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宁波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考古学家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空前规模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墙、布局规整的墓地、观象台、成组成套的礼器等。城址内布局有序,功能分区明显,宫殿区、贵族居住区、居民区、祭祀区、仓储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据此可推知,当时()A.黄河流域已经产生宗法制度 B.中原地区开始出现阶级分化C.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原始农业与手工业相当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陶寺遗址城址内布局有序,功能分区明显,并具有空前规模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墙、布局规整的墓地、观象台、成组成套的礼器等,表明该遗址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项正确;材料表明该遗址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未涉及宗法制度,排除A项;材料表明该遗址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表明该遗址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未体现原始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2.先秦某一思想家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认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的矛盾,而且各种事物在矛盾中经常向它的反面运动变化。下列观点出自该思想家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反映的是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D项正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排除A项;“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反映的是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排除B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反映的是荀子的政治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3.《汉书》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中朝的设立 B.“推恩令”的颁布C.刺史的分设 D.郡国并行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实行推恩令,瓦解了地方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中朝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排除A项;刺史主要是代表中央巡查地方,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威胁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4.元朝构建了遍布全国驿道网络,沿途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食宿服务。同时,相隔一定距离设置急递铺,确保政府公文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传递至各地。以上措施意在()A.加强边疆军事防御以巩固统一 B.构建全面系统的交通体系C.便利通信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D.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并设置急递铺,确保政府公文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传递至各地,其目的是便利通信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C项正确;元朝的驿道网络遍布全国,并不单单是边疆,且材料中没有军事防御方面信息,排除A项;构建全面系统的交通体系是表象,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是这一措施客观上的影响,并非其主观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5.据明朝中期的一段史料记载,常熟地区谭晓、谭照兄弟善于经营,见湖田荒废,雇民开垦。低地凿池养鱼,高地围田种植,池上养猪鸡,堤间种果树,洼地植水生植物,收入三倍于农田。由此,谭氏兄弟成功致富。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这一时期()A.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美洲作物的引进与传播〖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低地凿池养鱼,高地围田种植,池上养猪鸡,堤间种果树,洼地植水生植物,收入三倍于农田”可知,谭晓充分利用土地,经营多种农业形式,最终致富,改材料可以用来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多种经营,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在材料中没有依据,且开始一说绝对化,排除B项;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美洲引进的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6.有学者在评述近代某次战争的背景时说:“(明治维新后)日本奉行侵略扩张方针,把矛头首先指向朝鲜和中国,妄图征服亚洲和世界。它致力于加强军备,以中国为‘假想敌’,时刻在寻找适当的时机,逼中国决战。”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战败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②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③使英国获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的权力④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2月,日军占领山东半岛,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英国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而获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的权力。因此,①③说法正确,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②④说法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7.红军长征是一场艰苦卓绝、英勇伟大的战略转移。下图为长征路线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为()A.①瑞金②汉口③会宁 B.①瑞金②遵义③吴起镇C.①瑞金②遵义③会宁 D.①南昌②汉口③吴起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图示内容和所学可知,①处是长征的起始点—瑞金;②处是遵义会议的召开地—贵州遵义;③处位于陕西省境内,所以应该是陕西吴起镇。B项正确;②处是遵义,不是汉口,排除AD项;③处是吴起镇,不是会宁,排除C项。故选B项。8.以下为某次战役前某军总部发出的《战役行动命令》(节选)。经此一役()聂、贺、关、刘、邓并报军委:一、情况任务与战役组织见七月廿二日辰命令二、战役部署及作战地域区分(一)……(二)刘邓集团以主力八个团附总部炮兵团一个营破击平定含至榆次段正太线之破坏重点,阳泉张净镇之对元氏以南至安阳段平汉线,德石路,邯大路,榆次至临汾段同蒲线,平遥至壶关段白晋线,临屯公路,应同时分派足够部队宽正面的破袭之,阻敌向正太路增援,相机收复某些据点,对辽平公路应派有力部队积极活动,相机收复沿线某些据点,另以一个团主力住于潞城襄垣间地区。……朱彭左一九四○年八月八日申A.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 B.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C.进一步挫败国民党全面进攻 D.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对敌优势〖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一次战役主要是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路,集中在华北地区,时间是194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百团大战,这一战役,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当时国共两党全面合作,而且百团大战针对的是日军,而非国民党,排除C项;此时属于抗战时期,D项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发展”一词频繁出现。他提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下列关于“发展”的论述,最能反映南方谈话精神的是()A.