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4-202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有氧呼吸酶 B.核酸、H2O C.血红蛋白、抗体 D.Na+、葡萄糖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的

B.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胃蛋白酶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液中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约23的体液属于内环境

B.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均可相互转化,以维持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D.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受内环境的pH4.人们在剧烈运动时,部分肌肉细胞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呼吸,此时血液中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H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不变、CO2、H2CO3 D.不变、乳酸、H2CO35.人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对体液的组成和组分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存在于细胞内的细胞内液

B.细胞内液通过细胞可以直接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

C.部分组织液形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从毛细淋巴管壁渗出进入组织液

D.由细胞外液体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只要内环境相对稳定,人体一定就处于健康状态

D.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维持机制是由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7.奶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是()A.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奶→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奶→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8.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9.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不会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

B.尿液不属于体液,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存在抗体

C.血浆中出现代谢废物就表明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

D.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主要是由于血浆蛋白含量增加10.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切断③,刺激②时,人体不能产生感觉和效应11.如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一般包含①③和④三部分

B.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

C.多数神经元有一个④和多个①

D.①接受信息,④将信息传向其他细胞12.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可以由一个神经元完成

B.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C.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D.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的完成都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13.上课时老师忽然提问某个同学,这种情况下,该同学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发挥作用。下列有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是自主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按照信息传递方向,它们分为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C.它们调控躯体运动,一般不受意识控制

D.该同学在突然听到老师提问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14.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缩手反射需要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参与

C.膝跳反射不仅受脊髓的控制,还会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D.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并给予适宜的刺激,就会有反射发生15.下列关于神经元、神经和神经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轴突是神经元长而较细的突起,外包髓鞘,称为神经纤维

C.若干根神经纤维集结成束,称为一根神经

D.有些神经里面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1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的生理功能不同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17.科研团队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实验中,比较了清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血浆)在加入酸后pH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类型和HCl的量

B.清水组不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

C.加入稀HCl后,血浆的pH变化趋势与缓冲液组相似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形成动作电位时,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B.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依赖于细胞内的ATP

C.由动作电位恢复至静息电位时需要ATP的参与

D.Na+内流导致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为内负外正19.以下有关神经元及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也会有离子进出

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C.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恢复静息,不需要消耗能量20.某研究学习小组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A. B.

C. D.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读图,比较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

(1)缩手反射是由______个神经元完成的,膝跳反射是由______个神经元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的反射需要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2)两种反射反射弧都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传出神经、______组成。

(3)假若在膝跳反射中的C、D之间剪断,再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无反应。说明反射的完成需要______的反射弧。

(4)膝跳反射属于______反射,其中枢在______。22.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①为______;②为______;③为______;④为______。

(2)神经元的树突较______(填“长”或“短”),其主要功能是______;轴突较______(填“长”或“短”),其主要功能是______。

(3)神经元的胞体大都分布在脑和脊髓,这两部分构成______;神经纤维大都分布在脑神经和脊神经,这两部分构成______。由此可见,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单位。23.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b、c代表的系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表明:细胞必须通过______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______、______、______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

答案解析1.D

【解析】解:A、有氧呼吸的酶位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核酸在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水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发挥作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Na+、葡萄糖都是内环境运输的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D。

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所用的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D

【解析】解:A、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的,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A错误;

B、胃蛋白酶属于胞内蛋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保持动态平衡,C错误;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实现和外界环境气体和物质的交换,D正确。

故选:D。

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C

【解析】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液中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约23的体液属于细胞内液,A错误;

B、组织液与血浆可相互转化,组织液可单向转化为淋巴(液),淋巴(液)可单向转化为血浆,B错误;

C、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可进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因此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C正确;

D、人体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故选:C。

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外液(约占三分之一)和细胞内液(约占三分之二)。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

2、所谓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4.B

【解析】解: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骨骼肌通过无氧呼吸作用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液pH降低,但是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NaHCO3等)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如乳酸增多就会与缓冲对中的NaHCO3发生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

故选:B。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H2CO3/NaHCO3,可起到缓冲作用,所以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

本题考查人的无氧呼吸和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C

【解析】解: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即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存在于细胞内的细胞内液,A正确;

B、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B正确;

C、淋巴液是由组织液经过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的,只在淋巴管中流动,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重新汇入血浆,C错误;

D、由细胞外液体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D正确。

故选:C。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也叫内环境,主要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

6.C

【解析】解: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

C、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健康的条件,但内环境保持稳态的人也有可能患病,如遗传病、传染病等,C错误;

