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2功和机械能(单元提高检测卷)(原卷版)_第1页
专题11.2功和机械能(单元提高检测卷)(原卷版)_第2页
专题11.2功和机械能(单元提高检测卷)(原卷版)_第3页
专题11.2功和机械能(单元提高检测卷)(原卷版)_第4页
专题11.2功和机械能(单元提高检测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提升检测卷(原卷版)(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小宇对箱子施加水平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推力为75N时,箱子不动,此时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B.当小宇增大推力,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当推力为100N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100N;D.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对箱子的推力不做功2.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3.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起重机吊起重物;B.马拉车,车未动;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4.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A.推力做了5000J的功;B.推力做了1000J的功;C.重力做了5000J的功;D.重力做了1000J的功5.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D.两次拉力拉木块的功率一样大7.如图所示,聪明爱玩的小亮将一个滑轮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个固定在自己的滑板车上,用绳子将两个滑轮组装成滑轮组。小亮站在滑板车上拉动手中的绳子,他用10N的拉力在3s内,使自己和滑板车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墙运动了1.2m。滑轮重、轴摩擦和绳重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墙壁受到的拉力为20N;B.滑板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30N;C.在3s内小亮的拉力做功为36J;D.动滑轮对滑板车拉力的功率为12W8.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9.如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时,小球从A点向C点摆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球从A点摆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变大;B.球摆到C点时,只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C.若不计空气阻力,A点与C点的高度相同;D.球摆到C点时,若绳断开,所有力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0.一个实心铁球和一个实心木球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木球的重力势能;B.铁球的重力势能小于木球的重力势能;C.铁球的重力势能等于木球的重力势能;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洒水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将水洒在路面上,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B.动能势能都减小;C.动能势能都不变;D.不能确定动能势能是变大还是变小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所示,为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的情景。返回舱在此过程中()。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13.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动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小;C.绳的拉力对小球做了功;D.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SHAPE14.2015年12月20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生山体滑坡事故,损失惨重,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事发时,废弃渣土堆填体从高处加速下滑,具有巨大的能量。关于渣土堆填体,描述正确的是()。A.渣土下滑时动能不变;B.渣土下滑时重力势能变大;C.渣土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渣土下滑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5.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C.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D.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38分)16.如图,质量为M=2千克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0.5米/秒的速度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2米(滑轮和绳的重及与绳间的摩擦不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N。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是___N17.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的时候,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100min内,心脏做功约为_______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______m。(g取10N/kg)18.如图,质量为m=2千克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0.5米/秒的速度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滑轮重及绳间的摩擦不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N,则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是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瓦。19.如图所示,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A匀速提升2米,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细绳自由端的拉力F大小为牛,拉力F做功为焦。若提升物体A所用时间为40秒,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瓦。20.如图为撑杆跳的过程示意图,在这项运动中,根据能量以及能量转化的物理知识,可知:运动员助跑的目的是为了在起跳前获得较大的。撑杆起跳时,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越过横杆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此时动能(大于/等于/小于)0。21.用细线悬挂的小球从图中所示位置静止释放,若忽略空气阻力,那么小球在最高点的势能下降至最低点的动能;实际上,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产生热,摆幅逐渐减小,最终停下来,那么在摆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转化的内能小球在最高点所具有的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该实验中小球的动能由转化而来的,实验时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来比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发现乙图木块滑出的远些,则可以得出结论。三、计算题23.(8分)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某人在10秒内将重为200牛的货物匀速提升3米①绳对重物的拉力F;②绳拉重物所做的功W。24.(8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使重40N的重物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4N。若物体移动的速度为2m/s,求:(1)拉力F在2s内做的功;(2)拉力的功率。四、实验探究题25.(8分)如图甲所示是小张“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小张让大小不同的实心钢球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并推动木块移动,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2)同班同学小红发现,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没有其他同学的明显,认为是木块太重导致滑动摩擦力过大的原因造成。为了验证猜测,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表格中的相关数据,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帮她分析并得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实验次数12345木块对木板压力F/N23456弹簧测力计读数f/N0.60.91.21.51.826.如图,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小球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