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复习_第1页
2023年新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复习_第2页
2023年新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复习_第3页
2023年新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复习_第4页
2023年新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新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学问复习

第一篇教材学问梳理

第六单元开放及革新的隋唐时代

一、隋朝的兴衰及唐朝的建立

1.隋统一全国:

(1)建立及统一: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

隋军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⑵统治措施:激励垦荒,减免赋税,发展经济,完善和创新了很多

重要制度,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科举制的作用。

①创建出一种相对客观、公允的选拔机制,为国家选拔真正有用人才。

②促进了教化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2.大运输河的开凿:

(1)目的:促进南北交通和加强对南方的限制。

(2)概况:隋炀帝于605年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

余杭。

(3)影响。

①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沟通,加速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征调大量民夫,严峻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激化了社会冲

突。

3.隋唐更迭:

(1)隋朝灭亡: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末农夫起义。618年,

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

(1)出现缘由

①鉴于隋亡于暴政的教训,实行了养精蓄锐、轻徭薄赋的举措。

②知人善用,虚心纳谏。

盛世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复原发展,百姓生活有所

改善。

2、“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1)缘由:唐玄宗励精图治,任人唯贤,整顿吏治,大力发展生产。

(2)表现:社会稳定,经济空前旺盛,国力强盛,唐朝渐渐进入全

盛时期。

3、经济发展:

(1)农业:兴修水利工程,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全国耕地和人口

数超过前代。独创了曲辕犁和筒车。

(2)手工业:丝织业和制瓷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如越州的青瓷、邢

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

(3)商业:商业旺盛,长安、洛阳、益州、扬州成为大都会。长安

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布局严整,市、坊分明。

三、唐代的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

1、”和同为一家

(1)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

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2)唐蕃关系。

①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通婚加强了汉藏两

族的经济文化沟通和友好关系。

②9世纪初期,吐蕃使者及唐会盟于长安。唐蕃会盟碑成为汉藏两族

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2、对外开放:

(1)缘由: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

引力,对外交通发达。

(2)表现

①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回国后译出大量佛经,

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还传播了唐朝的医

药、文学、书法、建筑技术、绘画,为中日文化沟通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

四、唐代的社会风尚及文化

1、多元开放的社会风尚:

(1)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2)宗教文化呈现多元的特点,推动了中西文化的沟通。

(3)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婚姻方面比较独立自主。

2、五彩纷呈的唐诗:

(1)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

白居易。

(2)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他被益为“诗

圣”o

五、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背景。

①天宝年间,唐玄宗荒于政事,任人唯亲,政治日益黑暗。

②各地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2)过程: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攻下洛阳、潼关,

占据长安。唐玄宗西逃,763年被平定。

(3)影响:严峻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经济;唐朝从今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及唐朝灭亡:

(1)藩镇割据。

①平静,,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②唐后期,节度使及宦官相互勾结,社会危机加剧。

(2)黄巢起义。

①概况:875年,黄巢在山东起义,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在唐朝镇

压下,黄巢兵败自杀。

②影响:冲击了唐朝的统治。907年,节度使朱温建立梁朝,史称“后

梁,唐朝灭亡。

3、五代十国:

(1)唐朝灭亡以后,出现了五代十国政权分立局面。

(2)后周世宗柴荣发展经济,肃穆法纪,整顿军队,国力大增,为

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第七单元多民族政权并立及两宋社会改变

一、北宋的统治

1、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

定都东京。他就是宋太祖。

2、强化中心集权:

(1)军事:设法剥夺高级武将的军权,从地方军队中选拔强壮的士

兵编入禁军,由皇帝干脆限制。

(2)中心:分化宰相的权力,宰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

司使管理财政。各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

(3)地方:拍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并实施三年一换制度,取消

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把地方大部分财政赋收入收归中心。

3、重文轻武的国策:

(1)目的:防止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

(2)措施。

①选用文官担当中心和地方的要职,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

②发展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用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③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心设太学,在地方开设州学、县学,传授儒学。

4、政治统治的影响:

(1)北宋初期的统治者通过加强中心集权,重用文臣,削夺武将权

力,基本消退了藩镇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复

原发展。

(2)造成了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军队指挥不灵等诸多弊端。

二、辽、西夏及北宋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及宋辽和战:

