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学案(4份打包)(含答案)_第1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学案(4份打包)(含答案)_第2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学案(4份打包)(含答案)_第3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学案(4份打包)(含答案)_第4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学案(4份打包)(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学案(4份打包)(含答案)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成书过程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3.作品风格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二、拓展延伸

1.诗人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2.经典名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三、精彩赏析

1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点拨】

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诗歌一开始,作者就精心选取了三个色彩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鲜明、和谐的画面。在以上静态描绘的基础上,又以“草原上流着”,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而用“乳液"来形容烟,将烟的清新、流动等描绘出来,可谓神来之笔。

于是,第二节开头,诗人似乎也忍不住,直抒胸臆地赞叹:“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结尾句“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蕴含深刻的哲理,“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灯光"象征衰落的力量,旧事物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新事物的脚步的。

2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

【点拨】

1938年初,诗人从阴冷的武汉来到了战火日渐逼近的黄河岸边,写下了近十首质朴而凝重的小诗,《手推车》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行,勾勒出一个真实的令人为之心碎的情境。全诗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每一个准确而沉重的词语都蕴含着历史的、苦难的真实感,它们如手推车那沉沉的独轮辗压在读者的心灵上。

3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点拨】

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诗中诗人化身为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歌唱

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接着进一步描述鸟儿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

诗的第二节,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年代里一切爱国志士对祖国最真挚情感的告白。

三、精彩赏析

4

失去的岁月

艾青

不像丢失的包袱

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

失去的岁月

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

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

有的丢失了十年二十年,

有的丢失在喧闹的城市,

有的丢失在遥远的荒原,

有的是人潮汹涌的车站,

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

丢失了的不像是纸片,可以拣起来

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

被晒干了,看不到一点影子;

时间是流动的液体——

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

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

要成了化石就好了,

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

时间也像是气体,

像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

失去了的岁月好像一个朋友,

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

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

早已离开了人间。

【点拨】

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迫搁笔二十余年,1976年又重新执笔。在这首诗中,他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失去的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在诗歌里,他把时间比作失物,比作纸片,比作气体、液体、固体,最后更巧妙地把时间比作是朋友,当你想起他的时候,他已不在人间。读者阅读这首诗,一方面触摸着作者内心的沉痛,另一方面也会激起“岁月匆匆,往日不再”的情愫,警醒自己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四、导读练习

1.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答案:“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我爱这土地》等)“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

2.艾青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谁,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大堰河是作者的乳母。

答案: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4.“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鱼化石》。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答案:由艾青出生封建家庭以及这句“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对革命的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5.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四、导读练习

6.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大堰河”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7."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选自《我爱这土地》。试分析此节中作者如何将全文推向高潮,

答案: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8.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选自《我爱这土地》,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9.荫路种夹竹桃,我还是第一次听见.平常所见的夹竹桃都是种在大花盆里,只有一人高.种在街上,那该有多高,而且花要比杜鹃大得多,条条街上都种了夹竹桃,该有多美.于是,我的脑子里,湛江和夹竹桃就连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我对湛江久久地响往。出自艾青的散文《湛江,

夹竹桃》。

10.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11.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12.艾青的《太阳的话》全诗运用那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拟人的修辞手法,便于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

13.艾青诗歌的艺术特性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忧郁”,我们叫它“艾青式的忧郁"。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国家、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使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但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其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定的信念。作为一个始终为民族摆脱种种枷锁而写作的歌者,艾青的“忧郁"情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客观现实、主观心情和象征手法。

14.艾青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答:爱国主义。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说什么家乡不家乡,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祖国的山河处处都可爱,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

3.我到过许多地方,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4.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

5.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最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6.谁的泪水退回内心谁的汗水落地成河!而谁在溯游在水之中央守住梦想的温床生命的洪浪此起彼落。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我守住梦想。守住灿烂的阳光正如守住涉足远行的方向!