发展要立足国情,不可照搬教条B.发展要统筹兼顾全面平衡,不能偏废任何一方C.发展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D.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其中最能反映南方谈话精神的是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强调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D项正确;立足国情不可照搬教条并非南方谈话中关于“发展”的核心论述,排除A项;统筹兼顾全面平衡虽也是发展中需要考虑的,但不是南方谈话重点强调的内容,排除B项;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的发展观点在南方谈话中不是重点突出的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10.苏美尔人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河水涨落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三个季节。由此可知()A.古代文明受自然环境深刻影响 B.征服大自然是文明产生的前提C.古代文明呈现多元起源的特征 D.古代历法源于大河的涨落规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影响了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经常泛滥的洪水影响了苏美尔文明,体现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A项正确;文明产生的前提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文明起源的相似性,不是多元性,排除C项;古代历法源于大河的涨落规律说法绝对化,中国历法就有对天象的观察,排除D项。故选A项。11.16—17世纪初,日本有“银岛”之称,中日之间展开了丝银贸易。据统计,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这一现象使得()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葡萄牙急于占据濠镜澳C.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得到发展 D.西班牙人从中谋取暴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和所学可知,16—17世纪初,中国同日本进行丝银贸易,日本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使得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得到发展,助推了商品经济发展,为白银货币化创造条件,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葡萄牙急于占据濠镜澳属于西方殖民扩张,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西班牙人从中谋取暴利主要和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1851年5月1日,世界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在伦敦盛大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亲临现场为博览会剪彩。她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与骄傲:“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深感“荣光”的参展产品是()A.飞梭、汽船 B.蒸汽机、火车 C.电话、汽车 D.骡机、内燃机〖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1851年英国。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851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伦敦博览会,蒸汽机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成果,B项正确;飞梭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A项;电话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排除C、D项。故选B项。1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此处批评的是()A.余粮收集制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新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苏联。根据材料“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和所学可知,苏联进行工业化初期,为了解决工业化发展需要的资金、原料,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该运动虽然助推了工业化发展,但是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毛主席对其进行批评,C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早在1921年就被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是为了迎合战时需要,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推行的是固定的粮食税,排除B项;新经济体制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推行的,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图是一幅冷战时期苏联的反美宣传画,图中人物是杜鲁门和希特勒,图中文字是“希特勒的方式只有一个可能的过程和一个可能的结局”。该漫画作者意在()A.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B.批评杜鲁门延续希特勒的侵略政策C.揭示美苏争霸态势的变迁 D.讽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行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冷战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冷战时期苏联的反美宣传画,该漫画将杜鲁门的做法比喻为法西斯行为,意在讽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行径,D项正确;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杜鲁门延续希特勒的侵略政策,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美苏争霸态势发生变化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表为某一时期某资本主义国家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表。表格中的“年份”最有可能是()年份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2.5%5.3%4.4%?2.2%4.9%3.2%?0.1%4.9%6.2%?-1.5%5.5%11.0%?-0.2%8.5%9.1%A.20世纪30年代初期 B.20世纪50年代中期C.20世纪60年代后期 D.20世纪70年代前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欧美国家。根据经济指标可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GDP增长停滞,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较高,这种经济停滞与高通胀、高失业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滞胀”。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D项正确;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与材料中的失业率数据相差较大,且经济危机期间出现工农业产品因生产相对过剩价格下跌的情况,与材料数据通货膨胀率较高不符,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一度较快,与材料数据的GDP增长率低迷不符合,排除B项、C项。故选D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6.根据《宋书·州郡志》中所记载的侨州郡县户口数,历史学家估算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占东晋、南朝政府编户齐民的六分之一。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A.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繁荣 B.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C.南北户口分布格局的根本性改变 D.古代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占东晋、南朝政府编户齐民的六分之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未体现南方经济的繁荣,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根本性改变”说法夸大,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未涉及政治中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17.