(1)契丹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都城上京,后改国号为辽。

(2)宋辽争战:1004年秋,辽军大举南下攻宋至漫州城下,寇准力

劝皇帝宋真宗率兵亲征,击退辽军。

(3)宋辽议和。

①内容:双方达成和议,各守边界,互不骚扰,宋每年给辽岁币。史

称“澧渊之盟。“

②影响“宋辽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为双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及沟

通创建了有利的条件。

2、党项的兴起及宋夏和战:

(1)西夏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都兴庆府。

(2)西夏发展:元昊重用汉人为官,仿照宋朝设置行政机构,发展

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3)宋夏和议。

①背景: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惨重。

②和议:1044年,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在边

疆设置榷场,复原贸易往来。

③影响: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沟通。

三、金及南宋的对峙

1、女真的崛起:

(1)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

(2)女真发展:创制文字,完善政治军事制度,发展生产,壮大国

力。

(3)金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及岳飞抗金:

(1)北宋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

变”。

(3)岳飞抗金。

①战绩:率领岳家军在邸城大败金军主力,并收复很多失地。

②结果: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莫须有

的罪名将其杀害”

3、南宋偏安:

(1)宋金议和:1141年,南宋及金达成和议,双方划定疆界,南宋

及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

(2)灭亡:南宋后期,政治腐败,肯定战斗力减弱,在蒙古人的铁

骑下走向灭亡。

四、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

1、农业的进步:

(1)农具:独创了秧马,推广了浇灌工具龙骨翻车和筒车等。

(2)粮食作物:水稻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的粮食作物,推广种植占城

稻,小麦扩种到全国。

(3)经济作物:茶、棉花、麻、甘蔗和果树的栽培发展讯速。

2、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丝织业超过前代,棉纺织业兴起。

(2)采煤业:采煤技术领先世界,产量相当大。主要用于冶炼、烧

瓷、居民生过。

(3)制瓷业: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3、内外贸易的兴盛:

(1)商业旺盛。

①商家起先以广告宣扬自己的商号,还设计运用了商标。

②商业城市兴起。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早市和

夜市。

③城市外围出现了贸易场所草市,渐渐发展成为新兴城市镇市。

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期,

出现了“会子”“关子”等纸币。

(2)海外贸易。

①设置特地管理对外贸易实务的市舶司,主动激励海外贸易。

②商船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各国。

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享有“东方第

一大港”的盛誉。泉州城南还有“蕃人巷”,是蕃商的聚居地。

4、经济重心南移:

(1)缘由:北方多战乱,南方向对安定;江南地区在土壤、气候和

水利条件、作物品种等方面优于北方。

(2)表现: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

为全国的粮仓。纺织业、造船业、造纸业中心多集中在南方。

(3)完成:两宋时期,南方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重

心已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5、科技独创:

(1)活字印刷术。

①独创:北宋时期,平民毕昇独创,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②传播:东传到朝鲜、日本,又经阿拉伯西传至欧洲,对人类文明的

传播和发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火药。

①运用:唐代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起先制造运用火药的武器。

宋代广泛运用在军事上。

②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后传到欧洲。

③意义:对欧洲社会表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火器的出现,引起了世

界军事史上的革命,宣告了热兵器时代的到来

(3)指南针。

①独创:战国时期,出现了指南仪器“司南”;宋代制成指南针,并

起先运用于海上交通。

②传播:12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意义: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五、都是繁华及市井文化的兴起

1、都市生活。

①都市生活。

日益旺盛的贸易需求彻底打破了城市中居住区及商业区之间的界限,

商业活动也突破了昼夜的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早市。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东京城的商业旺盛。

宋代饮食业发达,饮酒,喝茶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

(2)市井文化:城市中出现休闲消遣的场所瓦子。街头艺人演出的

场所称为“勾栏”。

2、宋词的流行:

(1)简介:词是宋代最佳特色的文学体裁,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新体

诗歌,能够配乐演唱,故称“曲子词”。

(2)代表: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第八单元元朝的统治及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及元朝的建立

1、成吉思汗及蒙古的勃兴:

