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法理学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
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
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
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
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依靠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
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
加。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
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江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
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
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
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或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
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
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
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
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
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
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
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
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
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6.规章
规章通常称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
一类事件或某一类人的一般性规定,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种。规章包括部门规章
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
上述各种法的渊源都具有法的效力,但它们的效力等级又是有差别的。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
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
性法规、规章。
3.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攻府
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优先适用效力,经济特区法规的优先适用效力。自
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
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
限范围内施行。
6.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的原则:同一机关制定的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
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I日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是指法具体生效的范围,及法在适用对象、时间和空间三方面的效
力范围。
1.法的对象效力
第一,中国公民、法人好其他组织在中国领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在国外仍
受中国法的保护并履行中国法定义务,同时也遵守所在国的法。第二,我国法律
对外国的适用包括两种情况:(1)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除享有外交特权好豁
免权或法有另外规定者外,一律适用我国法律;:2)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
或中国公民、法人犯罪,按中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
用中国刑法规定,但按犯罪地的法不受处罚的除外。
2.法的空间效力
(1)有的法在全国范围有效;(2)有的法在一定区域内有效;(3)有的法具有
域外效力。
3.法的时间效力
是指法的效力的起止时限以及对其实施前的行为有无溯及力。法开始生效的
时间:一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效。法终止生效的时
间:一是以新法取代旧法,使旧法终止生效;二是有些法完成了历史任务而自然
失效;三是发布特别决议、命令宣布废止某项法;四是法本身规定了终止生效的
日期。
2
注意:法的溯及力,指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加以适
用的效力。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四、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泛指法走人们的行为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影响。
1.法的规范作用
作为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
规范作用。
(1)告示作用:法律代表国家关于人们应当如何行为的意见和态度。
(2)指引作用:法是通过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应当
承担的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
(3)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好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
的作用。
(4)预测作用: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
何行为。
(5)教育作用
(6)强制作用:在于制裁违法行为。
2.法的社会作用:
(1)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五、法的运行过程
(一)立法
1.立法的概念
立法是指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好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
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
2.中国立法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恃别是马克思主义立法观。
当代中国立法基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
平理论。
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
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
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3.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
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
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4.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
立法的基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草案表决稿的表决
和法律的公布等四个阶段。
(1)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提出是指依法有专门权限的国家机关和个人向
立法机关提出创制、修改、补充或废止某项法律的法律案。
(2)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
进行审查和讨论。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经过三次常务委
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3
任或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以直接强制手段实施;或由当事人协商
主动承担,但以国家强制力作为潜在的保证。
(3)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指由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强制性惩
罚措施。法律制裁主要有以下几种: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5.法律实施的监督
(1)法律监督及其陶成
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
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法律监督的基木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法律监督
的主体、法律监督的客体和法律监督的内容。法律监督的主体主要可以概括为三
类: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法律监督的客体是立法、司法和执法机关
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的公务活动。通过法律监督促使被监督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严格依法办事,正确行使权力。
(2)国家机关的监督
国家机关的监督,是国家机关为保障法律的切实实施所进行的监督。具体包
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在我国就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所进行的监督。
行政机美的监督,又称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存在
的法律监督,以及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机关的法律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是我国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包括检察机关的
监督和审判机关的监督两种。
(3)社会的监督
指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六、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一)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1、法与经济的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
2、经济基础决定法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看法的发展变化;法
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4、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
约作用。
”5、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
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法与政治、政策
1、法受政治的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
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
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法又服务于政治。
2、法与政策的关系:党的政策是法律的依据和指导,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
法律化,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工具。
第二节宪法
5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确立百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
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
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的特征
第一,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
第二,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第三,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3.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法治原则。
二、宪法监督.
