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青岛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学年青岛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学年青岛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学年青岛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学年青岛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青岛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代代相承的口头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传统知识和审美趣味,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记录着民众生活的历史,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人民群众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历史记忆。与“正史”相比,民间文学记述的不是帝王将相的传记,而是普通民众的生活,构成了群众表达观念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历史事件和人物评说的“人民立场”,表现了人民的遭遇、理想、情绪和美学趣味。人民性越高,艺术性又能与之相称,这种作品无疑就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同时,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对于一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来说,世代传承的史诗、神话就是他们的权威史料,其中记载着有关民族诞生、迁徙、繁衍的历史信息,见证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同其他历史叙事共同绘就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民间文学包含着人民群众鲜活、丰沛的思想感情,是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彰显。中国民间文学向来肯定正直、善良、忠厚、诚实等品质,赞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培育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这种精神财富,将永远成为各民族思想、品格、修养的不竭灵泉!例如,“神农尝百草”的神话诞生至今已有数千年之久,其口耳相传说明了中华民族对于坚忍不拔、身体力行、舍己为人等文化品格的认可和推崇。在汪洋无际、波涛汹涌的民间文学的内容的大海里,民间文学彰显着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以及群众的生活愿景。比如,很多民间故事都以“大团圆”作为结局,这种经典叙事模式,传递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观念,表达着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中国民间文学根脉悠长、内容丰赡,是一座关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宝库。它不是坐在书斋里的文人写出来的“纯文学”,而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集体创作,包含着许多经过验证的、具有科学性的经验、技术、知识,是指导农业生产、安排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例如,“冬吃萝卜夏吃姜”等民间谚语有效推动着有关防病治病传统知识的世代传承与社会实践。又如,各地普遍流传的二十四节气农谚,好懂易记,实用性强,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千百年来被广大劳动人民视作农业生产的知识宝典。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化表达的集大成者,展现着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趣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并传承着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说唱、戏曲等诸多文类。与依托文字书写和文本传播的作家文学不同,民间文学不是“阅读”的艺术,而是“说”“唱”的艺术、“悦耳”的艺术,只有在动态的口头演述中、立体的民俗生活里,才能领悟其艺术的美感和真谛。中国文学中的诗、词、曲等韵体文学,白话小说等散体文学的诞生、发展及其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无不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同时,民间文学的语言质朴有力、刚健清新、生动活泼,更是充分彰显着人民群众朴素、自在的美学艺术追求。民间文学是扎根于生产生活实践的艺术花朵。千百年来,民间文学深度融入劳动生产、日常生活、人生礼仪、岁时节令等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和精神滋养,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赓续绵延。(摘编自张建军《新时代民间文学赓续中华文脉》)材料二: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不完全属于“文学”。民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是民众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和民众的其他生活融为一体,并非一个单纯的审美过程。