(1)背景:12世纪时,蒙古各部落之间征战不断。

(2)统一: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他被尊称为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2、蒙古灭西夏和金:1271年,灭亡西夏。1234年,灭金。

3、元朝的建立:

(1)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2)元朝统一:1279,完成全国统一。

(3)元朝疆域:元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二、元朝的统一局面

1、民族关系的发展及边疆开发:

(1)条件:元朝的统一。

(2)表现:汉人迁往边疆,蒙古等族人民迁入内地,契丹人、女真

人等及汉人融为一体,形成了回回民族。

(3)作用: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得到加强,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巩固了空前统一国家。

2,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1)在中心设宣政院,采纳政教合一的方式管理吐蕃,首任长官是

八思巴。标记着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设有各级行政机构,派驻军队,清查户口,设置驿站。对于贯

彻中心政令、维护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1)概况:元朝在隋朝大运输河的基础上,开早了济州河、会通河

和通惠河。

(2)影响:京杭大运输河为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西方之间的水陆交通发达,为中外经济文化沟通创建了有利条件。

三、元朝的经济、科技及文化

1、农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①措施: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将农田改作牧场,激励垦荒,兴修水利,

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2)手工业。

①用棉花纺纱织布成为江南地区主要的家庭副业。松江成为全国的棉

纺织业中心,黄道婆做出了重大贡献。

(3)商业:元大都成为著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2、科技: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

300年。

3、元曲

(1)组成:包括散曲、杂剧,是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成就。

(2)代表。

①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杂剧《窦娥冤》。

②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第九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他就是明太祖。

2.强化皇权: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心、废中书省和丞相,

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廷杖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

学问分子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二、郑和下西洋于明中叶“倭患”

1、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前期,经济逐步旺盛,国力强盛。

(2)目的: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及海外各国的联系。

(3)概况:从1405年到1433,郑和七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

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地位: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开拓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5)意义: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及亚非

各国的经济文化沟通。

2、抗倭斗争:

(1)倭寇:元末明初,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的日本

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

(2)目的:保证东南沿海地区的平安。

(3)战绩: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站九捷,平定浙江的倭

寇;及俞达猷一起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三、明清易代

1、晚明的社会危机:

(1)统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皇帝不理朝政。宦官弄权,朝臣结党

营私,争权夺利。

(2)财政危机: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明朝廷一再增加新的赋税名目,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冲突激化。

2、明末农夫起义:

(1)历史背景:陕西饥民发生暴动,揭开了明末农夫大起义的序幕。

(2)李自成起义:

①1636年,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提出了“均田免赋”等口号,

受到广阔农夫的拥护。

②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他率军队攻占北京,崇祯

皇帝自杀,明朝灭亡。

③最终结果:山海关之战失利后,退回北京。随后转战各地,最终失

败。

4、满洲的兴起及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

金,史称“后金”。

(2)清朝建立: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

为满洲。

(3)清军入关: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占据并正式定都北京。渐渐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四、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建立后,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

议确定,皇权受到了限制。

(2)设立:雍正帝时设立,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

(3)职能:皇帝掌管军政大权,军机大臣只能跪奏政务,笔录谕旨,

传达给中心和地方的官员去执行。

(4)影响:是专制皇权极端强化的产物。

2、文化专制:

(1)表现。

①清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实行严密的限制,制造了大量文字狱。

②提倡最孔读经,宣扬忠君思想和儒家的伦理道德,推行八股取士。

③组织学问分子在京修史,编纂图书,删改抵触清朝通知的内容,有

的书籍甚至被全部焚毁。

(2)影响:进一步强化了皇权,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发展

1、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措施

①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班禅五世为

“班禅额尔德尼”。达赖、班禅的继承都必需经过中心政府的正式册

封。

②1727年,正是设置驻藏大臣,及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③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2)作用:进一步将强了中心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西北边疆的巩固:

(1)平定叛乱。

①康熙第三次率军亲征,战胜嘎尔丹,平定蒙古族准嘎尔部叛乱。

②乾隆帝时,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2)设置机构。

①清廷在乌里雅苏台派驻将军,管理漠北地区,巩固了北部边疆。

②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设立哨所,派兵驻扎,3、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1)郑氏复台及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朝统治台湾。

