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1页
《花的学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2页
《花的学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3页
《花的学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4页
《花的学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的学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花的学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儿童的热爱之情。

学习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抽象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花的学校》,认识了一个充满奇妙想象的世界。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

生:课文主要讲了花孩子们在雨的滋润下,从地下的学校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师:非常好!那谁还记得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呢?

生:“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句话让我觉得东风很可爱。

生:“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写出了花孩子们的活泼和快乐。

师:同学们记得很准确。那今天我们就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它的魅力。

(二)精读课文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觉得它美。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句子)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大家找到的美句。谁先来呢?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我觉得这句话很美,因为它用了“跳舞”“狂欢"这些词,让我感觉到花孩子们很快乐。

师:非常棒!那你能具体说一说,“跳舞”和“狂欢"这两个词让你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吗?

生:我想象到花孩子们在草地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特别开心的样子。

师:很好。那同学们,你们觉得花孩子们为什么会“跳舞、狂欢”呢?

生:因为下雨了,它们可以从地下的学校跑出来玩了。

师:非常正确。下雨对于花孩子们来说,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它们终于可以摆脱束缚,尽情地玩耍。那这句话中的“突然跑出来"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我觉得花孩子们很急切,它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玩。

师:非常好。这句话把花孩子们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孩子们的活泼和快乐。还有其他同学找到美句了吗?

生:“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句话也很美,因为它把树枝、绿叶和雷云都当作人来写,让我觉得大自然很有趣。

师:非常好!那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这句话。同学们想一想,树枝为什么会“互相碰触”呢?

生:可能是风把它们吹得碰到了一起。

师:有道理。那除了风的作用,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呢?

生:也许树枝们在打招呼呢。

师:非常棒!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就像我们人类见面时会打招呼一样,树枝们也可能在互相问候。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这句话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我觉得绿叶在风中摇晃得很厉害,发出的声音也很大。

师:对。那“簌簌地响”这个词用得好不好呢?为什么?

生:用得好。因为这个词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了绿叶在风中的声音。

师:非常正确。那“雷云拍着大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雷云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在拍手一样。

师:很好。雷云在这里就像一个热情的观众,为花孩子们的出现而鼓掌欢呼。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活力。还有吗?

生:“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很美,因为它写出了花孩子们的颜色很鲜艳,很活泼。

师:非常好!那同学们想一想,花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呢?

生:因为花的种类很多,颜色也不一样。

师:非常正确。那“穿"和“冲”这两个字用得非常巧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穿"让我感受到花孩子们很爱美,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生:“冲”让我感受到花孩子们很急切,它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玩耍。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这句话通过对花孩子们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的活泼和快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美句,感受一下诗歌的语言美。

(学生齐读美句)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师:同学们,诗歌不仅有语言美,还有意境美。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象一下花孩子们在雨中奔跑、跳舞、狂欢的画面,说说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象画面)

师:好,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感受到的意境。谁先来呢?

生:我感受到了一种欢快的意境,花孩子们在雨中尽情地玩耍,非常开心。

师:非常好!那你能具体说一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欢快呢?

生:比如“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句话就让我觉得花孩子们很快乐,很欢快。

师:非常正确。还有呢?

生:还有“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句话也让我感受到了欢快的氛围,好像大自然都在为花孩子们的出现而高兴。

师:很好。还有其他同学感受到了不同的意境吗?

生: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由的意境,花孩子们从地下的学校跑出来,没有了束缚,自由自在地玩耍。

师:非常棒!那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哪些句子体现了这种自由呢?

生:“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这句话说明花孩子们在学校里是不自由的,但是下雨了,他们就可以跑出来玩了,所以我觉得他们很自由。

师:非常正确。还有吗?

生:“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也让我感受到了自由,花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地奔跑。

师:很好。还有吗?

生:我感受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花孩子们在雨中绽放,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诗歌通过对花孩子们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欢快、自由、生机勃勃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理解作者的情感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美。那作者在写这篇课文的时候,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生:作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师:非常正确。还有吗?

生:作者还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师:非常好!为什么说作者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呢?

生:因为花孩子们就像儿童一样,活泼、快乐、自由。

师:非常棒!作者把花孩子们比作儿童,通过对花孩子们的描写,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同时,作者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那同学们,你们从这篇课文中还能感受到作者的其他情感吗?

生:我觉得作者还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师:非常好!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因为花孩子们在雨中绽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师:非常正确。还有吗?

生:我觉得作者还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师:非常棒!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生:因为花孩子们从地下的学校跑出来,自由自在地玩耍,这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作者通过对花孩子们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儿童、生命和自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齐读课文)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仅要感受诗歌的美,还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出诗歌的美的呢?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请几个小组的代表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讨论结果。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把花孩子们比作儿童,把大自然中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让诗歌充满了趣味。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还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比如对花孩子们的颜色、动作的描写,让我们能够想象出花孩子们的样子。

师:非常正确。还有吗?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还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比如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词语,让诗歌更加优美。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创造出了诗歌的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些表达方式,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

(三)拓展延伸

仿写诗歌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花的学校》这篇课文,感受到了诗歌的美。现在,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歌。

(学生思考问题,进行写作)

师:好,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写的诗歌。

生:《风的学校》

当狂风在天上呼啸,

秋天的落叶飞舞的时候,

凉爽的风走过田野,

在稻田中吹着口哨。

于是,一群一群的稻谷,

从田野里跳起舞蹈,

在风中欢快地歌唱。

风是它们的老师,

带领它们四处游玩。

它们一会儿飞向天空,

一会儿落在地上,

玩得不亦乐乎。

师:非常好!你把风当作老师,把稻谷当作学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稻谷在风中的快乐。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呢?

生:《云的学校》

当白云在天上飘荡,

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的时候,

轻柔的风推着云朵,

在天空中漫步。

于是,一朵一朵的云,

从天空中探出头来,

看着地上的世界。

它们一会儿变成绵羊,

一会儿变成花朵,

一会儿变成城堡,

充满了想象力。

师:非常棒!你把云比作学生,把天空比作学校,把风比作推动云朵的力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云的变化多端。同学们,你们写得都非常好。通过仿写诗歌,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写法。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花的学校》的第二课时,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式。我们还进行了仿写诗歌和观察大自然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四、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是一篇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课文,通过对花孩子们在雨中奔跑、跳舞、狂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儿童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多种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