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学案)_第1页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学案)_第2页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学案)_第3页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学案)_第4页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学案)专题09《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知识储备】

一、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PPT展示前句,引导学生对接后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们知道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李商隐被称为最具争议的抒情诗人,下面我们学习他的一首无题诗,感受一下诗中朦胧的情感吧。

二、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3、训练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重点: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难点:训练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三、原文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四、注释

《无题》: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做诗的标题。

别:分别,离别。

东风:指春风。

残:凋零。

丝:这里与“思"字谐音。

泪:蜡烛燃烧时六下的蜡油,称为“蜡泪”。

云鬓改: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

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五、诗意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六、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首联写惜别之苦。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写出了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感情煎熬。后一句情景交融,用暮春景象进一步渲染别离的悲凉气氛,也表达了离别的感伤之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颔联展现爱情忠贞。以象征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至死不悔的爱情追求。先以“蚕丝"象征情思,再以“蜡泪”比喻相思之泪,再用“方"始”使痴情之意尽显,自己对感情至死不渝,而思念的痛苦也终生相随。“泪"字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露于外,执着而又无望的内心世界被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这两句常用来表示忠贞不贰的执着和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颈联写别后的担心。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但愁”“应觉"均是诗人的猜测之词,担心、怜惜之情尽显于外。“云鬓改”“夜吟"是说因为相思的痛苦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尾联作宽慰之语,借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了关切之情。意思是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透出无法经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之感。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xíng)阳(今河南荥阳市)。

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2、作者生平

李商隐,开成二年(八三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富于文采,情致缠绵婉曲,用典多,意隐晦。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成就最高,最为人传诵。

3、文学常识

诗以“无题"命名:

此类诗歌,大多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因此命为“无题”。再加上政治上的失意,此类诗也可能别有所托。尤以写相思、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优美动人。

李商隐的“无题诗”,后人多把它们视为爱情诗。

八、问题探究

(1)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参考:

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之苦;后者为“痛苦、难受”,写出离别之苦。

(2)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参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表情作用。

参考: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极为熨贴。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方"和“始”强化了这种怀感。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

(4)赏析“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参考一:

春蚕只有到死的时候才会停止吐丝,蜡烛只有化成灰时才会没有了泪水。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参考二:

用了比喻、双关、谐音手法,“丝方尽”喻指“思方尽”,烛泪喻指相思之泪,比喻新奇巧妙,曲折丰富,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难舍难分,至死不渝的感情。

(5)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样的新意?

参考:

1、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歌颂爱情的坚贞不渝

2、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歌颂无私奉献

(6)赏析“夜吟应觉月光寒"中“应”字和“寒"字。

参考:

“应”是估计、料想的意思,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表现了思念之深。

“寒"是寒冷、凄凉之意,一语双关,渲染了凄清寒冷的环境,烘托出了悲凉伤感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深沉感伤和悲凉凄楚的思想感情。

(7)赏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参考:

这句诗的意思:(好在)蓬莱山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可以让青鸟一样的信使热情而周到地为我探寻、察看,传递消息。

诗人用了典故的手法,用“蓬山"

“青鸟”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相见很难和期待双方互通音讯的意思,表现了作者苦苦相思,期待互通音讯的愿望。

(8)有人说此诗为作者的政治寄托,也有人说此诗纯写爱情,你以为呢?

参考:

由于是个语言的多义性以及我国古代“诗言志"的传统,对诗歌的解读会存在一些分歧。李商隐的这首诗,一般都认为是写爱情的,但也有人认为是写给执政人物,乞求他们援引的。虽有附会之嫌,但也不是没有根据。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的表现手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又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人格魅力。所以说“可以言情"也“可以喻道”。

九、诗歌主旨

本诗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表达了爱情的坚贞不渝、至死不变,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之情。

十、课堂小结

1、总结:

这首诗是描写爱情相思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千百年来其影响巨大深远。颔联以“春蚕"蜡烛”一对最有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种忠贞的感情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不管是对爱情、对友情、对工作、对事业都需要。

全诗构思巧妙,想象细致入微,比喻精确得当,语言生动精辟、意境优美,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2、艺术特色: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

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

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

4)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3、熟读成诵。

十一、板书设计

【基础过关】

1.《无题》是(朝代)的写的一首(体裁)诗。

2.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云鬓___②吟诗

③蓬山___④殷勤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别:

(2)东风:

(3)残:

(4)丝:

(5)泪:

(6)云鬓改:

(7)蓬山:

(8)青鸟: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相见时难别亦难,___。(《无题》)(1分)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无题》)(1分)

(3)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1分)

(4)___,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1分)

理解型默写:

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诗歌赏析【2019·湖南初三期末】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妙处。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无题》,回答问题。【2017·广东初三期末】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4.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三)阅读诗歌,完成小题。【2017·湖南初三期末】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6.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共4分)【2012·河南中考模拟】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说其“妙在首联”,请你分析首首联妙在何处?(2分)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五)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完成小题。【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简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经典诗歌鉴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赏析“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

1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______”,属于双关语,暗指______。

1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2014·江苏初二月考】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莲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3.请表现手法、原文和今意角度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4.“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八)诗歌鉴赏【2017·广西中考模拟】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东风”的意思是_____,“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谐音双关,既指蚕吐的“丝”,又隐指______。

17.这首诗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颔联以______手法描写______,最为精彩感人。

(九)(古诗阅读)【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中考模拟】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塞。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9.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题诗一般意旨隐晦,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B.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借春蚕、蜡炬这两个典型意象所蕴含的执著精神既表明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又表明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

C.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D.尾联中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20.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秒在首联”,你能结合景物分析首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么?

(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2019·河北初三期末】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2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十一)诗歌鉴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2.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阅读李清照《菩萨蛮》,回答问题。【2019·江苏初三期末】

菩萨蛮①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②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③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①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北方的故乡而作的。②乍著:刚刚穿上。③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

(1)本词通过描写“梅花鬓上残”的妆容来表现作者的思念和忧愁,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也有异曲同工的一句:“"。

(2)上阕划线句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3)“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运用了双关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小题。【2019·北京中考模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4.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的?

25.“落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易引发人们感慨的意象。诗人借“落花"或表达伤春惜时,或表达离别愁苦……下列诗句中,与“杨花落尽子规啼”一样,借落花来表达离别之苦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6.“重情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中就有很多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诗: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允许有2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使用9、10两题中已出现的诗词不得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2018·仪征市大仪中学初二期末】

初冬夜饮①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②欢:指的是酒。

28.下列诗句与本诗描述的季节不同的一项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9.全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初冬夜饮》一诗,完成后面小题。【2016·江苏初二月考】

初冬夜饮①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②欢:指的是酒。《易林》“酒来欢伯,除忧来乐。"

(1)下列诗句与本诗描述的季节不同的一项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诗题为“初冬夜饮”,诗中却写到了梨花,对此你如何理解?

(3)全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2019·浙江中考模拟】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①。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②。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①赊:遥远。②槎(chá):这里指水生植物。

(1)下列诗句中的“东风"与本诗中的“东风”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一句以乐景写哀情,请结合本诗作分析。

四、古诗对比鉴赏

(一)古诗文阅读【2019·浙江中考模拟】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①殷勤为探看。

浣溪沙

[南唐]李璟②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注释]:①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汉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②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后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两首诗词都借“落花”、“青鸟"等意象托物寓怀,认真品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李商隐诗中的“青鸟”和李璟词中的“青鸟"行为方式有什么不同?

(2)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词通过“花”分别传达了什么情感?

【迁移拓展】

无题诗的界定: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无题诗的基调:

浓烈而凄清构成了无题诗的情感基调。

所谓“浓烈”,是说它绝不作浮泛的情语。所谓“凄清”,就是说,无论诗中的相思与追求是怎样的一往情深、缠绵萦回,那结果却总是伤怀,总是无望,总是迷茫。

这种基调除了有着时代内涵外,还打上了诗人自己的烙印。诗人深爱妻子王氏,然而婚后他辗转奔波、漂泊四方,夫妻长年分居。正届中年,妻子溘然病逝,更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痛苦。正是个人的不幸和社会上的爱情悲剧互相融合,才形成了无题诗特有的感情基调。

无题诗的意象:

无题诗中主要包含两个大的意象群类。

一类是从神仙世界、历史传说中摄取的,如蓬山、瑶台、青鸟、紫鸾、仙郎、玉女、宓妃、莫愁一类;一类是从现实生活(主要又是女子的生活)中提出的,如凤尾罗、碧文帐、金翡翠、绣芙蓉、碧鹦鹉、红蔷薇一类。

这里应该指出,无题诗中神仙一类的意象远远多于同时代的其他爱情诗。而这类意象常常可作多种解释(既可视为仙境、亦可喻为道观、又可象征宫廷),这也是无题诗意旨隐约迷离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无题诗独特的艺术个性。深沉的社会蕴涵、浓烈而凄清的情感基调、闪烁不定的意象特征,以及精整工巧的语言风姿,共同构成了无题诗沉博绝丽的特质,使它成为唐代诗苑中的一束幽艳别致的“秋花"。

课外古诗积累:

无题(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其二)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其三)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答案