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区分了“亡国”和“亡天下”,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并进一步主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作者意识到了西方的威胁 B.旨在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C.启迪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 D.意在警示统治者重视道德治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思想启迪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C项正确;顾炎武的思想启迪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未涉及西方的威胁,排除A项;顾炎武的思想启迪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并不是要警示统治者重视道德治理,排除D项。故选C项。18.民国七年,一篇名为《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的文章尖锐地指出:“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将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民国初年宣传类似思想的文献是()A.《新学伪经考》 B.《革命军》C.《吾人最后之觉悟》 D.《文学改良刍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民国初年(中国)。据题干可知,该文章的作者批评了旧文章对青年子弟的毒害。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发动了文学革命,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代表作品。D项正确;《新学伪经考》是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革命,排除A项;《革命军》是宣传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书籍,而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革命,排除B项;《吾人最后之觉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抨击封建礼教的檄文,而不是文学革命,排除D项。故选D项。19.“阿拉伯帝国的百年翻译运动是在多个民族、多方地域被伊斯兰教整合在一起时,作为整体的文化进行自我扩充和重新建构的必然需要。这条发源于古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的溪水注入希腊,然后以希腊文化的形式,倒流入近东,并在此后滋养着中世纪欧洲贫瘠的文化土壤。”对这场“百年翻译运动”解读不合理的是()A.促进了阿拉伯帝国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的繁荣发展B.由官方统一组织并完成,主要目的是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宗教信仰C.是一场跨越亚非欧的文化交流活动,涉及波斯、印度、希腊等东西方文化D.为欧洲文艺复兴保存了大量古典文本和学术资源,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年翻译运动并非主要目的是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宗教信仰,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和繁荣,B项说法错误,B项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的百年翻译运动的确促进了阿拉伯帝国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的繁荣发展,它使得阿拉伯文化吸收了众多文明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不合题意,排除A项;这场运动是一场跨越亚非欧的文化交流活动,涉及了众多地区的文化,包括波斯、印度、希腊等东西方文化,通过对这些文化的翻译和吸收,极大地丰富了阿拉伯文化的内涵,不合题意,排除C项;百年翻译运动翻译和保存了大量古典文本,这些成果在后来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和思想启发,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0.德雷德·斯科特是一个出生在美国南方的弗吉尼亚州的黑人奴隶。1834年由主人从蓄奴州密苏里州带到伊利诺伊州等禁止奴隶制的自由地区,几年后又被带回密苏里州。1846年斯科特在一个反对奴隶制律师的帮助下,向密苏里州法院起诉,要求自己和家人的自由,最终败诉。1854年斯科特的律师将此案上诉到最高法院。1857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斯特科不能因为在自由州和没有奴隶制的领地居住过而获得自由。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的理由可能是()①黑人不包括在宪法中的“公民”一词中,因而不能享有宪法赋予的公民权②联邦制下联邦政府无权禁止各州领地的奴隶制,从而剥夺奴隶主的财产权③斯科特在伊利诺伊州属于逗留而非定居,其法律地位仍需由密苏里州确定④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的权力高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不能违背国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美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黑人奴隶斯特科之所以不能因为在自由州和没有奴隶制的领地居住过而获得自由,是因为美国实行联邦制,黑人不包括在宪法中的“公民”一词中,因而不能享有宪法赋予的公民权,联邦制下联邦政府无权禁止各州领地的奴隶制,从而剥夺奴隶主的财产权,斯科特在伊利诺伊州属于逗留而非定居,其法律地位仍需由密苏里州确定。①②③符合题意;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之间三权分立,国会权力并没有高于最高法院,④错误。故本题选择A项。21.下图为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的封面图像,它在网络上通常被认为是《宋朝科举考试图》。一些专门研究科举制的专著中也使用了此图,如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唐群《隋唐科举与名士》的封面等。然而,这一图像实际上来源于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当时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编撰的《帝鉴图说》,描绘的是唐玄宗召见、考核县令的情形,而非宋朝的科举考试。为了避免出现类似图像被误用的情况,最有效的做法是()A.通过查找史料来源指出其真实的含义,避免“望图生义”B.仅使用官方或权威机构提供的图像作为教材和专著封面C.加强历史教育,提高学生和读者对历史图像的辨识能力D.在使用历史图像时必须添加详细的图像描述和背景介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明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为了避免图像被误用,使用者应知道图像的来源和真实含义,不能想当然的就图论图,A项正确;官方或权威机构提供的图像不一定是100%准确的,还需要使用者查找来源,明确真实含义,排除B项;图像的使用者不光是学生和读者,还有学者专家等等,排除C项;使用者查找史料来源,明确真实含义,就能避免图像被误用,没有必要必须添加详细的图像描述和背景介绍,就算添加描述和介绍,也要知道其真实含义,才能避免被误用,排除D项。故选A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2题14分,第23题6分,第24题20分,第25题12分,共5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任宰相者,不必身为两省长官,但就他官畀(注:给予)以他名,特以两省究为枢要之地,故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遂为习用之名。——摘编自吕思勉《隋唐五代史》材料二:(北宋前期)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或审覆、或执行的程序环节分工;在管辖权限之内,决策、执行一体化。——摘自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唐朝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的角度说明作者认为“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的理由,并分别简述“合议于政事堂”及“就他官畀以他名”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朝和北宋前期中枢部门分工特点的不同。结合所学,概述北宋前期为实现这种“分立”所采取的举措。