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1页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2页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3页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4页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RJ)·全国卷地区专用新课标(RJ)·全国卷地区专用课件编辑说明本课件是用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25课文化创新单元总结提升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前自主复习核心考点突破时政热点聚焦返回目录考纲展示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返回目录历史文化本民族文化课前自主复习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重要标志世界文化本民族其他民族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印刷大众传媒世界文化

一律平等优秀文化主干解读把握1个态度和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理解1个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牢记1个手段大众传媒了解2个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牢记3个途径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掌握2个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点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考点透析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温馨提示】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强调优秀文化的传承,有些民族节日也属于文化遗产,比如春节、端午节等。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温馨提示】文化没有优劣之分。由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3.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2)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温馨提示】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并不是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样对待。发展文化,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发展;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要学习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重难突破1.正确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联系

①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特别提醒】认为世界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总和是错误的。任何文化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必要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重要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2)怎么样尊重文化多样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特别提醒】注意区分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化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易错辨析1.[2015·江苏卷,21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提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2014·福建卷,29A]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提示]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2015·重庆卷,12①]古琴音乐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提示]古琴音乐具有世界性,不是因其古老性,而是因为其民族性。4.[2011·浙江卷,31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提示]各地文化既有各自的特性,又有共性。5.[2012·江苏卷,32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提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外来的文化。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9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39(1)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并可能与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角度1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典型例题1】[2015·海南卷]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国珠算成功申遗,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③④符合题意;中国珠算成功申遗与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无关,①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变式训练1】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解析]

B古村落属于文化遗产,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②③符合题意;①不是保护好古村落原因,也不符合现实,排除;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④说法错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角度2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典型例题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地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答案]答案略。[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进行论证。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题模板]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答题要素:态度+原则+博采众长+以我为主+反对错误倾向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变式训练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韩剧、美剧风靡,外来文化对“80后”“90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会受到冲击?有人担忧,有人乐观。担忧者认为:“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自尊何来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又何来文化的自尊?国产电视剧引不起国人的关注,韩剧被引进国内,却受到了热烈追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近20年急剧地流失,几百种传统戏剧,几乎是以每几天消失一种的速度在走向死亡。一旦传统文化流失,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也就缺失了,空出来的位置就留给了外来文化。”“改革开放以后日剧、韩剧、欧剧、美剧都进来了,这个领域的教化,是潜移默化完成的,如果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影还是只想着收视率、赚钱,可能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因为年轻一代都接受了外来文化。”……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乐观者认为:“国外的文化在国内流行是一种自然现象。韩国的鸟叔引来美国士兵的模仿,风靡一时之后,‘style’风也就过去了。披头士乐队当时也是到美国之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这说明,开放的世界是流通的,这并不可怕。”“韩剧在国内有众多粉丝是很正常的事,虽然有冲击,但没有必要恐慌,国内的电视剧、电影行业也发展得很好。这种冲击是很有必要的,能刺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个非常好,让我们做影视的有压力,不好糊弄。老是片面看票房在升高,那个没有意义,不提高内在的质量,没有持续发展空间。”……(1)就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你是乐观还是担忧?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2)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请就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两条建议。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答案](1)①乐观。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②担忧。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年轻一代对外来优秀文化的热烈追捧会挤压中国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外来文化的风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解析]第(1)问,如果选择乐观,应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的意义考虑;如果选择担忧,应该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分析。第(2)问,只需提两条建议即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点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考点透析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4)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4)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温馨提示】文化传播的途径只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三种,这三种是主要途径,要与一般途径区别开来。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1)发展阶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大众传媒: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现代传媒的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温馨提示】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1)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2)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温馨提示】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重难突破1.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途径手段区别内涵及侧重点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具体形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联系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传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进行文化交流的意义(1)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3)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为什么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②有利于我国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③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④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构建和谐世界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怎么样

①进行文化交流,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要充分利用商贸活动等途径,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④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同时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易错辨析1.[2015·江苏卷,21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提示]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不会趋同。2.[2013·山东卷,22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提示]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创新,不会消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2011·福建卷,25A]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提示]商贸、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4.[2011·北京卷,25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提示]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关键。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19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措施既可能是选择题也可能是主观题形式考查。复习时要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重点掌握文化交流的意义角度1