宪;去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权,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行使宪法解释权,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
定。
三、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此后于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做了全面修
改。1982年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
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
的多数通过。”
四、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性质
即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体现一定
阶级的专政。
一般地说,在经济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阶级总是控制或掌握着国家政权,
处于统治地位。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广泛代表性的统
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性质
不属于国家机构,但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
2.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
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
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
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6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
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3.国家政体
政体乂叫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
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为国体服务的,是国体的表现形式。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2)人民在民主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双力的机关;(3)其他国家机关
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接受监督,向它负责;(4;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
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
4.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
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具有统一主权的国
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国家有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国籍、统一的国家立法机关和统
一的行政机关。复合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联合组成联盟国家或者国
家联盟的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我国在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我国一级地方
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双。
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1.公民的基本权利:
(D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指公民管理国家事务、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3)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宗教信仰自由: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获得物质帮
助权。
(6)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
化活动的自由。
(7)特定人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婚姻、家庭、老人、儿童
受国家保护;保护华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2.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
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六、国家机构的组成、性质、地位等
7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保证国家权力的有序运行而建立的相互联系的国
家机关的总称。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
关。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的、最高的地位:(1)其他国
家机关由它产生,并市■它负责,受它监督。(2)它制定的法律、做出的决议和决
定,其他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和执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
的机关,是经常性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同
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由全
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
家主席、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的每届任期为五年,联系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每届任期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
不得超过两届。
4.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
领导机关,即最高国家军事机关。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7.人民法院和人氏检察院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各级人民法院
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人民检察院实行双
重从属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
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
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并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8.特别行政区。
目前我国设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9.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是基层群众性组织,而不是国家机关。
8
第三节刑法
一、刑法概述
1.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有狭义和广义之
分。狭义刑法是指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也就是指《中华人
民共和国刑法》。广义刑法是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
和,它主要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规范。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法》,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的正式
诞生。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修订后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这是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
刑法典。
2.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第3条至第5条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即刑罚法定原则、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1)刑罚法定原则
刑罚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
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无
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
9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
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对于一切人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
护,不允许有任何歧视。
(3)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
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刑法的性质: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制定的有关什
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鲜明地反映统治阶
级的意志,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
4.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1)目的: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是手段,保护人民是最终目的。
(2)任务: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护人民民主
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具体任务有: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攻的
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
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5.刑法的效力范围:
又称为刑法的适用范围,指刑法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
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它包括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问题。
(1)空间效力范围分为: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我国
刑法的保护管辖;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
(2)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中止于废止日;在溯及力问题
上,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要件
1.犯罪的定义及特征: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
会危害性;(2)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2.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
的总和。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等四
个要素。
(1)犯罪的主体
犯罪的主体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它包括作为
犯罪主体的自然人和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的条件有: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
年龄的自然人,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罚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
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
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要负刑事责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年龄与承担刑事责任的关系:①我国刑法规定,公民完全承担刑事责任年龄
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
10
以下。②已满14周岁的公民,犯以下各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
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单位成为犯罪主体的条件有: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机关、企业、
事业单位、公司、团体。
(2)犯罪的客体
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后
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
目的和动机。
