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练习卷(3)含解析_第1页
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练习卷(3)含解析_第2页
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练习卷(3)含解析_第3页
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练习卷(3)含解析_第4页
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练习卷(3)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练习卷(3)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B.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C.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倒金字塔形D.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次级生产量2.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A.细胞凋亡 B.基因选择性表达C.基因重组 D.DNA半保留复制3.圆褐固氮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将大气中的N2固定成NH3),并且能够分泌植物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某研究小组从土壤中分离固氮菌并进行计数,然后制成菌肥施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圆褐固氮菌固定的氮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B.可用酚红对选择培养的圆褐固氮菌进行鉴定C.筛选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有机碳源D.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所培养的菌落进行计数4.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研究早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B.实验中用细菌培养液对R型菌进行了悬浮培养C.S型菌的DNA使R型菌发生稳定的可遗传变异D.R型菌的转化效率仅取决于S型菌DNA的纯度5.人体细胞内染色体上某个基因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a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时会选择不同的模板链B.过程b可能剪切掉了RNA1中的部分脱氧核苷酸C.过程c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不能与终止密码配对D.基因表达时a过程和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相同的6.图为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没在1.3g/mL蔗糖中的显微照片,若细胞仍保持活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各细胞初始细胞液浓度一定相同 B.各细胞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相同C.各细胞液蔗糖浓度此时可能与外界相等 D.各细胞此时水分子的渗透速率可能为17.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A.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元素组成相同B.多糖、核酸和胆固醇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D.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8.(10分)材料的选取与处理以及检测试剂的选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黑藻叶片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时,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中,可选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实验中,均要使用CuSO4溶液且作用相同D.在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二、非选择题9.(10分)微生物发酵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回答有关问题:(1)分解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至少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某种细菌进行活菌计数,常采用________法进行接种培养,对接种工具灭菌的操作是________。(3)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在酿酒中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制作葡萄酒过程中,葡萄汁为酵母菌繁殖提供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逐渐变为深红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4)在制作葡萄酒的基础上可以制作葡萄醋,制作过程中要适时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原因是___________;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产生醋酸的代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干扰素是一种淋巴因子,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体干扰素的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1)大肠杆菌常被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因其具有_______特点。在人体淋巴细胞中获得干扰素mRNA后,经_______过程获得干扰素cDNA。如果用人体发育某个时期的mRNA获得多种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体叫做_______。(2)请举出在生物体外重复②③④过程进行DNA克隆和体内DNA复制的两点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3)在利用甲、乙获得丙的过程中,常用两种限制酶同时切割甲和乙,避免发生_______,而获得更多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之前,需用Ca2+处理,使细胞处于_______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完成导入一段时间后,从大肠杆菌细胞中提取蛋白质,采用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若有杂交带出现则表明干扰素基因成功表达。11.(14分)科研人员深入到很多年前进行核试验的地区进行调查,在一片生长较为旺盛的植物种群中发现了与野生植物有明显差异的三种变异植株甲、乙、丙。该物种为雌雄异株植物,在核试验以前,这三种变异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种植株的变异最终来源于________。对比该实验前后,该物种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发现该种群雌雄植株中都有变异型甲存在,已确定为核遗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以判定该变异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基因所在的位置是常染色体还是伴X染色体(注: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第一步:选取多株雄性变异型甲植株和雌性野生型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种子;第二步:播种收获的种子,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情况,并进行分析。①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Ⅰ._________。Ⅱ.__________。②若子一代个体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Ⅰ.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纯合的变异型植株甲、乙若干,假设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怎样判断这两种变异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简要地说明步骤及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12.为提高粮食产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1)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的模式图。其中环形代谢途径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反应。(2)如图1所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与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___________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Ⅰ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CO2。(3)为了减少叶绿体内碳的丢失,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码某种藻类C酶(乙醇酸脱氢酶)的基因和某种植物的M酶(苹果酸合成酶)基因转入作物甲,与原有的代谢途径Ⅲ相连,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图2中的途径Ⅱ)。①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能够实现的目的是:利用途径Ⅱ,通过__________,降低叶绿体基质中该物质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②转基因操作后,途径Ⅲ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在图2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人提出“通过敲除T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你认为该设想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A、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A错误;B、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B正确;C、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正金字塔形,C错误;D、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的次级生产量不具有可比性,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有关,D错误。故选B。2、C【解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因此伴随细胞分裂过程中具有DNA半保留复制的表现。4、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详解】根据题意,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因此再生的过程会发生细胞分化和有丝分裂,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基因选择性表达和DNA半保留复制,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因此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圆褐固氮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能够将大气中的N2固定成NH3,这些NH3进入土壤后提高了土壤肥力,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圆褐固氮菌还能够分泌植物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详解】A、生物固氮生成的NH3要与土壤成分作用成为铵盐或经过土壤中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成硝酸盐,铵盐、硝酸盐才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A错误;B、酚红指示剂在pH升高后将变红,而圆褐固氮菌固氮产生的氨使得pH升高,因此可用酚红对选择培养的圆褐固氮菌进行鉴定,B正确;C、圆褐固氮菌具有固氮能力,但其不能固定二氧化碳,为异养生物,因此筛选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有机碳源,C正确;D、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所培养的菌落进行计数,D正确。故选A。4、D【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科学家又进行了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并进行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其中的DNA组分能够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又进一步研究表明,用DNA酶处理DNA样品,DNA被降解后就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见一种细菌的DNA掺入到另一种细菌中,能够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后来的研究不断证实:DNA不仅可以引起细菌的转化,而且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研究证实了这样的论断:DNA是遗传物质,DNA赋予了生物的遗传特性。【详解】A、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早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A正确;B、由分析可知,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用细菌培养液对R型菌进行了悬浮培养,B正确;C、实验表明,S型菌的DNA使R型菌发生稳定的可遗传变异,C正确;D、R型菌的转化效率不仅取决于S型菌DNA的纯度,而且还取决于培养条件,D错误。故选D。5、C【解析】