7.我没想过要变得多强大,我只希望自己成为那种姑娘,不管经历过多少不平,有过多少伤痛,都舒展着眉头过日子,内心丰盛安宁,性格澄澈豁达。偶尔矫情却不矫揉造作,毒舌却不尖酸刻薄,不怨天尤人,不苦大仇深。对每个人真诚,对每件事热忱,相信这世上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8.有人害怕光,有人对光满怀仇恨,因为光所发出的针芒,刺痛了他们自私的眼睛。

9.历史上的所有暴君,各个朝代的奸臣,一切贪婪无厌的人,为了偷窃财富、垄断财富,千方百计想把光监禁,因为光能使人觉醒10.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1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1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13.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烛成灰泪始千;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14.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

15.我到过许多地方生命的洪浪此起彼落,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而谁在溯游在水之中央守住梦想的温床......

16.说什么家乡不家乡,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祖国的山河处处都可爱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7.乱不安的年代,友谊像阴天的芦苇。

18.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我守住梦想。守住灿烂的阳光正如守住涉足远行的方向。

19.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他最喜欢的最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20.谁的泪水退回内心谁的汗水落地成河,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傅雷家书》知识点梳理

一、简介: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作者介绍

傅雷:(1908-1966),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字怒安,号怒庵,江苏南汇人。傅雷翻译了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共计34部,包括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

19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傅雷的译作成为“傅雷体华文语言”。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票性刚毅,“WG"之初即受迫害,于196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悲愤离世。

创作背景

1954年,大儿子傅聪在波兰学习音乐。这一时期,傅雷在国内被划为“右派”,庆幸的是还被允许和身在海外的儿子保持通信联系。悠悠岁月,茫茫大海,一封封家书贯穿了傅聪从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祖国的爱。

主要内容:

《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部很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傅雷家书》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常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整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秦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主旨思想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儿子的厚爱。傅雷用现身说法,教儿女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成为一名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作品评价

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艺术特色

家书中涉及的艺术领域相当广泛,谈到了美术、音乐作品,及谈到一些表现技巧,艺术修养,整个的家书真情流露,表现了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文字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傅雷给儿子写信的目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一一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人物形象及相应情节

傅雷

人物形象:严谨认真,一丝不萄

他亲自编制较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不能有所逾越。比如进餐时,他就注意孩子坐姿是否端正,手肘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需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

人物形象:爱子情深,无微不至

傅雷认为重要的事无非是进门脱大衣时要脱围内,不将双手放在上衣口袋、演奏时不要抖动、结婚后要注意理财等。这些琐碎之事,傅雷都反反复可时。

人物形象:正直无私热爱国家

傅聪要参加比赛时,傅需告流他“替新中国争取荣誉”,提醒儿子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美,自爱即报签国家。

人物形象:中西黄通艺术,底蕴深厚

傅雷在信里经常和儿子谈论艺术。从米开朗琪罗克里斯朵夫、到中国唐请宋词石刻绘画的好处。在傅聪的一场重要演奏前,傅雷并替他设计好应演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挑战。

朱梅馥

温和善良、端庄贤淑、贤妻慈母、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人格。

从情感细微处入手,对孩子的感情问题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告诉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让儿子明白重点在哪里。杨绛称其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

傅聪

热爱音乐、刻苦用功、文追求理想热爱祖国、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国外求学,努力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苦练琴技。积极进取。主动与父亲谈论艺术、文学,让父亲给他推荐书目,对待自己的表演精益求精,不易满足,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为国争光。

傅敏

特级英语教师,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一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傅雷与傅聪之间不仅是血肉相连的父子,也是教学相长的师生,亲密无间的朋友,人生和艺术的知音。

主要内容

谈做人

①做事先做人(1954年12月27日夜)终为钢琴家(1960年12月31日)

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教子名言)

③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1955年1月26日: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

2.谈学习

①集中精力、重点学习、抓紧时间(1955年12月21日)

②日常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1956年1月4日深夜)

③练琴时抑制情感,着重技巧(1954年11月17日上午:倘使练琴时能多抑制情感,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减少疲劳。)

