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西师大版_第1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西师大版_第2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西师大版_第3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西师大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教材分析1.该单元是新闻单元,通过该单元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相关的新闻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能通过读新闻了解更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学会关注社会,关心社会的开展。2.通过学习新闻,我们能够很好的利用新闻为我们的生活效劳,让我们每一个社会人真正关注并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是大量接触过新闻,我们教师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点来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2.在学生的现实感知的根底上,进行相并的文体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从感性认知开展成为理性的把握。3.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最主要的难题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新闻为我们的生活效劳,我们应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新媒体去学会关注社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人物通讯的知识,区别通讯与消息的特点,培养学生略读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快迅阅读课文的根底上掌握略读课文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快速收集课文信息的能力。3、情感谢与态度:学习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熟悉并掌握略读的方法。

2、能概括所选的典型事例,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和追求真理的科学观,用科学的态度亲近自然、理解社会。

五、教学设想: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袁隆平的资料。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古话,叫作“民以食为天〞,离开了粮食,也就没有了我们这个活生生的世界,那么,为我们解决吃饭问题的人,得到大家的尊敬与关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增收,他消耗了大半生心血,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真正理解一个大写的“人〞字的含义。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袁隆平的世界,领略他的风采吧。

〔二〕、文体简介

本文是一那么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的特点是:真实性、典型性、新闻性、生动性、评论性。

〔三〕、读准字音,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1、读准字音

籼〔xiān〕稻黔〔qián〕阳衣钵〔bō〕矢〔shǐ〕志不移兵不解〔jiě〕甲

2、理解以下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灵光:指神异的光芒。

鉴于:考虑到。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

夜不能寐:深夜了还不能睡觉。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四〕、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齐读前三段,熟悉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创造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由于其奉献卓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文标题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人,所以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本文作为一那么人物通讯,在文章的开头交代了袁隆平的简介,表达了写人物通讯时首先要交代人物简介。

2、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略读课文,并在略读过程中思考:本文报道了袁隆平的什么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本文是一那么人物通讯,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奉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3、分析结构,把握大意

请同学们划分段落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各个局部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脉络清晰,按总体简介~研究历程~突出奉献可分三局部。

第一局部〔第1—3段〕:介绍袁隆平的简历及奉献。

第二局部〔第4—28段〕:选择典型事例介绍袁隆平培养杂交水稻成功的艰难历程。

第三局部〔第29—40段〕:袁隆平研究成果的优越性和世界影响与地位。

4、袁隆平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件?

明确:第一件事〔第4—12段〕:看了向福财翻山越岭,心里非常沉重,激发了袁隆平对水稻的研究。

第二件事〔第13—21段〕:写袁隆平确定研究课题“杂交水稻〞和初步展开研究,提出“三系配套〞理论。

第三件事〔第22—26段〕:写“文革〞期间袁隆平的不寻常遭遇。

第四件事〔第27—28段〕:写袁隆平的三系配套研究成功并且投入新的战争。

〔五〕、解读探究本文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

请大家快速地把课文阅读一遍,概括一下,看看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了袁隆平哪些方面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

明确:这篇人物通讯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随后,他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经过严谨的思索,又提出了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的设想——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交优势,他不畏冷言,披挂上阵,毫不动摇,显示了严谨的态度、创造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尤其是写他在文化大革命这特定环境中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更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当奋斗九年,解决了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课题后,他又带着人马投入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作者精心选择的这些典型事例,鲜明地展现了袁隆平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息的奋斗精神。

2、生动的细节描写

于细微处见精神。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动人的魅力。请同学们感受,文章在表达典型事例时,哪些细节描写最生动、最感人?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开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3、数字说话

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局部,在人物通讯中,准确无误的数据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更具说服力。文中在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奉献时,就多处运用了数字。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运用了数字的句子画上记号,并谈谈你对文章中屡次用数字说话的体会。

明确:如“十三年来,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十二点五六亿亩,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根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是四百四十一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公斤〞,“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这几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奉献。

总结:

1、典型事例可以充分的表现人物形象。

2、细节描写加强了人物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文章增色不少。

3、准确无误的数据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更具说服力。

〔六〕、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拟详尽,完整,而消息那么是简略的概述;2、在语言方面,消息概括性强,而通讯比消息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所以也更具感染力;3、通讯文体比拟自由;4、通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5、表现手法不同,消息多用表达和描写,而通讯还可以抒情和议论,文学色彩比拟浓厚;6、通讯较消息的时效性差

〔七〕、全文总结归纳

本文是一那么人物通讯,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奉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八〕、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和通讯的特点。

2、完成这篇课文的根底训练。

八、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章结构:总体简介~研究历程~突出奉献

事例

精神

思考“怎样使人们不挨饿〞

社会责任感

典型事例

提出“三系〞理论

严谨态度、执着的精神

细节描写

文革中不寻常的遭遇

不畏艰难、矢志不移、献身精神

运用数字

成功后投入新战斗

奋斗不息九、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事例的理解:了解学生对人物形像的把握;明确学生的学习思想;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十、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没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太平均用力。2、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而没能很好的把文本中的知识很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