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洛阳一高2024—2025学年高二(上)摸底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这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政党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作出回答。在这里,我愿谈几点看法。

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破解了现代化等于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幻觉。

任何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物质世界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实践在思想理论层面上的外化表征形式。它以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话语阐释伟大实践进程中取得的成就、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将其外化呈现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从而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果提供理论层面的话语保障。

社会成员不会天然对某个政治思想具有认同感与信任感,共识合法性的建构必须在成员中进行话语的输出与沟通,只有“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而对政治统治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才能动员起最广泛的群众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必须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汇聚全社会的奋斗共识,引导个体认知国家的奋斗目标。如果社会个体无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形成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就很容易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产生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物质生产资料方面的支配权,控制着国际舆论传播的主导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在话语权意识、话语体系建构上并未取得可与现代化建设成就等量齐观的成果和地位。”如果国际

社会无法全面客观理性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抹黑、歪曲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片面甚至失实的论调就极易得到传播。国际舆论斗争变得越来越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并加以传播。

中央领导人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遭遇着虚假舆论和话语陷阱的挑战,他们不相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不靠掠夺与战争的和平发展道路。因此,话语体系的建构就具有了迫切必要性。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用中国实践建构中国话语,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摘编自艾四林、陈钿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都充满艰辛,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党,必须直面一系列现代化之问。

B.发展中国家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而选择的适合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是否走得通,关键是要看本国人民的中心地位是否得到坚持。

C.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外化表征,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体现了当今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D.当今中国依然面临国际舆论挑战,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舆论传播上有主导权,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还未形成强影响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化不仅关注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了人与自然关系、社会公平问题等内容。

B.把让人成为自由的人作为最终目标的人类社会现代化不仅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

C.最广泛的群众力量的动员必定需要建立在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上。

D.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中国形象的“他塑"自塑”两种途径。“东风"内涵丰富,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的想象。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B.毛泽东曾提出:“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

C.中央领导人在二零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D.中央领导人说:“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4.2022年5月19日举行的中巴建交25周年招待会上,中国驻巴哈马大使戴庆利代表中国驻巴大使馆向巴外交部部长赠送了精美的洛阳牡丹瓷。瓷盘中鲜艳的中国名花牡丹和巴哈马名花黄钟花,交相辉映。请结合材料对这一事件加以分析。(4分)

5.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张洁

在音乐学院,孙长宁看见一间门上写有“招生委员会”字样的房间,便推门进去。

“喂,孩子,请你出去,这是考场!"

孙长宁舔着由于几天来的疲劳、没有睡眠、不正常的饮食而变得干裂的嘴唇,十分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也是来参加考试的!”

“你来晚了,复试都要结束了!"

桌子后面的监考老师骚动起来,主考傅涛教授向擅自闯进考场的孙长宁严厉地瞪视着。

人们的淡漠使孙长宁那敏感的自尊心感到了极大的难堪,他真想退出这个使他的脊背冒汗的房间。

为什么还要赖在这里呢?走就是了,很简单,只要转过身去,扬起脑袋,拉开房门。他想起梁老师在弥留的时刻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不,不能走!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

他那低垂着的、羞涩的眼睛抬起来了——那是一双像秋日的晴空一样明澄的眼睛——坚决而迅速地说起来:“老师们!还是请你们听一听吧,哪怕是只听一个曲子!”

傅涛教授不由得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固执而古怪的孩子。孩子手里那个装长笛的盒子不知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盖左上角的护皮脱落了……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盒子似的。

“老师,让他演奏一下吧!"七位考生一齐为他力争。

就是这七个人,已经是难分高低上下,让教师们一个也含不得丢下啊!一股热乎乎的激流,冲击着每一个教师的心!教师们不由得同意了这个顽强的孩子。

孙长宁脱下了那件几个昼夜也未曾离身的大皮袄,摘下了大皮帽子。一缕柔软的、卷曲的额发立刻垂落到平平地展开着的眉毛上,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

不一会儿,孙长宁自己就被乐曲中表现出来的东西感动了。他不再记得这是考场,仿佛他重又对着那无涯无际的森林在吹;对着山脚下那像童话中的小木屋在吹,小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从凝结着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那儿,是他亲爱的故乡……

当明亮、质朴、优美的像散文诗似的旋律流泻出来的时候,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不知为什么,他对这少年人渐渐地产生了一种歉疚。他是从哪里受到了这样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呢?他的表现手法严谨而细腻。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教授的联想。他又想起了那个好像在哪见过似的装长笛的盒子。

孙长宁轻轻地收住了音响。

傅涛教授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一个主考教师的责任,仿佛在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会似的,神情恍惚地说:“再演奏一个吧!”

