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绵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指南_第1页
江苏省海绵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指南_第2页
江苏省海绵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指南_第3页
江苏省海绵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指南_第4页
江苏省海绵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指导江苏省海绵型道路规划设计、

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文件要求,结

合江苏省实际,制定本指南。

1.2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江苏省内新(改、扩)建的城市道路工程的海

绵化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行维护管理活动,建筑住区及地块

内部等道路可参照执行。

1.3基本原则

(1)系统建设

落实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道路交通专项规划等要求,衔接排

水防涝、绿地系统等相关专项规划,统筹协调道路与周边环境的

关系,保障道路基本功能,强化道路海绵功能,实现功能与景观

的有机统一。

(2)因地制宜

根据道路所在地块的水文地质、土壤条件和降雨规律等本底

条件,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和建设条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相结合,合理确定建设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海绵型道路的综合

效益。

(3)安全为重

综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海绵型道路及其附属设施

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消除工程建设带来的自身安全隐患。

1

(4)建管并举

加强海绵型道路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建立管控

制度,明确责任单位,强化运行维护,积极运用信息化等手段,

加强监测评估,积累建设和管理经验。

2

第二章术语

2.1雨水控制与利用

削减径流总量、峰值及降低径流污染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总

称。包括雨水滞蓄、调节和收集回用等。

2.2雨水调蓄

雨水调节与储蓄的统称。雨水调节是指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

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

削减峰值流量,一般不减少排放总量。雨水储蓄是指对径流雨水

进行储存、滞留、沉淀、蓄渗或过滤以控制径流总量和峰值,实

现径流污染控制和回收利用。

2.3土壤渗透系数

单位水力梯度下水在土壤中的单位流量,又称水力传导系数。

2.4雨量径流系数

设计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降雨量之比。

2.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

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利用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

制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2.6设计降雨量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

3

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

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

2.7海绵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中用以应对洪涝灾害、削减面源污染、保障城

市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环境、修复城市水生态的各类设施统称。

2.8低影响开发设施

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用于源头雨水控制,包括透水铺装、绿

色屋顶、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调蓄设施等。

2.9生物滞留设施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

由植物层、蓄水层、土壤层、过滤层构成。包括:雨水花园、雨

水湿地、生态树池等。

2.10下垫面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植被等。

2.11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凹式绿地指低于

周边地面或道路200mm以内的绿地,其中用于超标雨水调蓄的狭

义下凹式绿地仅作为临时调蓄场所;广义的下凹式绿地泛指具有

一定的调蓄空间,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

2.12建筑密度

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总和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

4

2.13道路绿化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绿地面积与规划道路总面积之比。

5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指标

根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要求,结合道路所在排水分区的本

底情况和建设条件,在保障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围绕水安全、

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建设要求与需求,确定海绵型道路建设

目标,明确排水防涝、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削减率和雨

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3.1排水防涝

3.1.1雨水管渠系统设计重现期

(1)根据当地《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确定道

路雨水管渠及内涝防治设施设计重现期;如未编制相应规划,雨

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可按照表3-1确定。

表3-1雨水管渠系统设计重现期单位:年

城区类型中心非中心中心城区的中心城区地下通道

城镇类型城区城区重要地区和下沉式广场等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3-52-35-1030-50

大城市2-52-35-1020-30

中等城市和

2-32-33-510-20

小城市

注:超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特大城

市指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大城市指城区

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指城

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

数)。

(2)同一排水系统管渠可采用不同的设计重现期。

6

3.1.2机动车道内涝防治标准

表3-2城市道路排水防涝标准

道路类型降雨历时地面积水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180min道路中一条车道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

注:1、如道路及其汇水区域内存在城市内涝点,则需按照现

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进行防涝校核;

2、城市规划确定作为城市排涝通道的道路,按照规划标准执

行;

3、机动车道积水情况,宜建立道路二维模型进行模拟。

3.2年径流总量控制

根据当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确定的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

率指标执行;如未编制相应规划或规划未确定相应指标,可参考

下述方法确定。

3.2.1径流总量控制率基准值

根据道路对其本身红线范围内的降雨总量平均控制能力,结

合江苏省各城市的降雨规律研究成果,给出参考基准值范围,详

见表3-3,各地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水环境敏感区的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当地实际要求

