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4540第1章绪论 3135681.1环境保护监测技术概述 3204111.2环境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4253161.3环境保护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427790第2章环境监测标准与方法 4324052.1环境监测标准体系 446382.1.1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构成 5139752.1.2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发展及现状 5143632.2环境监测方法分类与选择 55592.2.1化学分析法 596692.2.2物理分析法 5113942.2.3生物监测法 579392.2.4选择环境监测方法的原则 5250292.3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326062.3.1监测方案制定 658592.3.2采样与样品预处理 6229312.3.3分析测试 6100432.3.4质量控制措施 6104462.3.5质量保证体系 68549第3章大气环境监测技术 6186543.1大气污染物采样与分析 6171923.1.1采样方法 6217233.1.2分析方法 6261103.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技术 7184473.2.1自动监测站 7268443.2.2监测设备 7233363.2.3数据处理与分析 7187123.3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 7102373.3.1受体模型 7275543.3.2质量守恒模型 7123913.3.3同位素示踪技术 7248153.3.4模型融合与优化 72304第4章水环境监测技术 73224.1水质采样与预处理 7119784.1.1采样方法 7277064.1.2采样点设置 817964.1.3采样容器及预处理 835304.2水质参数测定方法 8170824.2.1常规水质参数测定 871814.2.2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测定 8276114.2.3水质微生物指标测定 8236944.3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 8204284.3.1自动监测站建设 8135664.3.2自动监测设备选型 8235124.3.3自动监测设备运行与维护 8272464.3.4数据处理与分析 825073第5章土壤环境监测技术 9193355.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9124415.1.1采样准备 995595.1.2采样方法 9324935.1.3样品处理 981075.2土壤污染物测定方法 9302445.2.1重金属污染物测定 9176775.2.2有机污染物测定 9112745.2.3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9235165.3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9159265.3.1采样质量保证 984875.3.2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 9317575.3.3数据管理与分析 10151335.3.4质量评估与监督 1015831第6章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 10103316.1噪声监测原理与方法 10146976.1.1噪声监测原理 10231406.1.2噪声监测方法 10269306.2振动监测技术 10238036.2.1振动监测原理 101796.2.2振动监测方法 10146586.3噪声与振动源识别与评估 114206.3.1噪声源识别 11314246.3.2振动源识别 11244066.3.3噪声与振动评估 1111717第7章辐射环境监测技术 11189637.1辐射监测基本原理 11106957.1.1辐射类型及特性 11190807.1.2辐射监测目的 11203827.1.3辐射监测方法 11218897.2辐射监测仪器与设备 12253057.2.1辐射剂量率监测仪器 126367.2.2放射性物质浓度监测仪器 1278077.2.3辐射防护设备 1291847.3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12268637.3.1辐射环境监测内容 12137857.3.2辐射环境评价方法 12265677.3.3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报送 122967.3.4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1231733第8章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3310848.1生态监测方法与指标 13121298.1.1监测方法 13232088.1.2监测指标 13104478.2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13266498.2.1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1381698.2.2遥感监测方法 14324098.3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解析与应用 14231948.3.1数据解析 14325368.3.2数据应用 1417937第9章环境应急监测技术 14312259.1环境应急监测预案与组织 1544049.1.1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1526549.1.2环境应急监测组织 1569809.2环境应急监测方法与手段 1521999.2.1监测方法 15248309.2.2监测手段 15136569.3环境应急监测案例分析 1690979.3.1案例一:某化工厂泄漏事件 16193069.3.2案例二:某地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事件 168160第10章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 16508710.1环境监测数据管理 16887310.1.1数据采集与整理 161463010.1.2数据存储与维护 162548610.1.3数据质量控制 161418510.2环境监测数据挖掘与分析 161141210.2.1数据挖掘技术 163201710.2.2数据分析方法 171357810.2.3数据挖掘与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7934010.3环境监测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 17537710.3.1环境监测信息平台架构设计 171435510.3.2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功能设计 17753110.3.3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应用实例 17第1章绪论1.1环境保护监测技术概述环境保护监测技术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系统的监测,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及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并不断发展与完善,以满足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需求。1.2环境监测的目的与意义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控制环境质量,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掌握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有力支持。(2)评估环境污染程度。环境监测可以实时掌握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分布等,为污染源控制和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3)预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通过环境监测,及时发觉和预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降低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危害。(4)检验环境保护措施效果。通过对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为调整环境保护策略提供依据。1.3环境保护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监测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监测技术多元化。