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课件_第1页
《论语十二章》课件_第2页
《论语十二章》课件_第3页
《论语十二章》课件_第4页
《论语十二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

,字

。春秋末期的

家、

家、

家,

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

。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

。文学常识——个人档案“孔孟”“至圣先师”丘仲尼政治思想教育儒(1)政治思想“仁”(即仁爱、爱人),政治上主张“仁政”。“礼”(即克己复礼),严以律己且恪守礼法。(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孔圣人”“至圣”作品简介“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内容文体作者论lún:编写语录体共20篇,492章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地位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四书”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论、对话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一章第四章第三章第二章yuèyùnxǐngwèichuányòuy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五章第八章第七章第六章wǎngdàiqūɡōnɡdānshíhào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十章dǔfú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乎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第一章【注释】②[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③[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④[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⑤[愠(yùn)]生气,恼怒。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⑦[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而:表顺承,然后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朋:指志同道合的人自:从知:了解亦:也而:表转折,却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名词做状语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宋·朱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要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和交流为乐热情好客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应不求名利,自我进步。学习需要自觉,温习实践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修身做人曾子⑧曰:“吾⑨日三省⑩吾身:为人谋⑪而不忠⑫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⑬乎?传⑭不习乎?”(《学而》)第二章⑧[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⑨[吾(wú)]人称代词,我。⑩[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⑪[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⑫[忠]竭尽自己的心力。⑬[信]诚信。⑭[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而:表转折,但是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身:自己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动词做名词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段解:修身做人、学习方法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道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与朋友交往温习知识忠(尽心尽力)信(诚实)习(温习)曾子——孔子的接班人《大学》:曾参所著。《中庸》:子思所写。《论语》:最后的编纂者曾子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传整理完成的。曾子,原名曾参,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人。

将孔子学说传于子思,经弟子再传于孟子。因其学颇得孔子学说精髓,后世儒家誉其为“宗圣”。子曰:“吾十有五⑮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⑯,四十而不惑⑰,五十而知天命⑱,六十而耳顺⑲,七十而从心所欲⑳,不逾矩㉑。”(《为政》)

第三章⑮[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⑯[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⑰[惑]迷惑,疑惑。⑱[天命]上天的旨意。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⑲[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⑳[从心所欲]顺从意愿。㉑[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而:表示修饰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人生阶段剖析: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②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5岁-40岁:学习领会50岁-60岁:安心立命,领悟修心70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为一体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习与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段解:修身做人志学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知非之年耳顺、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期颐补充:年龄称谓15岁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90岁100岁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第四章【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而:表顺承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之知:领悟,获得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做省略句译文:孔子说:“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故:形容词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段解: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获得新知。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独立思考有所发现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②

,思而不学则殆③。”(《为政》)第五章②[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③[殆(dài)]疑惑。而:表转折,却则:就译文: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学习思考不可偏废段解:学习方法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二者不可偏废。学而不思思而不学死读书空想、瞎琢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②

,思而不学则殆③。”(《为政》)子曰:“贤哉,回④也!一箪⑤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⑥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第六章食:饭食

饮:水其:代指颜回的生活环境其:他的忧:清苦、困苦④[回]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⑤[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⑥[堪]能忍受。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吃)一竹筒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颜回的生活学习环境:贤哉,回也!反复贤哉,回也!赞美颜回安贫乐道段解:修身做人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回的态度: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曰:“知之⑦者不如好之者⑧,好⑨之者不如乐⑩之者。”(《雍也》)第七章⑦[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⑧[者]代词,……的人。⑨[好(hào)]喜爱,爱好。⑩[乐]以……为快乐。译文: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学问的人比不上以(研究)学问为乐趣的人。”知:懂得、了解形容词意动用法子曰:“知之⑦者不如好之者⑧,好⑨之者不如乐⑩之者。”(《雍也》)

一般了解、知道;

比较喜欢;

以学习为乐趣。知之:好之:乐之:段解:学习态度最好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以学习为快乐。学习的三种境界:子曰:“饭疏食,饮水⑪,曲肱⑫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⑬我如浮云⑭。”(《述而》)第八章⑪[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⑫[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⑬[于]介词,对,对于。⑭[如浮云]像浮云一样。而:表顺承义:正当的手段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而:表顺承之:代指胳膊子曰:“饭疏食,饮水⑪,曲肱⑫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⑬我如浮云⑭。”(《述而》)段解:讲的是修身做人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的精神。“安贫乐道”“不受不义之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生活的态度:财富和地位的态度:颜回退金“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穷命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⑮。择其善者⑯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述而》)第九章⑮[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⑯[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的意思而:表顺承三人:许多人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其:他们之:代词,代“不善者”之:代词,代“善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⑮。择其善者⑯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述而》)第九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学习方法要善于发现别人优缺点,端正态度,提升自我。子在川上⑰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⑱。”(《子罕》)第十章⑰[川上]河边。川,河流。⑱[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段解:讲的是学习态度告诉我们时光易逝,珍惜时间。舍:放弃、舍弃子曰:“三军⑲可夺⑳帅也,匹夫㉑不可夺志也。”(《子罕》)第十一章⑲[三军]指军队。⑳[夺]改变。㉑[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志:志气译文: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改变主帅,男子汉却不可改变志气。”子夏㉒曰:“博学而笃志㉓,切问而近思㉔,仁㉕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二章而:表并列,并且。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㉒[子夏]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㉓[笃(dǔ)志]坚定志向。笃,坚定。㉔[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㉕[仁]仁德。勤奋好学坚定志向多思多虑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修炼仁德的方法是什么?段解:修身做人“知识要广博、志向要坚定、恳切发问,善于思考”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五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九章)《论语》十二章里,很多章节的内容都有共同点,或谈学习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修身做人,请试着选择一两个关键词来对十二章进行归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七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第九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章)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一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第十二章)修身做人:通假字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高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古今异义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的液体)有朋自远方来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指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古义:泛指多次。今义:表数字三)(古义:普通人。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清苦。今义:忧伤。)人不堪其忧(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古义:改变。今义:强取。)◆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传不习乎(

)学而时习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