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典型例题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解析]B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知识。“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①符合题意。该纪录片通过介绍我国的饮食文化,引起极大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体现了③。②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现代传媒促进了中华餐饮文化的传播,但并没有丰富和扩展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④说法错误。故选B项。[技法指导]途径≠媒介。文化传播的途径强调文化传播的不同渠道,文化传播媒介强调文化传播所依据的物质载体。大众传媒属于媒介,不属于途径。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变式训练1】“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解析]D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起源于中国的游戏逐渐风靡世界,一方面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④符合题意。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角度2

文化交流的意义【典型例题2】[2015·福建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以博大宽广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材料一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带一路”示意图福建自贸区示意图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材料二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观点论据及论证过程观点一:经济先行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观点二:文化先行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案]

①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③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发展,属于意义类题目。结合材料,从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创新三个角度分析意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变式训练2】2015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中英两国互相举办了一系列代表各自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最高水平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推动了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了两国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这主要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兼收并蓄就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③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④文化交流借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解析]D由材料中中英文化交流的意义,可知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兼收并蓄是就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③错在“融合”,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土司遗址”成功申遗保护仍需努力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

2015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②“土司遗址”申遗成功,表现了国际社会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及其保护管理的认同与肯定,被视为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③“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有利于维护土司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维护湘西地区文化的多元多样性。同时,④也为湘西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申遗成功后,国内外的目光将聚焦湘西这片土地,有利于扩大区域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我们要用敬畏的眼光去对待祖先留下的财富。要以保护“土司遗址”为前提,不能让申遗成为遗憾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案】信息①——B信息②——A信息③——C信息④——D连线信息解读信息①

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信息②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信息③C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信息④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给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命题预测

1.2015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②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解析]C

①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不是唯一标志。③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2.我国许多古代文化遗产蕴藏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对后人仍有启示意义。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8项,稳居世界第二位。此次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对全人类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及族群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答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尊重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贡献。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中华民族精神根基。③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从以下角度回答亦可:增进民族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中的精神纽带作用;文化遗产的具体意义)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要求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具体指向是“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可以从文化遗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民族文化的意义、文化交流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前自主复习核心考点突破时政热点聚焦返回目录考纲展示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现实生活相对稳定性习俗思想稳定性民族性精华糟粕必要前提必然要求继承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创造主干解读掌握1个态度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理解1个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熟记2个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了解4种表现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掌握4个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考点透析1.传统文化的表现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地位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传统文化的特点3.传统文化的影响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重难突破1.传统文化的特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内涵不同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侧重点不同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从社会发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智慧的集中展示。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从个人成长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3.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易错辨析1.[2015·江苏卷,15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提示]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2014·四川卷,7①]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提示]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不是集中体现。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3.[2014·北京卷,24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传统美德。(

[提示]传统美德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4.[2014·北京卷,24C]传统美德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提示]不同时代传统美德的时代背景不同。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5.[2013·广东卷,32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近年全国高考未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主观题则常常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结合进行考查。复习时尤其要注意区分传统文化的两个特点,理解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

角度1传统文化的特点【典型例题1】[2015·广东卷]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③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解题的关键是看清材料的主旨信息。古典诗词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说明发展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共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每个时代都要求传统文化的创新,②与题意不符。④中的“古为今用”与题意无关。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技法指导]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强调时间跨度,即在历史演变中,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变,但是内涵不断变化;鲜明的民族性,强调空间跨度,即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变式训练1】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人大常委会关于公民姓氏选择权的立法解释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法学专家表示,公民选择姓氏涉及公序良俗,新通过的立法解释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自己随便选择姓氏,未来也不完全放开选择姓氏,“否则就乱套了”。假如你赞同专家观点,其理由是(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③传统道德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仍具有现实意义④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传承的纽带不能断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B选择权涉及的是传统习俗,而不是传统道德,③不符合题意。未来不会完全放开选择姓氏,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①④正确。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角度2