孙长宁更自如地一个乐曲又一个乐曲地演奏下去。此时此刻,除了那片在春风里快乐地摇曳着嫩绿枝条的、朴实无华的白桦林以外,他什么也看不见了。

没有一个人愿意扰乱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觉——干净的、纯洁的、向上的感觉。

那七个考生突然热烈地喊起来:“老师,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名!"

孙长宁觉得好像一下子被人从深谷推上了山巅。

“告诉我,这是谁写的?我怎么从来没有听到过?”

“我的老师!"

“他现在在哪儿?”

“他……他在森林里!"

“在森林里?!”那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呼唤一下子变成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难道真的是他?难道这个少年是他的学生?

孙长宁慢慢地把长笛放在教授面前的桌子上,又从背包里掏出厚厚的一叠乐谱,含泪说道:“这是老师留下的!"

在乐谱的封面上,教授看到了工整而熟悉的笔迹,端正地写着:“梁启明!”

啊!果然是他!教授想到那位最知己的朋友,同时代人里最有才华的一个。他抚摸着长笛和乐谱。这就是那个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的人留在世上的全部东西了。是全部吗?啊,远远不是,他抬起一双泪眼,宽慰地看着站在面前的这个少年,拉过他的手,把少年人那热泪纵横的脸贴近自己的心田。不,生命并没有在那片白桦林中结束,往事也没有成为陈迹,这就是他的生命的继续。

夜晚,当孙长宁躺进教授那松软的、散发着肥皂的清新气味的被窝里的时候,从浅绿色的窗帘的缝隙里,他又看见……

陈年的腐叶在他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波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在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唤。远处,时不时地响着伐木工人放倒树木的呼声:“顺山倒——"横山倒——”。这声音像河水里的波浪似的荡漾开去。突然,一种奇怪的声音传入耳际——它既不像鸟儿的啼鸣缭绕,也不像敲打着绿叶的一阵急雨;它既不像远处隐隐约约的伐木工人那拖长了的呼声,也不像风儿掀起的林涛,可是它又像这许许多多的、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声响。朦胧而含混,像一个新鲜、愉快而美丽的梦。它是童话里的那支魔笛吗?在一片已经伐倒了不少树木的林间空地上,和爸爸住在一个帐篷里的从北京来的梁老师在吹着一根长长的、闪闪发亮的东西。

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孙长宁“干裂的嘴唇”和“皮袄"皮帽”的穿着,可知他自寒冷的地方长途跋涉而来,也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

B.孙长宁擅闯考场遭到了老师质问、漠视,在获得了其他考生的同情和老师们的许可后,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

C.孙长宁的演奏逐渐唤起了傅涛教授对梁启明的记忆,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着音乐渐渐清晰,最终乐谱印证了他的判断。

D.结尾处孙长宁在梦境中听到自然之声、伐木工人的呼声和梁老师的笛声,这些“声音"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这里用“叉"钉”两个动词,表现出此刻的孙长宁因想到梁老师的嘱托,信念更加坚定。

B.文中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如孙长宁由遇挫时的难堪,到演奏时的忘我,再到演奏成功后的喜悦和兴奋,呈现出他心理的变化。

C.本文两次写到“白桦林”,既照应了题目,又为故事的发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自然环境,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

D.本文结尾含蓄隽永,可以预见孙长宁将会在音乐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并且他也将更好地完成梁老师弥留之际的心愿。

8.这篇小说在叙事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作家刘恒在多年之后仍然记得当年被这篇小说深深打动的情形:“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有一种人格的力量,给我以强烈的震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__,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

(节选自姚鼎《论李斯》)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设所遭值A非始皇二世B斯之术C将不出D于此E非为F仁也G亦以趋H时而已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竟然,与《庖丁解牛》中“乃中《经首》之会"的“乃”用法意义相同。

B.“业”,使动用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的“乐"活用类型不同。

C.“坐”,连坐,与《鸿门宴》中“因击沛公于坐"的“坐”用法意义不同。

D.“逆”,猜测,与《出师表》中“凡事如此,难以逆料”的“逆"用法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对比分析了“用客治国”和“逐客资敌"两种策略,从正反两方驳斥了驱逐客卿之策,比喻形象贴切,气势充沛雄厚。

