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_第1页
高校社会工作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_第2页
高校社会工作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_第3页
高校社会工作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_第4页
高校社会工作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在当今的发展趋势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已成为社会工作领域以及整个教育界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高校社会工作的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我思维品质的发展也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需要克服的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模式为基础,将思维转变和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社会工作小组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如面质、澄清等作为教学工具,帮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拓展思维。【关键词】社会工作;对话教学;思维改变在当今社会中,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思维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后天的培养,随着社会化的过程,思维也在不断改变。随着社会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制定的《社会工作方法》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思维发展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素养之一。一、沟通孕育思维思维在沟通中发展。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必然发生,交流让双方产生互动,而语言的互动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机会。(一)对话推动思维发展社会学研究学者认为,每个人的认知发展与其所处环境中交流沟通的丰富程度和实用性密切相关。在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研究中,一些西方学者指出,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需要通过语言与其他人(主要是成年人,也包括其他青少年)进行交流。青少年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塑造并建构自己的价值观,通过不断的修正和纠偏来实现个体的完善和社会化。因此,语言交流在思维方式的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古希腊思想家早在公元前就提出通过对话来教育和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教师讲授学生回答的单向沟通教学模式。在现代,人们通过对话理论认识到,个体的言语表达是其自我意识通过语言外化的一种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对话是不可避免的,生活的本质就是人际交流和对话。因此,思维发展的本质是在人际对话中实现的。对话是实现师生交流的基础,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需要在与教师的课堂对话中得到提升,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完美的对话过程。法国教育家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对话交流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通过不断地互动,推动思维的发展。在对话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沟通角色,有时是对话方,有时是接收方。个体的认知不断地受到挑战和改变,从而不断地重塑意义,因此对话可以产生新的思维。(二)问题导向提升思维能力本文所提到的对话是建立在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的环境下展开的。例如,在课堂上,当教师提出问题询问个案工作的具体步骤时,学生们会根据课本中的概念来回答。然而,这种问答形式并不是真正的对话,真正的对话应该建立在双方共同思考的基础上。在对话中,人们很难确定某个观点是由哪一方提出的,因为对话的本质就是交流并产生思考。对话和交流中产生的内容应该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如果教师在提问之前就已经知道学生的回答,那么这就不能算作真正的对话。对话之所以被称为对话,是因为双方之间存在着观点的张力。在对话中,双方相互阐释个案事件的认识与思考,通过语言传达自己的观点。当然,对话是有主动和被动的。接收方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信息,甚至产生批判性的认知。然而,当一方具有权威性时,另一方可能会因为其权威性而选择接受,而不是进行思考。这样的对话就无法达到真正的对话目的。对话应该是在双方的思考过程中进行的,如果权威性占据了对话的主导,那么对话就失去了意义,变成了权威对非权威的“倾诉”。思维是对话的外显,思维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双方的对话。因此,在课堂上运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促进思维的强化和进步。在当前普通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中,学生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未能实现认知能力与语言对话能力的匹配,导致一些学生存在社恐行为。然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交流和对话能力。由于教学班组人数过多,师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和互动意识较低,不能直接应用优秀高校的先进经验。在普通高校的社会工作课堂中,对话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构建小组工作环境来实现,建立有效的沟通对话环节,达到互动教学和思维启发的目的。对话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包括交互式教学和教师引导式对话。对话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语言思路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对话教学策略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二、建构沟通“场域”,助推思维发展根据思维发展的长期性、动态性和交互性,本文提出在普通高校社会工作课堂中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构建对话推动思维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建立不同思维路径的对话环境,促进思维的协调发展。