确定。

表3-3海绵型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基准值一览表

指标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

序号

城市名称(mm)控制率

1南京14.6-16.459%-62%

2无锡14.0-15.962%-65%

3徐州15.8-17.559%-62%

7

指标设计降雨量年径流总量

序号

城市名称(mm)控制率

4常州14.4-15.960%-63%

5苏州13.8-15.363%-66%

6南通14.3-15.960%-63%

7连云港16.2-18.257%-60%

8淮安15.5-17.258%-61%

9盐城15.4-17.159%-62%

10扬州14.4-15.960%-63%

11镇江14.3-15.961%-64%

12泰州14.3-15.961%-64%

13宿迁15.5-17.358%-61%

3.2.2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

根据上述确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基准值,综合考虑道路所

在汇水区内建设密度、道路绿化率、土壤渗透系数及地下水位等

因素,优化确定径流总量控制率,具体优化方法可参考表3-4-表

3-6。

在基准值的基础上,根据下述3种情况进行调整,得出相应的

指标值。

(1)道路汇水区域内建筑密度

表3-4建筑密度对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调整一览表

序号建筑密度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调整值

1>50%+3%

240-50%+2%

3<40%/

注:“+”表示上浮;“/”表示取基准值,不作调整。

(2)道路绿化

8

表3-5道路绿化率对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调整一览表

序号绿化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调整值

1>30%+2%

220%-30%/

3<20%-2%

注:“+”表示上浮;“-”表示下浮;“/”表示取基准值,不作调

整。若道路绿化分隔带宽度小于1.5米,不适宜建设下凹式绿地等

低影响开发设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下浮。

(3)土壤渗透系数及地下水

表3-6地下水位及渗透系数对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调整一览表

序号土壤渗透系数及地下水位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调整值

1×10-6m/s~1×10-3m/s,且季节

1最高地下水位低于路面标高2米及+3%

以上

注:“+”表示上浮。

3.3径流污染削减

3.3.1径流污染物来源

道路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大气中颗粒物沉降、轮胎磨

损、防冻剂使用、车辆的泄漏、路侧高位绿地杀虫剂和肥料的使用、

丢弃的废物等,污染成分主要包括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氮、磷、金属、

油类等。道路径流污染主要污染成分及来源见下表:

表3-7道路径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物成分污染物来源

路面磨损、车辆、大气沉积、道路养护、建筑工地、

颗粒物

道路周边土壤侵蚀等

氮、磷大气沉降

烃类油类燃料、沥青路面

铅含铅汽油、轮胎磨损

9

污染物成分污染物来源

锌轮胎磨损、发动机润滑油

铁车辆及道路钢结构(如桥梁和护栏等)生锈

铜金属电镀、轴承及制动部件磨损

镉轮胎磨损

柴油和汽油、润滑油、金属电镀、轴衬磨损、制动

部件磨损、沥青路面

氰化物防止除冰剂结块化合物的使用

钠、钙、氯化物除冰剂

硫酸盐路基、燃料、除冰剂

石油类溢流、泄漏、防冻剂、沥青表面沥出物

3.3.2径流污染削减率确定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应结合区域(项目)建设情况、用地性质、

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等合理确定。

道路的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一般采用悬浮物(SS)作为控制指

标。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年SS总量去除率一般可达到40%-60%,其

年SS总量去除率可用下述方法进行计算:低影响开发设施年SS总

量去除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低影响开发设施对SS的平均去除

率。道路的年SS总量去除率,可通过不同功能区的年SS总量去除

率经年径流总量(年均降雨量×综合雨量径流系数×汇水面积)加

权平均计算得出。考虑到径流污染物变化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径

流污染削减目标一般也通过径流总量控制来实现,并结合径流雨

水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和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污染物去除率确定。

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对于径流污染物的削减率应以实测数据

为准,缺乏资料时,可按下表取值。

10

表3-8低影响开发设施径流污染削减率一览表

径流污染削减率径流污染削减率

单项设施单项设施

(以SS计,%)(以SS计,%)

透水砖铺装80-90蓄水池80-90

透水水泥混凝土80-90转输型植草沟35-90

透水沥青混凝土80-90干式植草沟35-90

下凹式绿地—湿式植草沟—

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渗管/渠35-70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70-95植被缓冲带50-75

湿塘50-80初期雨水弃流设施40-60

人工土壤渗滤75-95

注:根据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

系统构建(试行)》中引用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CenterFor

WatershedProtection,CWP)的SS去除率研究数据。

3.4雨水资源利用

应结合区域水资源现状、区域内建筑小区、公园绿地等系统,

综合分析确定道路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雨

水资源利用目标和指标。

建设海绵型道路时,可在道路管线横断面布置预留再生水管

管位,鼓励路侧绿化及道路冲洗使用再生水。

11

第四章工程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应落实城市总体规划、道路交通专项规划、海绵城市专

项规划的要求,并与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4.1.2道路选线应尽量保留和保护城市现有水系。

4.1.3应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地空间、道路纵坡和横断面、城

市雨水管渠系统布局等,充分利用既有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建设

目标和设计指标。

4.1.4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应加强道路平面、竖向、横断面、

景观、市政排水系统设计的衔接,但不应降低市政排水系统的设

计标准。

4.1.5应加强与周边的建筑、绿地、水系等的衔接,与周边环

境、设施等相协调。

4.1.6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止径流雨水下渗对车行道路

面和路基造成损坏。

4.1.7有条件时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等方法,综合考虑建设与运

营维护成本、生态景观效益等因素,优化海绵型道路方案设计。

4.1.8老旧道路进行海绵化改造时,应结合道路的现状条件和

改造工程范围和程度,因地制宜选择海绵技术措施,充分利用路

侧绿化带、侧分带和慢行道透水铺装等对雨水进行蓄滞、渗透和

净化;同时要注意现状路基防水保护。

4.1.9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排水防涝问题,优化竖向设

计、科学规划超标雨水行泄通道,并通过模型校核,减少内涝产

生。规划作为行泄通道的道路,道路纵坡设计应坡向涝水接纳点,

便于涝水行泄。

12

4.1.10严重污染源地区(地面易累积污染物的化工厂、制药

厂、金属冶炼加工厂、传染病医院、油气库、加油加气站等)、水

源保护地等特殊区域如需开展海绵型道路建设的,应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避免对地下水和水源地造成污染。

