D.硝酸钠固体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但是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D错误;故选A。6.B【分析】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向一定体积的Ba(OH)2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至过量,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B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硫酸电离出的离子导电。A.BaSO4虽然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B.B处溶质是硫酸钡,在水溶液电离出的离子浓度极小,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正确;C.a时刻Ba(OH)2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硫酸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D错误;故答案选B。7.D【详解】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钙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在减少,溶液导电能力减弱,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在增大,钙离子的浓度与原来相等,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与原来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但OH的摩尔导电率大于HCO3的摩尔电导率,所以最后溶液的导电性小于原来,最后不变;D符合。答案选D。8.D【详解】A.是紫色,故A不符合题意;B.与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而不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9.D【分析】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也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硫酸钡都不溶于酸。A.若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会溶于硝酸,A错误;B.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也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硫酸钡都不溶于酸,B错误;C.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也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硫酸钡都不溶于酸,C错误;D.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不能确定,D正确;故选D。10.D【分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存在SO42或Ag+;由于①中加入了氯化钡,引进了氯离子,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据此进行判断。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的离子有SO42或Ag+,由于步骤①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引进了Cl,步骤③也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氯离子,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原溶液中可能存在SO42或Ag+,故选:D。11.D【详解】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在上述条件下自身能导电的化合物,而不是溶于水反应后再导电的物质,另外,电解质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与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无关,紧扣条件,便可得到正确结论。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但硫酸钡是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一水合氨是电解质;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不能电离不能导电;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也有钠离子,不是酸是盐;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有些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小,放在水中不能导电,但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也不一定不导电,例如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形成碳酸,碳酸为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故选D。12.B【详解】A.Cl2溶于水产生了HClO和HCl,两者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导电,Cl2不是电解质,A项错误;B.HCl溶于水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HCl为电解质,B项正确;C.铜和石墨均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导电,两者均为单质,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D.CaCO3是难溶于水的盐,是电解质,是否为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D项错误;故选B。13.D【详解】A.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但不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选项A错误;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够使溶液导电,但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选项B错误;C.溶于水能电离出,但属于盐,选项C错误;D.熔融的氯化钠中存在和,离子半径,做熔融的氯化钠导电实验时,移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选项D正确;答案选D。14.D【详解】A.稀盐酸和铜不反应,因为铜的活泼性弱于H,A错误;B.稀盐酸溶解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2H2O+Mg2+,B错误;C.铁片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其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C错误;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正确;故选D。15.A【详解】A.、不反应而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B.、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生成水,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16.C【详解】A.中强酸与足量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因此属于一元酸,A选项错误;B.属于正盐,B选项错误;C.在酸性溶液中与氢离子会结合,不能大量存在,C选项正确;D.H2PO在碱性溶液中与氢氧根不反应,可以大量存在,D选项错误;故选C。17.A【详解】原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沉淀中一定含硫酸钡,还形成一种可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为亚硫酸钡或碳酸钡,故不能确定含亚硫酸根或碳酸根,氯离子和钠离子无法确定,故选A。18.(1)Na2CO3(2)⑥②④(3)红褐丁达尔效应(4)NaHSO4=Na++H++(5)Na2CO3+CO2+H2O=2NaHCO3(6)取适量待检液于一支洁净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O【详解】(1)“纯碱”的化学式Na2CO3。故答案为:Na2CO3。(2)①纯碱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乙醇为非电解质;③氢氧化铁胶体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CO2溶于水生成H2CO3不是本身导电,为非电解质;⑤碳酸氢钠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NaHSO4为溶于水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答案为⑥;②④。(3)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继续煮沸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因此可以用此特点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操作是用激光笔从垂直方向照射胶体,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答案为:红褐;丁达尔效应。(4)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故答案为:NaHSO4=Na++H++。(5)通过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可以使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故可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杂质,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故答案为:Na2CO3+CO2+H2O=2NaHCO3。