在传统监测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型监测技术,如遥感技术、生物监测技术、自动监测技术等,以满足不同环境要素的监测需求。(2)监测网络化。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共享和远程控制,提高环境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3)监测智能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更加精确的依据。(4)监测标准化。加强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规范化发展。(5)监测与预警相结合。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第2章环境监测标准与方法2.1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为各类环境监测活动提供科学、统一、规范的技术依据。本章主要介绍我国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构成、发展及现状。2.1.1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构成环境监测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源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样品预处理与保存标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标准等。(2)行业标准:涉及特定行业的环境保护标准,如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3)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根据地方环境特点和需求,制定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标准。(4)企业标准: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的企业内部环境保护标准。2.1.2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发展及现状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监测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加大了对环境监测标准的制修订力度,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2.2环境监测方法分类与选择环境监测方法是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合理的监测方法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环境监测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2.2.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滴定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2.2.2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是利用物理特性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射线分析法等。2.2.3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通过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响应,评估环境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植物监测、动物监测和微生物监测等。2.2.4选择环境监测方法的原则在选择环境监测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选用成熟、可靠、先进的监测方法。(2)准确性: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满足环境管理需求。(3)实用性:考虑方法的操作简便、成本效益等因素。(4)针对性:根据监测目的、监测对象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方法。2.3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监测方案制定根据监测任务和目标,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方法、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等。2.3.2采样与样品预处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采样和样品预处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2.3.3分析测试分析测试过程应遵循相关标准方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3.4质量控制措施(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采用空白样、平行样、加标样等手段,控制分析过程中的误差。(2)实验室间质量控制: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比对实验等方式,评估实验室间的分析结果一致性。(3)监测数据审核: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3.5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质量考核等方面,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第3章大气环境监测技术3.1大气污染物采样与分析3.1.1采样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大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包括常规手工采样、连续自动采样以及飞行器搭载的采样技术。重点阐述各种采样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步骤。3.1.2分析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大气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包括实验室分析方法和现场快速分析方法。详细阐述各类分析方法的技术原理、操作流程、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3.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技术3.2.1自动监测站本节介绍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包括站点选址、设备选型、数据传输等内容。3.2.2监测设备本节详细列举了大气环境自动监测设备,包括气体污染物监测设备、颗粒物监测设备、气象参数监测设备等,并对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功能指标进行阐述。3.2.3数据处理与分析本节主要介绍大气环境自动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数据审核、质量控制、数据挖掘等,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3.3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3.3.1受体模型本节介绍大气颗粒物受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如化学质量平衡模型、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等,并对各类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分析。3.3.2质量守恒模型本节详细阐述质量守恒模型在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包括模型建立、参数估算、源贡献计算等,为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3.3.3同位素示踪技术本节介绍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包括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在颗粒物源识别、源贡献评估等方面的应用。3.3.4模型融合与优化本节探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多种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以提高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容包括模型选择、数据整合、不确定性分析等。