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第1课时)导学案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纪实作品真实性、文学性的特点。
2.掌握作品的精彩片段及主要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结合历史和作品中对长征的介绍,初步了解长征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学习重点】
1.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纪实作品真实性、文学性的特点。
2.掌握作品的精彩片段及主要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纪实作品中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有这么一部红色经典,它魅力非凡。在白区和沦陷区,人们竞相传阅传抄,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延安。史沫特莱、海伦·斯诺、斯特朗、拉铁摩尔等受作者影响奔赴延安。加拿大白求恩、印度柯棣华阅读了它之后来到中国参加抗战。印度青年曼莫汉·塔科尔因反对印度当局被捕入狱时秘密带上它,读后备受鼓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兼任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2.背景链接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迫害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StarOver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1937年10月,《西行漫记》(直译应为《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12月18日上海复社翻译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书。
三、预习设计
㈠填空题
1.《朝花夕拾》是______惟一的一本回忆性______集。一共______篇,后来又加了“______"和“______”。是鲁迅回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作品。我们学过的《____》《_____》就出自本书。
2.《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_。《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奇异的神魔世界,借_________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_的古老主题。
3.《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不仅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塑造了“_______”这样一个“小人物”,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吃饭的_______、诈骗祥子的_______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世态图。
4.儒勒凡尔纳,19世纪作家,著名的小说和小说作家。代表作《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博物学家带着一个捕鲸手________和仆人________跟着船长在乘坐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㈡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及其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等。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小说集。
C.《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D.《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2.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小说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C.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其中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
D.鲁迅先生分析《西游记》说,书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指出《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情感,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观察。
3.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18岁时到北平城拉人力车,经过三年苦干终于凑足了钱买了辆新车,结果却连人带车被宪兵抓走当壮兵,梦想第一次破灭。
C.祥子卖了顺手牵来的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却因虎妞的事和刘四爷闹翻,买车的钱被刘四爷扣下,致使他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
D.祥子用虎妞给的100元买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却因为虎妞难产死去为了给她办丧事祥子逼迫卖掉了车,他的努力全白做了。
4.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海洋三部曲"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B.《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
C.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危急时刻,船长用他接在金属梯子上的电挡住土著人进入潜艇。
D.“诺第留斯"号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是: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最后到达南极。
㈢阅读题
1.阅读以下语段,回答问题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⑴以上情节出自_______的散文集《》中的《__________》。
⑵“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_______。
2.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3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⑴以上文字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的第五十九回“____________”,选段中“裙钗"指的是_______(1分)。
⑵她“为子怀仇恨泼猴”的缘由是
(2分)。
3.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2020徐州模拟)。
【甲】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象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把烟吸完,手捧着头,口中与心中都发辣,要狂喊一阵,把心中的血都喷出来才痛快。
【乙】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⑴请说一说选文中人物“他"是_____________,“他老婆”是_____________,选段出自《》。
⑵他“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导致“他”如此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感觉身边的A行动了,他手拿短刀,直奔鲛鱼游去,他要把采珠人从鲛鱼嘴中救出来……这时,人鲛之战形势陡变,A顶不住鲛鱼的力量,被它的庞大身躯甩落下来,掉在水底。鲛鱼不愧是海中的杀手,一招得手,马上发起攻击,眼看A要丧身在鲛鱼的利齿之下。危急时刻,尼德·兰手拿鱼叉向前冲去,他迅捷有力地投出鱼叉,正好刺中了鲛鱼。鲛鱼身上立刻涌出一大片血水,它死命挣扎,但是鱼叉正好刺中了它的心脏,在最后的喘息中,它的尾巴掀翻了凑上去观看的康塞尔,鲛鱼最终在抽搐中丧命了。
⑴上文选自法国科幻小说家_的小说《》,A是文中的人物__________。
⑵简述A冒死救下采珠人的原因。
四、作品概述
㈠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斯诺真实地记录了自己1936年6月至10月间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和真实生活。
全书共12篇,主要包括:(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
㈡主要人物
1.毛泽东:
⑴人物形象
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成长时期:富有反抗性,善于通过斗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好学进取,有恒心毅力;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成熟时期: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博览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⑵主要情节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
②剪辫子、参军。
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④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的死人事件,他眼睛湿润。
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
⑦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
2.周恩来:
⑴人物形象
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生活朴素,充满活力。
⑵主要情节
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③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回田埂。
3.朱德
⑴人物形象