(6)CO的检验方法:取适量待检液于一支洁净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O。故答案为:取适量待检液于一支洁净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O。19.(1)强电解质(2)离子浓度大小(3)SO+Ba2+=BaSO4↓(4)>过量的BaCl2溶液中的水使溶液中的H+浓度减小(5)C(6)B(7)A(8)B【详解】(1)BaCl2在水溶液完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属于强电解质;(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溶的导电性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就越强;(3)向H2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二者会发生复分解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反应产生BaSO4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Ba2+=BaSO4↓,虽然离子带有电荷数目不变,但由于BaCl2溶液的水导致溶液体积变大,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故溶液的电导率减小;(4)b点恰好发生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b点后BaCl2溶液过量,但HCl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的体积增大,导致溶液中c(H+)会逐渐减小,故c(H+):b>c;(5)若使用等浓度的Ba(OH)2溶液替换BaCl2溶液,会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在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电导率几乎为0,故电导率最低点在图中b点的下方,故合理选项是C;(6)氨水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只能微弱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OH,溶液的电导率不大。向其中加入弱酸醋酸溶液时,二者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强电解质CH3COONH4,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增强,当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大,此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后来醋酸溶液过量,过量的醋酸溶液对CH3COONH4起稀释作用,导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少,溶液的电导率逐渐降低,故加入醋酸溶液时电导率变化曲线是B;(7)A.选项水溶液显无色,且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B.Ag+与OH会发生反应产生Ag2O、H2O,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MnO的水溶液显紫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电离存在;且与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D.HCO、OH、Ca2+会发生离子反应产生CaCO3沉淀、H2O,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8)A.NaOH是强碱,能够与Al(OH)3发生反应产生NaAlO2、H2O,A不符合题意;B.NaCl与Al(OH)3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能溶解Al(OH)3,B符合题意;C.H2SO4是二元强酸,能够与Al(OH)3发生反应产生Al2(SO4)3、H2O,C不符合题意;D.HCl是一元强酸,能够与Al(OH)3发生反应产生AlCl3、H2O,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20.(1)混合物单质元素种类

(2)①③②④⑦⑤⑥【详解】(1)①类别1中空气、氯化钠溶液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类别2中氮气、铁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分类标准2为元素种类;②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有:氢氧化钡、硫酸氢钠;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氢离子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和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④将溶液和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时生成硫酸钠、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形成乳浊液;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得到硝酸钾溶液;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属于浊液;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得到碳酸氢钡溶液;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是氢氧化铁胶粒;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纳米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得到胶体;⑦碘和酒精的混合物,为碘酒溶液;综上分析,属于浊液的是:①③,属于溶液的是:②④⑦,属于胶体的是:⑤⑥。21.(1)⑤⑥⑧⑨⑩①②⑦⑨(2)(3)(4)(5)【详解】(1)①石墨是单质,可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铁是金属单质,可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蔗糖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④一氧化碳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⑤氯化铁固体不导电,在水中能导电,是电解质;⑥碳酸氢钠固体不导电,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⑦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纯醋酸不能导电,在水中能导电,是电解质;⑨熔融氯化钠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是电解质;⑩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在水中能导电,是电解质;则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⑤⑥⑧⑨⑩;能导电的是①②⑦⑨。(2)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3)将碳酸氢钠配制成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至沉淀量最大,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氯化铁饱和溶液制备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已知:1mo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mol、2mol、1mol,这说明三种酸分别是三元酸、二元酸和一元酸,则、、中属于正盐的是。22.(1)A(2)⑥①⑤⑧⑩(3)4Fe(OH)2+O2+2H2O=4Fe(OH)3(4)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红褐色沉淀溶解Fe(OH)3+3H+=Fe3++3H2O(5)+2OH=AlO+H2O(6)首先在试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BaSO4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SO(7)Ba2++H++OH+SO═BaSO4↓+H2O【详解】(1)①用饱和溶液制备好的胶体、②食用白酒、⑤饱和溶液、⑧烧碱溶液、⑩溶液都是多种物质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故选A。(2)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⑥,能导电的有①⑤⑧⑩。(3)Fe(OH)2白色絮状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Fe(OH)3变成红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4)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电离出的SO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胶体聚沉后会产生Fe(OH)3沉淀,继续加入硫酸,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红褐色沉淀溶解,生成FeCl3和水,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5)向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OH=AlO+H2O。(6)首先在试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BaSO4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SO。(7)向NaHSO4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H++OH+SO═BaSO4↓+H2O。23.(1)2H+++Ba2++2OH=BaSO4↓+2H2OBa2+、OH(2)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BaCO3+2H+=Ba2++H2O+CO2↑(3)B试管中含过量的Ba(OH)2,加入A试管中所得溶液,Ba2+全部与、形成BaCO3、BaSO4沉淀,猜想二中还应增加OH(4)H2SO4(5)AMgSO4(6)醋酸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