第4章水环境监测技术4.1水质采样与预处理4.1.1采样方法本节介绍水质采样常用的方法,包括瞬时采样、定时采样、自动在线采样等。具体操作步骤应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4.1.2采样点设置根据监测目的、水域特点等因素,合理设置采样点。采样点应具有代表性、连续性和可比性。4.1.3采样容器及预处理选用适合的采样容器,保证采样过程中水质不受污染。对采集的水样进行预处理,如过滤、酸化等,以便于后续分析。4.2水质参数测定方法4.2.1常规水质参数测定介绍常规水质参数(如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的测定方法,包括仪器、试剂和操作步骤。4.2.2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测定针对重金属(如铅、汞等)和有害物质(如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的测定方法进行阐述,包括样品前处理、分析仪器及检测方法。4.2.3水质微生物指标测定介绍水质微生物指标(如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的测定方法,包括采样、富集、分离、鉴定等步骤。4.3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4.3.1自动监测站建设自动监测站应根据监测目的、监测因子等因素进行选址、设计和建设,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2自动监测设备选型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自动监测设备,包括水质参数测定仪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等。4.3.3自动监测设备运行与维护为保证自动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校准和质控,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处理。4.3.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审核、异常值处理、趋势分析等,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第5章土壤环境监测技术5.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5.1.1采样准备在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前,需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熟悉采样方法、采样工具的使用及样品处理流程。同时准备必要的采样工具和设备,如采样铲、样品袋、手套、GPS定位仪等。5.1.2采样方法根据监测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包括随机采样、网格采样、深度采样等。在采样过程中,应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客观性和可比性。5.1.3样品处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样品污染和降解。处理方法包括:去除杂质、混合均匀、分割样品、风干等。同时应记录样品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便于后续分析。5.2土壤污染物测定方法5.2.1重金属污染物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成熟技术,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5.2.2有机污染物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5.2.3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测定土壤中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5.3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保证5.3.1采样质量保证制定严格的采样操作规程,保证采样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开展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如平行样、加标样等,以提高采样数据的可靠性。5.3.2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设备校准、标准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等。定期参加外部质量控制活动,提高实验室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3.3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归档。采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3.4质量评估与监督对土壤环境监测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发觉问题及时整改。加强监测过程的监督,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6章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6.1噪声监测原理与方法6.1.1噪声监测原理噪声监测是通过对声音的物理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评估环境噪声水平的过程。其主要原理包括声波传播、声级测量和频率分析等。6.1.2噪声监测方法(1)声级测量:采用声级计对环境噪声进行实时测量,获取等效声级(Leq)、最大声级(Lmax)和最小声级(Lmin)等参数。(2)频率分析:通过频谱分析仪对噪声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了解噪声的频率分布特性。(3)声源定位:利用声源定位仪器,对噪声源进行定位,为噪声治理提供依据。6.2振动监测技术6.2.1振动监测原理振动监测是通过对振动信号的测量和分析,评估振动对环境及设施的影响。其主要原理包括振动信号的采集、分析及处理。6.2.2振动监测方法(1)振动参数测量:采用振动传感器对振动速度、加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2)频谱分析:利用频谱分析仪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了解振动信号的频率分布特性。(3)振动监测设备:选择合适的振动监测设备,如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等,进行振动监测。6.3噪声与振动源识别与评估6.3.1噪声源识别(1)根据声级测量数据,分析噪声的时间分布特性,找出主要噪声源。(2)结合声源定位结果,对主要噪声源进行识别和确认。6.3.2振动源识别(1)通过振动参数测量数据,分析振动的空间分布特性,找出主要振动源。(2)利用频谱分析结果,对主要振动源进行识别和确认。6.3.3噪声与振动评估(1)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噪声和振动水平进行评估,判断是否满足环境要求。(2)针对超标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建议,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注意:本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监测方法及设备配置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7章辐射环境监测技术7.1辐射监测基本原理7.1.1辐射类型及特性辐射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电磁辐射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粒子辐射主要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中子等。各类辐射具有不同的能量、穿透力和生物效应。7.1.2辐射监测目的辐射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辐射水平,保证辐射安全,预防辐射污染,为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7.1.3辐射监测方法辐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和辐射防护等。现场监测包括辐射剂量率测量、放射性物质浓度测量等;实验室分析主要包括样品预处理、放射性核素分析等。