【基础过关】

1.《无题》是(朝代)的写的一首(体裁)诗。

【答案】唐朝李商隐七言律

【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2.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云鬓___②吟诗

③蓬山___④殷勤

【答案】①bìn②yín③péng④yīn

【解析】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别:

(2)东风:

(3)残:

(4)丝:

(5)泪:

(6)云鬓改:

(7)蓬山:

(8)青鸟:

【答案】

(1)分别,离别。

(2)指春风。

(3)凋零。

(4)这里与“思”字谐音。

(5)蜡烛燃烧时六下的蜡油,称为“蜡泪"。

(6)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

(7)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8)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相见时难别亦难,___。(《无题》)(1分)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无题》)(1分)

(3)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1分)

(4)___,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1分)

【答案】

1、东风无力百花残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鬓改

4、蓬山此去无多路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注意“残”“蜡炬"鬓”“鬓"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理解型默写:

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

【答案】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残”“蜡炬"鬓”“鬓"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诗歌赏析【2019·湖南初三期末】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妙处。

【答案】两个“难”表面似同,义实有别。前一个“难"指难以相见,后一个“难”指分别时心境的痛苦难堪。连用两个“难"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有情人相思难解的愁苦。

【解析】考查对诗歌的炼字能力。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寄托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的美好愿望的追求。

【解析】尾联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这就是其内容。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的美好愿望的追求。

(二)鉴赏诗歌《无题》,回答问题。【2017·广东初三期末】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答案】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

【解析】此题是对诗词主旨的考查,要想正确把握主旨,必须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诗歌。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可以从“相思"的角度入笔拟写题目。

4.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答案】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解析】赏析句子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的修辞,分析其作用,还要写出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对偶、谐音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所爱的人的思念。

(三)阅读诗歌,完成小题。【2017·湖南初三期末】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丝方尽”隐指思念方尽,“泪始干"隐指“相思之泪”,运用双关,不留斧凿痕迹,比喻新奇而巧妙,曲折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中表达技巧这一考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语双关,即指春蚕吐丝,有暗含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6.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答案】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首联两个“难”和写景表达了两人不忍分别;颔联用“丝方尽"泪始干”抒发两人思念不止的眷恋深情;颈联以女子别后的担心,流露两人彼此之间劝慰;尾联以强作宽慰语更显思念之深切。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是个感情的分析。首先写出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然后分四联分析。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共4分)【2012·河南中考模拟】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说其“妙在首联”,请你分析首首联妙在何处?(2分)

【答案】上句说“别亦难”,是写出了分别时的难分难舍的心情,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首诗却说“别亦难”,说法不同,意思却更进一步。(1分)下句是上句的衬托,百花凋谢,正说明催生百花的东风已经无力,也说明春天将尽。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这两句层层深入,手法巧妙。(1分)

(或:上句写情,用“相见难"衬托“别亦难”,写出了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之情。(1分)下句写景,用百花凋谢的暮春之景,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景象,以哀景衬哀情,使离别之情更加感伤。这两句一波三折,层层深入,手法巧妙。(1分))(写出其中一个方面的分析即可,共2分)

【解析】赏析首联,说法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表达了对爱情的不懈追求以及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共2分)

【解析】通过对诗句的鉴赏,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中心主题。

(五)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完成小题。【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简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答案】“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解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诗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东风无力”和“百花残"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春风”和“花"的特点,再结合“相见时难别亦难”可以说“风无力百花残"东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字里行间蕴藏着凄楚的感觉。据此理解作答。

(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啊,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本题也可以从对偶修辞、比喻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经典诗歌鉴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赏析“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

【答案】“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了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解析】考查对诗句的鉴赏。“东风"指春风,“东风无力”说明春天已逝,百花在春天竞相开放,到了春末便成繁华落尽。“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诗人与爱人甜蜜厮守的时光又将过去,又是分离。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离别时的痛苦,不舍之情。

1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______”,属于双关语,暗指______。

【答案】思对情人的思念

【解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1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明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这两句诗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解析】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炬”即蜡烛。“泪”,指烛泪,即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这两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子女或国家的奉献,无私、无悔,终生不渝。

(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2014·江苏初二月考】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莲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3.请表现手法、原文和今意角度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解析】题考查诗歌赏析中表达技巧这一考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语双关,即指春蚕吐丝,有暗含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14.“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点明离别的季节;(2)渲染离别的气氛;(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回答这类型题,一般回答为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感。本句再次还有点名时令的作用。

(八)诗歌鉴赏【2017·广西中考模拟】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东风”的意思是_____,“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谐音双关,既指蚕吐的“丝”,又隐指______。

【答案】春风相思之“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东风无力百花残"意思是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这里“东风”指的是“春风"。

17.这首诗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颔联以______手法描写______,最为精彩感人。

【答案】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九)(古诗阅读)【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中考模拟】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塞。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9.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题诗一般意旨隐晦,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B.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借春蚕、蜡炬这两个典型意象所蕴含的执著精神既表明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又表明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

C.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D.尾联中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答案】B

【解析】B“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双关),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20.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秒在首联”,你能结合景物分析首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么?

