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胜区民族街道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保证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切实保护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和社会影响。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
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
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的通
知》(内震领办[2022)2号)《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
《鄂尔多斯市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民族街道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
处置工作。
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成立街道地震灾害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在东胜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指挥下,组织开展本
行政区城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
责分工,加强协作,实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做好地
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3)依靠科学,发动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地
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民族街道办事处成立防震减灾指挥部,当地震灾害发生
后,转为街道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在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
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地震灾害应急与救灾工作。
1、街道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组成:
指挥长:韩啸民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
主任
副指挥:白彬民族街道武装部长
成员:王平民族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
吴晓江民族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负责人
张继仙民族街道平安建设办干事
李成龙民族街道党政办负责人
张秀军民族街道碾盘梁村党支部书记
冯海成民族街道永兴社区党支部书记
张红霞民族街道阿吉奈社区负责人
郭伟民族街道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
高健民族街道陈家渠社区党支部书记
刘慧杰民族街道苏力德社区党支部书记
李良东民族街道乌兰社区党支部书记
李俊义民族街道城管办负责人
杨磊民族街道党建办负责人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族街道办事处平安
建设办公室,由平安是设办吴晓江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
具体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检查等相关工作。
24小时值班电话:0477-,指挥部电话0477-
2、街道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职责
贯彻落实防震减灾的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对防震减灾
工作的领导,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和应急准备的工作措施;
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
定、部署和要求:确定地震应急工作方案;组织、协调有关
部门对辖管灾区实施紧急援救;协调驻地部队及民兵参加地
震抢险救灾;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急和救灾重要工作。
三、预警预防措施
当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发布地震预警涉及我市时,按照
市、区人民政府统一要求,及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
采取地震应急防御措施:按照区防指统一部署全面落实
地震应急预案,区地震工作部门加强震情监视,加密地震分
析会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特点抗震
能力以及周围工作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
避震疏散;要求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采取
紧急防护措施;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储备必
要的抢险救灾和生活物资;做好地震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平
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安定。
四、地震灾害分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I级)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
损失占全年上半年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7.0级以上
地震),可初步判定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II级)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
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6.5至7.0级地震),可
初步判定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HI级)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
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
6.0至6.5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重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IV级)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
济损失的地震(发生5.0至6.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一
般地震灾害。
五、应急响应
1、地震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1)、I地震响应
发生特别重大地需灾害,启动I级响应。在中国地震局
组织、协调下,同时在自治区、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应急指
挥部领导、指挥下,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2)、II地震响应
发生重大地震灾害,启动n级响应,在自治区、市、区
人民政府及其应急指挥部领导、指挥下,街道办事处组织开
展应急处置工作。
⑶、in地震响应
发生较大地震灾害,启动m级响应,在自治区、市、区
人民政府领导、支持下,街道办事处组织、领导、指挥地震
应急处置工作.
(4)、IV地震响应
发生一般地震灾害,启动IV级响应。在自治区、市、
区人民政府领导、支持下,街道办事处组织、领导、指挥地
震应急处置工作。
2、地震应急响应决定权限
(1)、I级地震响应由国务院决定。
(2)、II级地震响应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地震
局提出的建议决定。
(3)、III级地震响应由市人民政府根据市地震局提出的
建议决定。
(4)、IV级地震响应由区人民政府根据市地震局提出的
建议决定。
(5)HI级、IV级地震响应,由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
及市地震局报告。
六、地震信息报送与处理
1、震情信息
按《鄂尔多斯市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要求执行。
2、灾情信息
当地震发生后,街道、社区和村,以及辖区内企事业单
位应在30分钟内将遭受破坏范围、破坏程度、损失情况向
区人民政府报告。随着地震事态发展,要及时续报相关灾情
信息,
3、地震信息处理
街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震情、灾情的统计、分析与
报送工作,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以越级报告。
4、地震灾情报告
街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布震情、
灾情信息。在地震灾害发生1小时内,发布关于地震时间、
地点和震级公告;在地震灾害发生24小时内,根据初步掌
握情况,发布灾情、震情趋势判新公告;适时发布震情灾情
后续公告。
七、地震先期处置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事发地街道、社区和村以及有关
部门、有关单位要立即采取措施,着力控制事态发展。
1、紧急调配辖区地震应急资源,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
作,包括重点部门的安全保卫、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生命
线”工程的抢修、起火点的扑灭等。
2、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开展抗灾自救互救
3、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区防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情况提
出地震应急处置建议和支持请求。
八、地震应急指挥协调