4.1.11城市雨洪行泄通道、易发生内涝的道路、下沉式立交

桥区等区域,建设大型海绵设施时应设置警示标识和报警系统,

配备应急设施及专职管理人员,保证暴雨期间人员的安全撤离,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1.12易发生陡坡坍塌、滑坡灾害的危险场所,以及其他存

在安全隐患的场所,不应建设海绵设施。

4.2设计流程

4.2.1场地现状及设计条件分析

对道路现场进行勘察,包括项目现状的地形、地貌、地质及

水文等条件,分析道路的交通需求、道路的红线宽度、红线外用

地条件、地下水位深度、土壤透水系数、周边水体等相关因素。

4.2.2目标及指标确定

根据道路交通专项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现场基础条件

分析,合理确定海绵型道路建设目标及指标。其中老旧道路改造

的目标确定,应评估现状道路与海绵型道路的差距,综合考虑改

造范围及改造程度等因素。

4.2.3方案设计与优化

根据确定的目标及指标,对道路的平面、横断面、景观、市

政排水系统等进行设计,选择适宜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措施,

计算海绵设施规模并合理布局,形成总体设计方案。在技术、经

济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有条件时应对

13

设计方案进行模型校核。

4.2.4施工图设计

按照确定的设计方案绘制图纸,提出施工要求及运行、维护

措施。

4.3方案设计

4.3.1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

4.3.1.1平面布局

道路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方式,也可利用道路及周边公共用

地设置调蓄设施。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优先在道路红线宽度范围

内布置,当红线内空间不足时,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利用道路红线

外绿地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

4.3.1.2竖向和横断面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坡度,充分考虑路面

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便于雨水径流汇入,避免

长距离转输径流。

道路竖向设计应优化坡向坡度,便于合理、有效设置地表径

流路径,使道路雨水径流有组织地汇入周边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

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通过溢流排放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

相衔接,标高应保证上下游排水的顺畅。

4.3.1.3道路典型结构

(1)排水性路面

指表面的一层或两层具有排水功能,能够将渗入的雨水直接

从该层向路面边缘排出而不能再向其下承面层渗透的路面结构。

适用于以小型客车为主要交通流的城市道路,具有抗滑性能高、

噪声低、抑制水雾、防止水漂、减轻眩光等优点。

14

图4-1排水性路面

(2)透水路面

指由透水性材料修筑,路表水可进入路面横向排出或渗入至

路基内部的路面总称。透水路面可应用于次干道、支路、人行道

以及停车场等,特别适合用于城市公园、居民小区、工业园区、

体育场、学校、医院等地面和路面。具体路面结构可根据实际情

况计算选用。

图4-2透水路面

15

4.3.2道路雨水系统设计

4.3.2.1道路雨水流向分析

图4-3道路雨水流向示意图

4.3.2.2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要点

(1)透水铺装设计:透水铺装宜设置在慢行道和轻型荷载道

路。

(2)生物滞留设施设计:生物滞留设施可设置在道路中分带

或侧分带内,并与道路景观相结合;道路濒临河道时,可设置在

道路与河道之间;郊区道路宜将两侧排水沟建成生态滞留草沟。

生物滞留设施的标高应低于道路。如采用下凹式绿地,考虑到行

车安全,下凹深度一般为10-20cm。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有雨水溢

流口,使超过设施滞蓄能力的雨水溢流排入城市雨水管渠系统。

生物滞留设施两侧路基应外包防渗膜,防止雨水渗透破坏路基。

(3)雨水蓄渗模块设计:道路改造项目中,如退线绿化带设

计标高高于人行道,可在绿地下或树池周边设置蓄渗模块,道路

径流雨水由雨水口收集进入蓄渗模块蓄存和下渗,超过蓄渗能力

16

的雨水通过雨水溢流口排入市政雨水管。雨水溢流口标高宜高于

渗蓄模块顶20cm。

(4)雨水溢流口设计:雨水溢流口间距根据汇水面积计算确

定,雨水口周围宜铺设碎石或卵石,避免其损坏或造成隐患。

(5)雨水汇集方式设计:主要有点式汇集过滤和线式汇集过

滤两种方式。点式汇集过滤方式即车行道路面径流雨水顺路面合

成坡汇集于道路沿纵向间隔分布的汇水点,经过滤后进入生物滞

留设施;线式汇集过滤方式即车行道路面径流雨水顺路面合成坡

汇集于道路沿纵向设置的过滤带,经过滤后进入生物滞留设施。

4.3.2.3排水方式设计

海绵型道路的设计应结合道路断面形式、汇水面积、年径流

总量控制率等因素,确定海绵措施,并合理布置海绵设施。(典型

布置示意图见附录B)

4.3.2.4特殊节点设计

(1)高架道路(典型布置示意图见附录B)