④取得成功时戒骄戒躁

(1955年3月20日上午。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内突感悟:

1.傅雷的爱子情深

原文: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感悟:从上面的语句可以了解傅雷的爱子深情。对于长大的儿子,傅雷希望他苗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他们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养育成人,希望儿女才有所用。然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父母独立之时。作为父母,他们既为儿女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一幕一一我们快快乐乐地生活,学有所成,这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2.傅雷对儿子的鼓励原文: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感悟:这是傅雷听过儿子博聪的钢琴演奏录音后对儿子的讲评。这里面包含了傅雷对儿子的钢琴演奏录音的精细的分析及赞赏,并且在后

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即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也要提出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的引导下,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地发展自己。

3.傅雷的嘱咐原文: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一一实践的迂凛咐尸扯攀裟呢蔗沏埂神拣蒙矢敝僧澳畦单。感悟:千叮咛万嘱咐,父母放心不下。儿子面对社会的千变万化将如何应付,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积累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冤枉路,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的希望。父母走过的弯路,他们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叛逆心理,听从父母的教海,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精彩语句:

1.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罚辙。

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

3.唯有艺术和学问从来不辜负人;花多少劳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诚和热情,就得到多少收获与进步。

4.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做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

5.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6.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主要内容

2.谈学习

①集中精力、重点学习、抓紧时间(1955年12月21日)

②日常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1956年1月4日深夜)

③练琴时抑制情感,着重技巧

(1954年11月17日上午:倘使练琴时能多抑制情感,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减少疲劳。)

④取得成功时戒骄戒躁

(1955年3月20日上午。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3.谈感情

①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1954年3月24日上午)

②切莫消沉

(1954年10月2日: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③相敬如宾、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

(1960年8月29日: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

④诗人常说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毕竟更健全更可靠。(1962年3月8日)

⑤不能为了艺术而疏忽家庭和妻子

(1963年4月26日上午:你也得为她着想,不能把人生百分之百的献给艺术。勃龙斯丹太太也没有为了艺术疏忽了家庭。)

4.谈艺术

①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1956年2月29日深夜)

②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1956年2月29日深夜)

5.谈爱国

①时刻记住报效国家

(1954年8月16日:你得抓位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

②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1959年10月1日)

6.谈文学

①《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1954年12月27日: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②《世说新语》大可一读

(1954年12月27日: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作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③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1954年7月27日深夜)

7.谈礼仪

①教养体现在细节

(1954年8月16日晚: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②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1954年8月16日晚:)

8.谈工作

①懂得节制

(1959年10月1日:一个月七八次乃至八九次音乐会实在大多了,大大的大多了!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②劳逸结合

(1963年7月22日。劳逸调剂得好,才是久长之计。我们别的不担心,只怕你工作过度,连带弥拉也吃不消。任何耽溺都有流弊,为了耽溺艺术而牺牲人生也不是明智的!)

9.谈理财

①重视理财

(1961年5月23日深夜:总而言之,理财有方法,有系统,并不与重视物质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为了不吃物质的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②厉行节约

(1955年12月21日晨,你在国外求学,“厉行节约”四字也应该竭力做到。

主要内容

谈学习

①集中精力、重点学习、抓紧时间

(1955年12月21日)

@日常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1956年1月4日深夜)

3练琴时抑制情感,着重技巧(1954年11月17日上午:倘使练琴时能多抑制情感,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减少疲劳。)

4取得成功时戒骄戒躁

(1955年3月20日上午。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3.谈感情

D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1954年3月24日上午)

2切莫消沉

(1954年10月2日:人一辈子都在商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B相敬如宾、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

“夫妇相敬(1960年8月29日: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诗人常说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毕竟更健全更可靠。

(1962年3月8日)

S不能为了艺术而疏忽家庭和妻子

(1963年4月26日上午:你也得为她着想,不能把人生百分之百的献给艺术。勃龙斯丹太太也没有为了艺术疏忽了家庭。)

4.谈艺术

D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1956年2月29日深夜)@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1956年2月29日深支)