7.2辐射监测仪器与设备7.2.1辐射剂量率监测仪器辐射剂量率监测仪器主要包括便携式剂量率仪、固定式剂量率监测站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环境辐射剂量率,为辐射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持。7.2.2放射性物质浓度监测仪器放射性物质浓度监测仪器包括气体采样器、液体采样器、固体样品处理设备等。这些设备用于采集环境样品,为实验室分析提供样品。7.2.3辐射防护设备辐射防护设备主要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屏蔽、通风设备等。这些设备用于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7.3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7.3.1辐射环境监测内容辐射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2)环境介质(如空气、水、土壤等)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监测;(3)核设施周边环境辐射监测;(4)辐射防护措施有效性监测。7.3.2辐射环境评价方法辐射环境评价方法主要包括:(1)辐射剂量率评价;(2)放射性物质浓度评价;(3)辐射防护评价;(4)环境影响评价。7.3.3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报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报送等环节。监测数据应及时报送相关部门,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7.3.4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检定与校准;(2)监测方法标准化;(3)监测数据审核与验证;(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8章生态环境监测技术8.1生态监测方法与指标8.1.1监测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生态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地面调查法、样方法、遥感监测法以及生态系统模型法等。各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监测目的、对象和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1)地面调查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收集生态环境现状资料,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类型、分布、面积、生物多样性等信息。(2)样方法:在典型生态区域内布设固定样地,对生态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监测。(3)遥感监测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快速、动态的生态环境信息。(4)生态系统模型法: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模型,模拟和预测生态环境变化趋势。8.1.2监测指标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生物多样性指数等。(2)生态环境状况指标:反映生态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如土壤侵蚀度、植被覆盖度、水质指数等。(3)生态风险评价指标:评估生态环境面临的潜在风险,如生态风险指数(ERI)、生态脆弱性指数等。8.2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8.2.1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本节主要介绍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包括:(1)数据获取:选择合适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获取所需的遥感数据,如光学遥感数据、雷达遥感数据等。(2)数据处理: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地理校正等,提高数据质量。8.2.2遥感监测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基于遥感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包括:(1)生态环境类型识别:利用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资料,识别和划分生态环境类型。(2)生态环境变化监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遥感数据,分析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速度。(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利用遥感数据,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8.3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解析与应用8.3.1数据解析本节主要介绍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解析方法,包括:(1)统计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2)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生态环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生态环境评价和预测提供依据。(3)趋势分析:分析生态环境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评估生态环境状况和风险。8.3.2数据应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在以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1)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修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生态环境管理:辅助部门进行生态环境监管,提高管理效率。(3)生态环境预测与预警:构建生态环境预测模型,为预防生态环境恶化提供参考。(4)科学研究与教育: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促进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第9章环境应急监测技术9.1环境应急监测预案与组织本节主要介绍环境应急监测预案的编制及组织架构的建立,为环境应急监测提供有效保障。9.1.1环境应急监测预案(1)制定目的:明确环境应急监测的目标和任务,保证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监测工作。(2)制定依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境应急监测预案。(3)预案内容: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应急监测的范围、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次、预警和应急响应程序等。9.1.2环境应急监测组织(1)组织架构:设立环境应急监测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环境应急监测工作。(2)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职责,包括监测、采样、分析、信息报告、后勤保障等。(3)人员培训:加强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业务素质。9.2环境应急监测方法与手段本节主要介绍环境应急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应急监测需求。9.2.1监测方法(1)采样方法: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介质的采样方法。(2)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行业标准方法及经过验证的快速检测方法。9.2.2监测手段(1)现场快速监测设备:如便携式水质分析仪、气体检测仪、辐射监测仪等。(2)实验室分析设备: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3)远程监测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远程监测技术,获取大范围、快速的环境监测数据。9.3环境应急监测案例分析本节通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