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_第1页
【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_第2页
【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_第3页
【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_第4页
【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4·德州高一检测)宋太祖赵匡胤规定地方府、州、军、监官员均为同级,并设立通判一职监督地方官员。这些措施旨在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便于官员相互制衡 D.完善地方行政体制【解析】选B。地方府、州、军、监官员均为同级,分散机构权力,便于相互制衡;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政权稳定,故选B;地方府、州、军、监官员均为同级,相互制衡,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官员相互制衡也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监察不属于地方行政体制,排除D。【补偿训练】宋代开始设置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主要包括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这表明通判的设置 ()A.分割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D.完善了地方监察体系【解析】选C。据材料“与守臣(主要包括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可知,北宋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设通判与知州、知府等地方官共同处理政事,彼此制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故选C;通判分割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权、行政权,排除A;材料是强化了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排除B;“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2.在宋代,为分割相权,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但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构想的是 ()A.崇文抑武,强干弱枝B.不收为兵,则恐为盗C.削夺其权,收其精兵D.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解析】选D。“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指对任何需要考虑的方面都事先制订了完善的制度,对于需要预防的隐患都有了妥善的准备和安排,材料中分割宰相军权,制衡军权,以加强皇权,体现“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故选D;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排除A;“不收为兵,则恐为盗”指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宋太祖对地方采取“削夺其权,收其精兵”,排除C。3.(2024·成都高一检测)北宋官员宋祁曾向仁宗上疏指出“一官未缺,十人竞逐,纡朱满路,袭紫成林,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这说明北宋中期 ()A.冗官现象严重 B.武将势力膨胀C.边防危机加剧 D.政治风气保守【解析】选A。根据材料“一官未缺,十人竞逐”“官五倍于旧”可知北宋中期出现“冗官”的弊病,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武将势力、边防危机和政治风气,排除B、C、D。【深化点拨】宋代对相权进行分割,限制武将,削弱地方物质基础,有效地加强了专制集权。但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导致因循守旧,降低了行政效率。4.宋仁宗时,三司使蔡襄奏言:“禁军约七十万,厢军约五十万,积兵之多,仰天子衣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汉无有也,祖宗以来无有也。”由此可知,北宋前期 ()A.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B.军事组织形式已经较为完备C.解决边防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D.军队规模庞大,军费开支巨大【解析】选D。北宋前期建立了数量庞大的军队,所以为了维持数量庞大的军队就要消耗大量军费,D正确;军队数量庞大不代表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和军事组织形式较为完备,排除A、B;仅根据军队数量不能说明解决边防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排除C。5.(2024·安庆高一检测)王安石认为“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为此,王安石 ()A.改革科举制度 B.颁方田均税法C.行农田水利法 D.实施了青苗法【解析】选A。据材料“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可知,王安石主张人才是国家的栋梁,得到人才并正确使用,国家就能安定,阐述了选拔人才为国家所用的重要性,北宋时期人才选拔的制度为科举制,故选A;方田均税法是关于丈量土地按亩收税的政策,与题中主旨不符,排除B;农田水利法是兴修水利工程以保障农业生产,与题中主旨不符,排除C;青苗法是关于政府借贷给农民并收取一定利息的政策,与题中主旨不符,排除D。【补偿训练】北宋王安石变法一改之前徭役“止有差法,元(原)无雇法”的局面,允许农民“纳钱代役”。有些地方的农民甚至不再负担杂徭,只是交纳“免夫钱”。这一做法()A.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削弱了对基层的控制D.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解析】选B。王安石允许农民“纳钱代役”一方面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农民为了缴纳代役钱,必须出售农产品或手工业品,这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正确;“纳钱代役”即募役法,废除了以前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的办法(差役法),改为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并不能证明减轻了赋税负担,排除A;“纳钱代役”只是徭役征发方式的变革,并未削弱对基层的控制,排除C;“纳钱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其积极作用,并非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排除D。6.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朝廷设立了“发运使”,主要掌握国家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以及政府与宫廷的物资需求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这一措施 ()A.调动了商人从商的热情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价格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发挥了政府的调控作用【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政府设立“发运使”来掌管国家的物资生产、收购和运输,这反映了政府发挥了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故选D;国家掌管经济不利于调动商人从商的热情,排除A;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并不是提高农业产品的价格,排除B;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不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C。7.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宣布“今兵权归朝廷,朕要易将帅,承命奉行,与差(派遣)文臣无异也”。这一举措 ()A.提升了宋朝军队战斗力B.意在防范武将专权C.导致官僚队伍急剧膨胀D.减轻了财政的负担【解析】选B。宋高宗将兵权收归朝廷,其意在削弱武将权力、防范武将专权,故选B;这一举措导致军权收归皇帝一人之手,军队将领只有听命行事,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排除A;宋高宗的这一举措并未扩大军事将领的人员数量,排除C;这一举措并非裁减军队将帅人数和军队规模,排除D。