通过设置良好的小组工作环境,扩大学生在课堂中对话、反思和沉淀的范围,最终实现思维的发展。(一)设置教学环境,营造对话“场域”思维源自人脑,因此具有复杂性,但也有其规律可循,这就是复杂中的规律性。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探寻其规律,确立明确的导向目标,为思维提供指引,使其在不断变化中保持前进。这种指引如同一束微弱的光,使得思维不至于陷入完全的黑暗。通过张弛之间的调节,确保导向目标的作用,从而保证思维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对话过程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思维发展的方面,其中导向目标的设立并非随意,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思维发展的各个方面。举例而言,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记住知识和内容,还要培养他们对知识进行评价的能力,例如评价其时代性和适用性。在教学中,对话应该是交互性的。目前的师生互动主要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即反馈式问答(IRF: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然而,这种形式无法实现对话中最重要的性质,即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交互是片段式的,无法形成连贯的环境,从而削弱了思维发展的连续性。有时前一个问题和后一个问题之间甚至缺乏逻辑关系,导致知识的发展无法形成连贯的逻辑链条。要实现交互式对话,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即教学的双方(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不能存在等级壁垒。在对话中,一方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这一方不仅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另一方回答,并引发提问者的追问,同时这两个问题必须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回答者进一步解答问题,提问者则根据逻辑关系继续追问,从而不断深入讨论,形成一个良性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方式,问题的发展可以从简单到复杂,或者从先进到基础(当回答者无法回答当前问题时,问题可以进行降级),或者在同一层面上进行追问,或者围绕着一个主题反复追问,每一轮问答都会在逻辑上相互衔接。在教学中,思维应该是动态的。对话应该引导出不同路径的思维,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层次中找到不同的思维发展能力,制订合理的导向目标,通过动态的交流来提高思维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每个教师和学生对待同一个案例的理解会因其个人生活经历、原生背景、标签晕轮而形成不同的理解和认知。只有在交流过程中双方相互尊重,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认知方式,才能够有效地利用每个人的思维差异,找到更好地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利用差异带来的对话来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小组环境中,可以创设情境,通过澄清的方式激活双方的思维,创造新的思维逻辑。当思维被激活时,思维发展的道路也就更为顺畅。设立小组环境后,由于师生双方互相熟悉,可以直接跳过小组前期的阶段,来到冲突和亲密期。在这种情况下,当教师提出案例时,思维目标就明确了,即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个场域中为解决问题而发表观点,与教师进行对话和追问,同时也可以对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反驳和评价。例如,当有人需要社会工作治疗但违反了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却又符合道德,有些人可能会希望给予帮助和治疗,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站在社会工作伦理规范的角度对案例表示拒绝,并向教师提出:“如果我这样做可以吗?”只有让学生自己处理这些危机,并通过对话的方式结合真实案例来发展思维,才能激活其思维。因此,当前普通高校社会工作教学中,需要确立目标作为导向,利用问题制造对话,通过对话提升思维,再通过思维提升自我处理危机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进步和思维发展。(二)实现交互对话,引导思维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中应采用情景对话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育,也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思维的引导。通过情景对话,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学生有机会习得更多的推理方式,并拥有充足的讨论时间和思考机会。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这组对话围绕教学目标,激发思维考量,对话背景是讨论“丰县八孩事件”的社会工作应该如何开展,由学生抛出讨论的主题:曹学生:你们认为针对这个问题的社会工作应该怎么开展?教师:同学们说说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帮扶?王学生:老师这个案例会不会触碰法律?教师:会,触碰法律的事情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帮助,你们想想具体有什么方面?王学生:我明白,可以联结法律帮扶。刘学生:我觉得从孩子生病开始,为治病被骗被拐卖,我们可以对妇女进行保护自我权益、提高自我安全意识的宣传。教师:那宣传会用到什么社会工作方法,应该怎么做,你们思考一下。凯丽学生:老师,我知道应该用什么社区工作方式来做,可以采用地区发展模式,设立一个活动。苏学生:那老师,面对这样的特殊人群应该怎么建立专业关系?他们已经没有良好的意识了。叶学生:我告诉你,应该和他的监护人建立专业关系。教师:说得对,同学们大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以上对话源自一个学生提出的“丰县八孩事件”社会问题,旨在让大家讨论如何进行帮助。对话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通过观点—理由(Opinion-Reasons)的方式,让每位学生解释并澄清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不同学生的观点引发新的学生观点和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激发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新问题的思考。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指正,以确定是否遵循目标进行讨论。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