民间文学是文学,但又确实是“非”文学的。文学是一种写作,而民间文学显然不是写作出来的,它虽具有文学或审美的属性,但不是其突出特征;民间文学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民众在从事民间文学活动时,并不把它当作艺术创作来对待,民间创作行为常常是伴随着生产或其他活动一道进行的。民间文学有着充分的实用意义,是民众进行生产和娱乐的基本方式,可称之为“民间文学生活”。此外,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的情感表达,是一个区域民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的叙事。这些均与作家文学和其他文学形式有很大的区别。从生活的角度定位民间文学,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认识民间文学;将民间文学复归为原本的生活状态,从实际生活中进入其存在空间,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民间文学。同时,对民间文学现实意义的把握,也只能在现实生活的宽广维度中进行,否则,这种把握就是不充分的、不全面的。以往对民间文学现实意义或价值的认识局限于文学范畴,事实上,只有将民间文学置于其现实生活中加以审视,才能突显其意义和价值。一提及民间文学,人们就会列举许多文本,诸如《白蛇传》《鲁班的传说》《狼外婆的故事》等书面文本,并用书名号将文本的名称标识出来。在呈现样式上,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没有区别。而且,一旦民间采风记录下来,这一书面文本便成为经典,被学者反复引用,那些口耳相传的处于生活形态的民间文学(生活文本)反而陷入被遗弃的境地。其实,文本植根于现实表演情境,两者本为一体,脱离了现实表演情境,文本就可能会被误读。(摘编自万建中《民间文学:日常生活的审美形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民间文学相比,正史缺少的是人民立场,不能表现人民的遭遇、理想、情绪和美学趣味。B.民间文学语言质朴有力、刚健清新、生动活泼,比作家文学更能彰显人民群众朴素、自在的美学艺术追求。C.民间文学不是文人写作出来的,而常常是伴随着民众生产或进行其他活动时产生的,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D.《白蛇传》《鲁班的传说》《狼外婆的故事》等民间文学文本,被学者反复引用,因此便成为经典。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间文学具有人民性,凡是人民性越高的作品,必定就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B.民间文学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是文人写出来的“纯文学”无法替代的。C.我们要从文学范畴和现实生活两个角度去审视民间文学,才能突显其意义和价值。D.民间文学脱离了现实表演情境,对书面文本与生活文本的解读往往存在一定差异。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过去,人们在装卸重物、建造房屋、修路、伐木、打粮、打鱼、榨油时,为统一步调、鼓舞精神、缓解疲劳而创作了一种带有吆喝、呼号特征的劳动号子。B.孩子玩拍手游戏时,会欢唱《拍手歌》之类的歌谣:“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儿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儿……”C.贵州麻山等地的苗族群众在举行丧葬仪式时,会通宵达旦地唱诵《亚鲁王》史诗,咏唱先祖亚鲁王创世、迁徙、征战的历史。D.353年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邀约谢安、孙绰等41位风雅名士,在会稽山兰亭举行祓禊活动,边饮酒边赋诗并写就《兰亭集序》。4.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民间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请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涞园寻雨吴佳骏①雨不见了。②我猜想它钻入了涞园,可这园子太空旷了,草丛间,石缝中,竹林里……我找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丝毫线索。我想,莫不是雨走丢了吧,毕竟人间太过复杂,老是让许多东西迷路。我经常听人言及那些走丢的马、羊、狗等,他们走丢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最初那阵子,会有好心人四处找,像我找寻这场雨那样,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厌倦了,失去了继续寻找的耐心和信心。于是,那些走丢的,便渐渐地从人世间消失了,也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③我会放弃寻找一场雨吗?④在很多人眼中,雨并不比一只动物或一个人重要。雨也不是我的亲人或朋友,我去找它,这行为本身就显得有些荒诞。但我还是要去找它,我不能没有寻找的动力。人活得太务实了,必须找点务虚的事情做。不然,活着有啥劲?⑤我断定这场雨是钻入涞园了。不然,涞园不会那么静。脚下的青石板有些年头了,走在上面,感觉自己就是时间的一部分。那些凹凸的纹路,像一排排琴键,我蹲下身子,伸手弹了弹,却听不见岁月的回响。右侧的围墙呈浅灰,像梦境的颜色。我起身倚在围墙上,眺望江对面的山景。山脉起起伏伏,被薄雾晕染得犹如水墨画。墙体上,一只蜗牛正在缓慢地爬行,企图爬到画里去隐居,偷偷将硬壳脱下来,换上一件轻便的衣裳。它不想下辈子再负重地活着,接受命运的惩罚。我多想替这只蜗牛做点什么,但思忖良久,终究还是什么都没做。跟这只蜗牛比起来,我并不幸运多少。⑥还是继续找雨吧。⑦雨。雨。雨。我在心中呼唤着。这呼唤让我觉得陌生,仿佛木鱼在呻吟。我背转身去,想找个地方坐下,平复一下心绪。就在这时,我瞧见那大片的翠竹全在朝我点头和挥手。我瞬间兴奋起来,以为是翠竹发现了雨,招呼我过去。我面带微笑,礼貌性地向翠竹靠拢。哪承想,那些翠竹都拒绝向我透露任何秘密。它们招呼我,压根儿就不是说雨的事,而是希望我将它们脱下的外衣——那些笋壳——找回来,替涞园缝一件百衲衣。它们相信,我既然能够虔诚地寻找一场雨,也能够虔诚地替它们寻找一堆旧衣服。翠竹的暗示,让我十分为难。我明白,寻找一堆旧衣服,并不比寻找一场雨容易。因为,它们的外衣,有的已经被周边的妇女捡去包了粽子,有的已经被当地的老太捡去做了鞋样。竹子跟人一样固执,明明理想都破灭了,还依然存有理想主义的幻想。⑧我不能在翠竹前久站。站久了,我怕自己也站成一根竹子,参与到它们的幻梦中去。我必须清醒地活着,否则,我不可能找到这场雨。