1、街道地震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启动: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由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
出处置建议,经街道办事处领导批准,必要时,召开党工委
成员会议讨论决定,启动街道地震应急预案。街道地震应急
指挥部领导、指挥街道行政区域内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或者
协调、指导社区和辖区有关单位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同
时向区人民政府及区地震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2、地震应急处置措施实施:
(1)组织、协调街道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抢险救援、
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方面队伍,迅速投入地震应急救援
工作;
(2)协调指导社区、村和有关部门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
作;
(3)制定并组织实施地震应急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发生
次生灾害;
(4)协调社区、村和有关部门及时提供地震应急处置必
需的交通、通信、物资等方面保障支持;
(5)部署做好地震灾区治安、生活秩序维护工作,保持
社会全面稳定;
(6)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报告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向
有关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7)根据地震态势发展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必要时,
请求区人民政府或者区政府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支
持;
(8)对于特大、重大地震灾害,在迅速组织先期应急处
置的情况下,待自治区或者市、区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后,
在上级直接领导、指挥下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3、地震应急现场指挥协调
根据地震态势发展和应急处置需要,成立由街道应急指
挥部副指挥长和事发地社区、村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
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街道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
(1)统一指挥、协调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及时对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3)迅速组织营救和救治受伤害人员,疏散、撤离,安
置受威胁人员;
(4)组织开展次生灾害危险源消除、危害区域划定;
(5)组织开展被破坏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
供油等基础设施抢修工作;
(6)组织开展政治、经济、治安、生活秩序维护工作,
保障灾民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
(7)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及区应急指挥部报告地震应急处
置进展情况、地震事态评估情况和有关应急工作建议等。
九、地震应急抢险救灾
地震应急专门工作组:街道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根据地
震应急处置实际需要,成立若干专门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
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地震应急处置工
作。
1、技术专家组:由街道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技术专家组
成,必要时,邀请特秩专家参与,开展现场地震应急处置方
案研究,鉴定和解答地震应急专业技术问题。
2、地震监测组:由街道相关部门组成,配合上级地震局,
加强现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确定震后趋势。
3、人员抢救与工程抢救组:由街道志愿者队伍和辖区内
驻地部队、企事业单位和街道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地
震灾害专业抢险和现场救援工作。
4、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由辖区内医疗机构和有关单
位组成,负责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护、疾病控制、心理救助、
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监测、药品供应等工作。
5、交通运输组:由街道党政办公室、辖区单位组成,负
责事发地的交通设施抢修和道路、水路等交通及管制工作,
确保地震应急运输畅通。
6、治安警戒组:由街道武装部以及所属民兵组织会同辖
区派出所,负责实施地震灾害现场警戒、重点部门保护、灾
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7、人员疏散与安置组:由街道武装部、民政办和辖区派
出所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地震灾害的人员疏散、撤离和
安置,设置避难场所,安排交通工具、设立公共设施,提供
生活物资、维护避难场所安全。
8、社会动员组:由事发地社区居委会组成,负责动员
组织本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志愿者等队伍,
积极参与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9、物资保障组:由街道城管办、财务室等部门和辖区有
关单位组成,负责调集地震应急物资。
10、经费保障组:由街道财务室等部门组成,负责地震
应急经费保障工作,及时拨付抢险,救灾等急需款项。
11、综合信息组:由街道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抽调有关
科室专门人员组成,负责地震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综合文字、
信息整理及报送工作。
12、生活保障组:由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和事发地社区居
委会以及辖区单位共同组成,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
好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人员必需的食宿等方面生活保障工作。
13、新闻发布组:由街道党建办组成,负责制定新闻报
道工作方案,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公告,做好地震应急
抢险教灾的宣传报道和群众自救防护等方面知识普及宣传
工作。
十、地震应急协调体制启动
1、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实行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地震
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应急捡险救援工作体
制。
2、事发地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应服从区地震应急现场指
挥部的统一指挥、调配。
3、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根据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和上级命令,以及市、区人民政府要求,积极参与地震应急
处置工作。
H"一、地震紧急状态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需要宣布部分街道或全区进入紧
急状态的,依法由区人民政府报自治区、市人民政府,或者
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决定,或者由国务院依职权决
定。
十二、地震应急结束
1、地震应急结束条件
(1)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
(2)地震引发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
(3)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
(4)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2、地震应急结束宣布
(1)达到上述地震应急结束条件,由宣布地震灾区进入
震后应急期的原机关宣布地震应急结束。
(2)地震应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十三、后期处置
1、地震善后工作
组织协调事发地内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要积极稳妥,深
入细致地做好地震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伤亡人员
抚恤、基本生活困难救助、经济与人身损失补偿、征用物资
与劳务补偿、救助资金与物资安排、疫病防治、环境污染消
除、有关保险理赔、现场清理与处理、灾后重建等事项,尽
快消除地震后果影响,维护社会稳定,恢复正常的生产、生
活、工作和学习秩序。
2、地震灾害调查和评估
(1)地震灾害调查
积极配合市地震局、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组织
开展地震烈度调查,磔定发震构造,调查地震宏观异常现象、
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及各种地震地质灾害,总
结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提出有关改进意见和建议。
(2)地震灾害评估
积极配合市地震局、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和省、市政
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3、地震后恢复重建
1、积极开展地震后恢复重建工作.
2、地震后恢复重建工作需要市、区级援助的,由街道
提出请求;区有关部门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和灾后恢
复重建计划,提出有关解决方案、意见和建议,包括是否向
国家、自治区、市提出援助请求等,然后按照有关规定报批
后组织实施.