B.姚回顾了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凭借地势、逐步富强、兼并诸侯的过程,这些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也有相对应的叙述。

C.商鞅在秦中期就让孝公焚毁《诗》《书》,到了李斯进一步推进严法酷刑,是因为秦始皇本来赞同法术之学而非习惯延续。

D.李斯严惩儒生,毁灭夏商周的成法而崇尚督察责罚,并非推行荀子学说,而是迎合秦始皇和秦二世,只是为了趋附时事罢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

14.根据两则材料,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分)

材料一材料二

李斯的观点苏轼的观点姚鼐的观点①

驱逐宾客是成就其他诸侯霸业的错误做法。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导致秦王朝覆灭。姚鼎的理由一姚鼎的理由二姚鼎的理由三

②③法家学说让秦国灭亡,而不是李斯让秦国灭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念奴娇·过小孤山

宋·秦观①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②,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注】①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②崒嵂:zúlǜ,高峻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运用拟人修辞,将小孤山置于汹涌的江流中,衬托出其高峻挺拔之姿。

B.“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表明小孤山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以此表现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C.“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句既是写小孤山的超然独立,也是暗示词人的处境。

D.“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用典,小孤山昂然屹立,连过往的行人也为之驻足,并为之喝彩。

16.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师从苏轼,试分析此词所受到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影响。(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___"描绘洞庭湖吐纳日月的恢弘气象,而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则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湖面的广阔、湖水的清澈透明。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但人性惰怠,尤其“___”,导致怨诽甚多。

(3)风尘劳顿,茫茫水域,一叶孤舟似乎更能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唐宋诗人往往将自己的家园之思、离别之情、孤寂之感倾注于“孤舟"意象之中,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①每一座城市都有其专属的个性,②保持住城市特色是打造城市名片和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立足点。③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发展报告》显示,④国内游客逐渐慢慢地从“看山看水"转向“人间烟火”。⑤这种深入市井的反向旅行方式,⑥意在寻找和体验原汁原味的城市特色为目的,⑦加深了旅行者对目的地文化内涵的理解。

近年来,许多博主拍摄创意视频进行“种草"引流,使冷门旅行目的地的能见度不断提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一件文物“沉思罗汉像”霸屏网络,不少网友将文物的严肃形象与网络语言的“无厘头"巧妙融合,制作创意短视频,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反

差。这样不仅能够A,还使博物馆以一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出圈”。此外,B。新疆伊犁、四川甘孜的文旅局长上阵表演雪地骑马、创意变装,吸引大批游客涌入;江西省三清山文旅局长身穿汉服,撑着油纸伞在雨中带网友们一览锦绣中国。在流量时代,旅游目的地需要靠创意引爆网友的注意力,利用短视频这一“种草机”,实现网友从线上“种草”到线下“拔草"的转变。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小题。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之外,更笼上一层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凄凉凄清凄迷凄迷凄楚

B.凄清凄凉凄迷凄迷凄楚

C.凄凉凄清凄楚凄楚凄迷

D.凄清凄凉凄楚凄楚凄迷

21.下列选项中的冒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清人郭嵩焘说:“鸿门之宴写得子房如龙,樊哙如虎,是史公极得意文字。”

B.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女士们,先生们: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

2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分别指出他们停顿的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2)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村上春树说:“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而西汉刘向说:“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大意是,要想不陷入困境,就须提前谋划;要想不至于绝境,就须事先预防。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答案】1.C2.B3.C4.①现代化发展应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②支持各国选择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③向他国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自塑"中国友好的国际形象。④选择国际社会熟悉的“牡丹花”“瓷器"等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易于传播中国声音。5.①使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和成果。②凝聚国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奋斗共识。③促使国人形成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认可与自信。④为中国在国际上展现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提供话语支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外化表征”错。原文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实践在思想理论层面上的外化表征形式”,外化表征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把让人成为自由的人作为最终目标"错。原文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成为自由的人。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说的是要同舟共济。B.说的是独立自主和借助外部力量之间的关系。C.体现了“人民性"特点。D.表明国际制度和规则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巴建交体现了现代化发展应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中巴建交25周年,体现了支持各国选择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精美的洛阳牡丹瓷代表着中国特色,向他国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自塑"中国友好的国际形象。