〖答案〗(1)理由: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合议于政事堂”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或“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或“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就他官畀以他名”作用:扩大宰相任用的范围;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不同之处:唐朝按照程序环节分工,北宋按照政务范围的不同分工。举措:设枢密院专掌军政;设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三衙”与枢密院分权,负责统兵但无权调兵。(任选3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理由:根据材料“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合议于政事堂”作用:根据材料“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和所学知识可知,提高工作效率。(或“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或“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就他官畀以他名”作用:根据材料“任宰相者,不必身为两省长官,但就他官畀(注:给予)以他名,特以两省究为枢要之地,故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遂为习用之名”和所学知识可知,扩大宰相任用的范围;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和北宋前期(中国)。不同之处:根据材料“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北宋前期)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可知,唐朝按照程序环节分工,北宋按照政务范围的不同分工。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为实现这种“分立”所采取的举措包括设枢密院专掌军政;设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三衙”与枢密院分权,负责统兵但无权调兵。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德意志联邦,自千八百七十年来,可谓放一异彩,不独兵事船械,事事见长,起夺英、法之席;而国民学术……皆极精进。乃不幸居于骄王之下,轻用其民,以与四五列强为战,而所奉之辞,又多漏义,不为人类之所通韪(注:认同)。——引自严复《与熊纯如书》(十七)(1914年9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析严复对“欧战缘起”的判断。〖答案〗观点判断:严复认为德国应为“欧战缘起”负主要责任,具有合理性,但过于片面。合理性的依据: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以来,在军事技术、文化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大大提升。这种崛起并没有带来和平,而是导致了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紧张关系。特别是,严复指出了德国“骄王”即威廉二世的外交失误和错误使用国民力量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片面的依据:过于强调德国的责任,而忽视了欧洲列强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和竞争。此外,他也没有深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即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重新瓜分世界的争斗。〖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本题相对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德意志联邦,自千八百七十年来,可谓放一异彩,不独兵事船械,事事见长,起夺英、法之席”“以与四五列强为战,而所奉之辞,又多漏义,不为人类之所通韪”和所学可知,严复认为德国应为“欧战缘起”负主要责任,具有合理性,但过于片面。关于阐释可从德意志帝国崛起的影响、德意志帝国的外交及尚武精神对列强之间矛盾的影响、列强之间因为国家利益存在的矛盾、一战爆发的根源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24.“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行进方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在这种行政制度下,皇帝要实行专断是不可能的。一般法令出自皇帝,但是,由于有那样的政府机构,皇帝不向精通法律的、选举出来的有识之士咨询是什么也做不成的。……所以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执行这些法律的机构越多,行政系统就越不能专断。——摘自伏尔泰《风俗论》材料二: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戴高乐总统逐渐意识到,要使法国在全球获得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他认为,决定国家之间关系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此时的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上又面临着与两个超级大国交恶的危险,急需寻求其它大国的承认与支持。恰逢此时,戴高乐派出富尔访华,与中国领导人举行多次会谈,双方共同探寻建交的可能性。以此为契机,两国终于走向了合作。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也使法国成为唯一能同中美苏直接对话的西方大国,被西方舆论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摘编自李军《中法建交背景及原因浅析》材料三: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2024年5月5日至7日对法兰西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法共发表4份联合声明,其中有3份关于国际热点和全球治理,彰显了中法的大国担当。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亮明停火止战的和平立场。“两国元首强调,当务之急是立即实现可持续停火,确保在加沙地带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保护平民”“两国元首呼吁在2024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遵守奥林匹克休战”……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共同呼吁,分量颇重。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展现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协作之力。延续支持彼此提出的有益多边倡议、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的传统,主席明确表示,中方支持法方办好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摘编自《光明日报·主席对法国第三次国事访问纪实》(1)根据材料一,指出伏尔泰对“中华帝国”政府的态度。结合所学,简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中法双方走向合作并建交的共同因素,分析中法建交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列举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答案〗(1)态度:赞赏(或“认为‘中华帝国’实行严格的科举制、官僚制度完善、君主权力受限制、法律比较健全,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保护”)成因:伏尔泰对法国专制统治与等级制度的社会现实不满;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伏尔泰宣传启蒙思想的需要;中国制度与文化具有优越性;传教士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或“中学西渐”)。(任选2点)(2)因素:符合国家利益(或改善国际地位);中法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共同诉求;双方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及对世界形势的正确判断。(或“国际国内形势、对外战略”等酌情给分)(任选3点)历史意义: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法国成为唯一能同中美苏直接对话的西方大国,提升了法国的国际地位;法国成为第一个与社会主义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引发了西方国家的震动和不安;推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进一步分化;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发展。(任选4点)(3)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任选2点);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任选1点)。