十四、应急保障
1、地震应急救援队伍保障
公安、消防、医疗卫生、地震救援、矿山救护、抗洪抢
险、环境监控,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基础通信网络和重要
信息系统事故处置,以及水、电、气、油等工程抢险救援队
伍是地震应急抢险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
(1)各社区居委会和辖区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组织开
展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业务培训和预案演练,提高装备水平,
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
地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要加强以社区为单位的地震应急抢险救灾自愿者队
伍建设,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预案演练,发挥其在地震应急
抢险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3)要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预备役部队和民兵队伍
等在地震抢险救援中的骨干、突击作用。
2、地震应急物资保障
(1)要做好地震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工作,协调组
织辖区单位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重要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生
产、储备、补充、更新、调拨、配送和监测、监管、预警体
系。同时,要完善地震应急物资供应工作程序,确保地震应
急所需物资、生活用品及时供应。
(2)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
及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做好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供应工作。
3、地震应急装备保障
(1)积极会同区发改委等部门,安排好地震重点监视防
御区域和防御行业的地震应急各类抢险救援设备等资源的
储备工作。
(2)要建立地震灾害应急抢险救援资源体系和资源数据
库,定期更新各类抢险救援设备的性能、数量、存放位置等
数据。
4、地震应急财力保障
(1)做好地震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工作,逐步建立与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地震应急经费投入机制。
(2)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所需财政负担经费,由
街道财政安排,确保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3)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国际组织),按
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地震应急处置和救灾进行捐赠、援
助。
(4)街道财政、监察部门要对地震应急保障资金和社会
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5、地震应急医疗卫生保障
(1)配合区卫生局做好地震应急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组
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整合有关医疗卫生资源,根
据实际需要及时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防疫应
急工作。
(2)配合区有关部门根据地震应急实际情况和事发地街
道的请求,及时为地震灾区提供药品、器械、设备等卫生医
疗用品。
(3)根据地震态势发展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必要时,
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6、地震应急治安保障
(1)按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参与地震应急处
置,维护社会治安,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
重要设施、重要设备、重要物资的安全保卫,依法打击各种
违法犯罪活动。
(2)必要时,根据地震态势发展和应急处置需要,依法
采取有效管制措施,全力维护地震灾区以及其他区域社会秩
序,
(3)各社区居委会组织要动员、组织民兵和人民群众,
开展群众联防,协助公安等部门,实施地震灾区以及其他区
域治安保卫工作,
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保障
各社区、村要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
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结合公园、
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旧城改造,逐步建成一批与人口密
度、城市规模、布局结构相适应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确保
紧急情况下及时安全地疏散、撤离和转移避难人员的需要。
8、地震应急基本生活保障
街道民政局等部门会同地震事发地社区、村,要做好地
震灾区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衣
穿、有住处、有病能医。
9、地震应急公共设施保障
要加强城市应急工程和供水、供电、供气、供油等生命
线,工程建设,增强城市备灾抗毁和生存防护能力,确保地
震应急状态下水、电、气、油、煤的基本供给,以及废水、
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10、地震安全防护保障
要为地震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
装备,采取必要的紧急防护措施,确保地震应急抢险救援的
人身安全。
(1)当需要进入震损建筑物开展搜索与营救,以及营救
需要对震损建筑物承重与支撑构件进行破拆时,组织有关专
家进行危险评估,严格按程序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当实施地震应急抢险救援时,必须先进行探测泄露
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和泄露范围、浓度、强度等,准确地划
定危险区域,评估危险品泄露的危害性。
(3)要认真监视余震、火灾、爆炸、放射性污染、气体
污染、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和损毁高大建筑物继续坍场
的危险,及时向抢险救援人员发出警告。
11、地震应急决策与技术支持保障
(1)区地震工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地震应急专家
队伍,储备一批骨干技术力量群体,为地震监测、烈度考察、
趋势判断、灾害评估和服务安全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为地
震应急指挥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
(2)要建立抗震救灾(地震应急)业务系统,综合利用地
震自动监测、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和设备,努力实现震情、灾
情快速响应、动态跟踪、快速反馈和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
专业技术支持。
(3)要建立地震应急管理数据库,其主要包括地震基础
普查、应急风险分析,应急资源统计等;主要危险物质和重
大危险源的种类、特性、数量及分布情况:城市建成区分布、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情况;重要保护
目标及其分布情况;常年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整形科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个人财务规划咨询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个人车辆购置贷款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度个人知识产权抵押转让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股权激励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强固型工业显示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度全国房地产个人居间服务协议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图书仓储物流配送服务合同3篇
- 2025个人借款合同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4篇
- 2024版借款施工合同
- 《openEuler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天润乳业营运能力及风险管理问题及完善对策(7900字论文)》
-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
- xx单位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V2.0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第二章 会展的产生与发展
- 空域规划与管理V2.0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商户用电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