犯罪的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
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在这种心理态度支配下实施的犯罪就属于故
意犯罪。犯罪的故意有两种:一是直接故意;二是间接故意。
犯罪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一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
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犯罪目的:行为人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犯罪动机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内心冲动或起因。
(4)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客观外在表现。它包括三个基
本要件: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
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
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不仅不构
成犯罪,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
(3)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
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而不能针对第三人;
(5)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
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
(2)必须使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3)必须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
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
(4)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II
四、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
1.犯罪的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而
犯意表示不构成罚罪。
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得逞。《刑
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
生的行为。
4.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
件。判定犯罪是否既遂,应当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所规定
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完全具备的,是既遂;未能完全具备的,则
不是既遂。
五、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
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
犯罪故意。
2.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结构,或者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间
结合的方式。共同犯罪的形式,可以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事前
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一
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3.犯罪集团
犯罪集团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
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4.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刑法》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
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种。
(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
作用的共同犯罪人。应按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共同犯罪的人。应当从轻、
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3)胁从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共同犯罪人。因其在共同犯罪中处于被动
地位、罪行也比较轻。
(4)教唆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共同犯罪人。教唆犯必须有教唆他人实施犯
罪的故意。
六、单位犯罪
1.单位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
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的特征:
(1)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2)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并且作出犯
罪决定的是单位集体或其负责人;
12
(3)必须实施了犯罪行为;
(4)单位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处罚。
2.单位犯罪的刑罚
我国刑法在处罚单位犯罪时采用“两罚制”原则。即对单位犯罪既处罚单位,
又处罚其机关的自然人或者行为人。
单位犯罪的刑罚具体为:
(1)对单位判处罚金;
(2)对其直接负责的主观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刑罚,包括判处可以适
用于自然人犯罪的一切刑罚方法;
(3)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七、刑罚概念、种类和具体运用
1.刑罚概念:
刑罚,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
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
刑罚与其他制裁的显著特点有:
(1)严厉程度不同。刑罚是一种最为严厉的制裁方法。
(2)适用对象不同。刑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
(3)适用的机关和程度不同。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适用,并且要依
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管辖权限和诉讼程序进行。
2.刑罚的种类: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属于主刑的刑种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附加
刑的各个刑种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另外,对于犯罪
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主刑的刑种:
(1)管制
指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
执行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一种刑罚。《刑法》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
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
(2)拘役
指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主
要适用于罪行较轻,需要短期关押的犯罪分子。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
以下;数罪并罚时,拘役刑期最高不能超过1年。
(3)有期徒刑
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和矫
正的一种刑罚。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井罚时,有期徒
刑的刑期可以超过15年,但最高不能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一种刑罚。
适用于罪行严重,但又没有必要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
(5)死刑
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刑罚。它是我国最严厉的一种刑罚。对于应当判
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
年执行。
13
附加刑的刑种:
(1)罚金
强制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i种刑罚。
(2)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
夺下列权利:(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没收财产
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
罚。
3.刑罚的具体运用
⑴量刑
量刑是刑事审判活动的一个基本环节,指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裁量决定
刑罚的活动。具体说来,就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的刑罚。
量刑的一般原则是: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2)累犯
累犯指因犯罪受到一定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
限内乂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累犯,分为普通累犯和特殊
累犯。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
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特殊累犯指危
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
安全罪的犯罪分子。而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3)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指一人犯数罪,人民法院对其所犯之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
的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所谓数罪,就是行为人出于数个犯罪故意或过失,
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即具备了数组犯罪构成要件。所谓并罚,就是对一个人的
犯的数罪,依照刑法分则的规定,分别确定罪名和刑期,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
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缓刑
缓刑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附条件地
暂缓执行原判刑罚,当犯罪人满足一定条件后,便不再执行原判刑罚,如果违反
了应当遵守的条件,则原判刑仍要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
罚具体运用的一项制度。
⑸减刑
减刑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
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
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制度。
⑹假释
是指对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以后,
如果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7)自首与立功
14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并接受国家
审查和裁判的行为。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
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情形。
(8)实效
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
法律制度。
八、刑事追诉时效期限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
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
为10年以上不满1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
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衣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
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
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
限制。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
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九、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
1.犯罪的种类
根据新《刑法》可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
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
