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六板块文言文阅读第六讲文言文翻译(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六板块文言文阅读第六讲文言文翻译(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六板块文言文阅读第六讲文言文翻译(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六板块文言文阅读第六讲文言文翻译(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六板块文言文阅读第六讲文言文翻译(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文言文阅读专题第六讲文言文翻译【知识精讲】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以前赋分是10分,现在新高考是8分,略低于另外三道客观题分值的总和。根据新高考题,以及高考阅卷评分的实际操作,该题得分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整个句子的大意,往往在1分左右;二是句中的关键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特殊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省略句〕等,命题者一般在一道小题中设置三个得分点,每个1分。根据文言翻译命题选材和阅卷评分时指定的得分点来分析,翻译题的选材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1)特别青睐含有重点实词的句子;(2)特别青睐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3)特别青睐含有古汉语特殊句式的句子;(4)特别青睐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的句子。1.方法(1)踩准三大得分点①五类实词“准确判定”要记牢文言文翻译题一般都具备2至3个关键实词,这几个关键实词就是得分点。若想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首先要对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偏义复词、特殊难解词语等进行准确判定,继而才能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②两类虚词“译与不译”掌控好a.高频虚词——确保翻译到位(部分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学习,以下一并讲解)所谓高频虚词,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以: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在”等;译准其连词义,如“用来”。另有实词义“认为”“率领”等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另一重点是其副词义,如表示揣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祈使的“可要”,等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等。乃:主要是对“于是”“才”“竟然”“却”等的辨析。b.可译可不译的虚词——当译则译,不当译则不译有一部分虚词,兼有助词和其他词性,如“之”“焉”“者”等,其为助词时一般情况下皆可不译,但不能把其他词性义当作助词而不译。这里,尤其要留心“焉”“者”。焉:作为句中或句末语气助词时,可不译;但当放在动词后面作代词或兼词时,有实义,必须译出。者: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作代词,可译为“……的人/事/地方”;二是作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与“也”构成判断。这两种词性,在翻译中尤其要仔细辨析,不可当译不译,或不当译而硬译。(2)文言句式“古今有别”别忘了文言文翻译题常涉及对文言句式的考查,文言文中除了有与现代汉语表述方式相同的句式外,还有一些需要关注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在翻译这些句式时,需做到“古今有别”,翻译时要注意句式的特点,如判断句: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要译成“……是……”或“……不是……”。当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基本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诚”“皆”“素”“乃”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确实是”“都是”“本来是”“就是”。(3)常用的翻译方法①留a.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朝代、年号、帝号、谥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爵位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b.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语法结构,不随意变换词序。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换a.将文言文中的某些特殊句式的表达方式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等。b.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c.将原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最合适的双音节词。③补文言文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须将省略内容增添进去,以求句子完整,语意明了。④调指句式的调整,特别是倒装句,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行调整,使句意畅达。⑤删对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一些虚词,翻译时应删除。这些词包括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词、有些倒装结构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2.步骤第一步:找到要翻译的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其前后的句子,揣摩这些话的大致含意,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3.答题规范(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翻译中去。“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词语和句子,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意译为辅”,是说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2)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新高考一般每句4分,其中三个字(词)共3分,句意1分。考生要通过训练,重点关注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3)要把握翻译的原则,做到文从句顺。【对点精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韦)玄成字少翁,以父任为郎。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以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初,宣帝宠姬张婕妤男淮阳宪王好政事,通法律,上奇其材,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节选自《汉书·韦玄成传》)(1)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2)上奇其材,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一过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卢杞②下,孝祥遂罢。