中国方案: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如“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亚投行等任举1例);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任选4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态度:根据材料“……所以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可知,伏尔泰的态度是赞赏。成因:根据材料“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执行这些法律的机构越多,行政系统就越不能专断”和所学可知,可从法国的政治现实、伏尔泰的政治主张、中国制度和文化的特殊性及中学西渐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的中法。因素:根据材料“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戴高乐总统逐渐意识到,要使法国在全球获得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决定国家之间关系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和所学可知,可从国家利益、国际形势、领导人的推动、国家的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也使法国成为唯一能同中美苏直接对话的西方大国,被西方舆论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和所学可知,可从实现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引发西方国家的震动和不安、推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进一步分化及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现代世界。特点:根据材料“中法共发表4份联合声明,其中有3份关于国际热点和全球治理,彰显了中法的大国担当”“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展现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协作之力”和所学可知,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可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主题和挑战等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方案:结合所学可知,如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根据我们的目标来研究农村经济,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彻底地明了农村生产关系和这些生产关系在殖民地化过程中的种种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找寻那些压迫中国农民的主要因子,这些压迫中国农民主要的因子一经铲除,非但农民可以活命,我们的民族也便有翻身独立的一日。——引自《中国农村》发刊词(1934年10月)材料二:李琦《农民和拖拉机》(1950年国家文化部“新年画创作奖金”甲等奖作品,《美术》杂志评论:“(这幅画)不仅形象地表达出摧毁封建枷锁以后的农民的生产热情,而且显示了农业生产将要摆脱落后走向机械化、集体化的伟大理想,展现了新中国农村发展的远景。”)根据材料,围绕的土地政策,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论题方向举例:①根据国情适时调整土地政策;②中共土地政策的调整推动农业进步(包括农民解放、农业增产、农村改变)。主题及相关史实论述举例:(至少写出三个历史时期,史论结合)主题相关史实论述根据国情适时调整土地政策(背景+政策)①土地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并建立了许多农村革命根据地。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②全国抗战时期:面对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中共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③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战争推进,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各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④建国初期: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推行土地改革。⑤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全面恢复,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⑥改革开放时期:农业集体化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共中央认可并在全国推广。中共土地政策的调整推动农业进步(政策+意义)①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②全国抗战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建设成效显著。③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夏,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④建国初期:1950年夏—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全国粮食产量显著增长。⑤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发展。⑥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开来,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明显提升。〖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阐释题。时空:近现代(中国)。首先,仔细阅读问题可知,要围绕中共的土地政策来阐释,结合中国近代和现代史内容。据材料一“引自《中国农村》发刊词(1934年10月)”“就是要找寻那些压迫中国农民的主要因子,这些压迫中国农民主要的因子一经铲除,非但农民可以活命,我们的民族也便有翻身独立的一日”可知,1934年该杂志要研究农村经济,就要明确影响农村生产关系殖民地化的原因,要推翻压迫农民的因素。据材料二“(这幅画)不仅形象地表达出摧毁封建枷锁以后的农民的生产热情,而且显示了农业生产将要摆脱落后走向机械化、集体化的伟大理想,展现了新中国农村发展的远景。”可知,《美术》杂志认为,画家李琦的作品表达了农民彻底摆脱封建剥削获得真正地解放,新中国的建设推动农业走向机械化、集体化生产的伟大理想。结合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政策、抗战时期的双减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建国初的土地改革政策、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可以从中国根据国情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作用等角度拟定论题。然后,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来阐释论题,做到史实充分且正确,论证逻辑清晰。例如:论题:根据国情适时调整土地政策。结合所学从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对峙革命战争的需要、农村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倾向、中共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的需要;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的推进、巩固和建设解放区的需要;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解放农民和农村生产力的需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全面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时期原有农村生产经济体制的束缚、改革开放的推动;等等来阐释。论题:中共土地政策的调整推动农业进步。结合所学从土地革命时期推动农业生产、抗战时期建设成效显著、解放战争时期经济获得解放、建国初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改革开放时期农业增产和农民收入提升。最后,归纳总结,例如:在不同历史时期,实事求是,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制定和调整合适的土地政策,赢得了民心和推动了社会发展。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宁波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考古学家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空前规模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墙、布局规整的墓地、观象台、成组成套的礼器等。城址内布局有序,功能分区明显,宫殿区、贵族居住区、居民区、祭祀区、仓储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据此可推知,当时()A.黄河流域已经产生宗法制度 B.中原地区开始出现阶级分化C.