一、选择题

1.作者傅雷是哪个国家的人()A.中国B.美国C.俄国D.英国

2.这些家书是傅雷寄给谁的()A.妻子B.儿子C.女儿D.朋友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

A.对妻子的挚爱B.对孩子的教育C.对朋友的怀念D.对学生的教导

4.作者主要精通的语言()

A.英语B.德语C.西班牙语D.法语

二、填空题

5.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中的大部分作品。

6.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7.《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8.《傅雷家书》曾荣获“()”

9.傅雷:1908.03.30-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家、文艺()家。

10.《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的。

11.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12.傅雷毕生翻译各类作品()余部,如()、()、()等。

13.《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14.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著名钢琴大师;()--英语特级教师。

三、简答题

15.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

16.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17.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18.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19.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柏修养,他嘱吓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一、1-4ABBD

二、5.人间喜剧6.傅雷书信7.如何教育孩子8.全国首届

优秀青年读物9.翻译评论10.傅聪11.“文革"之初12.30《约翰·克利斯多夫》《高老头》13.18614.

傅聪傅敏

三、

15.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16.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17.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18.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19.“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

名著概览

作品简介:《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作家名片: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准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内容梗概: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括了诸子百家、词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主题思想: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艺术特色:①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

②不仅具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③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

④语言流利通畅,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如“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文第十三》)

重点知识梳理

1《〈说文解字〉第一》

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

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2《〈周易〉第二》

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3《〈尚书〉第三》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

4《〈诗经〉第四》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5《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

“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

九篇《小戴记》。

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穀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7《四书第七》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

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

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

8《〈战国策〉第八》

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

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

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

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

编成了《战国策》。

9《〈史记〉〈汉书〉第九》

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

10《诸子第十》

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

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

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

11《辞赋第十一》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

《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

《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作《三都赋》。

12《诗第十二》

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

唱奏。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晋代诗逐渐排偶化、典故

化,玄言诗兴盛;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宋初的诗专学

李商隐,末流只知道典故对偶;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

出来的。

13《文第十三》

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

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

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2、《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辞赋诸子百家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3、朱自清是按照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来撰写《经典常谈》的,例如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

4、《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5、《经典常谈》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这本书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

6、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的。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7、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便是《周易》这部书。

8、《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份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份是君臣相告的话。

9、《诗经》被称作“诗三百”,现在实存305篇。

10、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_戴圣所作的《小戴记》。11.《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

12.《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3、五经是《易》、《书》、《诗》、《礼》、《春子》、《秋》;四书是《大学》、《中唐》、《论语》、《孟子》。

14、“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句中的“朱注”指朱熹的小注。

15、《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16、孟子生在战国时代,他不免“好辩”,他自己也觉得的;他的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孔子的温润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称为"亚圣”,次于孔子一等。

17、“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句中的“他们”指的是战国策士。记载他们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

16、孟子生在战国时代,他不免“好辩”,他自己也觉得的;他的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孔子的温润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称为“亚圣”,次于孔子一等。

17、“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句中的“他们”指的是战国策士。记载他们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

18、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了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

19、《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

20、《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断代成书。

46、五言律诗,王维、孟浩然已经不用来写艳情而用来写山杜甫却更用来表现广大的实在的人生水;

47.杜甫的诗逞才使气,不怕说尽,是“沉着痛快”的诗。

48、元稹和白居易反对雕琢字,主张诚实自然。他们的诗却容易懂,又能道出人人心中的话,所以雅俗共赏,一时风行。

49、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两人合称为“小李杜“

50、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

51、《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5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之外,六家都是宋人。9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询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53、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

54、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

55、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象,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6.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

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

7.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5分)

21、《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

22、《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他因替李陵辩护,被处以宫刑,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希图留个后世名。

2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他的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4、《史记自序》里说:“罔(网)罗天下放佚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

25、《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26、《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

27、《汉书》作者是汉代的班固,字孟坚。《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

28、孔子以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

29、孟子说人性是善的。人都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便是仁、义、礼、智等善端,只要能够加以扩充,便成善人。