1)高架下绿化分隔带可设置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生物滞

留设施净化、消纳高架道路雨水径流,并应与道路景观相结合。

2)高架为立交形式时,可利用立交桥附属绿地设置生物滞留

设施、蓄渗装置,达到控制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的效果。

3)高架道路雨水通过落水管或雨水断接,汇入绿化带生物滞

留设施,落水管管口距生物滞留设施表面20cm,管口下铺设碎石

或卵石等消能设施。

(2)下沉式立交桥区(典型布置示意图见附录B)

1)下沉式立交桥区的排水形式应采用强排与调蓄相结合的方式。

2)雨水口设置应满足下沉式立交桥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标

准,数量宜考虑1.2-2.0的安全系数;条件允许时宜取上限。

3)下沉式立交桥区雨水控制与利用形式应以调蓄排放为主,

雨水调蓄排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7

①雨水调蓄设施宜结合立交雨水泵站集水池建设;

②雨水调蓄设施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考虑初雨弃流,有效

容积按立交道路汇水区域内8-15mm降雨量确定;

③雨水调蓄设施的设计重现期宜在雨水泵站系统满足立交排

水设计重现期的标准上,有所提高;

4.3.2.5技术与设施

海绵型道路建设常用技术与设施如表4-1所示。

表4-1常用技术与设施

设施名称主要类型

一、雨水收集

开口路缘石、分立路缘石、三角路缘石、排水路缘石

1路缘石

和透水路缘石

2雨水口溢流式雨水口、开口式雨水口、集水式井盖

二、雨水渗透

1渗井/渗管/渗槽渗井、渗管(渠)、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

2透水铺装透水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

三、雨水转输

1雨水管道(渠)雨水管、排水渠

砾(卵)石沟、砾(卵)石槽、砾(卵)石分缓流堆

2砾(卵)石槽

与旱溪

3植草沟生态滞留草沟、转输型植草沟

四、雨水储存回用

1蓄水池玻璃钢成品蓄水池、钢筋砼蓄水池、模块化蓄水池

2树池生态树池

五、雨水截污净化

初期雨水弃流净化

1截流井(圆筒过滤器)、初期雨水弃流井等

装置

2雨水深度净化设施雨水沉淀池、硅砂滤池、压力滤池等

3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

18

其中,海绵型设施的雨水口包括溢流式雨水口及偏沟式(或

屏篦式)雨水口。溢流式雨水口用于生物滞留设施内;偏沟式(或

屏篦式)雨水口应具有弃流等预处理功能。

图4-4溢流式雨水口

路缘石开孔尺寸、开孔形式和开孔间断设置的距离,应根据

道路断面形式、降雨强度等因素综合计算确定,满足路面排水要

求并保障道路行车安全。

图4-5海绵型排水路缘石(一)

19

图4-6海绵型排水路缘石(二)

图4-7海绵型排水路缘石(三)

20

图4-8海绵型排水路缘石(四)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

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

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

图4-9透水铺装(一)

图4-10透水铺装(二)

21

图4-11透水铺装(三)

渗井指通过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下渗的设施。为增大渗透效

果,可在渗井周围设置水平渗排管,并在渗排管周围铺设砾(碎)

石。

图4-12渗井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

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各单项设施、城市

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

22

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控制量

和径流污染削减量。

图4-13植草沟(一)

图4-14植草沟(二)

树池是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

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

23

图4-15树池(一)

图4-16树池(二)

4.3.3道路景观系统设计

海绵型道路的景观系统设计应符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和《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等规定。

24

4.3.3.1植物配置

道路景观设计应重视近期效果,并避免使用需经常更换、移

植的绿化树木,有机融合海绵型道路功能和景观效果。

(1)优先选择符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树种,同时根据植物

配置的实际位置选择相应的耐旱、耐淹和耐污能力的本土化植物,

对于生物滞留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应根据土壤湿度梯度选择

植物。

(2)优先选择净化空气、消纳和吸收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能

力强,且易于管理的植物。不宜选择速生树种以及易倒伏、毛絮

多、影响行车安全的树种。

(3)植物配置设计应符合道路功能要求,采用孤植、列植和

丛植的配置手法,合理配置上、中、下层的植物,形成自然稳定

的植物生态群落。

4.3.3.2种植土壤要求

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仅要满足海绵型道路对透水功能的要

求,还应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透水性不能满足要求的土壤

应进行改良或更换。盐碱地带的道路进行海绵化建设或改造前,

需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或换土。

4.3.3.3绿化带设计

(1)分车绿带的景观设计应全面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近、

远期景观效果,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人行道的一侧宜采用多

种形式的景观布置,在满足绿地海绵功能的同时,也能满足人行

道的景观需求。

1)采用下凹式绿地做分车带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优先选择长时间耐旱又能承受周期性雨涝、绿色期长的低矮灌

木或草本植物进行搭配种植,可分段栽植少量耐水湿的乔木。

2)下沉式绿化带的路缘石可选择上部开口、下部开口或隐蔽

开口的形式,路面雨水可自然进入。

25

3)下沉式绿化带构造宜采用透水性土壤、水洗砂、水洗碎石

由上至下配置而成,在水洗碎石层铺设排水盲管并连接到道路最

低处溢流口或集水井。

图4-17下沉式绿带道路剖面示意图

图4-18下沉式路侧绿地实物图图4-19下沉式侧分带实物图

26

4)采用非下凹式绿地做绿化分车带,且分车绿带宽度≥1.5m

时,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与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分车绿