①1683年,清廷派施琅攻打台湾,郑氏倒戈,清朝统一了台湾。

②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回到清朝中心政府

的管辖之下。

4.清朝前期的疆域:西至葱岭,东临太平洋,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

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岸,东南到台湾及其附

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

第十单元经济文化的发展及近代前夜的中国

一、经济发展及国力强盛

1、农业经济的复原及发展:

(1)政策: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激励垦荒。

(2)表现。

①引进推广种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烟草、向阳葵等农作物

新品种。

②大规模治理黄河,修筑浙江沿海的海塘。

2.工商业的发达:

(1)手工业:佛山镇的铁器,苏州、杭州等地的丝、棉织品,景德

镇的瓷器,福建、云南等地的茶名扬海外。

(2)商业。

①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旺盛,农村集市发达,中小城镇蓬

勃兴起。

②出现了商帮,如陕西晋商、安徽徽商等商帮。

2.人口增长:

(1)缘由:耕地面积的扩大,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对新增人口不

再征收人丁税。

(2)影响: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旺盛,也造成了大量人口没

有土地耕种,加重了社会负担。

3、“康乾盛世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经济旺盛、国力强盛。

二、科技成就及通俗文艺的旺盛

1、北京城:

(1)修建: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明成祖时期修建。

(2)组成:有宫城、皇城和京城组成。

(3)核心:宫城即紫禁城,是最高权力中心。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著作人物评价

《本草纲李时珍东方医学巨典

目》

《农政全徐光启总结农业生产阅历

书》

《天工开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物》

3.通俗文艺的旺盛:

(1)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后

人誉为“四大古典名著”。

(2)戏剧。

①产生于江苏的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吸曲剧种之

O

②形成于19世纪前期的京剧,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被称为“国

粹”。

三、西方的挑战及清朝中衰

1.殖民势力东来:

16世葡萄牙人占据澳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先后侵占台湾、

17世纪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城和尼布楚

中期城;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清军两次围攻雅克萨城,

取得成功;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的边

界问题,签订《尼布楚条约》

18世纪英、法等殖民势力相继来华,试图把中国变为原料供应地

以来和商品市场;在广州设立“商管”,进行对华贸易,在贸

易过程中伴随着欺诈、掠夺等活动。

2、清中后期的政治腐败:

(1)政治:乾隆后期,统治集团骄奢成风。吏治败坏,官吏贪污腐

败,国库空虚。

(2)军队:军队腐化,军纪松懈,军备废弛,战斗力减弱。

(3)社会:社会冲突尖锐,农夫起义和反清斗争此起彼伏。

3、“闭关锁国”政策:

(1)缘由。

①面对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和中外沟通的频繁,清朝统治者担忧自己

的通知收到威逼,在对外贸易上越来越消极保守。

②为了扩大对华贸易,英国政府派马嘎尔尼来华,遭到乾隆帝的拒绝。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危害: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却阻挡不了殖民者的扩张。清

朝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其次篇重要问题集锦

一、旺盛及开放的隋朝时期

1、隋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影响。

提示:创建出一种相对客观、公允的选拔机制,为国家选拔真正有用

的人才。促进了教化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2、什么事“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缘由是什么?

提示: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复原发展,

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这一时期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贞观之

治”。

缘由:(1)鉴于隋亡于暴政的教训,实行了养精蓄锐、轻徭薄赋的

举措。

(2)知人善用,虚心纳谏。

3.唐玄宗和唐太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提示:他们都擅长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留意

“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

时代著名的“治世”一一“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

4.历史上出现的清明治世。

提示:

治世局面皇帝共同表现

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政治清明

光武中兴汉光武帝经济旺盛

贞观之治唐太宗人口增加

开元盛世唐玄宗国力加强

5.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缘由。

提示:(1)政策因素:农夫斗争的作用(农夫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

统治政策)。

(2)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隔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3)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4)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5)唐朝对外交往常见的缘由。

提示:(1)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旺盛,文化昌盛,是当时

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各国憧憬中国文化,东方各

国尤其如此。

⑵唐朝对外政策开明,对外国人不卑视。

(3)唐朝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自信。唐朝认为自己

的文化水平最高,对外来文化、艺术毫无恐惊感,而实行开放政策。

及此同时,向外大力宣扬和输出唐文化,影响亚非乃至世界各国文化。

(4)交通畅通,四通八达。唐朝既有发达的陆路交通,又有便利的

海路交通,为中外文化沟通供应了有利条件。

二、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及经济发展

9、如何评价“澧渊之盟”?