8.916年,耶律阿保机“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耶律阿保机的做法 ()A.实现了契丹族的封建化B.有利于契丹社会秩序的稳定C.确立了农业的主导地位D.旨在维持辽与宋的和平局面【解析】选B。根据材料“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辽国统治者注重减少战争,降低赋税,发展农业,这样做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只是提到发展农业,不能说已实现封建化,排除A;材料只是提到发展农业,不能说农业占主导地位,排除C;宋朝此时还没有建立,排除D。9.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A.都是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D.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解析】选C。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与中原地区的圆形方孔货币基本没有差别,由此可见,契丹、西夏与中原联系密切,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故选C;契丹与西夏不在同一区域,也不是同一民族,故排除A、B;材料反映少数民族受汉族影响,且契丹与西夏均是少数民族,故排除D。10.(2024·六盘水高一检测)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逐渐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有利于 ()A.民族交融加强 B.经济重心北移C.专制皇权发展 D.南北方同质化【解析】选A。辽、金朝及以后长城不再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政治中心北移利于民族交融加强,故选A;“经济重心北移”不合史实,北宋灭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排除B;“专制皇权发展”不合逻辑,与政治中心北移构不成逻辑关联,排除C;“南北方同质化”不合史实,排除D。11.(2024·长沙高一检测)(女真族)其地则至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济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精射猎……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女真族的习俗 ()A.深受中原生产生活影响B.反映女真与汉族一体同源C.取决于东北的自然环境D.有利于扩大女真政权规模【解析】选D。女真族的习俗既有农耕生产的特征,也有渔猎生产的特征,这使得女真族的适应能力较强,兼有两种模式的优势,这有利于女真政权规模的扩大,D正确;女真族的习俗是建立在其生产生活的基础之上,有其独立性,不能把农耕特征归结于汉族,排除A;女真和汉族并非同源,排除B;地理环境对习俗有重要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C。12.1280年,忽必烈让中国宫廷画家刘贯道绘制了一幅游猎图。如图中忽必烈外穿蒙古皮裘,内着色彩鲜艳的中国锦缎。该作品可以说明当时 ()A.统治者汉化政策的成效B.蒙古骑兵技术的优势C.士大夫绘画风格的变化D.民族交融程度的提高【解析】选A。忽必烈是少数民族君主,从他“内着色彩鲜艳的中国锦缎”的穿着来看,说明统治者进行了一定的汉化,故选A;材料是从穿着方面体现统治者的汉化政策,B、C、D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1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行政区域示意图(局部),该朝代对吐蕃地区进行管理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都护府【解析】选A。结合所学行省制的史实可知,元代管理吐蕃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故选A;中书省管理大都附近,排除B;理藩院是清代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C;都护府是汉唐时期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D。【拓展延伸】元朝的行省制度产生原因(1)从历史上看,吸取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的强干弱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教训。(2)从制度上看,金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台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而历史上,魏晋时期也曾推行过行台制度。(3)从现实原因看,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4)从目的上看,是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而采取的。14.(2024·毕节高一检测)宋朝对外贸易突飞猛进,出口的大多是陶瓷、丝绸等手工制品,而进口多半是原材料、香料、矿石等。这说明宋朝 ()A.进口商品多为奢侈品B.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传统手工业生产发达D.商税是国家主要财政来源【解析】选C。据材料“出口的大多是陶瓷、丝绸等手工制品”可知,宋朝出口大多是手工制品,说明其手工业发达,故选C;据材料“进口多半是原材料、香料、矿石等”可知,进口商品多为原料,而非奢侈品,排除A;材料仅涉及宋朝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没有涉及进出口数量,不能推断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排除B;材料主旨是宋朝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没有涉及税收,排除D。15.(2023·天津高一检测)唐宋时期,江南经济快速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重新开通大运河 B.城市日益兴盛C.农业技术的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选C。古代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主要是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C;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但城市毕竟占少数,经济仍以小农经济为主,排除B;海外贸易拓展是唐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影响不大,排除D。【补偿训练】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在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皆为北方之地)等五路设置学官,单独录取,称为“五路取士之法”。这从侧面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科举制度的没落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儒学地位的衰微【解析】选A。北宋熙宁年间,科举考试单独在北方五省考试和录取,意味着北方在科举入仕方面居于弱势,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经济重心的南移,从而导致文化重心南移,故选A;科举制在北宋年间正处于兴盛时期,并未没落,排除B;题干显示的是北方科举考试单独进行,反映的是南北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与中央集权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宋代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出现并发展,重建了儒家信仰,所以不是儒学地位的衰微,排除D。16.宋朝土地政策不抑兼并,地主拥有成片土地,但“若客户流散”,地主的田地也可能荒废。为此“客户”不但起移自便,而且逢年过节地主还会向“客户”道贺随礼。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农村劳动人口的减少B.流民增多影响农业稳定C.人身依附关系的放松D.儒家伦理的世俗化特征【解析】选C。宋代社会经济活跃,农耕技术进步,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地主不得不客气地招待“客户”也就是佃户,以此维持自家土地有佃户耕种,佃户因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C正确;宋代农村劳动人口是相对不足,而非人口数量的减少,排除A;宋代农业、工商业发展和军队募兵能够吸纳大量人口,这都能极大地缓解流民问题,排除B;材料中的道贺随礼是笼络佃户的手段,并非地主自觉遵循儒家伦理道德,且道贺随礼仅是材料的其中一部分,无法概括全部材料信息,排除D。17.(2023·大同高一检测)宋代士大夫,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宋代主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入仕,其次通过恩荫、买官等途径吸收中高级官员子弟、胥吏、富民等进入官僚行列。