30、苟子说人性是恶的。性是生之本然,里面不但没有善端还有争夺放纵等恶端。

31、墨家的创始者墨翟,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作”钜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

32、《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非攻”主义。

33、《墨子》说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是"兼爱”主义。

34、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道家。他们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来,对于世事,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荀子。

35、儒、墨、道各家有一个共通的态度,就是托古立言,他们都假托古圣贤之言以自重。孔了托于一文王、周公,墨子托于禹,孟子托于尧、舜,老、庄托于传说中一尧、舜以前的人物。

36、秦相吕不韦教许多门客合撰了一部《氏春秋》。淮南王刘安仿效吕不韦的故智,教门客编了一部《淮南子》

37、到了汉代,模拟《离骚》的更多,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都走着宋玉的路。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为“楚"

38、楚声里也有整齐的五言,像著名的《白头吟》、《梁甫吟》、《怨歌行》都是的。这就是五言诗的源头。

39、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历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份。此外便是男女相思和离别之作,格言式的教训,人生的慨叹等等。

40、陶渊明是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他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41、谢灵运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画山水的人,他也可以说是第一个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

42、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陶是写意,谢是工笔。

43、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

44、李白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他为“天上谪仙人"绝句更代表着新制。

45、杜甫的诗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凡的世界》知识点汇总

作者简介:

路遥(1949年12月2日[1]—1992年11月17日),男,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路遥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继续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该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风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1991年,路遥因此而获得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2019年9月23日,《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路遥(1949年~1992年),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艰难的求学经历,繁重的务农生涯,还有不断生活鼎转在城乡之问的求学生活经历,使得他忍受了大多的苦难。他一生钟情于陕西的黄土地,对于那片养育他多年的故土充满了情感,对路遥来说,那个存世现实的栖居地,土地是其精神资源的源泉。《平凡的世界》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曾获茅盾文学奖,后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享年43岁。

作品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而书中最引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二、孙少安——改革的先觉者

他是一个孝顺仁义的“农民企业家"。

1、勤奋务实、坚韧顽强

他出生在一个黄土高原双水村贫苦的农民家庭,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在一位“二把刀”师傅烧坏了砖窑后,砖厂倒闭了。这场毁灭性的灾难没有压垮孙少安,他又重新办起让四周人刮目相看的砖厂。

2、敢于担当,勇于奉献

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肩负着为人子,为人兄的责任,13岁起就是家中的大梁,一直对弟妹进行学业上的支持,即便后来日子好过了,秀莲提出分家,他说什么也不同意,亲情是他负重前行的源源动力。对他人的责任和担当:做队长时,他带领大家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砖厂倒闭后,没有逃避退缩,新砖厂建成,他亦能扶危助困。

3、淳朴厚道,至善至真

无论家庭多么“烂包”,他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由于他的善良和太为别人着想,他从来不敢正视与润叶的感情;乡村人情,捐资助学,古道热肠,能帮就帮,他从来就不乏扶危助困的精神。

孙少安是一个靠个人意志和经历成熟起来的男人,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跋涉者。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三、孙玉厚——天一样的父亲

孙玉厚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通农民,是中国千百万农民中的典型代表。他是乡村生活固守者,乡村文化的坚定承传者。他贫穷了大半辈子,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儿女,用自己的善良真诚言传身教,他的财富就是他的子女,他是土壤,是铺路石,是泥土里的根,在这块土壤上长出了孙少安、孙少平和孙兰香这几株大树。

他勤劳、忠厚、硬正、老实。他年轻时也曾有过魄力和豪情,比如他也曾闯过山西柳林,不畏艰辛,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也没有改变贫穷。他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几乎一辈子都在为家人勤苦劳作,过着缺衣少食的贫苦日子。

四、田润叶——新时代的新女性

田润叶热情而温厚、朴实却执拗。

她是田福堂的女儿,生活在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敢大胆追寻爱情,“并不认为爱情就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