分析图示,过程a是转录,过程b是对RNA1进行加工剪切,过程c是翻译,据此答题。【详解】A、过程a是转录,需要的模板链是该基因中的一条链,这条链不会因为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A错误;B、过程b是对RNA1进行加工剪切,剪切掉的应该是一些核糖核苷酸,不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C、过程c是翻译,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它们不能与终止密码配对,正是这个原因,当核糖体读取到终止密码时,肽链合成结束,C正确;D、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a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c过程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场所是不相同的,D错误。故选C。此题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侧重考查理解能力和信息能力。6、D【解析】

图示为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没在1.3g/mL蔗糖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同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不同,说明细胞的起始细胞液浓度不同。【详解】A、外界溶液为1.3g/mL蔗糖溶液,但图示细胞中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完全相同,说明各细胞初始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B、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但此时细胞不一定达到了质壁分离的最大程度,所以不能判断各细胞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相同,B错误;C、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所以细胞液中不含蔗糖,C错误;D、若此时细胞达到了渗透平衡,则各细胞此时水分子的渗透速率为1,D正确。故选D。7、C【解析】

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这些小分子称为结构单元。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如多糖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的能源物质,而糖原是动物的贮能物质。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免疫、运输、识别等。核酸包括DNA和RNA,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RNA与基因的表达有关。脂质包括磷脂(细胞膜的成分)、油脂(贮能物质)、植物蜡(保护细胞)、胆固醇、性激素等。【详解】A、核苷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氨基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有些还含有S、P、Fe等,A错误;B、多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胆固醇是小分子,B错误;C、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如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D、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空间结构被破坏,有利于蛋白质的水解,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D错误。故选C。8、D【解析】

