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魏晋时期,嵇康主张“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刘伶更是蔑视名教,放浪形骸。这反映了(

)A.门阀政治导致士人归隐 B.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C.纲常名教遭到彻底否定 D.玄学成为当时统治思想2.东汉时出现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先秦以来的数学成就。魏晋之际,刘徽《九章算术注》对圆周率计算法进行修正。到南朝时,将圆周率推算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横线处应填写(

)A.张衡 B.祖冲之 C.贾思勰 D.裴秀3.东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楷书笔法清新脱俗,结构玄远天然,带有一种隐逸恬淡的“山林气”;唐代楷书则有一种中正平和,端稳凝重,法度谨严的“庙堂气”。由此可知,中国古代书法(

)A.深受主流思想演变的影响 B.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C.体现严谨工整的审美需求 D.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言中说,写这本书本是为了“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所以“丁宁(即叮咛)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据此可知,《齐民要术》(

)A.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蕴含着求真务实的编写精神C.体现出魏晋时期社会重农抑商的思想 D.折射出北魏农民生活的安逸5.魏晋时期,逍遥自然成为士人的追求,对女子的评价也打破“三从四德”的标准,赏识知晓道义忠正廉洁的女性。注重内在修养、明理善辩的女性得到了士人的赏识。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B.儒家思想受到冲击C.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D.社会普遍崇尚自由6.在魏晋时期,嘉峪关3号墓壁画中有许多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图,嘉峪关5、6号墓中表现生产劳动内容的采桑、放鹰、狩猎、牵驼等;酒泉丁家闸5号墓燕居行乐图中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西沟墓壁画中有羌女送行图。这体现了当时(

)A.民族交融的高度发展 B.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C.繁盛的少数民族经济 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7.魏晋时期,儒教与道教的冲突日趋激烈,葛洪提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所以贵儒“以移风易俗”,尊道“以其不言而化形”。这体现了当时(

)A.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B.道教最受官方推崇C.外来宗教的本土化 D.儒学丧失独尊地位8.如图是《洛神赋图》局部画作。据此可知,该画作(

)A.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B.描述了异域流入的物种种类C.提高了女性社会经济地位 D.展现出北朝艺术的雄浑壮阔9.唐政府编修药典《新修本草》时,集中二十多个来自各领域的人员,并让各地提供药物图样,仅两年编成颁行;僧一行进行大地测量,测量地域南到中南半岛,北到蒙古高原。这说明唐代科技发展(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受到各级政府支持C.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D.得益于国家的统一10.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该时期(

)A.出现儒佛道三教并行 B.修建了沟通南北的运河C.设置通判监察地方官 D.外贸是重要的财政来源11.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形成于唐代,由波斯人撰述,以中文楷书和古叙利亚文刻写而成。碑文记载波斯僧人阿罗本来中国长安及其他多地宣讲教义、设立景教寺院等事。该碑作为证据可以印证当时(

)A.唐朝主流思想变化 B.楷书成为主要书体C.中外经济往来频繁 D.文明之间交流密切12.下图是唐代画家张萱(开元年间人士)所作《捣练图》,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图中人物形象鲜明,造型饱满,烘托出雍容华贵的气度。此图(

)A.注重意境个性 B.展现盛唐风貌 C.融入异域风情 D.再现市民生活13.前秦君主苻坚在位时“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孙并遣受业。”他还经常亲临太学,考评学生经义优劣。这些措施体现了(

)A.民族之间的隔阂消失 B.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C.选官方式的重大变革 D.国家治理模式有所改善14.唐朝时候,佛教宣传“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倡言念佛的人,现生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可以“行住坐卧,常得安稳;长命富乐,永无病痛”。材料说明(

)A.佛教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B.佛教已经完成本土化C.佛教同儒、道家文化相融合 D.佛教接收了中国文化15.“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A.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 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 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16.比较南北朝史传人物描写,南朝史传赞人,多“词采遒艳”“善为文章”之词。北朝的勋贵传记,以军功、吏治为尚。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南北朝著史传统不同 B.南北朝政治制度差异大C.南北朝经济模式不同 D.南北朝社会环境有差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从甲骨文、金文、《尚书》、到《春秋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从《五帝本纪》黄帝记起,至汉武帝《今上本纪》,成为一部通史。如此连续未中断的历史记载,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文明古国印度,关于中世纪的史书很少,有的需要依靠中国唐朝《大唐西域记》的有关记载。“孔子作春秋,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汉朝太史令司马谈曾言:“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其子司马迁继承父亲志愿,作《史记》,流传后世。——摘编自戴逸《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及其对国史研究的重要启示》材料二

西汉魏晋以来,史家辈出,各种体裁的史书不断涌现。隋唐时期的史学有了重大的发展。隋文帝曾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唐太宗重视“以古为镜”,于禁中设置史馆,调派史官专修前代和本朝历史,并令宰相担任监修。唐代设馆修史取得了很大成绩,二十四史中,唐朝编撰的就有8部纪传体史书,其进度之快,成书之多,在封建社会中是很少见的。唐代以后,各朝沿袭了修史制度,使我国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史料。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中国文化史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统治者加强修史的意图,并说明我国古代修史的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长达数世纪的分裂与战乱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和民间普遍信仰鬼神,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由于各割据政权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使得这一时期的地域性特征愈发突出。地域的差异不仅影响了经济和政治格局,也深刻塑造了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民族分布和社会风俗等。而思想的解放和民族的交融,共同推动了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交融,——摘编自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1)根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2)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自觉性’的发展趋势。”请对“自觉性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ABBBAAC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BDACD17.(1)原因:中华民族有强烈的历史意识;重视修史的传统;制度上的保障(开馆修史);历代史学家的努力。(2)意图: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意义: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官方修史拥有更精确的历史信息,有利于确保历史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为其他国家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8.(1)特征:开放与多元交融;宗教鬼神思想文化盛行;带有很大的区域性(地域性)。(2)合理的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出现自觉性的发展趋势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政治上,长期的战乱和政权更迭,原有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受到冲击,促使知识分子对传统进行反思。同时,国家的分裂导致中央集权弱化,地方文化和意识得以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地域特色的出现。思想上,儒家思想的权威受到挑战,道家、佛教等思想流派得到发展,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思想源泉。士人阶层从重视家族世袭和礼法传统转向更加注重个人才能和个性解放,这种转变促进了文化自觉的形成。南北文化的交流以及与西域、中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思想观念。自觉趋向性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促使文化趋向多元,如儒、道、佛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