带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1.5m

时,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宜与地被植物相结合。

(2)人行道绿化带宜采用生态树池带的设计形式,以乔木、

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配置形式增加绿化量并提高雨水滞蓄能

力。条件允许时,行道树绿化可与植草沟相结合,提升人行道绿

化带的蓄存与过滤雨水的能力。乔木需选择分支点较高、株型挺

拔、耐修剪的植株,避免阻挡车辆和行人的视线。

图4-20生态树池带效果图

(3)路侧绿化带应根据相邻用地的性质、防护要求和景观要

求进行设计,应保持路段完整连续的景观效果。路侧绿带宽度>

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建设园路、桌椅等供人们活动休憩

的基本附属设施。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可结

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并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

景空间。

27

4.4设计衔接

4.4.1道路与建筑小区的衔接

在商业区、居住区以及老城区等区域,城市道路外侧往往直

接连接建筑和小区。当城市道路与建筑小区之间的相连场地与人

行道合用一个空间时,场地可以采用透水铺装;当相连场地采用

路侧绿带连接时,可以建设海绵设施,设计中宜考虑绿化对建筑

的衬托,并避免对建筑物出入口通行以及道路交通功能造成影响。

4.4.2道路与城市绿地的衔接

城市道路与城市绿地相接时,在路侧绿地中,雨水可通过海

绵设施进行渗透、滞留、储存、净化、利用和排放。根据城市绿

地的功能、用地尺寸、水文地质等特点,适合绿地的源头渗滞设

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带、渗井、渗透塘、植被

缓冲带等;适合绿地的中途转输设施有调节塘、植草沟、渗管/

渠、植被缓冲带等;末端存储设施有湿塘、雨水湿地等。

4.4.3道路和城市水系的衔接

城市道路的海绵设施与城市水系衔接时,路面雨水径流宜经

过植被缓冲带的下渗、净化后排入水体;雨水管网中的雨水宜通

过湿塘、雨水湿地等进行沉淀、过滤、净化后排入城市水系。

28

第五章工程施工

5.1基本要求

5.1.1海绵设施应尽量避让已有市政基础设施,无法避让时应

做好对已有市政基础设施的保护措施。

5.1.2市政基础设施需要穿越海绵设施防渗层的,应在穿越处

做好密封防水。

5.1.3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道路原有大型乔木。

5.1.4土壤过饱和可能引起沉降、塌陷的区域,或者海绵设施

结构层底部是地下室及其他基础设施时,海绵设施需采取底部防

渗措施。

5.1.5地下水埋深浅及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5.2建设步骤

5.2.1工程施工

5.2.1.1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确认设施的尺寸、位置,排除

施工的不安全因素。掌握场地内地上地下障碍物、管网、地形地

貌、土质、控制桩点设置,红线范围、周边情况及水源、水质、

电源、交通情况,按照工程总平面图或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

高程控制点和坐标控制点进行施工。

5.2.1.2生物滞留设施施工前应对入渗区域的表层土壤渗透

能力和地下水位数据进行采集;应采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

沙粒含量不大于3%的沙土进行结构层施工;粗骨料不得采用风化

骨料,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沙粒含量大于1%。

5.2.1.3若场地表层土为优质种植壤土,应剥离表层土,作为

29

种植土储备。若土壤的渗透系数达不到海绵型道路设计要求或不

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应在保证土壤肥力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