本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基础实验,包括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探究酵母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回忆这些实验的选材、处理、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与结论等,据此答题。【详解】A、在运用黑藻叶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现绿色,可以通过绿色部分(即原生质层)的变化观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错误;B、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中,蔗糖不管是否发生水解都不能使碘液变蓝,因此不可选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而应该选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B错误;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实验中,均要使用CuSO4溶液,但作用不相同,前者CuSO4与NaOH反应生成Cu(OH)2,Cu(OH)2可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后者Cu2+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紫红色络合物,C错误;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CO2的速率较快,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需时间短,无氧条件下产生CO2的速率较慢,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需时间长,因此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稀释涂布平板沾少量酒精,在火焰上引燃碳源(葡萄糖也可)、氮源(蛋白质、氨基酸等也可)、水、无机盐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升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醋酸菌是好氧细菌C2H5OH+O2CH3COOH+H2O(“乙醇→乙醛→醋酸”或“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解析】

果酒发酵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果醋发酵是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代谢类型不同,所需条件【详解】(1)纤维素酶至少是由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组成,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若要对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某种细菌进行活菌计数,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后进行接种。(3)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葡萄汁为酵母菌的发酵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颜色逐渐变为深红色,其原因是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升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4)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因此发酵过程中需要通入空气。在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题相对简单,要对课本基本知识进行准确记忆是得分的关键。10、单细胞、繁殖快、遗传物质较少逆转录cDNA文库体外DNA克隆不需要解旋酶(高温变性解旋)DNA双链完全解开后再复制(不是边解旋边复制)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连接(质粒和质粒之间、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之间的连接)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抗原-抗体杂交【解析】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基因工程四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分析题图可知,过程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表示PCR中的变性阶段,使模板DNA变为单链;过程③表示PCR中的退火和延伸阶段,使引物和模板DNA结合形成新的DNA;过程④表示新合成的DNA继续作为模板DNA参与复制扩增;【详解】(1)大肠杆菌因其具有单细胞、繁殖快、遗传物质较少的特点被用作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mRNA经过反转录可以获得cDNA;如果用人体发育某个时期的mRNA获得多种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体叫做cDNA文库;(2)②③④表示PCR技术的DNA克隆,与体内DNA复制相比,体外DNA克隆不需要解旋酶,而是利用高温变性解旋;DNA克隆是将DNA双链完全解开后再复制,而不是边解旋边复制;(3)常用两种限制酶切割DNA片段和质粒的目的是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连接;用Ca2+处理大肠杆菌是为了使其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并提取蛋白质后,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过程以及PCR体外DNA克隆技术的流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并且结合题干与题图所示的信息分析各个操作流程,同时掌握检验目的基因表达的各项方法和检验对象。11、基因突变发生了进化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若子一代都为突变型或突变型多于(或等于)野生型,且突变型和野生型中雌雄个体均有,则变异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若子代中雄性个体都为野生型,雌性个体都为突变型,则变异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若子二代中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突变型,则变异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则变异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两种类型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如果子二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解析】

核辐射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子,由于同一物种的野生型出现了三种变异类型,可以说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由于基因突变了产生了新的基因,因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该种群发生了进化。【详解】(1)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了产生了新的基因,因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该种群发生了进化。(2)根据题意,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且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所以,若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则可推断变异型基因相对野生型基因为显性;若子一代个体中无变异型甲出现,则可推断变异型基因为隐性基因控制。①根据上述分析,子一代出现变异型说明变异型基因为显性基因控制。Ⅰ.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是雄性变异型甲(A_)和雌性野生型(aa)植株,子一代都为变异型甲或变异型甲多于(或等于)野生型,且变异型甲和野生型中雌雄个体均有。Ⅱ.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AY(变异型甲)和XaXa(野生型),因此子一代中雄性个体为都为野生型,而雌性个体都为突变型。②根据上述分析,子一代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说明变异型基因为隐性基因控制。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Ⅰ.若控制变异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XaY(变异型甲)与XAXA(野生型),子一代是XAY和XAXa,因此子二代中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突变型。Ⅱ.若控制变异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aa(变异型甲)与AA(野生型),子一代是Aa,所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4)假设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合的变异型植株甲、乙作为亲本,两种类型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如果子二代出现9∶3∶3∶1(或其变式)的性状分离比,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本题考查遗传定律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其应用能力,重点在于应用“假说——演绎法”原理,提出假说再进行合理的论证,最终得出不同假说间的特征性结论从而证明假说。12、碳(暗)乙醇酸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由于途径Ⅱ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直接增加了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