⑨雨到底躲在哪里呢?我以想雨的方式来忘掉竹。我的心很小,只有忘掉些东西,才能想起些东西。草地绿茵茵的,遮盖着地皮。我从草地旁走过,总感觉那些草要对我说话。它们的头,在我的小腿肚上蹭来蹭去。我意识到草的想法,索性就在草地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来,听它们到底想说什么——是说雨的去向,还是说草的枯荣,我不得而知。我只需要坐下来,就是对草的慰藉和尊重。事实也是如此,我一坐下来,草就安静了,低着头,变得极其温顺。我等着它们开口,可草却集体沉默。也许,我对它们而言,还是太陌生了,它们根本信不过我。草不敢确认,我究竟是人间的一个过客,还是一个暗探,抑或是一个出逃者,一个逐梦人。⑩我很同情这些野草,像同情世上的许多人。在此之前,我以为只有人才活得那么卑微,不想草也活得如此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你看那成团的茅草,头都白完了,仍在仰望苍穹,这姿势让我热泪盈眶,感动莫名。我摸摸身旁一株草的叶子,准备起身朝前走,谁知指尖却触碰到一滴水珠。我感谢这株草,它以这种方式告诉我,雨一定来过。⑪在草的指引下,我沿着石板小路向前寻觅。小路越走越幽深,正在我四顾茫然时,从前方隐隐传来几声蛙鸣。那蛙鸣湿漉漉的,好似被雨浸泡过。我感到一阵窃喜,循着那蛙鸣,我直直地跑过去,眼前出现偌大一个荷塘。风一吹,绿就溢满了山湾。可惜这是白昼,不是夜晚,我想象不出荷塘在夜间的景象。唯有那每枝荷秆都撑开伞,想盖住这蛙鸣,也盖住蛙鸣中的不安。我仔细观察每张荷叶,看雨是否就藏在荷叶底下,但观察了许久,也不见雨爬到荷叶上来午睡或示爱。我有些失望了,在荷塘边彷徨彳亍,差点把自己走成了一朵莲。⑫那该怎么办呢,荷塘的旁边,就是涞园的出口。我是继续留在园中找雨,还是走出去,放自己一条生路?即使找不到雨,我也不应该丢失自己才对。想透了这一点,我顿时轻松了,也释怀了。⑬没有再犹豫,我走出了涞园。可当我的脚跨出涞园那一刻,不知为何,我的眼角竟滚落出一滴清泪。我靠在石门上,身子颤抖不已。原来,这场雨就藏在我的心间,难怪我找不到它。这滴泪水,就是雨变的。⑭大概是雨早已窥到我的心田快干涸了吧,才偷偷地住进去,给我以润泽。这无疑是一场好雨,一场知春的雨。有了它的浇灌,说不定许多年后的一天,在我体内的某个空旷地带,会生长出一片更加葱郁的园地。⑮想到这,我不禁喜极而泣。(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很多人眼中,我去寻找一场雨的行为是荒诞的,但我不会放弃,我需要从中获取前进的动力。B.作者用青石板、围墙和江对面的山景表现了涞园的沉寂、幽深,描写蜗牛则给涞园带来生机与空灵之感。C.作者通过写翠竹寻找自己已成为粽子、鞋样、“纸钱”的笋壳,否定了固执的理想主义幻想家。D.作者笔下的涞园,就像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是自己疗伤的地方,能够抚慰作者内心的苦痛,使之走出内心的迷茫。7.关于文中第⑪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段中的蛙鸣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蛙鸣一样,都是以动衬静,用蛙声的热闹衬托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落寞之情

。B.画线句子与《荷塘月色》中“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样,都是运用通感的修辞。C.加点的“溢”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荷叶的多、密,又写出了风吹荷塘时,满塘荷叶随风摆动的动态美。D.本段写“我”差点走成了一朵莲,看似是写“我”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实则是写“我”在寻雨的过程中,差点迷失了自我。8.学校摄影社团想把文章第⑤段拍成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根据文本,完成以下表格。(4分)分镜头脚本音乐特点古典、低沉、舒缓远镜头沿着浅灰色的围墙,一条曲曲折折的青石板路伸向园子深处,越过围墙放眼望去,江对面的山脉起起伏伏,被薄雾晕染得犹如水墨画。特写镜头①(任选一个特写镜头)画外音②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喜极而泣”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个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韦彪字孟达,扶风平陵人也。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好学洽闻,雅称儒宗。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以病免,复归教授。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显宗闻彪名,永平六年,召拜谒者,赐以车马衣服,三迁魏郡太守。肃宗即位,以病免。征为左中郎将、长乐卫尉,数陈政术,每归宽厚。比上疏乞骸骨,拜为奉车都尉,秩中二千石,赏赐恩宠,侔于亲戚。建初七年,车驾西巡府,以彪行太常从。数召入,问以三辅旧事、礼仪风俗。彪因建言:“今西巡旧都,宜追录高祖、中宗功臣,褒显先勋,纪其子孙。”帝纳之。行至长安,乃制诏京兆尹、右扶风求萧何、霍光后。时光无苗裔,唯封何末孙熊为侯。建初二年已封曹参后曹湛为平阳侯,故不复及焉。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曰:“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士宜以才行为先,不可纯以阀阅。然其要归,在于选二千石。二千石贤,则贡举皆得其人矣。”帝深纳之。