提示:(1)对于北宋来说,“澧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

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澧渊之盟”的订立有其主动的

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斗争,使此后的辽宋边疆长期处于

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绽开常见的经济文化沟通,有利于边疆地

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到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10.北宋及辽、西夏由斗争走向议和的缘由是什么?

提示:宋:常年的战乱,重文轻武和朝政腐败,还有对外征战的几次

惨败,导致北宋国力积贫积弱,无力抵挡辽和西夏。

辽:物质匮乏,经不起年年征战。在南征中屡屡受挫。

夏:西夏不论是人口还是物资都极度匮乏,和宋朝打了三次都是全胜,

但都由于缺乏各种物资而退兵。

11.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为什么?

提示:不是。因为金及南宋的斗争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

不是反抗外来侵略,所以岳飞不能说是民族英雄,而是一位抗金英雄。

12.你怎么看待两宋时的民族关系?

提示:辽、西夏、金及宋之间,斗争及和平交替存在,但和平友好始

终是我国各族关系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国人民共同缔造的。

13.宋朝南方商业旺盛的缘由。

提示:(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2)自北宋起先,

我国古代商业空前旺盛,为南方商业的旺盛供应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宋朝时,少数民族限制北方,宋朝重视商业特殊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来

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旺盛。

14.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缘由。

提示: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为海外贸易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宋朝

及西方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通过海路及外国发展贸易关系。宋朝

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宋朝政府实行激励

海外贸易的政策,调动了中外商人的主动性。

元朝建立及宋元文化

15.元朝的历史地位。

提示:(1)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宽阔。

(2)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管辖。

(3)促进了民族融合,社会经济接着发展。

(4)中外交往频繁。

16.宋元文化旺盛的缘由。

提示:一是起点高,是在隋唐文化基础上的接着发展。二是宋元时期

的政治和经济,为文化的发展供应了良好的条件。宋朝结束了晚唐及

五代十国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局面,农、工、商都有显著提高,城市

空前旺盛,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疆域

空前宽阔,对外海陆交通空前发达,中外经济文化沟通非常频繁。

明朝政权巩固及便将管理

17.明清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

提示:

朝代措施影响

明朝取消了行省制,设立三司;废除了丞相使皇权高度集中,君

制度和中书省,提升了六部职权;设立主专制大为加强

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极端强化

大兴文字狱强化了皇权,阻碍了

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

18、谈谈你对明朝科举“八股取士”的看法。

提示:(1)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方法,是考试规

范化的结果,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

鉴意义。

(2)各种规定国语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

内容的狭窄,束缚了思想。尤其很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

经书,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最终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峻阻碍。

(4)说明白科举制度到明朝时以趋于僵化,这是思想文化方面加强

君权的重要表现。

19.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明朝科举考试的危害。

提示:(1)历程:①创立:隋文帝起先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

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②完善:唐

朝科举制渐渐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

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殿试。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

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③僵化: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④废除:

1905年。(2)危害:明朝很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

专研八股,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

奴仆。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如何评价郑和及他的远航?

提示:郑和试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宏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沟通和友好关系。

21.我们应当如何评价郑成功?

提示: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

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主的利益做出了

巨大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

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22.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提示:(1)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帅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

他玩和内地的联系。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3)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

建省。

23.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提示:

地史实启示

西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西藏、新

藏同为一家”疆自古以

元朝时:中心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来就是中

区国的领

清朝时:册封达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土,任何

新西汉时:设西域都护,起先隶属中心政府的管辖分裂祖国

疆唐朝时: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一的阴

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谋都不能

得逞

五,近代前夜中国的政治、科技、文化

24、谈谈“闭关锁国”政策在肯定程度上起了防卫作用,但它限制了

中外正值的经济文化沟通,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

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评价: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防卫的

政策,是违反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是

自己闭塞、停滞、倒退。

相识: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行能及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