(1)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或违背职责义务,非法占有、使用公私财物的行为。
贪污贿赂罪的种类: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向单位行贿罪;
介绍贿赂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2)渎职罪
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亵渎职责、职务的犯罪行为。具有如
下法律特征:渎职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亵渎
职权、职务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既可以是
故意,又可以是过失。
渎职罪的种类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泄露国家机密罪;
徇私枉法罪;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司
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第四节民法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的概念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
产权;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双和身份权。
2.民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15
(2)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
(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4)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
(5)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即具
体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它由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通常称为民事
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我国,自然人、法人以及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可以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也是民事主体。
(1)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并生存的
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是我国的公民。我国民法上的自然人,不
仅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这些人在我国境内参加民事活动,
具有民事主体地位,但其活动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
①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资格。它是公民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条件,它是公民具有独立法
律人格,成为民事主体的必然要求和集中表现。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
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②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
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类:第一,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第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⑵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
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②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③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能够独立承理民事责任。
依据法人的宗旨不同,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
团体法人。
与自然人相比,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自己的特点,即法人的权利
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一般来说,始于法人的成立,终于法人的
撤销或解散。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客观事务,主要包括四类:物、
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不同的民事
法律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三、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是根据民法的规定,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
灭的客观现象。
16
根据导致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的不同性质,民事法律
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
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能够成为民事法律事实的
事件主要有:(1)不可抗力;(2)时间的经过;(3)人的出生和死亡。
行为是指民事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行为包括枳极的活动(称为“作为”),也
包括消极的不活动(称为“不作为”)。成为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必须能够依法引
起民事法律后果的产生,其主要包括:(1)事实行为;(2)民事行为;(3)违法行
为等。
四,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简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权利义
务的合法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而依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法律效果的民事
合法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如不具
备,便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它可分为实质要件和
形式要件:
(1)实质要件。《民法通则》第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
利益。
(2)形式要件:《民法通则》第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
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主要有:
①口头形式;②书面形式;③默认形式。
3.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可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
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等等。
五、代理
1.代理的概念
代理是指代理人依据代理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
为,而被代理人承受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代理的基本法律特征是:(1)代理行为是代理人的行为,而该行为所产生的
法律后果却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3)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4)被代理人对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代理的种类
(1)法定代理。是市代理权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代理,主要适用于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2)指定代理。是由代理权根据人民法院和有关单位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
(3)委托代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代理种类,指基于被代理人授权行为所产
生的代理。
3.代理权的行使
(1)代理人应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2)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维护
被代理人的利益;(3)代理人应亲自行使代理权,不得任意转委托他人代理;(4)
不得滥用代理权。
17
六、物权与所有权
(一)物权
1.物权的概念
物权是权利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其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
事权利。
2、物权的特征
(1)物权是一种“对世权”。(2)物权的客体是特定的独立的物,而不是行为
或精神财富。(3)物权的内容是对物的直接管理和支配。(4)物权具有独立性和排
他性。(5)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
3.物权的分类物权按不同的特点可分为四类:
(1)所有权与他物灰;(2)主物权与从物权;(3)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4)
准物权。
(二)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与内容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
利。
2.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1)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最完全的物权权利;(2)它是一种绝对权;(3)它具有
强烈的独占性、排他性;(4)其客体总是特定的物体和财产,而不是智力成果和
行为。
3.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1)占有,就是单位或个
人对于财产的实际管领和控制;(2)使用,是指发挥财产的使用价值而对财产的
运用;(3)收益,是指通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而取得经济效益;(4)处分,是对
某项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最终处置,是所有双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
七、债权
(一)债的概念和产生的根据
1、债的概念
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
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其享有的权利称债权;负有义务的一方为债务
人,其负担的义务是债务。
2、债产生的根据
也称债的发生原因,是指引起债的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依照民法通则第
84条的规定,我国民法上债的发生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合同;一是基于
法律规定。在各国民法上,可引起债的产生的法律事实主要有:合同、不当得利、
尢因管理、侵权行为、缔约过失、单方允诺、其他原因。
(二)债的分类
债的分类主要有:(1)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2)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3)
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4)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5)主债与从债;(6)意定
之债与法定之债。
(三)债的履行
1.债的履行的含义
债的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全面地、适当地履行
债所规定的义务,使债权人的权利得到完全的实现。
18
2.债的履行原则
(1)实际履行原则;(2)适当履行;(3)协作履行;(4)经济合理原则;(5)情
势变更原则。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
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势变更,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若继续维持合同原
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因而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
3.债的担保
是指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愦权得以实现的法律措施。
债的担保的种类有:(1)人的担保,其形式主要有保证人担保;(2)物的担保,
其方式主要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和优先权等;(3)金钱担保,主要方式有定
金、押金;(4)反担保,是指在经济往来中,有时为了换取担保人提供担保、抵
押或质押等担保方式而由债务人或第三人向该担保人新设担保,该新设担保相对
于原担保而言被称为反担保。
4.债的消灭
是指债的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
债的消灭原因大致有三类:(1)基于当事人的意思,如免除、解除;(2)基于
债的目的,如不能履行、清偿;(3)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
债消灭的方式主要有:(1)清偿,是指当事人实现债权目的的行为。与履行