彪以世承二帝吏化之后,多以苛瓤为能,又置官选职,不必以才,因盛夏多寒,上疏谏曰:“臣闻政化之本,必顺阴阳。伏见立夏以来,当暑而寒,殆以刑罚刻急,郡国不奉时令之所致也。农人急于务而苛吏夺其时,赋发充常调而贪吏割其财,此其巨患也。夫欲急人所务,当先除其所患。又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补益于朝者。又御史外迁,动据州郡。并宜清选其任,责以言绩。其二千石视事虽久,而为吏民所便安者,宜增秩重赏,勿妄徙。惟留圣心。”书奏,帝纳之。永元元年,卒,诏尚书:“故大鸿胪韦彪,在位无愆,方欲录用,奄忽而卒。其赐钱二十万,布百匹,谷三千斛。”彪清俭好施,禄赐分与宗族,家无余财。(节选自《后汉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断句处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3分)是时A陈事者多B言郡国C贡举D率非功次E故守职F益懈G而吏事浸疏H咎在州郡。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等到,与《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的“比”意思相同。B.简,选拔,与《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简”意思不相同。C.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所以称郡守为“二千石”。D.“臣闻政化之本”与《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之”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彪孝敬父母,父母去世后极为哀痛,守丧三年消瘦不堪;他又乐于学习,被称为儒宗,于建安末年被举荐为孝廉。B.韦彪才能出众,受到汉显宗、汉肃宗的器重。他多次向汉肃宗奏陈治国之法,退休后受到的恩赐与皇室亲戚匹敌。C.皇帝西巡时,韦彪建议皇帝追录、表彰荣显先帝时的功臣,并记载他们的子孙世系,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D.韦彪重视官员选拔,认为官员不仅要贤能宽厚,还要学识广博、忠诚正直,对朝廷政务有所补益。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大鸿胪韦彪,在位无愆,方欲录用,奄忽而卒。(2)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14.韦彪品行宽厚,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春霁胡浩然迟日融和,乍雨歇东郊,嫩草凝碧。紫燕双飞,海棠相衬,妆点上林春色。点然望极,因人天气浑无力。又听得,园苑数声莺啭柳阴直。当此暗想,故国繁华,俨然游人,依旧南陌。院深沈、梨花乱落,那堪如练点衣白。酒量顿宽洪量窄。算此情景,除非殢酒狂欢,恣歌沈醉,有谁知得。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三句照应标题,描绘了春日东郊雨水初歇、阳光和煦、嫩草碧绿的景象,给人以清新、生机勃勃的感觉。B.上片中的“天气”并非单纯指自然界的气候,而是与词人的心境相呼应,强调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力”感。C.“梨花乱落”中的“乱”字一语双关,既描绘出梨花纷纷扬扬、毫无规律飘落的情景,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序和纷乱。D.“酒量顿宽”与《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异曲同工,都是通过酒量大小来写诗人想借酒消愁而无法释怀的心理。本词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不同的价值追求方面,指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2)《大学之道》中指出普天之下无贵无贱,都应将加强个人品德修养作为为人处世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世代代变迁,但是江月却千古不变。(4)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曹植的“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山西文旅局为从文旅消费的蛋糕里分得一杯羹,推出重走“梁林路”(梁思成、林徽因)文化之旅项目,以实现文旅产业转型,拉动山西的旅游消费。然而,在经济缓增长时期,人们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多元旅游。①在人们在意消费性价比的情况下,关键在于让宾客实现双赢是拉动旅游市场的首要任务。去年暑期,“月薪2万住不起汉庭如家”一度冲上热搜,顿时成为人们(A)的焦点,大家都说旅游旺季酒店价格涨幅夸张。酒店在旺季涨价(B),但如果溢涨的太离谱,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酒店临期毁约更是自损口碑,②消费者已经提前低价预订了酒店,临近出行酒店却因市场价格上涨而单方取消。如此不遵守契约,如何拥有长久的客流呢?这些行为或许能得到短暂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都在提供情绪价值上失了分。情绪价值,(C),就是可以影响带动人的情绪的能力,不仅涵盖着可以带给人舒适感、幸福感等情感体验的能力,也包含了一定情况下能够带给人消极影响的能力。③人们向往远方,是想亲见那些壮丽的自然风光、美妙的莺语燕声、厚重的人文景色。其实,人们是想从紧张的生活中走出来,获得久违的松弛感。因此,旅途的愉悦比风景更重要,愉悦感和松弛感都是情绪价值的重要部分。④对于期望接住流量的旅游目的地来说,能否营造一个富有安全感和松弛感的文旅环境是必修的功课。否则,再美的景色也会打折扣,也定然留不注长久的客流。“卷”文旅的终极境界还是要提供情绪价值。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①B.②C.③D.④20.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处两个逗号的表达效果。