良或逐步更换种植土以满足渗透设计要求。

5.2.1.4施工时,应了解区域内土壤自然沉降和地下水水压情

况,适当预留土壤沉降深度。

5.2.1.5应待施工设备、材料、土方清场,汇水区土质结构稳

定后开工建设。

5.2.1.6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围挡措施,将设施与周边环境进

行隔离,以防土壤在施工过程中被重型机械压实;开挖应考虑保

护基坑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竖向标高,保证雨水顺利进

入海绵设施。施工过程不应降低自然土壤的渗透能力。

5.2.1.7具有蓄滞功能的海绵设施应建设有效的溢流排放系

统,并与海绵设施进水口高程、路缘石开口宽度、植物种类和种

植密度等因素协调一致。

5.2.1.8施工过程中应适当增加路缘石的高度,并加大埋深,

夯实路缘石附近绿化带土壤,靠近路缘石的土壤宜适当放缓下凹

坡度,防止因侧向力过大出现路缘石倒伏现象。

5.2.1.9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条件,优化节点设计,注意

路面、路缘石及绿地之间的相互衔接。

5.2.1.10在使用土工布和衬垫时,应仔细铺设、防止损坏,

并保证铺设时材料边缘有一定的搭接宽度。

5.2.1.11透水基层的回填施工必须精细操作,确保过滤介质

回填前冲洗干净,回填时应防止换土层介质被过度压实。

5.2.1.12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海绵设施蓄滞结构层、雨水径

流汇入口及溢流排放口的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

5.2.1.13海绵设施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符合《给水排水构筑

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要求。

30

5.2.2种植施工

5.2.2.1绿化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掌握海绵型道路设计意图与

要求,针对海绵型道路植物配置的特点编制种植施工计划。

5.2.2.2绿化施工前,施工人员应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采取

土壤改良、施肥和置换客土等措施,保证土壤的渗透性、pH值和

营养成分等达到海绵设施植物种植要求。

5.2.2.3挖掘栽植穴、槽前,应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的埋设

情况。

5.2.2.4根据地形确定乔灌木位置,栽植时注意观赏面朝向,

不应在雨水径流汇入口栽植木本乔灌木,以防径流对根部土壤进

行冲刷。

5.2.2.5应加强乔木排水和透气施工,耐水湿乔木的移栽应做

好植株成活前的土球保护工作,同时控制好水位,提高成活率。

5.2.2.6植物材料宜选择容器苗、带土球苗和苗卷、生长垫、

植生带等全根苗木,保证种植的初期效果,同时应避免土壤裸露。

5.2.3工程验收

5.2.3.1海绵设施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

产品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相关要求进行进场验收。

5.2.3.2由建设单位组织市政、园林绿化等部门对海绵型道路

进行竣工验收,道路各项指标应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

验收规范》(CJJ1-2008)及其他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海绵设施

交付前,应对海绵设施布局、规模、竖向、进水口、溢流排水口、

地表导流设施、绿化种植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验收。检查海绵设

施是否分散布置,设施规模与汇水面积是否匹配,验收合格后方

能交付使用。

5.2.3.3有径流量控制要求的海绵设施进行验收时,应测量有

效蓄水深度及设施规模,检测换填土壤的入渗率和设施内蓄积雨

31

水下渗时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2.3.4靠近建筑物等基础设施的,或因雨水浸泡可能出现地

面不均匀沉降的入渗型海绵设施,验收时需检查是否采用防渗措

施。

5.2.3.5生物滞留设施或底部进行了防渗处理的其他入渗型

海绵设施,需检查底部是否设置排水管。

5.2.3.6雨水以管渠集中入流方式进入海绵设施时,需检查设

施的雨水汇入口是否采取消能措施。

32

第六章维护与管理

6.1基本要求

6.1.1市政公共海绵道路养护应由交通、建设(市政)、园林

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维护管理,其他地块内部海绵道路由该

设施的所有者或其委托方维护管理。养护单位需根据海绵型道路

特点制定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维护管理技术手册、设施设备保

养手册和事故应急预案,并动态完善。

6.1.2应按照道路养护规范配备必要的养护设备、检测设备和

专业养护技术人员。鼓励采用智能化的维护管理技术,建立海绵

型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加强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为海绵

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6.1.3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和养护单位等应加强宣传引导,提

高公众对海绵型道路的正确认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海绵型道路

的建设和维护管理。

6.2技术要点

6.2.1透水路面维护

6.2.1.1透水混凝土一般采用特定粒径骨料为骨架,表面为多

孔结构。应重视初期养护,在透水混凝路面铺摊完成后7天内不能

承受任何压力。路面浇水应为细雨状洒水,同时避开高温时段;

洒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道路底层、面层出现浸泡现象。

6.2.1.2应定期检查透水路面的透水效果,检查频率视道路周

围环境和当地降雨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道路等级越高检查频率

越高,最低不得少于2次/年,检查时间宜在雨季之前和期中。若

道路有明显积水,应及时检查积水部位,排查积水原因,并采取

33

有效解决措施。

6.2.1.3应定期对透水路段所有车道进行全面透水功能性养

护,养护频率应根据道路交通量、污染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后确定。具体做法参考《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GJJ/T190)、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GJJ/T188)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技术规范》(CJJ/T135)等。透水路面通车后,应提高养护频率。

透水系数显著下降的道路应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全面透水功能性养

护,并根据透水路面污染情况及时清理杂物或堆积物。

6.2.1.4透水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坑槽和集料脱落、飞散面

积较大等情况时,须及时维修。维修前,应根据透水混凝土道路

损坏情况制定维修施工方案。维修时,应先铲除路面疏松集料,

清洗路面去除孔隙内的灰尘及杂物,最后浇筑新的透水混凝土。

6.2.1.5透水铺装路面应定期采用高压清洗和吸尘清洁,避免

孔隙堵塞,保障透水铺装的透水性能。路面孔隙出现堵塞时,可

用高压水冲刷、压缩空气冲刷、真空泵抽吸等方法清理孔隙中的

杂物。采用高压水冲刷法时,水压不宜过大,以免对路面产生破

坏。发现路面上有可能引起功能性衰减的杂物或堆积物时,应立

即清除,并及时进行局部透水功能性养护。

6.2.1.6易积水及树木茂密处的路面要加强维护管理,防止路

面产生青苔形成安全隐患。

6.2.2海绵设施维护

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降雨情况等因素合理安排,定期对

海绵型道路雨水口、雨水管道、下凹式绿地、渗井(渗灌/渗槽)、

溢流井、蓄水池等海绵设施进行维护管理。雨季来临前和雨季期

间,应加强道路排水系统和海绵设施,尤其是雨水入渗、收集、

输送、储存、处理与回用设施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检查,保证降雨

期间排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道路海绵设施的雨水进水口、溢

34

流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及时增设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