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原始农业与手工业相当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陶寺遗址城址内布局有序,功能分区明显,并具有空前规模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墙、布局规整的墓地、观象台、成组成套的礼器等,表明该遗址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项正确;材料表明该遗址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未涉及宗法制度,排除A项;材料表明该遗址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表明该遗址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未体现原始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2.先秦某一思想家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认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的矛盾,而且各种事物在矛盾中经常向它的反面运动变化。下列观点出自该思想家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反映的是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D项正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排除A项;“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反映的是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排除B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反映的是荀子的政治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3.《汉书》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中朝的设立 B.“推恩令”的颁布C.刺史的分设 D.郡国并行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实行推恩令,瓦解了地方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中朝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排除A项;刺史主要是代表中央巡查地方,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威胁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4.元朝构建了遍布全国驿道网络,沿途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食宿服务。同时,相隔一定距离设置急递铺,确保政府公文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传递至各地。以上措施意在()A.加强边疆军事防御以巩固统一 B.构建全面系统的交通体系C.便利通信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D.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并设置急递铺,确保政府公文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传递至各地,其目的是便利通信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C项正确;元朝的驿道网络遍布全国,并不单单是边疆,且材料中没有军事防御方面信息,排除A项;构建全面系统的交通体系是表象,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是这一措施客观上的影响,并非其主观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5.据明朝中期的一段史料记载,常熟地区谭晓、谭照兄弟善于经营,见湖田荒废,雇民开垦。低地凿池养鱼,高地围田种植,池上养猪鸡,堤间种果树,洼地植水生植物,收入三倍于农田。由此,谭氏兄弟成功致富。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这一时期()A.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美洲作物的引进与传播〖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低地凿池养鱼,高地围田种植,池上养猪鸡,堤间种果树,洼地植水生植物,收入三倍于农田”可知,谭晓充分利用土地,经营多种农业形式,最终致富,改材料可以用来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多种经营,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在材料中没有依据,且开始一说绝对化,排除B项;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美洲引进的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6.有学者在评述近代某次战争的背景时说:“(明治维新后)日本奉行侵略扩张方针,把矛头首先指向朝鲜和中国,妄图征服亚洲和世界。它致力于加强军备,以中国为‘假想敌’,时刻在寻找适当的时机,逼中国决战。”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战败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②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③使英国获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的权力④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2月,日军占领山东半岛,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英国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而获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的权力。因此,①③说法正确,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②④说法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7.红军长征是一场艰苦卓绝、英勇伟大的战略转移。下图为长征路线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为()A.①瑞金②汉口③会宁 B.①瑞金②遵义③吴起镇C.①瑞金②遵义③会宁 D.①南昌②汉口③吴起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图示内容和所学可知,①处是长征的起始点—瑞金;②处是遵义会议的召开地—贵州遵义;③处位于陕西省境内,所以应该是陕西吴起镇。B项正确;②处是遵义,不是汉口,排除AD项;③处是吴起镇,不是会宁,排除C项。故选B项。8.以下为某次战役前某军总部发出的《战役行动命令》(节选)。经此一役()聂、贺、关、刘、邓并报军委:一、情况任务与战役组织见七月廿二日辰命令二、战役部署及作战地域区分(一)……(二)刘邓集团以主力八个团附总部炮兵团一个营破击平定含至榆次段正太线之破坏重点,阳泉张净镇之对元氏以南至安阳段平汉线,德石路,邯大路,榆次至临汾段同蒲线,平遥至壶关段白晋线,临屯公路,应同时分派足够部队宽正面的破袭之,阻敌向正太路增援,相机收复某些据点,对辽平公路应派有力部队积极活动,相机收复沿线某些据点,另以一个团主力住于潞城襄垣间地区。……朱彭左一九四○年八月八日申A.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 B.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C.进一步挫败国民党全面进攻 D.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对敌优势〖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一次战役主要是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路,集中在华北地区,时间是194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百团大战,这一战役,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当时国共两党全面合作,而且百团大战针对的是日军,而非国民党,排除C项;此时属于抗战时期,D项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发展”一词频繁出现。他提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下列关于“发展”的论述,最能反映南方谈话精神的是()A.发展要立足国情,不可照搬教条B.发展要统筹兼顾全面平衡,不能偏废任何一方C.发展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D.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其中最能反映南方谈话精神的是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强调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D项正确;立足国情不可照搬教条并非南方谈话中关于“发展”的核心论述,排除A项;统筹兼顾全面平衡虽也是发展中需要考虑的,但不是南方谈话重点强调的内容,排除B项;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的发展观点在南方谈话中不是重点突出的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10.