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云控互联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互联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互联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互联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互联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名称智能网联汽车云控互联技术规范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622号)2023-3-61第一起草单位(盖章)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重庆路与兰州路交口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A2栋2层参与起草单位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浙江海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安徽星丛云创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智联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长泰科技有限公司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编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一、地方标准立项2023年12月6日,收到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622号),地方标准立项,编号2023-3-61。二、成立起草组本标准立项后,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拟订了工作计划,明确了起草组成员及相关职责等。其中,起草成员有胡坚耀、汪勋绩、林学欣、邢珺、程腾、赵元哲、任林杰、肖峰、沈鸿平、程元晖、吴俏、杨天、时伟、石琴、姜俊昭、朱军、李韧、刘洋洋、储著钧、王晨晨。三、形成标准讨论稿2022年8月-2023年6月,标准起草过程:标准起草小组开始广泛查阅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文件、文献,并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厂商进行调研,编写标准的编制框架,初步形成草案。2024年1月26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大范围标准研讨会,参与单位主要有安徽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三十八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等。与会专家充分讨论了标准的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工作组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标准讨论稿。四、形成征求意见稿2024年7月19日,标准归口部门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邀请5位专家组织召开了标准预审会议,工作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一、必要性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针对国内交通行业现实短板和发展需求作出部署,将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均作为重点任务化协同发展。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推动车联网部署和应用,支持构建“车—路—交通管理”一体化协作的智能管理系统。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车路云一体化”、“车路协同”等智能网联相关内容,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塑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针对不同行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跨界融合特征认识不同、顶层设计不完善,我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依然面临跨行业标准协同不足、跨区域标准协同不足、数据孤岛互通不足等问题,影响车路云一体化的大规模示范应用,趋待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云控互联技术规范。二、意义本标准的制定能够指导融合城市的交通业务数据、社会车辆数据、自动驾驶车辆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个人数据和设施设备等数据,通过数据全集的云控平台与车辆的形成互动融合模式,推动车控云、智慧交通云、电子政务云的融合以及在智慧城市中的实际应用。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信息既可以由路侧基础设施采集和处理后上传云控基础平台,也可以由无线通信网直接上传云控基础平台;云控基础平台结合地图、交管、气象和定位等平台的相关数据,对汇聚于云控基础平台的车辆和道路交通动态信息按需进行综合处理后,以标准化分级共享的方式支撑不同时延要求下的云控应用需求,从而形成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际应用的云控平台,为车辆增强安全、节约能耗以及提升区域交通效率提供服务。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一、编制原则:1、标准制定原则本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内部中心子系统和区域子系统之间进行交互的总体架构、传输规则、数据类型、交互数据等内容进行了规定。2、通用性原则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中中心子系统和区域子系统之间的应用层数据交互。3、指导性原则本标准提出的定义为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中中心子系统和区域子系统数据交互协议的应用提供指导,通过这些内容的规范,能够为车路云一体化平台建设提供指导。3、协调性原则本标准提出的定义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统一,无交叉矛盾。4、兼容性原则本标准规定的中心子系统和区域子系统的应用层数据交互规范与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其他部分互为补充,协调配套。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行业实施,具有普遍适用性。二、编制依据:1、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要求编写。2、《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T/CSAE53-2017《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T/CSAE157-2020《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T/CSAE295-2023《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1、本标准完全按照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制。2、本标准符合《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3、从本标准申报之日至今,未发现与本标准相冲突的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本标准填补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以及云控应用标准协议的空白,是相关行业标准在安徽本地化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有益补充。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本标准共分为11章,规定了智能网联云控平台的架构组成、各子系统相应的能力需求、数据类型以及数据格式需求等。覆盖路侧协同设施与区域子系统通信,区域子系统与中心子系统通信等。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基本要求、数据分类、平台基本信息数据格式、路侧协同设施信息数据格式、道路交通运行信息、道路交通事件信息、智能网联车辆信息、智能网联车辆事件信息。1、主要技术标准、参数:中心子系统或区域子系统对路侧协同设施的配置、路侧协同设施上报数据的采集和分发,以及对路侧协同设施的运维管理等功能。包括数据交换协议、云控平台信息交互数据集、平台组网通信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高精度地图技术要求。中心云与区域云采用MQTT/HTTP协议通信,数据格式为JSON/Protobuf。上行部分,区域云将处理后的车端数据、路侧端数据、交通数据以及其他数据按约定的类型和频率推送到MQ,当中心云需要数据时,自行拉取MQ数据完成订阅。当中心云对上行数据有个性化查询需求时,使用HTTP接口。(短时间可以返回的使用同步HTTP接口,其他的使用异步接口,并约定好返回方式,如HTTP回调接口,MQ,统一文件地址等)。下行部分,区域云通过注册HTTP回调接口到中心云来完成中心云数据的订阅,如计算模型,大数据分析结果等,当上述对象有更新,中心云调用回调接口将数据发送到区域云。2、试验验证的论述:本标准相关云控互联协议及数据接口在合肥市智能网联监管平台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接入了相关示范场景的智能网联项目的车辆和网联设备数据,有力支撑了安徽省智能网联先导区建设,合肥与芜湖的工信部双智试点城市建设,具备了推广价值。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无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无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对于征求到的*条意见不予采纳,我们分别用电话与对方进行了联系、解释和沟通,并重点说明了不采纳的原因。最后与提出修改意见单位达成了不采纳共识。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组织措施:本标准作为推荐性省级地方标准,建议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运营单位、智能网联云平台提供商、智能网联数据服务提供商等相关方实施和应用。标准发布后,将为安徽省内云控或车路云协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