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3课时教师: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核舟记》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
4.教学时数:2课时(90分钟)
第一课时:
1.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术——核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阅读课文(1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核舟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核舟工艺的赞美。
3.精读课文(20分钟)
1)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层次;
2)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3)了解核舟的制作工艺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1)课文是如何描绘核舟工艺的?
2)核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何寓意?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5分钟)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核舟的制作工艺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课文解析(35分钟)
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2)解读课文中的难点,如成语、古文句式等;
3)探讨作者通过核舟所表达的美好寓意。
3.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核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4.课后作业(10分钟)
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延伸(10分钟)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核舟的资料,了解核舟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核舟记》,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术核舟的制作工艺,感悟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课文结构、解读难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5.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前期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具备了阅读理解、文学鉴赏、修辞手法识别等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古代文化、民间艺术有一定了解,为学习《核舟记》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元素较感兴趣。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能力。此外,学生的思维活跃,喜欢通过实际操作、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课文中的古文句式、成语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其次,核舟制作工艺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形象地理解;再次,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可能把握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引导;最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讨论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和指导。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难点、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古文鉴赏能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核舟的制作工艺、课文中的美好寓意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核舟实物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核舟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运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核舟制作工艺,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如成语接龙、古文填空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查找核舟相关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实施:
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核舟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运用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精读课文: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
4.课堂小结:利用教学软件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小结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课后作业:布置与核舟相关的网络资料查找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五、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5分钟)
1.教师准备:
-精心备课,梳理课文《核舟记》的重难点,设计教学活动和课堂练习;
-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确保课堂展示效果。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核舟的基本概念;
-搜集与核舟相关的资料,拓宽知识面。
(二)课中教学(4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核舟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核舟吗?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2.自主阅读(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核舟的制作工艺和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精读课文(15分钟)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讲授法讲解重难点,如古文句式、成语等;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举例分析: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句话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小组讨论(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1)课文是如何描绘核舟工艺的?
2)核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何寓意?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利用教学软件设计课堂小结活动,如成语接龙、古文填空等;
-学生参与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练习(5分钟)
-教师布置与核舟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现场解答疑问。
(三)课后拓展(10分钟)
1.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搜集与核舟相关的资料,拓展知识面。
2.课后反思:
-教师根据课堂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总结学习心得,提升学习能力。
本节课用时总计45分钟,其中课前准备5分钟,课中教学40分钟,课后拓展10分钟。教学流程紧密围绕课文《核舟记》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学鉴赏、修辞手法识别等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重难点知识。同时,课后拓展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六、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介绍核舟在内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古文观止》:收录了许多经典古文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提高古文鉴赏能力;
-《修辞手法与应用》:系统讲解各种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搜集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资料,如剪纸、泥塑等,比较它们与核舟的异同;
-选择一篇古文进行阅读,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创作一篇以核舟为题材的短文。七、板书设计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核舟的制作工艺
-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课文修辞手法
-比喻
-排比
-核舟的文化寓意
-课文结构分析
②简洁明了:
-关键词:核舟、工艺、修辞、文化、结构
-简洁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③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彩笔区分不同板块,增强视觉效果
-在关键知识点旁绘制相关图案,如核舟简图、修辞手法图标
-设计趣味性的连线题,将修辞手法与课文中的具体句子相连,激发学生兴趣
板书设计旨在通过清晰的条理、简洁的表达和艺术性的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核舟记》的重点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核舟记》,了解了核舟的制作工艺、课文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核舟工艺的赞美,以及核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能在实际阅读和写作中运用。
2.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以下哪个词语在课文中表示核舟工艺的特点?
A.因势象形
B.各具情态
C.罔不
D.寓意
2)以下哪个修辞手法在课文中有体现?
A.比喻
B.拟人
C.反问
D.对比
(2)简答题:
1)请简要介绍核舟的制作工艺。
2)请举例说明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应用题: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对核舟进行描述。
(4)拓展题:
搜集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资料,比较它们与核舟的异同。
3.检测结果分析:
-教师在课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批改和分析,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学反思在本次《核舟记》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核舟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讨论,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对于核舟制作工艺的讲解,我意识到仅凭语言描述可能难以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今后,我考虑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让学生们亲自体验核舟制作过程,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2.在分析课文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对于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仍显得有些生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一些实际例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3.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核舟的文化寓意理解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拓展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核舟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4.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古文兴趣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
5.板书设计方面,虽然我力求简洁明了,但仍有学生反映部分知识点难以记忆。为此,我打算在板书中加入更多生动形象的图案,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重点知识。典型例题讲解-题目:请从课文中找出三个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
1)句子:如玉的舟。
分析: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核舟比作玉石,形象地描绘出核舟的精美和珍贵。
2)句子:舟上雕刻的山水,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分析: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核舟上的雕刻比作流动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核舟的艺术魅力。
3)句子:舟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舟中走出。
分析: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核舟上的人物比作活人,突出了核舟工艺的高超。
2.典型例题2:解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题目:请解析课文中的“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句话。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核舟制作工艺的特点,即根据材料的自然形态来塑造形象,使得每个作品都具有独特的神态。这句话突出了核舟工艺的精湛和独特。
3.典型例题3:阐述核舟的文化寓意
-题目:请阐述课文中所表达的核舟的文化寓意。
-答案:课文通过赞美核舟的制作工艺,传达了对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核舟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技艺的敬仰等。
4.典型例题4:探讨课文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会副主席个人工作总结
- 如何讲解机动车商业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新人培训课程模板课件
- 家庭金融理财
- 合同签署申请表-外包-V1.0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 《冬季如何进补》课件
- 《产销资料库》课件
- 地铁公共安全教育课件
- 卷02-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第一辑(解析版)
- 临时导游临时停车场租赁条款
-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中医基础理论(一)
- 2024至2030年中国空压机市场深度评估及市场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 第四届“长城杯”网络安全大赛(高校组)初赛备赛试题库-中(多选题部分)
- 三年级数学脱式计算题-800道
- 燃气管道年度检验报告
-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 外墙维修施工劳务合同协议书
- 液压驱动抽油机结构设计任务书
- JTG-T-3334-2018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