将被时代淘汰;②在交往过程中应主动学习别国的特长,发展自己;

③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等。

25.简要谈谈宋元、明清时期科技及文化发展的特点。

提示:(1)高度旺盛的宋元文化。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

合加强,各族文化共同发展。三大独创的完成和传播,推动了世界文

化发展的进程。宋词元曲的辉煌成就,再次验证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

大精深。

(2)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明清两朝处在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传

统科技接着发展,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在

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反封建思想在浅滋暗长。

第三篇专题学问归纳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

线索一隋唐明清时期中心集权制度的强化

朝代措施

隋朝激励垦荒,减免赋税,发展经济,发展经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唐朝养精蓄锐、轻徭薄赋,知人善用,虚心纳谏

宋朝设法剥夺高级武将的军权;限制对军队的调动;实行分化事权

的方法,消弱相权;派文臣担当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

一换制度;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把敌方大部分财宝收归中

心。

明朝在中心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线索二隋唐明清时期的著名帝王

帝王主要活动

隋文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

帝才的制度

隋炀开通大运输河;创立进士科,标记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太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发展科举制度;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宗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激励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贞观之治”

的局面

武则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减轻人

天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如姚崇和宋璟。实行改革;整顿吏

唐玄治,裁减冗员;发展尽己,改革税制;留意文教,编修经籍。开

宗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旺盛,锅里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

期,史称“开元盛世”

明太中心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廷事务;地方废除行中书

祖省,设立三司;设立锦衣卫,对臣民进行监视;八股取士制度

康熙册封班禅五世“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评定准嚼尔部叛乱,稳

帝定西北边疆地区;大兴文字狱,摧残人才

雍正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臧;中心设立军机处;实行文字狱,加强

帝思想限制

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

帝军

线索三唐宋明清的经济

时期类别概况

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具革新,如曲辕

农业

犁和筒车;兴修水利工程

丝织业品种繁多,以蜀锦为代表的丝织工业水平高;陶瓷器

手工

唐朝生产水平很高,如越州的青瓷、刑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颇具规模

商业旺盛,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都市繁华,长安

商业

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

主题设问

主题一强化君权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持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

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

1、隋朝创立的中枢决策体制是什么?说说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动作

用。

提示:三生六部制。三省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又避开了权臣独揽大权,加强了中心集权。

2、宋代为了加强中心集权,在中心实行了怎样的举措?

提示: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

司使管理财政,三权分立,分别对皇帝负责。

3、明太祖朱元璋是怎样加强中心对地方管辖的?在科举考试(思想

上)实行了什么措施?

提示:在地方,飞醋行省制,改设承宣布政史司、提刑按察使司、都

指挥使司,分管行政、司法和军事。八股取士。

4、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谁?并说明军机处设立的意义。

提示:雍正。专制皇权极端强化。

5、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心集权制度中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提示:皇权在加强,相权在消弱。

6、谈谈你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相识。

提示:(1)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肯定程度上为抵挡外

国侵略供应了保障;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简单导致专制独裁统治,禁锢了人们的

细想;不利于中国向世界各国学习,最终导致了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

主题二古代盛世局面

回望中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三大盛世”,即西汉盛世、大唐

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请回答:

1、汉武帝时,哪一事务促进了对西北地区的“交通、开发”?此后

西汉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汉朝开拓的沟通

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是什么?

提示: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丝绸之路。

2、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请写出唐朝前期两个盛世局面

的名称及在位皇帝。他们实行了哪些相同的治国措施?

提示:“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重视发展生

产,重用人才,提倡节俭。

3、清军入关后,分别平定了内乱,击溃或逼退了外敌,实现了国家

的统一。请分别举例说明。

提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或平定准喝尔叛乱);雅克萨之战,战

胜沙俄侵略者。

4、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日有何启示?

提示: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②正确的政策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建者。

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主题线索

线索一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

东南地区(台湾)西北边疆(新疆)西南边疆(西藏)

公元前60年,设

置西域都护

唐太宗和无责任和亲政策:文成公主、

唐设立都护府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

设澎湖巡检司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

教事务和土翻地去军政

事宜,今西藏地区正式

纳入中国版图

清朝设台湾府,乾隆平定大、小顺治帝、康熙帝先后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