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1)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4分)(2)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4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世民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文静曰:“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子之情,欲与君议大事也。计将安出?”文静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乃阴部署宾客,渊不之知也。渊与裴寂有旧,每相与宴语,或连日夜。(1)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2)渊与裴寂有旧,每相与宴语,或连日夜。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八年,陕西省臣也速迭儿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1)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2)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1)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2)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节选自《元史·欧阳玄传》)(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3)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文言文阅读专题第六讲文言文翻译【知识精讲】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以前赋分是10分,现在新高考是8分,略低于另外三道客观题分值的总和。根据新高考题,以及高考阅卷评分的实际操作,该题得分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整个句子的大意,往往在1分左右;二是句中的关键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特殊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省略句〕等,命题者一般在一道小题中设置三个得分点,每个1分。根据文言翻译命题选材和阅卷评分时指定的得分点来分析,翻译题的选材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1)特别青睐含有重点实词的句子;(2)特别青睐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3)特别青睐含有古汉语特殊句式的句子;(4)特别青睐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的句子。1.方法(1)踩准三大得分点①五类实词“准确判定”要记牢文言文翻译题一般都具备2至3个关键实词,这几个关键实词就是得分点。若想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首先要对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偏义复词、特殊难解词语等进行准确判定,继而才能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②两类虚词“译与不译”掌控好a.高频虚词——确保翻译到位(部分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学习,以下一并讲解)所谓高频虚词,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以: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在”等;译准其连词义,如“用来”。另有实词义“认为”“率领”等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另一重点是其副词义,如表示揣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祈使的“可要”,等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等。乃:主要是对“于是”“才”“竟然”“却”等的辨析。b.可译可不译的虚词——当译则译,不当译则不译有一部分虚词,兼有助词和其他词性,如“之”“焉”“者”等,其为助词时一般情况下皆可不译,但不能把其他词性义当作助词而不译。这里,尤其要留心“焉”“者”。焉:作为句中或句末语气助词时,可不译;但当放在动词后面作代词或兼词时,有实义,必须译出。者: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作代词,可译为“……的人/事/地方”;二是作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与“也”构成判断。这两种词性,在翻译中尤其要仔细辨析,不可当译不译,或不当译而硬译。(2)文言句式“古今有别”别忘了文言文翻译题常涉及对文言句式的考查,文言文中除了有与现代汉语表述方式相同的句式外,还有一些需要关注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在翻译这些句式时,需做到“古今有别”,翻译时要注意句式的特点,如判断句: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要译成“……是……”或“……不是……”。当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基本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诚”“皆”“素”“乃”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确实是”“都是”“本来是”“就是”。(3)常用的翻译方法①留a.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朝代、年号、帝号、谥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爵位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b.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语法结构,不随意变换词序。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换a.将文言文中的某些特殊句式的表达方式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等。b.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c.将原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最合适的双音节词。③补文言文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须将省略内容增添进去,以求句子完整,语意明了。④调指句式的调整,特别是倒装句,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行调整,使句意畅达。⑤删对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一些虚词,翻译时应删除。这些词包括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词、有些倒装结构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2.步骤第一步:找到要翻译的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其前后的句子,揣摩这些话的大致含意,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3.