冲刷措施。海绵设施雨水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

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应定期清理初期雨水弃流净化

装置、雨水深度净化装置,排除污染物和杂物,并进行设施功能

检查,一般至少2次/年,检查时间宜在雨季之前和期中,或降雨

间隔超过10日、单场降雨之后维护一次。

6.2.3景观维护

6.2.3.1应编制景观维护管理制度、年度和月度计划并按规定

执行,加强维护管理制度动态更新完善。

6.2.3.2水分管理:根据植物特性、长势、季节和土壤墒情状

况,确定不同的浇灌时间,及时进行浇水作业。水分满足植物正

常生长时,尽量使用雨水滞留浇灌,避免人工频繁浇灌。

6.2.3.3肥料管理:绿化植物种类较多时,应根据植物生长状

况,适时、适量施肥。肥料应选用环保、长效的有机肥和复合肥。

6.2.3.4修剪清理:应根据景观设计要求和道路情况对植物进

行修剪,乔、灌木类植物每年至少在休眠期和生长期各修剪一次。

秋季,落叶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应及时修剪。新建绿化带应结

合中耕及时清除杂草和杂物,尤其是海绵设施内的落叶杂草等。

除草宜选用物理方式,避免使用除草剂等化学药剂。

6.2.3.5补植更新:一个生长周期后,应及时对枯死或损毁的

植物进行补栽,及时调整更新适应性不佳、生长不良的植物品种。

6.2.3.6植物保护:应及时预报常见植物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时

间,建立病虫害防治网络和台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原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多种手段

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6.2.3.7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和维护生态树池、生物滞留设施、道路绿化带

35

等绿地表面的有机覆盖物和种植土壤,使土壤能够保持湿润并为

绿地内的植物提供养分。暴雨过后,必须保证海绵设施表面有机

覆盖物和种植土壤全覆盖,出现缺失或雨水径流冲蚀等情况应及

时补充。

(2)植物刚种植时应将海绵设施的雨水溢流口标高较设计标

高降低2.5-5cm,一年后再提升至设计标高,避免因植物根系周期

性淹水导致植物死亡。

(3)当海绵设施雨水蓄滞时间超出设计时间时,应及时查明

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4)生物滞留设施出现异味或大量蚊虫时,应及时清理淤泥

或杀虫。一般宜在旱季定期清理,清理频率不宜过多,可1-2次/

年。

6.2.4其他

路缘石、植草沟、生态树池、砾石槽等设施进行维护时,应

及时清理影响景观、阻碍雨水入渗的杂物或垃圾,同时清除由于

水土流失造成的水流不畅区。注重各类设施功能安全的巡查与维

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表6-1海绵道路设施维护频次表

海绵道路设施维护频次检查/维护重点

清理排除污染物和

检修、疏通透水能力,

透水路面杂物,并进行设备功

2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

能检查

输水和集水设施(主要包括雨水污/杂物清理排除、设备功

清理排除污染物和

口、雨水管道、渗井/渗灌/渗槽、能检查,2次/年(雨季之

杂物,渗漏检查

蓄水池等)前和期中)

36

海绵道路设施维护频次检查/维护重点

处理设施(初期雨水弃流净化装一般3个月或降雨间隔超清理排除污染物和

置、雨水深度净化装置和生物滞过10日,单场降雨之后维杂物,并进行设备功

留设施等)护一次能检查

景观系统按年度或月度计划执行植物

清理排除污染物和

其他(路缘石、植草沟、树池、

按年度或月度计划执行杂物,并进行设备功

砾石槽等)

能检查

6.3管理要点

6.3.1基本要求

6.3.1.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等要求,制定养护管理

制度。养护管理单位应当具备完整的养护管理组织结构和专职运

行维护管理人员。维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设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

评估,确保设施功能正常发挥。

6.3.1.2建立养护台账,及时记录相关设备运行和维护管理数

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鼓励应用智能化的维护管理技术,建

立海绵型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为海

绵型道路建设与维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6.3.2设施检查

6.3.2.1定期对道路进行巡查,重点观测并检查道路构造物,

如挡墙、桥涵、道路标牌标志等。雨季期间,巡视次数应相应增

加。

6.3.2.2管理人员应做好完整的统计工作,管养路段出现路面

37

病害,如露骨、断裂等情形时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

6.3.2.3定期检测海绵设施的雨水进水口和溢流口的过水能

力,在雨季来临前和暴雨后应加大检查和养护力度。定期检查海

绵设施的雨水入渗、地下穿孔管排水等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利

用智能监控手段检测出水水质,当水质发生变化时应有预警。定

期检查雨水设施中的泵、阀门、电磁阀等相关设备,保证其正常

工作。设施维护频次应参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

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相关要求。

6.3.3应急处理

6.3.3.1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恶劣天气、极端气候、

自然灾害等情况。遇到边坡塌方处理时,应在人员抢救及道路抢

修通行后,对道路的完整性、透水性进行检测,在确保安全的情

况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修。对雨水管道进行清理疏通,并对受

影响的绿地进行地形整理。

6.3.3.2在台风和暴雨来临前,应将警示、引导性标识、护栏

等易松动的设施进行加固,高大乔木的树枝应提前修剪,防止发

生意外。配备应急设施及专职管理人员,保证暴雨期间人员的安

全撤离,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时,应对植物进

行人工补水;气温过低时,应将排水管道排空,防止损坏。

6.3.4安全管理

6.3.4.1应加强养护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养护作业中应遵守安全文明规定,作业前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作业时应做到清洁作业和环保作业,养护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