(4分)21.文中加点的“能够带给人消极影响的能力”,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22.良好的情绪价值不仅能让他人感到快乐和幸福,也能让自己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请结合《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国府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在生活中努力为他人提供高情绪价值,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也有人觉得,过度关注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会让自己疲惫不堪,应该更注重自身的情绪需求,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请以“提供情绪价值,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辩题,写一篇辩论稿。可以选择正方或反方的立场进行论述。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9分)1.(3分)C2.(3分)A3.(3分)D4.(4分)①论述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论述有条有理。第一段总写民间文学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传统知识和审美趣味,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后面分别从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传统知识和审美趣味等方面具体论述;②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方法,说服力强。③语言表述坚决肯定,给人不容辩驳之感。如“是”“尤其是”“而是”“更是”等大量肯定词语,增强了论证力量,更具说服力。(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5.(6分)材料一指出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并代代相传的口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1分)材料二认为民间文学的创作与流传同民众的其他生活融于一体,不是一个单纯的审美过程,还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和实用意义。(1分)材料一侧重谈民间文学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传统知识和审美趣味;(2分)材料二侧重谈民间文学要根植于现实生活、现实表演情境,才能凸显其意义和价值。(2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6.(3分)C7.(3分)A8.(4分)示例一:①镜头缓缓拉近,浅灰色的墙体占据整个画面。此时,一只蜗牛闯入画面,小小的身躯背着重重的壳,触角轻轻摆动,柔软的身体缓缓蠕动,艰难却又无比坚定。②人生就和蜗牛一样,都需要负重前行。示例二:①镜头缓缓拉近,聚焦在蹲下身子的主人公身上,他纤细的手指轻轻落在宛如琴键的青石板路上,仿佛在弹奏着无声的乐章。②对过往的探寻,对时光的触摸,只能用心去感受,无法用声音去回应。示例三:①镜头缓缓拉近,聚焦在蹲下身子的主人公,他的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怅惘,那只手悬停片刻,随后无力地垂下,随后站起身来,默默凝视着这片承载着过去却沉默不语的纹路,身影在阳光中拉得悠长。②对过往的探寻,对时光的触摸,只能用心去感受,无法用声音去回应。(6分)①寻找了好久的“雨”竟然就藏在自己的心田,有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高兴的流泪。 ②“雨”给自己快干涸的心田以滋润,感动的流泪。③在“寻雨”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救赎,找到了指引自己前行的目标、理想和追求,使内心不再迷茫,坚定了前行的步伐,激动的流泪。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7分)10.(3分)AEH11.(3分)B12.(3分)AB13.(8分)(1)已亡故的大鸿胪韦彪,在官任上没有过失,正想要准备录用他,他却突然逝世了。(2)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容得下五石。用大葫芦去盛水,它的坚固程度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14.(3分)①多次陈奏治理国家的办法,常常归政于宽厚;②认为官吏虽任职时间久但只要被百姓们认可,就应增加其俸禄并重赏,不得随便调动他们;③清正节俭爱好施舍,得到禄赐分给宗族,家中无多余钱财。(二)古诗诗歌阅读(共9分)15.(3分)D16.(6分)①对春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②故国之思与今昔对比的感慨③无人理解的孤独与苦闷。(三)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17.(8分)(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4)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8.(3分)A街谈巷议B无可厚非C顾名思义19.(3分)B20.(4分)①逗号起强调作用。在语义上,既突出了转折意味,也从时间上强调了情绪价值与经济利益的关系。②逗号起舒缓节奏的作用。在表述上,两个逗号的停顿,能够放慢节奏,启迪读者思考情绪价值与经济利益的关系。21.(4分)合乎逻辑。能力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既可以包含积极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