【答案】“无力的东风"、“凋残的百花”两个典型意象,既交代了时令:暮春时节,又渲染了离别时凄楚的气氛。另外,这句诗将别离的伤感与痛苦自然而然寄寓在了景物描写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解析】欣赏诗句。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残”作用有三:点明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以百花凋零的残春之景烘托离情别绪,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从抒情方式上看,属于情景交融。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2019·河北初三期末】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答案】D

【解析】诗歌的尾联的意思是: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所以,D项中的“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2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答案】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巧妙自然的双关、浅显通俗的比喻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今天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的品质,因而古今传诵。

【解析】考查对名句的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意思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又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诗人将人的眷恋感情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进行相关联想,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据此,诗句以巧妙自然的双关、浅显通俗的比喻讴歌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同时,又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的品质。因而古今传诵。

(十一)诗歌鉴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案】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解析】注意本题的前提条件“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蓬山此去无多路"中的“蓬山”就指代恋人的住处。

2.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案】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设问,颔联诗人表达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至死不悔的爱情追求,颈联属于虚写,体现了诗人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阅读李清照《菩萨蛮》,回答问题。【2019·江苏初三期末】

菩萨蛮①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②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③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①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北方的故乡而作的。②乍著:刚刚穿上。③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

(1)本词通过描写“梅花鬓上残"的妆容来表现作者的思念和忧愁,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也有异曲同工的一句:“”。

【答案】晓镜但愁云鬓改

【解析】这首词通过“梅花鬓上残"来描写妆容,表现作者的思念和忧愁,李商隐《无题》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也同样是通过写“妆容"来表达思念和忧愁情感的,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上阕划线句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上阕写早春天气的暖和和词人欢欣的情绪,衬托下阕愁思深重,借酒浇愁,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或“上阕写早春天气的暖和和词人欢欣的情绪,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表达了深重的故国之思和怀乡之情")

【解析】词句“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叙写早春时节,天气温和,风光柔丽,女词人刚刚卸去冬装,换上夹衫,心情轻快而又愉悦,美好的大自然给词人心灵带来一抹明亮的色彩。这是诗人采用反衬的写法,烘托了所感到的有家难归的悲凄,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3)“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运用了双关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案】既点明天气微冷的早春季节特点,又指词人流落南方的凄凉心情。

【解析】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睡起觉微寒"中“微寒”,既指天气微冷,又指词人心情的凄凉。据此理解作答。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小题。【2019·北京中考模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4.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的?

【答案】诗的最后两句使用拟人的手法,把作者对朋友的同情和思念寄托给明月,希望自己能追随友人到贬谪的偏远之地,慰藉朋友的孤独,表达了对友人牵挂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要结合写作背景和重点词句分析。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诗歌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希望明月能带着自己对朋友的同情和思念,追随友人到贬谪的偏远之地,慰藉朋友的孤独,以此表达对友人的牵挂。

25.“落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易引发人们感慨的意象。诗人借“落花”或表达伤春惜时,或表达离别愁苦……下列诗句中,与“杨花落尽子规啼"一样,借落花来表达离别之苦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要结合诗人情感逐项分析。A.诗句用“落红”(落花)作比喻,表明作者的心志:自己愿意像春泥护花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B.诗句写出的是: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C.诗句描写男女离别的悲苦之情。前句直言其意,后句以百花凋零、春风无力的景物描写,衬托其离别的苦痛。故选C。

26.“重情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中就有很多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诗: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允许有2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使用9、10两题中已出现的诗词不得分)

【答案】示例:①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本题考查主题性默写。在学过的古诗词中任选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即可。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2018·仪征市大仪中学初二期末】

初冬夜饮①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②欢:指的是酒。

28.下列诗句与本诗描述的季节不同的一项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答案】C

【解析】考查对诗歌描写的时令内容的把握。从本诗歌的题目“初冬夜饮"来看,描写的应该是冬季。而C项“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东风"是春风,所以选C。

29.全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现了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顺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隐痛。

【解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诗歌的前两句描写出诗人被排挤,愁思郁积。借酒浇愁,于雪夜地烛光下自斟自饮的场景。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流转无定(或四处漂泊)的困苦。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无奈。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