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三角函数课件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二十四节气与三角函数课件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二十四节气与三角函数课件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二十四节气与三角函数课件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二十四节气与三角函数课件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四节气与三角函数福建省霞浦三中尤新国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夏: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秋: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区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其中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时间是几月几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

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来年的春分也是3月21日。这四个节气中春分到夏至,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冬至到来年的春分都是相隔多长的时间?都是三个多月的时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节气太阳的直射地球的位置是哪里?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它们的纬度分别是多少?0°、北纬23.5°、0°、南纬23.5°再加一个来年春分太阳直射纬度就是0°、北纬23.5°、0°、南纬23.5°、0°以时间为横轴,以纬度为纵轴(北正南负)建立坐标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所处的时间为横坐标,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纵坐标,请大家标出来,看出了什么?“五点法”画三角函数图像的“五点”,画出图像若时间以天为时间单位,此三角函数y=Asin(ωt+φ)的解析式是什么?A=23.5°(回归线的纬度)

(即周期T=365天)φ=0即y=23.5°由y=23.5°,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解析式求出一年中任意一天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如5月1日这天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是多少?5月1日距春分这天(3月21日)是41天,即t=41y=23.5°sin(*41)=23.5°sin(0.225π)≈15.3°1月1日这天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是多少?1月1日在春分之前79天,t=-79二十四节气把黄道二十四等分,如图同样我们也可求得立春、立秋、立冬时节的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中国古代春、夏、求、冬的四季划分标准是春季,立春起立夏止;夏季,立夏起到立秋止;秋季,立秋起到立冬止;冬季,立冬起到来年立春止。大家从上述图像中看出一年四季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变化规律了吗?春季,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变化从南纬16.5°到北纬16.5°,相应气候特征从春寒料峭到春意融融,再到春暖花开。夏季,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变化在北纬16.5°到23.5°之间,气温为一年中最高,特别是夏至之后的小大暑,由于气温滞后因素的作用,成了一年中最热的节气。秋季,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变化从北纬16.5°到南纬16.5°,相应气候特征从暑气逼人到秋高气爽,再到寒意袭人。冬季,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变化在南纬16.5°到23.5°之间,是一年中最冷季节,冬至过后的小大寒,也是由于气温滞后因素的作用,就是所说的三九严寒。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想要向大家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正如在《三角函数》的这章的前言开宗明义的说“现实世界中的许多运动变化有着周而复始的现象,…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交替变化…”,三角函数就正好描述二十四节气的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变化规律。作业:1.以公历1月1日为坐标原点,写出太阳照射地球的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