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下研究领域,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合成药物 B.生产化肥 C.探索材料 D.测定气温2.(1分)《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3.(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B.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矿泉水,河水 D.水银,铁水4.(1分)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石蜡的密度 B.石蜡的硬度 C.石蜡的溶解性 D.石蜡的可燃性5.(1分)实验室中的锌粒应保存在下列哪种瓶中()A.细口瓶 B.广口瓶 C.集气瓶 D.烧杯6.(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铜丝做导线 B.用液氮冷冻麻醉 C.用天然气做燃料 D.用铁锅炒菜7.(1分)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N2和CO2——燃着的木条 B.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D.白酒和白醋——闻气味8.(1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黄色,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干燥的集气瓶内部有水雾9.(1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观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元素的质量不一定改变 B.科学思维: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则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10.(1分)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 B. C.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11.(6分)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医疗急救时需要用到纯氧,这利用了氧气的性质。食品包装中充入的氮气可以防腐,这利用了氮气的性质。(2)如表为某市某监测点监测到的空气质量。依据表格回答问题:污染项目PM2.5PM10SO2CONO2污染指数699590.842①表中首要污染物是。②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使用下列交通工具不会增加PM2.5的是(填序号)。A.共享单车B.柴油汽车C.摩托车D.电动汽车③如图为一款新型环保车,可通过360°旋转的“大炮筒”向四周喷水,从而缓解极端恶劣天气给人带来的不适。这款环保车喷水的作用是。(3)“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C.可以采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12.(7分)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1)在构成下列四种物质的微粒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物质甲乙丙丁构成该物质的粒子①甲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个原子,甲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②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棉花团均变红。①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②能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现象是,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13.(3分)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1)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作用。(2)该净水器(填“能”或“不能”)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得到的水(填“是”或“不是”)蒸馏水。14.(5分)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1)上述茶多酚的有关叙述中属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写出一点)(2)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名称:操作①为过滤,操作②为蒸发,制作过滤器用到的玻璃仪器是,过滤操作时起引流作用的玻璃仪器是,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3)保存茶多酚晶体时应注意。15.(7分)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实验1】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②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③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1)实验①的现象为,证明呼吸过程中发生了(“物理”或“化学”)变化。(2)实验③的目的是。(3)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小芳对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猜想与假设】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实验2】序号①②③④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熄灭(4)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填“成立”或“不成立”)。(5)【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实验反思】(6)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C.【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16.(12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有关氧气的系列探究实验。(1)探究一:某同学称取15.8g高锰酸钾(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O2),理论上,该同学最多能收集到氧气(O2)的质量为g。实验结束时,发现收集到的氧气(O2)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MnO2)分解放出氧气(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K2MnO4)分解放出氧气(O2)【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错误。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③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2)探究二:以下是某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①51200.1416.75②151200.146.04③305350249.21④305550210.76①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②如果要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做2个实验(不需写出具体步骤);。(3)探究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化学符号为P),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白磷立即被点燃。①请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③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填写序号,可以多选)。A.加快集气瓶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防止气体受热逸出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测定气温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选:D。【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2.【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棉线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故选项正确。C、楠木制舟的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冰是固态的水,属于纯净物;B、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澄清石灰水由多种物质组成,故B正确;C、矿泉水是由矿物质,属于混合物、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故C错;D、水银,都属于纯净物。故选:B。【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4.【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石蜡的硬度小,石蜡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解答】解:A、石蜡放入水中,能说明水面石蜡的密度比水小;B、可以用小刀切下石蜡,故选项错误;C、石蜡放入水中未溶解,能说明;D、该实验未点燃石蜡,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石蜡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分析】根据保存固体药品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实验室中的锌粒应保存在广口瓶中,观察选项B是广口瓶。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保存固体药品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铜丝做导线,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B、用液氮冷冻麻醉,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C、用天然气做燃料,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选项正确。D、用铁锅炒菜,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7.【分析】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进行分析;B、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C、根据氯酸钾是白色粉末,二氧化锰是黑色的进行分析;D、根据白酒具有酒香味,白醋具有醋酸味,气味不同进行分析。【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A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区分;C、氯酸钾是白色粉末,观察颜色可以区分;D、白酒具有酒香味,气味不同,故D正确。故选:A。【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8.【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条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9.【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分析;B、根据有些物理变化的质量也不变进行分析;C、根据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进行分析;D、根据废液的处理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一定不变;B、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也可能为物理变化,但前后质量也不改变;C、温度越高,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说明外焰温度最高;D、实验后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化学知识,根据所需知识进行作答即可。10.【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有多种方法,原理都是根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据此分析各种检查方法。【解答】解:A、用手握住试管,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故A不漏气;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液面高度不变,故B不漏气;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故C不漏气;D、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若装置不漏气,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虽然实验装置不同,但原理都是依据密闭装置中存在压强差,从而出现不同的现象,判断装置是否漏气。有些装置比较复杂或者学生平时比较少见,造成不会分析而出错。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11.【分析】(1)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表中内容及空气的污染与保护进行分析;(3)根据“人造空气”的成分及空气中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则可用于医疗急救,则食品包装中充入的氮气可以防腐。(2)①依据表格数据可知,首要污染物是PM10。②使用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不会增加PM2.5,但使用柴油汽车和摩托车会。③新型环保车可通过360°旋转的“大炮筒”向四周喷水,使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有害气体被水溶解或是和水混合后沉降至地表,这款环保车喷水可减少空气中的尘埃。(3)A、“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是70%,所以.故说法错误;B、由于“人造空气”中有20%以上的O2,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故说法错误;C、“人造空气”中有20%以上的O2,红磷可以正常燃烧,故可以采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故说法正确;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不利于人的呼吸,因为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故说法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2)PM10;AD;环保车喷水可减少空气中的尘埃;(3)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用途及污染等,根据所学知识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2.【分析】(1)①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回答。②根据电解水的反应分析回答;(2)①根据实验的现象分子的定义分析回答。【解答】解:(1)①由物质的发我脑子模型图可知,甲物质的一个分子是过氧化氢分子,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4×2+16×2=34。②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乙物质是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H6↑+O2↑,该反应具有一变多的特点。(2)①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中,由于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和其中的水结合生成氨水,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①处棉花团比③处棉花团先变红色,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1)①4;34;②4H2O2H5↑+O2↑;分解;(2)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①处棉花团比③处棉花团先变红色;氨分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与书写符号表达式的能力。13.【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2)根据简易净水器中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解答】解:(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2)该净水器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得到的水不是蒸馏水、镁化合物等。故答案为:(1)吸附;(2)不能;不是。【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14.【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分析;(2)根据过滤和蒸发操作进行分析;(3)根据其性质判断保存的方法。【解答】解:(1)茶多酚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热水,属于物理性质;(2)制作过滤器的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过滤操作时起引流作用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答出一点即可);(3)由题干知茶多酚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故答案为:(1)白色晶体或易溶于热水;(2)漏斗;玻璃棒;(3)密封保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混合物分离时的操作过滤和蒸发,同时也考查了物质的保存方法,是基础性物质分离的题目。15.【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来分析;(2)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3)根据实验目的来分析;(4)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5)根据实验过程来分析;(6)根据实验现象与实验设计来分析。【解答】解:(1)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所以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2)由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可知,实验③是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3)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振荡,振荡;(4)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不成立。故填:不成立;(5)【实验4】中,①与③2的含量低,即猜想2成立;(6)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