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6521T 086-2024设施生姜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 6521T 086-2024设施生姜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 6521T 086-2024设施生姜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 6521T 086-2024设施生姜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 6521T 086-2024设施生姜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6521IDB6521/T08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吐鲁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其云、徐强、张娟、汤才君、许国芳、何泽敏、刘佳梅、古海尼沙·赛帕尔、杨伟栋、宋鹏程、米热吉汗·阿不都热依木、海日尼沙·加帕尔、阿依泥沙·玉苏甫。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本文件准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鄯善县新城路1187号)、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吐鲁番市示范区艾丁湖路与楼兰路交叉处市政府联合办公楼)。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鄯善县新城路1187号)联系电话邮编:838200;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吐鲁番市示范区艾丁湖路与楼兰路交叉处市政府联合办公楼联系电话邮编:838000。1DB6521/T086—2024设施生姜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生姜栽培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吐鲁番市设施生姜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91393394NY/TNY/T391393394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DB65/T3189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DB34/T4600生姜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设施栽培protectedcultivation设施栽培是指利用特定的设施(如连栋大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4栽培环境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塑料大棚或简易塑料大棚,附设遮阳、防风等设施。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要求,棚膜符合GB/T4455的要求。5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的需要,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如:山农一号等。6种姜处理6.1种姜选择2DB6521/T086—2024选择姜块肥大、饱满、色泽鲜黄、不干缩、无病虫、无损伤的老姜做种姜,姜块大小50g~70g为宜,每667㎡用种量400㎏~500㎏。6.2种姜消毒采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或者用20%的草木灰溶液浸种10min~20min。6.3种姜晾晒应晾晒1d~2d,剔除水浸状、肉质变色、表皮脱落等不良姜块。6.4种姜催芽将种姜一层一层平摆在塑料筐中,筐底铺一层草纸或麦草,装八成满,放置室内避光催芽,催芽室内保持温度在20℃~30℃之间,湿度70%~75%。摆6~7层,高1.5m~2m,宽1m~2m,长以室内长度而定,筐上面放支撑用的方格木架覆盖无纺布,室内温度设置30℃,开始排湿5d,排湿完后,在无纺布上面覆盖棉毡或棉被,温度设定25℃,7d后室内设定20℃,再过10d~15d,当姜芽长到1㎝~2㎝时,停止催芽。催芽结束后,常温炼芽4d~5d,即可播种。6.5掰或用刀切种姜播种前,将种姜掰或用刀切成50g~70g的姜块,每块种姜上保留1~2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抹除,伤口用新鲜干净的草木灰涂抹。7栽培技术7.1施肥、整地、开沟定植前10d扣好棚膜,每667㎡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不少于3000㎏,并施入硫酸钾30㎏或((N-P2O5-K2O:15-15-15)三元复合肥50㎏作底肥,要求土壤耕翻深度25㎝~30㎝,旋耕机旋1~2遍,耙平土地。用机械开沟,沟深25㎝,沟宽20㎝,沟心距70㎝,播种前沟中撒噻虫胺粉剂,每667㎡用量1㎏,防治地下害虫。棚膜符合GB/T4455的要求,肥料符合NY/T394的要求,农药符合NY/T393的要求,以下相同。7.2播种7.2.1播种时间10㎝地温连续一周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一般在2月下旬或3月初进行播种。7.2.2播种密度选具有1~2个健壮芽眼的优质姜块进行播种。行距70㎝,株距20㎝,覆土4㎝~5㎝,每667㎡株数4500~5000株。可根据牙眼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姜芽同一方向,整齐平放到定植沟中。7.2.3搭建小拱棚种姜播种完毕之后,沟中摆放一条滴灌带,用竹片或纤维玻璃拱杆搭建小拱棚,覆盖棚膜,棚膜拉展周围用土压紧压实,保温保湿,竹片长2m,棚膜宽2m,竹片距1.5m~2m。棚膜符合DB65/T3189的要求。3DB6521/T086—20247.3田间管理7.3.1光照管理生姜较耐阴而不耐强光,在中等强度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强光照射下不利于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矮小,生长不旺,叶片发黄,甚至枯萎。出苗前正常管理,出苗后至9月棚膜上覆盖遮阳网,使棚架下保持花阴状态。7.3.2温度管理生姜播种后,小拱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18℃~25℃。出苗后,棚内温度高于25℃时,在小拱棚膜上方开天窗,通风降温。白天大棚内温度达30℃时,拆去小拱棚膜,高于30℃时,打开大棚上下通风口,适当通风降温。7.3.3水分管理播种后浇透水,出苗前根据土壤墒情浇1~2次水,幼苗期视土壤墒情,一般5d~7d浇1次水,封垄期7d~10d浇1次水,根茎膨大期需水量大,一般7d左右浇一次水,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可采用覆盖、培土、遮荫等措施保持地面墒情,生长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7.3.4合理追肥追肥一般分三次进行。在姜苗出现1~2个分杈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此时以氮肥为主,每667㎡施水溶复合肥(N-P2O5-K2O:16-14-15)10㎏~15㎏;姜苗处于三个杈时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施磷酸一铵全水溶肥4㎏、复合微生物菌肥10㎏、磷酸二氢钾10㎏;当姜苗具有6~8个分杈时进行第三次追肥,施肥量是第二次的一半。7.3.5中耕培土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后期结合培土除草。在幼苗出现3个分杈进行第一次浅培土,全生育期多次培土,变沟为垄,逐渐使垄面加厚加宽。7.4病虫害防治7.4.1主要病虫害在生姜生产中,常发生的病害有根腐病、叶枯病、斑点病等;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蓟马等。7.4.2防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