“中国驻巴哈马大使戴庆利代表中国驻巴大使馆向巴外交部部长赠送了精美的洛阳牡丹瓷。瓷盘中鲜艳的中国名花牡丹和巴哈马名花黄钟花,交相辉映”选择国际社会熟悉的“牡丹花"瓷器”等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易于传播中国声音。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它以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话语阐释伟大实践进程中取得的成就、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将其外化呈现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从而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果提供理论层

面的话语保障”,使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和成果。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必须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汇聚全社会的奋斗共识,引导个体认知国家的奋斗目标”,凝聚国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奋斗共识。

“如果社会个体无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形成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就很容易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产生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促使国人形成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认可与自信。

“话语体系的建构就具有了迫切必要性。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用中国实践建构中国话语,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中国在国际上展现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提供话语支撑。

【答案】6.C7.C8.①设置了明暗双线结构。本文是以孙长宁的赶考为主线,以梁启明对孙长宁的音乐和人生的启蒙为暗线来叙述故事的。②设置了伏笔、照应。如围绕孙长宁、梁启明和傅涛的人物关系设有多处伏笔,长笛盒盖的出现为下文揭开梁启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两处“嘱托"前后照应。③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但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强烈渗入,使笔下人物获得了礼赞式的描绘。④综合运用多种叙事顺序。在顺叙的同时,文中插叙了对故乡森林景色的描写,文末通过梦境补叙了孙长宁与梁老师初见时的情景。9.①小说人物身上无一不闪现着人格的魅力:孙长宁的坚定和执着、梁启明的信念和追求、傅涛教授的友善和热爱、七个考生的诚挚和无私。②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会触动读者对干净、纯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错。他的穿着和“干裂的嘴唇"源于生活环境和长途跋涉,和性格没有关系,选项过度解读。B.“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错。原文为“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一开始还是有局促之感,并没有“轻松自如”。D.“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错。文章只是呈现梦境里出现的声音,是虚写,不能体现“由近及远”;梦境里的场景,都是孙长宁生命中印象深刻的事物,对他有较大影响,梦的内容表明他对那片森林及相关人物热爱,不能表明他期盼再次回到森林。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错,白桦林即森林,白桦林养育了孙长宁,梁启明在白桦林里把自己的音乐才华转移给了孙长宁。白桦林对孙长宁意义重大,但不能预示孙长宁的人生前景。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叙事特点的能力。

从结构看,小说主要内容写了孙长宁考试的前后过程,以孙长宁的赶考为主线,其间侧面交代了梁老师教授孙长宁音乐并鼓励他

来北京,梁启明对孙长宁的音乐和人生的启蒙为暗线。小说设置了明暗双线结构来叙述故事。

从情节设置看,小说设置了伏笔、照应。“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教授的联想。他又想起了那个好像在哪见过似的装长笛的盒子"那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呼唤一下子变成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难道真的是他?难道这个少年是他的学生”,围绕孙长宁、梁启明和傅涛的人物关系设有多处伏笔,“那个装长笛的盒子不知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盖左上角的护皮脱落了……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盒子似的”,长笛盒盖的出现为下文揭开梁启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他想起梁老师在弥留的时刻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不,不能走!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两处“嘱托”前后照应。

从叙述语言看,“孙长宁觉得……”,“傅涛教授却早已……”,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就是这七个人,已经是难分高低上下,让教师们一个也含不得丢下啊!一股热乎乎的激流,冲击着每一个教师的心!教师们不由得同意了这个顽强的孩子"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没有一个人愿意扰乱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觉——干净的、纯洁的、向上的感觉”,文中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强烈渗入,使笔下人物获得了礼赞式的描绘。

从叙述顺序看,综合运用多种叙事顺序。小说以孙长宁赶考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内容;在顺叙的同时,“无涯无际的森林……山脚下那像童话中的小木屋……小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从凝结着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文中插叙了对故乡森林景色的描写,是插叙;文末“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通过梦境补叙了孙长宁与梁老师初见时的情景,是补叙。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丰富意蕴的能力。小说中每一个人物身上都闪现着人格的魅力:

“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孙长宁考试迟到了,但为了实现梁老师的遗愿,他克服困难,争取到了机会,孙长宁坚定而执着;

