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七中片区联考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9月份)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七中片区联考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9月份)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七中片区联考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9月份)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七中片区联考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9月份)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七中片区联考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9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七中片区联考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题)1.(3分)以下是某同学观察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记录的现象,你认为能作为判断该反应是化学反应的是()A.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放出热量 C.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硫粉熔化2.(3分)海南岛存在大量的富硒土壤。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3.(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 C.人体呼出的气体 D.加热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4.(3分)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A.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5.(3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6.(3分)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7.(3分)医疗上,用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4 B.6 C.8 D.128.(3分)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是()A.二氧化碳+水→碳酸 B.氧化汞汞+氧气 C.硫+氧气二氧化硫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9.(3分)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生成物是混合物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10.(3分)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B.用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在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填空题(共28分,每空1分)11.(8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符号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的微粒是;③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④3个铜原子;⑤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①N、;②3S2﹣。12.(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填仪器名称)。(2)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酒精灯被不慎打翻着火,应该。(3)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如果平放或倒置(答一点即可)。(4)实验室用烧杯给液体加热时,烧杯的底部应垫。13.(3分)请阅读:氢氧化钠的性质有:①纯净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②它极易溶解于水;③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吸水而变潮,运用你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以上内容可知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填标号)(2)根据以上介绍的氢氧化钠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钠应该保存。14.(6分)图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钠原子的质子数是,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表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选填序号,下同)。(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4)B和D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5)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形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15.(6分)某工厂分离空气获得稀有气体、纯度较高的氮气和液氧。分离空气的简易流程如图: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由步骤B可以看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选填“高”或“低”)。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选填“活泼”或“不活泼”)。(3)空气的净化装置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填序号)。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⑤水蒸气(4)此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一定压力下,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透过(填“大”或“小”)。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2分,文字表达式3分/道,其余除标明分值外,每空1分)16.(12分)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丙实验回答:①实验操作:将光亮的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时,再缓慢伸入集气瓶中。②丙实验中看到的现象。③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留有少量水,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3)在做完乙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是验证。(4)请写出甲、乙、丙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写一条)。(5)图丁中所示的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主要原因是。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完成第17、18题。1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写出仪器名称:①。(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你认为需要在气泡放出时才开始收集。实验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紫红色,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有:①从水槽中移出导管;②往试管中装入药品;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④熄灭酒精灯;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⑥将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⑦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②⑥⑦③④①B.⑤②⑥⑦③①④C.②⑥⑤⑦③④①D.⑥②⑤⑦③④①(4)怎样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猜想】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是否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同体积、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进行实验】(1)进行实验时,选择如图(见装置图,选填序号,下同)所示的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为了收集较纯净的气体,且更准确测定气体集满的时间,应选择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编号12反应物6%过氧化氢溶液6%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1g红砖粉ag二氧化锰时间152s35s【实验记录】【结论】(2)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思考】(3)实验记录表中,a空的数值是g。(4)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检验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5)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把此实验中的二氧化锰洗涤、干燥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6)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19.(8分)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探究粒子运动的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1)图1乙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此实验说明分子。烧杯丙的作用是。(2)按照图1进行实验时,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①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B、C两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色情况是。②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温度与分子运动速率的关系是:。(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4)图3所示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胶帽封闭管口。一会儿(选填“ba”“bc”)段纱布条先变红色。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七中片区联考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题)1.【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A、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B、放出热量,不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D、硫粉熔化,不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2.【分析】物质中的“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富硒土壤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澄清石灰水是由水和氢氧化钙组成,故A错;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故B正确;C、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故C错;D、加热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后得到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故选:B。【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4.【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氮气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灯泡中充氮气能延长使用寿命。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能防腐。D、氮气中含有氮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进行分析;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进行分析;D、根据加热液体的取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瓶塞倒放;B、闻气体气味时,应用受轻轻扇动,故操作不正确;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故操作不正确;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操作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为解答这类题的关键。6.【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且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分子运动越剧烈;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解释正确;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故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分析】熟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题意“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解答】解:由题意“已知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可知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8.【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水→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B、氧化汞,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C、硫+氧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甲烷+氧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分析】分析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属于纯净物;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示意图,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与反应相关信息的正误,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0.【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固体质量减少,因此固体质量不为零;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气体氧气,故生成物氧气的生成量也相同,图示正确;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随着时间的不断进行,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后,为一定值;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大,氧气的质量为0。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二、填空题(共28分,每空1分)11.【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Al;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的微粒是水分子2O;③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2;④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在符号前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⑤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后标正负号,省略不7+;(2)①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一个氮原子;②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S2﹣表示硫离子,故3S7﹣表示3个硫离子。故答案为:(1)①Al;②H2O;③O6;④3Cu;⑤Mg2+;(2)①氮元素;一个氮原子;②4个硫离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分析】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常用仪器,并依据仪器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量筒和胶头滴管;(2)酒精灯被不慎打翻着火,应该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3)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会导致液体流入胶帽;(4)实验室用烧杯给液体加热时,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故答案为:(1)量筒、胶头滴管;(2)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3)腐蚀橡胶胶帽;(4)陶土网。【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并明确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3.【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1)①纯净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②它极易溶解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③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吸水而变潮,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④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填:①②③;④。(2)氢氧化钠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解:(1)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3)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A、B、C;(4)元素的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因此B和D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形成的物质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1)11;34.45;(2)C;(3)AC;(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5)离子。【点评】本题考查了粒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以及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5.【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2)根据工业制氧气的原理以及氮气的化学性质来分析;(3)根据空气的成分来分析;(4)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步骤A还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空气,液态空气仍然包含氧气,属于混合物,只是状态改变了,属于物理变化;(2)步骤B,将液态空气蒸发,所以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3)根据流程我们知道通过净化装置后的空气含有稀有气体、氮气和氧气、氧气、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气体;(4)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而其余气体(氮气等)不能通过。故答案为:(1)混合物;物理变化;(2)低;不活泼;(3)④⑤;(4)大。【点评】加强对氧气工业制取方法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2分,文字表达式3分/道,其余除标明分值外,每空1分)16.【分析】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解答】解:(1)①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不能伸入过早;②丙实验为铁丝燃烧其现象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2)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4)甲、乙、丙三个反应都符合多变一;(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或都放热)(5)图丁中所示的方法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主要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气体体积减少量小于集气瓶内总气体体积的,结果偏低。故答案为:(1)火柴快要燃尽;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铁+氧气。(2)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3)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4)都是化合反应。(5)不能;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完成第17、18题。17.【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分析解答;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步骤来分析解答;(4)根据氧气的助燃性进行检验。【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刚开始加热时放出的气体是空气,当观察到E中气泡:连续均匀时再收集;当收集气体时,甲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试管内的固体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其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步骤是⑤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往试管中装入药品,⑥将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⑦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①从水槽中移出导管,④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为:⑤②⑥⑦③①④,故选:B;(4)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木条复燃则是氧气。【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8.【分析】(1)根据反应物状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