苏美尔人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河水涨落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三个季节。由此可知()A.古代文明受自然环境深刻影响 B.征服大自然是文明产生的前提C.古代文明呈现多元起源的特征 D.古代历法源于大河的涨落规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影响了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经常泛滥的洪水影响了苏美尔文明,体现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A项正确;文明产生的前提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文明起源的相似性,不是多元性,排除C项;古代历法源于大河的涨落规律说法绝对化,中国历法就有对天象的观察,排除D项。故选A项。11.16—17世纪初,日本有“银岛”之称,中日之间展开了丝银贸易。据统计,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这一现象使得()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葡萄牙急于占据濠镜澳C.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得到发展 D.西班牙人从中谋取暴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和所学可知,16—17世纪初,中国同日本进行丝银贸易,日本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使得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得到发展,助推了商品经济发展,为白银货币化创造条件,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葡萄牙急于占据濠镜澳属于西方殖民扩张,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西班牙人从中谋取暴利主要和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1851年5月1日,世界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在伦敦盛大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亲临现场为博览会剪彩。她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与骄傲:“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深感“荣光”的参展产品是()A.飞梭、汽船 B.蒸汽机、火车 C.电话、汽车 D.骡机、内燃机〖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1851年英国。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851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伦敦博览会,蒸汽机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成果,B项正确;飞梭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A项;电话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排除C、D项。故选B项。1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此处批评的是()A.余粮收集制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新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苏联。根据材料“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和所学可知,苏联进行工业化初期,为了解决工业化发展需要的资金、原料,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该运动虽然助推了工业化发展,但是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毛主席对其进行批评,C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早在1921年就被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是为了迎合战时需要,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推行的是固定的粮食税,排除B项;新经济体制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推行的,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图是一幅冷战时期苏联的反美宣传画,图中人物是杜鲁门和希特勒,图中文字是“希特勒的方式只有一个可能的过程和一个可能的结局”。该漫画作者意在()A.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B.批评杜鲁门延续希特勒的侵略政策C.揭示美苏争霸态势的变迁 D.讽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行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冷战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冷战时期苏联的反美宣传画,该漫画将杜鲁门的做法比喻为法西斯行为,意在讽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行径,D项正确;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杜鲁门延续希特勒的侵略政策,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美苏争霸态势发生变化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表为某一时期某资本主义国家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表。表格中的“年份”最有可能是()年份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2.5%5.3%4.4%?2.2%4.9%3.2%?0.1%4.9%6.2%?-1.5%5.5%11.0%?-0.2%8.5%9.1%A.20世纪30年代初期 B.20世纪50年代中期C.20世纪60年代后期 D.20世纪70年代前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欧美国家。根据经济指标可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GDP增长停滞,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较高,这种经济停滞与高通胀、高失业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滞胀”。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D项正确;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与材料中的失业率数据相差较大,且经济危机期间出现工农业产品因生产相对过剩价格下跌的情况,与材料数据通货膨胀率较高不符,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一度较快,与材料数据的GDP增长率低迷不符合,排除B项、C项。故选D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6.根据《宋书·州郡志》中所记载的侨州郡县户口数,历史学家估算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占东晋、南朝政府编户齐民的六分之一。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A.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繁荣 B.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C.南北户口分布格局的根本性改变 D.古代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占东晋、南朝政府编户齐民的六分之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未体现南方经济的繁荣,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根本性改变”说法夸大,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未涉及政治中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17.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区分了“亡国”和“亡天下”,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并进一步主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作者意识到了西方的威胁 B.旨在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C.启迪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 D.