答题规范(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翻译中去。“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词语和句子,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意译为辅”,是说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2)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新高考一般每句4分,其中三个字(词)共3分,句意1分。考生要通过训练,重点关注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3)要把握翻译的原则,做到文从句顺。【对点精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1.(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1)苟:连词,如果。法:效法。循:遵守。(2)期年:满一年。“令行于民”为介词短语后置句。言:诉说。)【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听从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离开国境。”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准备)向东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商鞅就向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谈了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说:“你用什么打动了我们的国君呢?我们国君高兴极了。”商鞅说:“我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秦孝公任用商鞅后,商鞅想要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人非议自己。商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有名声,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果。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秦孝公说:“好。”“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武不循古道而能称王,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秦孝公说:“好。”任用商鞅为左庶长,终于决定变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法令。商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将要依新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太子傅公子虔,以黥刑处罚了太子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百姓都遵照新法执行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都很高兴,路上不捡拾他人遗失的物品,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足。百姓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镇大大安定。于是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秦孝公派遣商鞅领兵攻伐魏国。商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卬,乘势攻击他的军队,彻底打垮魏军而返回秦国。魏惠王因军队屡次被齐国、秦国击败,国内空虚,一天天地削弱,(魏惠王)害怕了,就派遣使者割让河西地区奉送给秦国用来求和。然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大梁。魏惠王说:“我真后悔当初没采用公叔座的意见啊。”卫鞅打败魏军回来以后,秦孝公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作商君。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韦)玄成字少翁,以父任为郎。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以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初,宣帝宠姬张婕妤男淮阳宪王好政事,通法律,上奇其材,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节选自《汉书·韦玄成传》)(1)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2)上奇其材,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2.(1)有时出门遇见相知相识的朋友步行,就让自己的侍从下车,载送朋友回去;他对待人,对贫困而地位低的人愈加礼敬,因此他的美名日益远扬。(2)皇帝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有意要立他为继承人,然而又因太子生于贫贱之时,又早早失去了母亲,所以不忍心废除太子。((1)知识:相知相识的朋友。接:对待。益:副词,更加。(2)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嗣:继承人。细微:卑贱,贫贱。)【参考译文】韦玄成字少翁,凭借父亲的恩荫被任命为郎官。他年少时就喜好学习,继承研习父亲致力的儒业,为人特别谦逊,礼贤下士。有时出门遇见相知相识的朋友步行,就让自己的侍从下车,载送朋友回去;他对待人,对贫困而地位低的人愈加礼敬,因此他的美名日益远扬。因为(精通)明经被提拔为谏大夫,后又升迁为大河都尉。当初,宣帝的宠姬张婕妤生的儿子淮阳宪王喜欢处理国家政务,通晓法律,皇帝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有意要立他为继承人,然而又因太子生于贫贱之时,又早早失去了母亲,所以不忍心废除太子。过了很久,皇帝想要感化教化宪王,便想让懂礼节知辞让的臣子来辅佐他,于是就征召韦玄成,任命他为淮阳中尉。等到元帝即位,任命韦玄成为少府,又升任太子太傅,后来做到了御史大夫。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一过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卢杞②下,孝祥遂罢。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1)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4分)(2)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4分)3.(1)不久(张孝祥)任抚州知府。他年纪不到三十,处理事情很精当、准确,治理州县很老练的人也比不上他。(“除”“莅”“及”各1分,句意1分。)(2)平江府所属县中的大姓违法获取暴利,张孝祥派人逮捕他们并加以处理,没收他们的家产得到几万斛粮食。(“捕治”“籍”、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他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写成好几千字。十六岁时,张孝祥考中乡试,再考又被乡里推荐为第一名。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参加廷试获得第一名。当初,张孝祥考中进士,出自汤思退的门下,汤思退为宰相,对张孝祥大力提拔。而汤思退一向不喜欢汪澈,张孝祥与汪澈一同任馆职,汪澈老成持重,而张孝祥年少气盛,往往凌驾在他之上不顺从他。等到汪澈担任御史中丞时,他首先弹劾张孝祥奸佞不亚于卢杞,张孝祥于是被罢官。不久(张孝祥)任抚州知府。他年纪不到三十,处理事情很精当、准确,治理州县很老练的人也比不上他。孝宗即位后,(张孝祥)担任平江府知府之职。事务繁重艰巨,张孝祥一一加以分析解决,大堂上没有滞留的案件。平江府所属县中的大姓违法获取暴利,张孝祥派人逮捕他们并加以处理,没收他们的家产得到几万斛粮食。第二年,吴中发生大的饥荒,一直靠这些粮食来赈济百姓。