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B.国家加强对基层的控制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解析】选C。宋代不重视门第,科举考试成为主要选官方式,恩荫、买官等途径反而成为其次,这说明社会各阶层流动性增强,故选C;据材料“恩荫、买官等途径吸收中高级官员子弟”入仕可以说明世家大族的特权并没有完全废除,排除A;材料中涉及的科举制属于选官方面的内容,并不属于基层管理,排除B;“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与宋代殿试成为定制和宋代科举考试内容的日益规范有关,排除D。18.(2024·河南适应性测试)1240-1241年,杨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旨在“传继道学之绪”,书院内设置周子(周敦颐)祠,墙壁上镌刻着《太极图》。同一时期,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颢、朱熹等从祀孔庙。材料反映这一时期 ()A.南北正统思想存在差异B.北宋政府力图挽救统治危机C.理学的影响力得到增强D.儒学的正统地位遭到了冲击【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太极书院内设置周子(周敦颐)祠,与此同时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颢、朱熹等从祀孔庙,说明这一时期理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其影响力得到增强,C正确;材料强调南北都对理学思想加以重视,并非阐述其差异,排除A;北宋统治时间为960—1127年,此时北宋已经灭亡,排除B;以朱熹理学体系的形成为标志,宋代儒学的发展已经趋于完备,儒学复兴的目标完成,而不是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D。【深化点拨】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能论,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来指导人们的实践,对社会秩序进行规范。19.元杂剧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盛行于城乡之间的勾栏瓦舍,反映了市民百姓最真实的生活气息,广为流传。元杂剧兴盛的原因主要是 ()A.文化政策的宽松 B.文人儒生的推崇C.市民阶层的活跃 D.各族文化的交融【解析】选C。元杂剧盛行于城乡之间,反映市民文化,是市民阶层活跃的表现,C正确;元朝时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文化政策并不宽松,排除A;元杂剧的兴盛主要得益于市民阶层的活跃,而非文人儒生的推崇和各族文化的交融,排除B、D。20.(2024·重庆高一检测)洁白无瑕、轻薄透气的棉花,向人们提供了舒适柔和的棉织衣物,满足了人们御寒保暖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如需了解棉花在内地的种植情况,可以翻阅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C.《唐本草》 D.王祯《农书》【解析】选D。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而王祯的《农书》是元朝的一部农学巨著,可以了解棉花的种植情况,故选D;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排除A;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B;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排除C。【补偿训练】下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据此可知,这是 ()A.简仪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C.造纸术的改进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解析】选D。据题干“沈括”“《梦溪笔谈》”“用胶泥刻字”可知,这是活字印刷术,故选D;简仪的发明者是元代郭守敬,排除A;“雕版印刷术”不合逻辑,与题干“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相悖,排除B;造纸术的改进者是东汉蔡伦,排除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40分)21.(2024·茂名高一检测)关于朝代之间的继承与变革,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的说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材料二宋朝前期制度设计的核心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宋太宗即位诏曰:“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北宋统治者在外交中多采取守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政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建设被概括为“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表现。(8分)(2)根据材料二,简评“宋承唐制,抑又甚焉”的宋初制度建设。(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继承,结合所学知识,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第二问发展,在中央,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设立了中朝,实际上相权分为决策权和执行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同时改变了秦朝时期军功授爵的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以举孝廉的方式由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在地方,为了更好地监察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设置刺史制度,借此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在继续沿用郡县制的基础上,增设封国,实行郡国并行制;在思想上,改变了秦朝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做法,尊崇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第(2)题据材料二“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统治者在外交中多采取守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政上”结合所学概括作答。答案:(1)继承: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发展:郡国并行制,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评价:宋初吸收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更替频繁的教训,实施“防弊之政”,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的重演;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上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宣抚使为朝廷特命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政务,大体如唐代前朝的巡察、安抚使等或宋初的宣抚使,属临时差遣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后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白寿彝《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8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概括作答。第(2)题第一问创新,据材料二“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可知,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第二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对后世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县以下设乡、里两级基层组织。(2)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完全成熟和高度发达的阶段,宋代科举取士空前之多,正是与宋代社会的高度发达密切联系的。重视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是维护士族地主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