“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梁老师在森林

里写曲子,“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孙长宁,并鼓励孙长宁去北京,梁启明“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有信念有追求;

“傅涛教授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一个主考教师的责任,仿佛在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会似的,神情恍惚”,傅涛教授同意迟到的孙长宁考试,对美好的音乐满怀热爱,最后把他带回家,傅涛教授友善,对音乐充满热爱;

七个考生一致力争让孙长宁演奏并一致认为他才应该是第一名,诚挚而无私。

这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的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坚守信仰,克服一切困难去奔赴目标,他们真诚待人,心灵纯粹,他们的言行会触动读者对干净、纯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答案】10.BEG11.A12.C13.(1)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2)商鞅禁止游说求官,而李斯则劝阻秦王驱逐客卿,他们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不同的治国方略。14.①李斯并没有制定秦国使天下动乱的法度,也不曾用荀子的学说为秦国办事。②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一直都是法家治国,并不是荀子儒家仁术。③李斯只是归附时势所趋,并不是实行荀子之学。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假若他遇到的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李斯的做法将不会从商鞅之法出来,但他不是要实行仁政,也是因为趋奉现实的主子罢了。

“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非始皇二世”作“遭值"的宾语,句意完整,其后B处断开;

“非为仁也”,判断句,“非"是否定判断词,“也”是句末语气词,语意完整,故其前后EG处断开。

故BEG三处需要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用法意义不同。竟然,却。/且,又。句意:现在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竟然合乎《经首》乐章的节奏。

B.正确。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意动用法,以……为乐,喜爱。句意:拒绝宾客去使诸侯成就功业。/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C.正确。连坐。/通“座”,座位。句意:设立藏奸不告之罪和连坐之罪。/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

D.正确。句意:李斯窥探、迎合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凡事都是这样,很难事先料到。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是因为秦始皇本来赞同法术之学而非习惯延续”错误。是因为秦统治者“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秦喜欢刻薄寡恩,因而偏于严峻的法治已经很久了,后代的君主习惯这种法治并认为很好。所以秦始皇就是沿袭和喜欢刻薄寡恩。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1)“让”,拒绝;“择”,舍弃;“就”,成就。

(2)“游宦”,游说求官;“术”,方略;“其始之不同术也”,判断句式。

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此处是姚鼐的总论点,结合“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可知,李斯并没有制定秦国使天下动乱的法度,也不曾用荀子的学说为秦国办事。

②结合“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用其法”“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可知,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一直都是法家治国,并不是荀子儒家仁术。

③结合“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亦以趋时而已"可知,李斯只是归附时势所趋,并不是实行荀子之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臣听说地域辽阔粮食就多,国家广大人口就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形成了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流,所以成就了它的深广;帝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因此,地域不论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乡,一年四季充实美好,鬼神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现在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去使诸侯成就功业,让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向西而来,裹足不前进入秦国,这就是所谓“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

材料二:

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对的。秦朝使天下动乱的法度,无须等待李斯制定,李斯也不曾用他的学说为秦国办事。

当秦国中叶,秦孝公即位,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商鞅教秦孝公焚烧《诗经《尚书》等典籍,明确国家的法令,设立藏奸不告之罪和连坐之罪,并且禁止游说谋官的人(进入)。(商鞅)凭借着秦国地形的便利,采用他(商鞅)的治国方法,使秦国富强了几代,兼并诸侯国,一直到秦始皇。秦始皇的时候,秦国全用商鞅的现成法令罢了。虽然李斯加以助长,说它方便有利,越发造成了秦朝的暴乱,但即使李斯不说它方便,秦始皇本来也会自己采用而不厌弃。为什么呢?秦始皇喜欢刻薄寡恩,因而偏于严峻的法治已经很久了,后代的君主习惯这种法治并认为很好。

李斯窥探、迎合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觉得不这样不足以投合残暴放纵的君主而扩大自己获得的恩宠。因此他完全舍弃了自己老师荀子的学说,而实施了商鞅的学说;扫除夏、商、周三代先王的仁政,而一切都取自恣意妄为来实施统治,焚烧《诗经》《尚书》,严惩犯禁的儒生,毁灭三代的成法而崇尚督察责罚,李斯并不是推行他的学说,只是趋附时势罢了。假若他遇到的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李斯的做法将不会从商鞅之法出来,但他不是要实行仁政,也是因为趋奉现实的主子罢了。

况且人做善事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没听说过做坏事也一定要从别人那里学来。荀子称颂先王时极力赞扬儒学治世的功效,虽然其中有得有失,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治世的关键。而苏轼认为李斯为害天下而把罪过推到荀子身上,不是差得太远了吗?推行自己的学说而为害秦国的是商鞅;舍弃自己的学说而为害秦国的是李斯。商鞅禁止游说求官,而李斯则劝阻秦王驱逐客卿,他们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不同的治国方略,然而最终李斯的做法与商鞅相同,难道是他们原有的志向吗?世人议论法家学说足以使国家灭亡,确实如此啊!