的意义相同。(2)抵销,是指两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
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同等额内相互消灭。(3)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
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权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从而消灭债的制
度。(4)免除,是指债权人抛弃债权,从而全部或部分终止合同关系的单方行为。
(5)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一人,致使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
八、合同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成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
用《合同法》而是适用其他法律规定。
2.合同的法律特征
(1)它是当事人之间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协议,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
为;(2)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3)它是当事人之间以设立、变更、终止特
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法律行为;(4)它所确立的是债权债务关系;;5)
其所确定的内容是符合法律的。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
(三)合同的分类
1.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以双方当事人是否互负义务为标准。
2.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以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否存在对价关系为
标准。
3.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以合同成立是否必须以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
为标准。诺成合同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宣告成立,而实践合同则除当事人
达成合意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和生效。
4.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以合同的成立是否必须采用法律要求的形式为标
准。
19
5.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以法律是否赋予特定名称并设有规范为标准。
(四)合同的订立
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从法律上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1.要约
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要件,除了必须具备意思表示的一般要件外,和有其特定的构成要件:
(1)要约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约人必须是订立合同一方的当事人。(2)
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3)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订立合同的受要
约人发出。(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2.承诺
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
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承诺的要件:(1)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2)承诺之意思表示须与要约一
致;(3)在承诺期间作出。
承诺的效力,我国合同法采到达主义,即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五)合同的内容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酬
金;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六)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具有广泛性,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以及当事人约定或法定的
其他形式。
(七)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
的强制力。
1.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
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
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法观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情形:(1)应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
失公平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
的情况下订立的。
3.效力未定合同:(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
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3)无权处分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效力未定的合同经追认权人追认后,自始有效,否则,自始无效。
(八)合同的责任
主要包括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
尽的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的损失,依法应承里的民事责任。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
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
要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如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强酬
等)或者赔偿损失(如支付违约金、支付赔偿金、支付价金及预期利息)等。
九、知识产权
(一)知4产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及范围
20
1.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人们对创造性智力成果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亦称智力成
果权。
2.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2)专有性,及知识产权
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3)地域性,即
知识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4)
时间性,即依法产生的知识产权一般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
3.知识产权的分类
一类为文学产权,是关于保护智力作品创造和传播的权利,包括著作权(即
版权)和邻接权;另一类为工业产权,是工业、农业、林业、商业和其他产业具
有实用经济意义的无形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双。
4.知识产权的范围
主要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号权等。
(二)著作权
1.著作权的概念
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等民
事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中,它同版权系同义语,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前者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具体包括:(1)
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可分为两大
类:一是再现作品获得报酬权,二是演绎权。
2.著作权的主要内容
《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保护的作品包括:(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
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的其他作品。
3.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1)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但发表权的保护有时间限制。
(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使用权的保护期分别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
年,截至于作者死之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三)专利权
所谓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依法享有的专有
的权利。
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期限为
10年。
(四)商标权
商标,俗称商品的牌子,是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由文字、
图形或其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专用标记。根
据商标的构成不同,商标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和组合商标。根据商标的识别
21
对象不同,商标分为制造商标、销售商标和服务商标。根据商标的法律保护不同,
商标分为注册商标和非注册商标。
商标权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专用权、许可权、转让权、续展权、标示权、
禁止权。
在我国,商标权的取得需遵循自愿注册原则和先申请原则。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有10年,自核准注册之E起计算。期限届满,可以续展
注册。
十、人身权
1.人身权的概念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
民事权利。
2.人身权的分类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具有法律尚的独立资格必须具有的民事权利,公民、法
人都有人格权。具体包括:(1)生命权;(2)身体权;(3)健康权;(4)姓名权和名
称权;(5)名誉权;(6)肖像权;(7)隐私权。
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因具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主要包
括:(1)亲权;(2)配偶权;(3)亲属权;(4)荣誉权等。
3.人身权的保护
保护人身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3)
赔礼道歉;(4)赔偿损失。
十一、财产继承权
1.财产继承权的概念
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权利。
2.继承制度中的基本原则
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
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
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定继承人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
继承的方式有四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4.法定继承的顺序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小继承。没有第一顺
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财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新高一数学初升高衔接《集合的概念》含答案解析
- 《班组长安全培训》课件
- 医用防护服市场洞察报告
- 滑板用轮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糕点模具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皮衣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冷凝装置市场洞察报告
- 汽车发动机缸体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纸板制容器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3年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停车场硬化施工方案及管理措施
-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全册)复习卷(后附答案及解析)
- 护理病侵入性肺曲霉菌病案临床病例呼吸科
- GB 15740-2024汽车防盗装置
- 2024年中职高考数学计算训练 专题15 圆锥曲线的基本计算(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海绵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指南
- 期中试卷(1-5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人工智能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