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二节“东北三省”,内容包括: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及旅游资源。本节课将重点学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分布与城市特点,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工业发展,同时探讨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核心素养目标1.形成地理空间观念,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理解区域间的地理差异与联系。
2.增强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问题。
3.提升地理综合思维,探究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及旅游资源,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4.培养地理审美情趣,欣赏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对气候、地形等核心知识点的掌握。
-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优势。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及其成因。
2.教学难点
-理解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冬季寒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掌握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与城市特点,难点在于分析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识别并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资源优势、政策支持等,以及如何将这些因素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对比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工业与旅游资源,难点在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等核心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直观呈现地理景观和经济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使用教学软件,如地理信息系统(GIS),让学生通过操作软件分析东北地区的数据,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结合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关于东北三省的实时信息和深度报道。教学过程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我国的东北三省。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今天我们将转向北方,聚焦于东北三省。谁能告诉我,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份呢?(等待学生回答)没错,它们是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那么,大家对东北地区有什么样的印象呢?(鼓励学生分享)
2.学习地理位置与范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98页,观察地图6.13。我们可以看到,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临朝鲜和俄罗斯,北接俄罗斯,西靠内蒙古自治区,南与河北省相邻。这里地处中高纬度,是我国的寒温带地区。
3.探究自然地理特征
(学生回答后)非常好,大家总结得很到位。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这里的地形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黑土广布,被誉为“中国的粮仓”。
4.分析人口与城市特点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0页,思考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城市特点。(引导学生结合地图6.15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后)大家发现,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大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区域交通枢纽,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5.探讨农业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1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引导学生从气候、土壤、地缘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后)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区,特别是春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的生产。这里的地缘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6.解析工业发展
(学生回答后)东北地区以重工业起家,依托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形成了以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东北地区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逐步崛起。
7.体验旅游资源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下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03页,观察图6.18,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一下你了解的东北地区旅游景点。(鼓励学生分享)
(学生回答后)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冰雪节、镜泊湖、五大连池、长白山等。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8.总结与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感兴趣的东北旅游景点,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下课!知识点梳理1.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东北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位于中国东北部,东临朝鲜,北接俄罗斯,西靠内蒙古自治区,南与河北省相邻。
-地处中高纬度,属于寒温带地区。
2.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
-地形: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部为松花江平原。
-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人口与城市特点
-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大城市。
-城市特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4.农业发展
-有利条件:地缘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等。
-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工业发展
-工业基础:依托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以重工业起家。
-主要产业:钢铁、机械、化工等。
-发展趋势:工业结构优化,新兴产业崛起,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
6.旅游资源
-冰雪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
-自然景观:镜泊湖、五大连池、长白山等。
-人文景观:伪满皇宫、沈阳故宫等。
7.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城市化进程与人口流动。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
描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答:
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这种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以下影响:
1.农作物生长季节短,限制了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2.冬季低温,有利于土壤中病虫害的杀死,减少农药使用。
3.春季干旱,对播种和幼苗生长不利,需进行灌溉。
例题2:
简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答:
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为平原、山地和丘陵交错。这对其经济发展有以下影响:
1.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2.山地和丘陵地区矿产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
3.地形起伏较大,影响了区域内的交通布局和物流成本。
例题3:
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与城市特点。
解答: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特点的城市:
1.大城市:如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2.资源型城市:依靠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
3.边境城市:如珲春、黑河等,具有对外贸易优势。
例题4:
列举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其生长条件。
解答:
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1.春小麦:适应于春季播种,夏季成熟。
2.大豆:喜温凉、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较高。
3.玉米:适应性强,需充足的光照和热量。
这些作物的生长条件包括:
1.温度:夏季温暖,冬季低温。
2.降水:夏季多雨,有利于作物生长。
3.土壤:黑土肥沃,提供充足养分。
例题5:
探讨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解答: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
1.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
2.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有利于产业发展。
3.政策支持,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
挑战:
1.工业结构单一,依赖重工业。
2.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
3.人口流失,导致劳动力短缺。板书设计1.标题:《东北三省》
2.板书内容: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
-地理位置:东北亚,东临朝鲜,北接俄罗斯
-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温带季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地形:平原、山地、丘陵,黑土广布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城市集中,尤其大城市
-城市特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
-农业: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
-生产条件:地缘优势、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工业:
-工业基础: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主要产业:重工业(钢铁、机械、化工)
-发展趋势:结构优化,新兴产业崛起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镜泊湖、长白山、五大连池
-人文景观:哈尔滨冰雪节、沈阳故宫
3.设计意图:
-目的明确:通过板书,突出东北三省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构清晰:板书内容按照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旅游资源的顺序排列,层次分明。
-简洁明了:关键词语突出,简洁精炼,便于学生记忆。
-艺术性与趣味性: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增强视觉效果;图表结合,如地图、流程图,使板书更具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讨论,同学们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口与城市特点、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和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在讲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对冬季低温和夏季短暂凉爽的概念不是很清晰。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比如与南方地区的气候进行对比,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同时,我还强调了这种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冬季低温对作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夏季短暂凉爽对作物成熟的影响等。
在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特点时,我引导同学们观察地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了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与城市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还了解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我还提到了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以及这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在探讨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时,我重点讲解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如地缘优势、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等。同时,我还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如春小麦、大豆、玉米等,并分析了这些作物的生长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还明白了农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解析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时,我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如丰富的矿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方行政学说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制图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植言物语植物景观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筑设计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兽医免疫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山东女子学院《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生外出培训汇报
- 铺面租赁合同范本
- 参展产品合同范本
- 电梯电磁兼容检验技术解决方案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东风汽车特约店培训资料-WDMS维修系统培训管理(PPT 131页)
- Q∕GDW 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
- 汽车半悬挂系统建模与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部编)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 毕业设计论文土木工程专业五层单身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
- 立式水轮发电机轴线分析及处理
- 蹲踞式起跑PPT
- 1云南省初中综合素质,完整版综合素质评定表
- HAD 101-07《核电厂厂址查勘》_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