意在警示统治者重视道德治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思想启迪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C项正确;顾炎武的思想启迪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未涉及西方的威胁,排除A项;顾炎武的思想启迪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并不是要警示统治者重视道德治理,排除D项。故选C项。18.民国七年,一篇名为《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的文章尖锐地指出:“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将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民国初年宣传类似思想的文献是()A.《新学伪经考》 B.《革命军》C.《吾人最后之觉悟》 D.《文学改良刍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民国初年(中国)。据题干可知,该文章的作者批评了旧文章对青年子弟的毒害。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发动了文学革命,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代表作品。D项正确;《新学伪经考》是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革命,排除A项;《革命军》是宣传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书籍,而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革命,排除B项;《吾人最后之觉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抨击封建礼教的檄文,而不是文学革命,排除D项。故选D项。19.“阿拉伯帝国的百年翻译运动是在多个民族、多方地域被伊斯兰教整合在一起时,作为整体的文化进行自我扩充和重新建构的必然需要。这条发源于古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的溪水注入希腊,然后以希腊文化的形式,倒流入近东,并在此后滋养着中世纪欧洲贫瘠的文化土壤。”对这场“百年翻译运动”解读不合理的是()A.促进了阿拉伯帝国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的繁荣发展B.由官方统一组织并完成,主要目的是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宗教信仰C.是一场跨越亚非欧的文化交流活动,涉及波斯、印度、希腊等东西方文化D.为欧洲文艺复兴保存了大量古典文本和学术资源,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年翻译运动并非主要目的是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宗教信仰,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和繁荣,B项说法错误,B项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的百年翻译运动的确促进了阿拉伯帝国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的繁荣发展,它使得阿拉伯文化吸收了众多文明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不合题意,排除A项;这场运动是一场跨越亚非欧的文化交流活动,涉及了众多地区的文化,包括波斯、印度、希腊等东西方文化,通过对这些文化的翻译和吸收,极大地丰富了阿拉伯文化的内涵,不合题意,排除C项;百年翻译运动翻译和保存了大量古典文本,这些成果在后来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和思想启发,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0.德雷德·斯科特是一个出生在美国南方的弗吉尼亚州的黑人奴隶。1834年由主人从蓄奴州密苏里州带到伊利诺伊州等禁止奴隶制的自由地区,几年后又被带回密苏里州。1846年斯科特在一个反对奴隶制律师的帮助下,向密苏里州法院起诉,要求自己和家人的自由,最终败诉。1854年斯科特的律师将此案上诉到最高法院。1857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斯特科不能因为在自由州和没有奴隶制的领地居住过而获得自由。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的理由可能是()①黑人不包括在宪法中的“公民”一词中,因而不能享有宪法赋予的公民权②联邦制下联邦政府无权禁止各州领地的奴隶制,从而剥夺奴隶主的财产权③斯科特在伊利诺伊州属于逗留而非定居,其法律地位仍需由密苏里州确定④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的权力高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不能违背国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美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黑人奴隶斯特科之所以不能因为在自由州和没有奴隶制的领地居住过而获得自由,是因为美国实行联邦制,黑人不包括在宪法中的“公民”一词中,因而不能享有宪法赋予的公民权,联邦制下联邦政府无权禁止各州领地的奴隶制,从而剥夺奴隶主的财产权,斯科特在伊利诺伊州属于逗留而非定居,其法律地位仍需由密苏里州确定。①②③符合题意;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之间三权分立,国会权力并没有高于最高法院,④错误。故本题选择A项。21.下图为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的封面图像,它在网络上通常被认为是《宋朝科举考试图》。一些专门研究科举制的专著中也使用了此图,如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唐群《隋唐科举与名士》的封面等。然而,这一图像实际上来源于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当时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编撰的《帝鉴图说》,描绘的是唐玄宗召见、考核县令的情形,而非宋朝的科举考试。为了避免出现类似图像被误用的情况,最有效的做法是()A.通过查找史料来源指出其真实的含义,避免“望图生义”B.仅使用官方或权威机构提供的图像作为教材和专著封面C.加强历史教育,提高学生和读者对历史图像的辨识能力D.在使用历史图像时必须添加详细的图像描述和背景介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明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为了避免图像被误用,使用者应知道图像的来源和真实含义,不能想当然的就图论图,A项正确;官方或权威机构提供的图像不一定是100%准确的,还需要使用者查找来源,明确真实含义,排除B项;图像的使用者不光是学生和读者,还有学者专家等等,排除C项;使用者查找史料来源,明确真实含义,就能避免图像被误用,没有必要必须添加详细的图像描述和背景介绍,就算添加描述和介绍,也要知道其真实含义,才能避免被误用,排除D项。故选A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2题14分,第23题6分,第24题20分,第25题12分,共5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任宰相者,不必身为两省长官,但就他官畀(注:给予)以他名,特以两省究为枢要之地,故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遂为习用之名。——摘编自吕思勉《隋唐五代史》材料二:(北宋前期)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或审覆、或执行的程序环节分工;在管辖权限之内,决策、执行一体化。——摘自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唐朝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的角度说明作者认为“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2024年度影视剧本创作合同标的及创作要求2篇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租赁行业人才培训合同3篇
- 2024版二手房交易装修款支付合同
- 标识牌制作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船舶股权转让合同(04年版)
- 打桩机租赁合同样本
- 二零二四年度物流服务合同(含仓储和配送)
- 咖啡公司水电工兼职协议合同(2篇)
- 冬日暖阳健康守护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学习解读课件
- 集装箱清洗服务合同
- 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和君咨询
- 2023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江苏大学《模拟电子技术B》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3讲 决策课件
- 品管部年终总结报告
- 2024年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校园招聘高频难、易错点练习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合作协议
- 吉林师范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