【答案】15.A16.(1)写景方面,都是从大处着笔,写景大气磅礴,境界宏阔,都有豪放词风。(2)炼句方面,秦词“激浪飞珠溅雪”,苏词“卷起千堆雪”都运用了比喻,以浪花比作雪,形象生动。(3)情感表达,两词都借阔大之景抒发旷达之情,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本词四五句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只是表现作者的所见所想。“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运用了拟人修辞。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景物形象及写作手法的鉴赏能力。写景都是从大处着笔,写得大气磅礴,境界宏阔。

本词壮思逸飞,境界开阔,是秦观词中少有的豪放之作。上阕第一句,先写长江的水势,“滚滚”“激浪"来形容水流湍急,第二句奇峰突现,一座高峻的山峰,挡住了汹涌的江水。第三句,将此山傲立此处的原因,想象为天公设立,使此山有了中流砥柱的神韵,既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又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可谓神来之笔。

而《赤壁怀古》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

巧用修辞。本词“激浪飞珠溅雪”运用比喻手法,把飞溅的浪花比喻为白雪,《赤壁怀古》“卷起千堆雪"也运用比喻,把浪花比喻为白雪,形象生动。

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两词都借阔大之景抒发旷达之情。本词上阕写长江的磅礴气势,写小孤山的奇峰突起,下阕以两岸群山为衬托,以汹涌江水的退缩烘托小孤山在中流屹立。阔大之景体现旷达之情。苏词上阕咏赤壁,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表现了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英雄豪迈本色。

17.【答案】乾坤日夜浮玉鉴琼田三万顷名实已明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乾"鉴”“恤"壑”“嫠"棹”“蓑"笠”。

【答案】18.A.引导年轻人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B.各地文旅局长也加入进来19.②在“城市竞争力"前加“提高”。“打造"与“城市竞争力”搭配不当。④删去“慢慢地"。“逐渐”与“慢慢地"意思相符,语义重复。⑥删去“为目的”或将“意在"改为“以”。“意在"与“以……为目的”句式杂糅。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通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一件文物‘沉思罗汉像’霸屏网络"的例子,说明创意短视频向年轻人宣传历史文化的作用,所以此处可填“引导年轻人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

B处,此处所填写的句子是对后文“新疆伊犁、四川甘孜的文旅局长上阵表演雪地骑马、创意变装,吸引大批游客涌入;江西省三清山文旅局长身穿汉服,撑着油纸伞在雨中带网友们一览锦绣中国"的概括,所以此处可填“各地文旅局长也加入进来”。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搭配不当。“打造"只能和“城市名片”搭配,与“城市竞争力"搭配不当,所以在“城市竞争力”前加“提高"。

④成分赘余。“逐渐”与“慢慢地"意思相符,语义重复。所以删去“慢慢地”。

⑥结构混乱。“意在"与“以……为目的”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所以删去“为目的"或将“意在”改为“以"。

【答案】20.C21.B22.(1)多用停顿。将动词“听、看、嗅闻、舔”与其对象“冷雨"独立分隔开来,更富有节奏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更能表达作者渴望对冷雨进行深入的品味。(2)长句不停顿。这种不用停顿标点的方法让句子显得更加密集,更能凸显出清明雨的绵长、范围大、覆盖面广。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文中凄凉重在表达一种凉意,凄清侧重表达整体环境特点,凄楚则是悲凉苦楚,语意上更加沉重,这三个词语有层进意味,故前三空应该按这个顺序填空;根据“则在……之外”可知,第四空和第三空应该用同一个词;凄迷更包含了迷惘迷离之意,故用“笼"一层”来修饰。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冒号表示总说和提示下文。A.表示引用。B.表示总说和提示下文。C.表示总结上文。D.用于书信或演讲称谓之后。故选B。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1)“听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