沉默谦虚、爱护部下、天性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大勇大智、爱党爱民,为革命甘愿丢弃个人财富和地位的共产党人,同时还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杰出军事家。
⑵主要情节
①仔细制定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
②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③在柏林参加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被捕。
④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
⑤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
4.彭德怀
⑴人物形象
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富有才智,吃苦耐劳、精力旺盛性格刚烈,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
⑵主要情节
①童年时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地主孩子、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锅踢掉。②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③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④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
⑤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也很一般,与部下一样。⑥将国民党的悬赏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
⑦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⑧喜欢孩子,尊重少先队员(红小鬼),将棉衣给小号手披上。
5.贺龙
⑴人物形象
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性格急躁但很谦虚。
⑵主要情节
①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②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
③参加共产党后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④行军神出鬼没。
㈢主题思想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本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㈣艺术特色
1.人物形象立体生动。文章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等“大人物"。作者介绍“大人物”时,往往从外貌着手,之后是大量的语言描写和一些细微的动作表现,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同时作者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红军战士"红小鬼”等“小人物"的精神面貌。
2.语言风格诙谐幽默。本书中除了真实的话语转述,还有大量作者个人的感受和评价。斯诺常在史实中穿插一些淡淡的幽默,让人忍俊不禁,这种语言大大地丰富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历史事实具体全面。书中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相关史实,全面叙述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书中有惊心动魄的长征故事,有军事领导人物传奇式的革命经历,也有令人心生向往的陕北的壮美风光。全书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也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记载精神。
㈤作品意义
1.作品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他描述他们的言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通过访谈与对话,他还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并在作品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为全世界解答了“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疑问。
2.作品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作者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五、课堂检测
㈠选择正确答案
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本书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这本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斯诺跟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D.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红军战士的生活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2.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
B.《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
C.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这是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小说,这本书又名《西行漫记》。
B.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1927年——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
C.这部作品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D.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斯诺对选文中的四位领袖、将领的采访,使西方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4.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及时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斯诺在陕北期间还拍摄了大量的苏区生活的照片,如朱德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D.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但他个人习惯和外表却落拓不羁。
5.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书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是一个精研文史哲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的战略家。
B.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C.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D.“红小鬼们”勤奋、忠实,热爱红军,有着革命的热情。
㈡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是______国著名记者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___和________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闪耀中国》,尤其真实勾勒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从政治领袖毛泽________、________,军事将领________、________、徐海东、刘志丹,传奇人物________、邓发,直到那群向彭德怀索要路条的少先队员以及具有高度个人自尊的小通讯员________,个个写得栩栩如生,真实感人。正是这群大大小小人物的历史,构成了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
4.在1929年的沈阳,作者第一次见________,当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后来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著名的“__________”。
5.中国红军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是:为实现__________,为反对_________,为争取苏维埃____而斗争。
6.《红星照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的演讲稿400字(15篇)
- 军训正步心得(4篇)
- 小学毕业典礼主持稿(19篇)
- 新军训闭幕式演讲稿(11篇)
- 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
- 小学新上岗教师培养计划范文(4篇)
- 《中学物理光的传播》课件
- 2025医学检验自我鉴定(20篇)
- 银行系统爱岗敬业比赛演讲稿(4篇)
- 《右岸咖啡馆》课件
-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2025
- GB/T 26713-2025鞋类 化学试验方法富马酸二甲酯(DMFu)的测定
-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强度加固方案
- 足浴店管理制度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概率初步》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 GA/T 701-2024安全防范指纹识别应用出入口控制指纹识别模块通用规范
- 2025年小学生三年级语文家长会标准课件
- 护理行业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 2025年山东潍坊市再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社会招聘11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