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世民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文静曰:“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子之情,欲与君议大事也。计将安出?”文静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乃阴部署宾客,渊不之知也。渊与裴寂有旧,每相与宴语,或连日夜。(1)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2)渊与裴寂有旧,每相与宴语,或连日夜。4.(1)刘文静因犯有与李密通婚的罪,被关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去探望他。(2)李渊和裴寂有旧谊,二人常常在一起宴饮交谈,有时昼夜相连。((1)“坐”,因……获罪;“昏”,通“婚”,通婚;“系”,囚禁;“就”,靠近;“省”,探望。(2)“旧”,形容词作名词,旧交情;“相与”,一起;“或”,有时。)【参考译文】李世民看到隋王室正处于混乱之中,就暗中怀有要安定天下的抱负。他礼贤下士,散发资财以结交宾客,赢得了大家的爱戴拥护。刘文静因犯有与李密通婚的罪,被关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去探望他。刘文静说:“天下大乱,没有汉高祖、汉光武帝那样的才能是不能安定天下的。”李世民说:“怎么知道没有这样的人?只是人们看不出来罢了。我来探望您,不是出于儿女情长,而是打算和您商议大事。您有什么谋划吗?”刘文静说:“如今皇帝去南方巡游江、淮,李密包围逼近东都,群盗大概得以万来计算。在这个时候,若有真天子驱使驾御这些人,夺取下天易如反掌。以此兵力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王之业就可以成功。”李世民笑道:“您的话正合我的心意。”于是他就暗中布署宾客,李渊不知道这些事。李渊和裴寂有旧谊,二人常常在一起宴饮交谈,有时昼夜相连。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八年,陕西省臣也速迭儿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1)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2)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5.(1)中统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党羽一千多人,将要按照法律处置他们。安童在皇帝旁边侍奉,皇帝对他说:“我将要治这些人的死罪,怎么样?”(“四年”“阿里不哥”“安童”“帝”等翻译时需要保留;“执”“置”“侍”等词翻译时需要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逮捕”“处置”“侍奉”;“将置之法”为状语后置句,“安童侍侧”为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省略的内容需要补出来。)(2)安童推辞说:“如今虽然三个方向已经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我这么年轻,就被委以这么重的任务,恐怕各个地方会有轻视朝廷的心。”皇帝深受感动,过了一会儿说:“我已经考虑周详,没有人比你合适。”(“附”应替换为“归附”,“谬膺”应替换为“错误地承受”,“四方”应替换为“各个地方”,“动容”应替换为“感动”,“逾”应替换为“超过”;“之”和“矣”在翻译时应该删除)【参考译文】安童,是木华黎的四世孙,霸突鲁的长子。中统初年,世祖皇帝为追念功臣,把他召入长宿卫,这时安童才十三岁,官位已在百官之上。他的母亲是弘吉剌氏,昭睿皇后的姐姐,可以出入禁宫。世祖有一天看见她,问到安童的事,(她)回答说:“安童虽然年纪小,但是是辅佐皇帝的人才。”世祖说:“(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她)回答说:“每次退朝时,(他)一定和老臣们讲话,从未亲近一个年轻人,(我)是通过这个知道的。”世祖很高兴。中统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党羽一千多人,将要按照法律处置他们。安童在皇帝旁边侍奉,皇帝对他说:“我将要治这些人的死罪,怎么样?”安童回答说:“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您刚平定天下,就因为私人的仇恨杀人,这样怎么来收服还没有归附的人呢?”皇帝很惊奇地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说的话如此老道?你说的正合我的心意。”因此特别器重他。至元二年秋八月,封(安童)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食邑增加至四千户。安童推辞说:“如今虽然三个方向已经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我这么年轻,就被委以这么重的任务,恐怕各个地方会有轻视朝廷的心。”皇帝深受感动,过了一会儿说:“我已经考虑周详,没有人比你合适。”至元八年,陕西省地方官也速迭儿建议,由于他那里连年饥荒,盗贼横行,如果不公开杀一两个人,不能显示对他们的惩罚。皇帝下诏书至中书省让他们详细地议论,安童上奏说:“把强盗、窃贼均处死,恐怕不合适,犯了死罪的应该按照旧例上报待批(处死)。”(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1)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2)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6.(1)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只见)田地被开辟整治,百姓富裕充足,官府无为而治,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因为你不巴结我身边侍候的人来求得帮助啊!(根据语境,“田野辟”前应补出“只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前应补出“于是我知道”;“左右”应译为“侍候的人”,且“是……也”为判断句,需要翻译成带“是”的语句)(2)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曾经替他说好话的手下近臣。这种情况下群臣十分恐惧,没有谁敢再弄虚作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非常安定,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前省略“齐威王下令”,且为定语后置句,需要调整语序为“烹阿大夫及尝誉左右者”;“强于天下”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于天下强”)【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只见)田地被开辟整治,百姓富裕充足,官府无为而治,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因为你不巴结我身边侍候的人来求得帮助啊!”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曾经替他说好话的手下近臣。这种情况下群臣十分恐惧,没有谁敢再弄虚作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非常安定,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节选自《元史·欧阳玄传》)(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3)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7.(道士)说完就离开了,(张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但已不知他到哪里去了。(省略句的翻译)(2)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中集中商议,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对于科举制度的恢复,阻挠者非常多,他尤其竭力争取。(“事有不便者”为定语后置句,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