养护作业应主动避让车辆和行人。在雨季来临前和雨季期间,应

加强道路海绵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安全运行。

6.3.4.2上路作业必须配备防护用品,穿戴安全标志服、标志

38

帽,不得穿硬底、高跟鞋或赤脚作业。材料应整齐堆放,不应堆

放在桥头、弯道内侧、狭路、行车密度大的区域,尽可能堆放在

路基外。陡坡作业时,要系安全绳索。清除塌方时,应从顶部向

下清理;上方作业,下方不得同时作业或站人,注意来往的行人

及车辆安全。

39

第七章监测

7.1一般规定

7.1.1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等要求,结

合本地实际,选择部分典型区域(如人口密集区、水环境敏感区

等)的重点道路项目进行监测,为海绵型道路建设效果进行定量

或定性的评价提供有效支撑。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宜在海绵设施方案前进行设计,施工

过程中同步建设。

7.1.2海绵型道路的监测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雨量监测、排水管

网流量监测、水质监测、道路材料及结构的耐久性监测等。监测

设备布点原则为:监测数据的实用性、代表性与可行性。监测工

作流程可按图7-1执行。

7.1.3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建立智慧海绵道路系统,从监测源

到控制中心,实现全方位的展示和数据反馈。监测点主要是监测

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监测源的监测设备(如流量计、雨量

计、一体化多参数水质监测仪等)对降雨、地面径流量、雨水管

道外排水量、排出口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传输至数据控制中心,

由控制中心对数据做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反馈,提醒

下一步的雨水利用或排放措施。

7.2耐久性监测

为保证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应开展道路材料、结构等耐久性

监测,监测的项目及频率参考现行《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

40

图7-1海绵型道路监测流程图

7.3环境效益监测

海绵型道路效果可通过其环境效益监测数据是否达到其设计

指标来进行评估。环境效益监测应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

机构开展。

1、监测方法

41

(1)监测法

“监测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在所选降雨事件下的试点区域降

雨径流外排体积情况,但需要对在线设备维护,跟踪气象预报,

合理进行样品采集分析。然而,监测区域常有数百个径流流量的

入水口和排放口,因此需要大量的监测设备。

(2)监测与模型结合法

“监测与模型结合法”是相对监测需求较少的一种方法,该

方法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应用,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通过

部分监测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校准,保证模型可靠性后进行

实测降雨数据的模拟分析,以达到评估要求。

2、监测方式

进行水量和水质监测时,需要对海绵设施的各个进出水口进

行监测。

(1)在线监测

雨量、水位、流量、SS可采用在线监测设备,数据采集频率

不大于5分钟。

(2)离线监测

主要包括COD、TN、TP、NH3-N等常规水质指标。在设施进

水口、出水口或者溢流口监测点处进行监测,每年应至少监测3

场60分钟以上的降雨(小雨、中雨、大雨)的水质过程监测数据。

每场降雨每个监测点前两个小时采集的水样不应小于8个。自监测

点产(出)流开始监测,建议于第0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

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进行采样。如果某次降雨

历时较长,则对于降雨历时超过120分钟的部分,降雨历时每增加

120分钟增加采样一次,不足120分钟在降雨结束前增加一次采样;

如果某次降雨历时小于120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减少采样数

量,但每场雨的水样数量不少于8个(主要为前期的径流水样),直

至降雨产流结束。采样时记录采样时刻。根据相关采样规范进行

42

科学采样。配合流量过程线,可以计算各常规水质指标的场次平

均浓度。

7.3.1监测项目

海绵型道路环境效益监测主要包括降雨量、初期雨水流量、

初期雨水径流水质、海绵设施内雨水流量和水质等。

降雨量主要采集道路监测点降雨量数据进行分析;对初期雨

水的监测是在雨水管关键节点,对初期雨水(降雨量<10mm)进

行流量监测,并设置若干水质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包括悬浮物

(SS)、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重金属(铜、铅、锌、

铬、镉、汞等)等,此外,还应在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

地、蓄水池等设施的进出水口上,对海绵设施内雨水流量进行监

测,还应在海绵设施的进出水口或者溢流口处,对海绵设施处理

前后的雨水流量和水质进行监测。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悬浮物(SS)、

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重

金属(铜、铅、锌、铬、镉、汞等)等。其中,在海绵型道路开

展的重金属监测仅在快速路、主干路等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以

及工业区道路进行。

具体监测项目详见表7-3。

表7-3环境效益监测项目一览表

监测项目主要监测位置

降雨量采集道路监测点降雨量数据进行分析。

在雨水管关键节点,对初期雨水(降雨量<10mm)

初期雨水流量

进行流量监测。

选择若干监测点位,对初期雨水(降雨量<10mm)进行

初期雨水径流水质水质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

总磷(TP)、重金属(铜、铅、锌、铬、镉、汞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