传统文化的影响【典型例题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C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一信息。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人们喜爱的产品,说明文化遗产可以与当代人的需求对接,C符合题意。文化发展应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内涵的稳定性,B不符合题意。通过市场运作,保障的不是“基本”文化权益,D错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变式训练2】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不竭源泉③对中华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D材料体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故选D。①为中华文化的特点,故排除。实践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不竭源泉,故②错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考点透析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两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正确处理:①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②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温馨提示】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的区别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对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侧重于文化横向扩散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温馨提示】通过图表分析把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重难突破1.传统文化的特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继承发展原因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法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和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2.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交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发展信息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角度教育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角度教育的作用文化传承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与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提醒】不能错误地认为“教育传承文化,科技发展文化”。教育和科技进步都能够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事文化创造。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存储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易错辨析1.[2015·山东卷,31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提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的性质。2.[2015·江苏卷,20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3.[2014·浙江卷,31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提示]不能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2014·安徽卷,7A]对待传统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提示]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5.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基础和前提,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示]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9(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9(2)2012·新课标全国卷,39(1)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或单独或综合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尤其是以主观题形式综合考查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复习时应注意整合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角度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典型例题1】[2015·福建卷]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汉字在历史变迁中删繁就简,这体现了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不是自然现象;③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技法指导]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变式训练1】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的祭祀活动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各种祭祀活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但没有式微,反而在吸收了很多新鲜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主要启示我们(

)A.文化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文化创新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为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D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吸收了很多新鲜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故只有D符合题意。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角度2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典型例题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材料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1)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2)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答案](1)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答出任意两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第(1)问是分析说明型试题,考查了科技创新的作用,主要是科技创新对文化遗产技术保护、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的作用。第(2)问是建议类试题,是近两年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注意本题要求从文化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如举办相应的艺术展、出口相关的产品以及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变式训练2】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年终岁末,人们都张罗着过年:吃团圆饭、放鞭炮……这勾起人们许多美好的记忆。而如今,年味儿却越来越淡: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人外出旅游;本想放鞭炮辞旧迎新,有关部门却颁布了禁放令。为弘扬春节文化,各级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除夕纳入春节假期,改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为限放;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投入,并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人才的培养,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闹元宵等活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感到有年味存在,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年味变淡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春节文化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文化繁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答题模板]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答题要素:正确态度+发展创新+影响因素+反对错误倾向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促进文化发展。④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政策指出,①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②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③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2015年9月,在孔子诞辰2566年来临之际,济宁市在曲阜举办了第31届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④此次孔子文化节的主题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建文明首善之区”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连线信息解读信息①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息②B我国的传统文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③C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信息④D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答案】信息①——B信息②——D信息③——A信息④——C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命题预测

1.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无法抹去的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C

②错在“无法抹去”;④错误,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们所熟知,古代《三字经》里的许多做人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是,“君则敬,臣则忠”等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A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是发展大众文化的方针,③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故①③不符合题意。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3.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政策指出,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制定该政策。运用传统文化的作用和特点的知识,分析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必要性。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永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就是要弘扬传统戏曲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这既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要求是传统文化的作用和特点的知识,题目指向是“分析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必要性”,实质是分析为什么要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可以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加以阐述。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25课文化创新课前自主复习核心考点突破时政热点聚焦返回目录考纲展示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创新与借鉴、融合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主干梳理返回目录社会实践课前自主复习第25课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文化不断创新文化创新人民群众重要保证社会实践民族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主干解读明确1个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把握2个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理解3个意义文化创新的三个意义反对4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25课文化创新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考点透析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社会实践,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温馨提示】文化创新的渊源和源泉不是一回事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是唯一的来源。2.文化创新的意义(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2)文化创新的重要性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3.文化创新的主体(1)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温馨提示】不能认为“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依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重难突破正确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二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推动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和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25课文化创新(2)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3)二者关系如下: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易错辨析1.[2014·北京卷,25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2014·重庆卷,8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3.[2013·北京卷,25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4.[2011·天津卷,4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提示]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5.[2015·海南卷,15①]县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提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9(1)高考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主体,以选择题或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复习时要重点掌握和区分文化创新的意义

角度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典型例题1】[2015·海南卷]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解析]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中国珠算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①②说法正确;③说法过于绝对,直接经验未必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选A。[技法指导]我们要结合哲学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进一步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25课文化创新【变式训练1】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