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腧穴》课件-手太阴肺经_第1页
《经络与腧穴》课件-手太阴肺经_第2页
《经络与腧穴》课件-手太阴肺经_第3页
《经络与腧穴》课件-手太阴肺经_第4页
《经络与腧穴》课件-手太阴肺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与腧穴手太阴肺经概述引入肺居于胸腔,左右各一,其位最高,覆盖着五脏六腑,因此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受邪侵,故又有“娇脏”之称。引入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朝百脉、主治节主通调水道称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引入肺的生理连属肺在五行中属金,与大肠相表里。在志为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涕为肺液01手太阴经脉循行02手太阴经脉病候03手太阴经主治概要经脉循行01PART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灵枢·经脉》原文胃上口,贲门部气管,喉咙手厥阴心包经胸部外上方桡骨边缘音“闹”,前臂词解一、经脉循行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出腋下,向下沿上臂内侧前缘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腕后列缺穴分出,直向食指内(桡)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语译联系脏腑器官一、经脉循行经脉走向:从胸走手,上肢内侧前缘衔接经脉:起始于中焦,下接手阳明大肠经肺胃大肠脏腑气管喉咙器官脏腑当值,气血流注时辰:寅时(3点到5点)经脉病候02PART《灵枢·经脉》:是动则病[1],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2],甚则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是主肺所生病者[5],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二、经脉病候《灵枢.经脉》原文指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指前臂经脉所过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气喘声粗。“喝”或误作“渴”《灵枢·经脉》:气盛[7]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8];气虚[9]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10]二、经脉病候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指呵气。此处属实证,当是指张口出气指虚症、阴症,与气盛相对而言溺,读作尿。小便颜色异常《灵枢.经脉》原文本经发生异常变化则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急,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缘(经脉所过处)疼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二、经脉病候语译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张口嘘气;

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二、经脉病候语译主治概要03PART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伤风等。01.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胸、肺、咽喉部及肺脏有关病证:三、主治概要肩背部寒冷疼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0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三、主治概要课堂小结01手太阴经脉循行02手太阴经脉病候03手太阴经主治概要重点掌握胸、肺、咽喉部及肺脏有关病证经脉遁行部位病证思考题01.请叙述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02.手太阴经主治哪些病症?经络与腧穴手太阴肺经重点腧穴引入本经1名2穴,左右各11个穴位。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本经腧穴1.中府2.云门3.天府4.侠白5.尺泽6.孔最7.列缺8.经渠9.太渊10.鱼际11.少商引入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胸、肺、咽喉部及肺脏有关病证: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伤风等主治概要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背部寒冷疼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01中府02尺泽03孔最04列缺05太渊中府01PART一、中府—募穴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下1寸。定位作用泄胸中热,调理肺气。一、中府—募穴主治应用治疗喉痹配合谷,风府。治疗外感咳嗽配大椎,肺俞。(1)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系疾病。(2)肩背痛一、中府—募穴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引起气胸。操作备考肺募穴一、中府—募穴尺泽02PART定位:

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二、尺泽—合穴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

2.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性病症;3.肘臂挛痛。应用:二、尺泽—合穴肺系病咳嗽、气喘配肺俞咽喉肿痛配少商咯血配鱼际急症吐泻、中暑配委中。(点刺放血)外经病肘臂挛痛配曲池。(《聚英·玉龙赋》肘挛疼兮,尺泽合于曲池)操作:直刺0.5~1.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二、尺泽—合穴备考:手太阴肺经合穴孔最03PART01.定位伸前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0寸作用:清热宣肺、理气止血三、孔最—郄穴02.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2.痔疮出血;3.肘臂挛痛。三、孔最—郄穴三、孔最—郄穴肺系病应用:咯血配曲泽、肺俞、膈俞治疗治疗急性咳血。配肺俞、风门治疗咳嗽气喘。哮喘孔最温针配定喘、天突、丰隆。外经病:肘臂挛痛配曲池操作:直刺0.5~1寸三、孔最—郄穴备考:手太阴经郄穴列缺04PART01.定位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作用:疏风解表、宣肺通络。四、列缺络穴、八脉交汇穴—通于任脉四、列缺络穴、八脉交汇穴—通于任脉主治: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

2.头痛,颈项强痛,齿痛,口眼喎斜等头项部疾患;3.上肢不遂。配伍应用:配合谷、风门、风池治疗伤风咳嗽等肺系病。配照海、太溪治疗阴虚咽喉干痛、失音、咳嗽。配合谷、后溪治疗头痛,颈项强痛等头项疾病四、列缺络穴、八脉交汇穴—通于任脉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备考:手太阴之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太渊05PART01.定位伸前臂仰掌。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桡侧凹陷处。作用:清热宣肺、复脉通络。五、太渊—腧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02.主治1.咳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