D、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正确。

故选:C。

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实质、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B

【解析】解:奶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大部分物质进入血浆,少部分脂质类物质进入淋巴,由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营养物质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因此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是:奶进入循环系统进行消化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进而进入内环境,由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

故选:B。

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对于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8.B

【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说明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刺激能传到中枢处理,对刺激有感觉;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肌肉)没有应答,运动障碍。

故选: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小儿麻痹症患者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所以会有运动障碍。

本题以“小儿麻痹症”为材料背景,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B

【解析】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会影响与细胞内液之间的渗透作用,从而会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A错误;

B、尿液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没有抗体,B正确;

C、细胞可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获取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血浆中出现代谢废物是正常的,C错误;

D、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主要是由于血浆蛋白含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0.C

【解析】解: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

B、刺激传入神经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效应器④,B错误;

C、效应器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

D、切断③,刺激②时,人体能产生感觉,但效应器无效应,D错误。

故选:C。

反射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感受器。

本题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知识。11.B

【解析】解:A、图中神经元一般包括:①树突,③细胞体,④轴突,A正确;

B、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B错误;

C、大多数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多个树突,C正确;

D、树突①接受信息后,轴突④可以将信息传向其他细胞,D正确。

故选:B。

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

据图分析:①是树突,②是轴突末梢,③是细胞体,④是轴突。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2.C

【解析】解: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由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完成,所以至少有2个神经元,A错误;

B、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B错误;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C正确;

D、机体内条件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一般受脊髓控制,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

故选:C。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本题考查反射和反射弧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D

【解析】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项误;

B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它们一般调控内脏器官等的活动,一般不受意识控制,所以又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BC错误;

D、该同学在突然听到老师提问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此时该同学心跳加快、加强,兴奋性升高,D正确。

故选: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有利于通气;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4.D

【解析】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B、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需要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参,B正确;

C、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为低级中枢,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膝跳反射不仅受脊髓的控制,还会受大脑皮层的调控,C正确;

D、由于低级中枢还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错误。

故选: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指的是生物体感受外界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

本题考查反射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5.A

【解析】解:A、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错误;

B、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细的轴突和数条短而粗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B正确;

C、若干根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一层包膜,构成一根神经,C正确;

D、有些神经里面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如脊神经,D正确。

故选:A。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较细的轴突和数条短而粗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若干根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一层包膜,构成一根神经。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级中枢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A

【解析】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A正确;

B、生物节律的控制与下丘脑有关,B错误;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C错误;

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控,D错误。

故选:A。17.D

【解析】解:A、据题意知,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类型和HCl的量,A正确;

B、加入HCl后,清水组pH应该下降,故清水组不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B正确;

C、血浆和缓冲液中都含有缓冲物质,因此在加入一定量的HCl后pH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随着HCl加入量持续增大,血浆和缓冲液组pH均有所下降,变化趋势相似,C正确;

D、据图可知,缓冲液组的曲线比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错误。

故选:D。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质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C

【解析】解:A、神经细胞形成动作电位时,细胞膜主要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A错误;

B、神经纤维上钾离子外流维持静息电位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水解提供的能量,B错误;

C、恢复静息电位中钠离子外流、钾离子内流均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所以需要ATP的参与,C正确;

D、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C。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9.A

【解析】解:A、静息状态时K+通透性增大,K+外流,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也有离子进出,A正确;

B、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B错误;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错误;

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恢复静息,还有通过钠钾泵进行吸钾排钠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

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本题考查静息电位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0.C

【解析】解:A、图中虚线的峰值降低,说明处理后可能是Na+内流量减少造成的,A错误;

B、图中虚线没有波动,说明处理后可能是Na+内流受阻造成的,B错误;

C、图中虚线表示形成动作电位后无法恢复为静息电位,说明处理后可能是K+外流受阻造成的,C正确;

D、图中虚线表示膜两侧的电位差进一步变大,分析处理后可能是Cl-内流造成的,D错误。

故选:C。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理解“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3

2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完整

非条件

脊髓

【解析】解:(1)缩手反射是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组成的,共3个神经元;膝跳反射只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2个神经元组成。

(2)反射弧都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3)若将膝跳反射中的C、D之间剪断,再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无反应,说明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4)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完成。

故答案为:

(1)3

2

(2)神经中枢

效应器

(3)完整

(4)非条件

脊髓

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其中,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和反射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2.树突

胞体

髓鞘

轴突

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

将信息从细胞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