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期中期末真题重组一、单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下·辽宁本溪·七年级统考期中)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2.(2023下·江苏南通·七年级统考期末)据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的事务达411件,平均每天要处理的公文达207份。造成朱元璋政务繁重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腐败 B.农民起义爆发 C.锦衣卫的设立 D.宰相制度废除3.(2023下·山西运城·七年级校考期末)《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隋朝的考试科目 D.变革唐宋的考试方法4.(2023下·山西运城·七年级校考期末)明穆宗、神宗时实行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的“倭患”已烟消云散。材料反映的海上贸易繁荣景象是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5.(2023下·黑龙江大庆·七年级校考期中)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6.(2023下·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海外华人》记载了郑和对明仁宗的进谏:“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判断,郑和(
)A.率领船队扩大了对外贸易 B.洞察东南沿海边疆的危机C.践行天朝上国理念下西洋 D.具有海权思想和忧患意识7.(2023下·山西运城·七年级校考期末)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于2015年12月16日宣布,中国探测暗物质的科学卫星有了新的名字——“悟空”。科学家欲借“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请回答“悟空”是哪一部著作中的主角(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8.(2023下·河北邢台·七年级统考期末)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随着明长城的修筑,在长城沿线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这表明,明长城(
)A.抵御了蒙古贵族南扰 B.促进了各民族交往C.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D.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9.(2023下·河南许昌·七年级统考期末)李时珍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编写出《本草纲目》;宋应星走出书斋,游历考察,了解基层群众生产领域的工艺流程,编写了《天工开物》。由此可知这两人活动都(
)A.推动手工业发展 B.注重实践探索 C.促进了医学进步 D.带动科技创新10.(2023下·四川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徐光启——医药学家——编写《本草纲目》B.杜甫——“诗仙”——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人类作战方式的巨大变化D.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1.(2023下·河南新乡·七年级统考期末)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将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布局。这体现了北京城的建造理念是(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和谐之美 D.科学合理12.(2023下·山西运城·七年级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由上述材料得出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是(
)A.明朝末年政治腐败 B.明朝社会动荡 C.明朝赋税繁重 D.明朝劳役繁重13.(2022下·云南昆明·七年级统考期末)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的建立者是(
)A.李自成 B.努尔哈赤 C.皇太极 D.顺治帝14.(2023下·山西长治·七年级校考期末)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土地7万顷;明熹宗时,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大宦官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为此,李自成起义时提出的口号是(
)A.“不许妄杀” B.“均田免赋” C.“广积粮,缓称王” D.“洗涤朝廷”15.(2023下·安徽安庆·七年级校考期末)“焚罢青衣举义旗,复明大计应天时。荷夷驱逐收疆土,鲲岛回归固国基。两岸人民歌壮志,古今中外树丰碑。金瓯一统殷期盼,民族英雄万世垂。”这首诗歌颂的“民族英雄”是(
)A.郑和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16.(2023下·福建厦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材料体现清朝治理边疆的特点是(
)A.恩威并施 B.裁撤冗员 C.因俗而治 D.实行“汉法”17.(2023下·青海玉树·七年级校考期末)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清朝时期,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是(
)A.准噶尔部 B.土尔扈特部 C.大、小和卓 D.和硕特部18.(2023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呈现了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藏地区管辖机构的演变。其中①、②处分别填写的是(
)A.设置西域都护、设置驻藏大臣 B.设立宣政院、设置伊犁将军C.设置安西都护府、设置伊犁将军 D.设立宣政院、设置驻藏大臣19.(2023下·山西运城·七年级校考期末)通过观察下面表格所出示内容,我们可以了解清朝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年代耕地面积(顷)顺治十八年5493576康熙二十四年6078430雍正二年6837914乾隆三十一年7414495A.引进新的农作物 B.新式农具的使用 C.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D.商品经济的推动20.(2023下·山东滨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现象,具体表现有(
)A.开始出现通晓不绝的夜市B.大都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C.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实现D.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21.(2023下·山西长治·七年级长治市第六中学校校考期末)清代徐扬所绘的《盛世滋生图》,全卷长达1225厘米,它描绘了18世纪古城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它们都体现了(
)A.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农村集市贸易兴起C.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D.政府加强商业管控22.(2023下·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1.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2.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达2500家3.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清朝23.(2023下·青海玉树·七年级校考期末)清朝统治者将认为不利于其统治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仅在乾隆时期,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这一现象的本质在于清朝统治者实行(
)A.文化专制政策 B.重本抑末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对外贸易政策24.(2023下·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图画面所示内容说明清朝(
)
广州十三行A.严重摧残中国文化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抵御西方列强侵略25.(2023下·福建厦门·七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以我国经典名著为主题的第五组邮票面世,邮票图案名称如下。此组邮票主题来源是(
)黛玉焚稿金玉联姻探春远嫁宝玉却尘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5分)(2023下·安徽安庆·七年级校考期末)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材料二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期,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材料三
某事件路线图材料四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对外开放的史实。(4分)(2)根据材料二,与中国过去相比,宋代的海外贸易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商船最远到达的地区。(3分)(3)材料三反映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政策带来的影响。(3分)(5)综合上述材料,以史为鉴,谈谈你对中外交往的认识。(2分)27.(10分)(2023下·云南保山·七年级统考期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图1元朝形势图(1330年)(1)根据材料一(图1),说一说元朝是什么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元朝建立后为加强管理辽阔疆域,在地方上设立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2分)材料二清朝疆域简图图2(2)写出材料二(图2)示意图①处清王朝加强对地方管辖的行政机构的名称。(2分)(3)通过材料二的学习,同学们认为清王朝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第二种,中央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管理;第三种,与民族分裂势力坚决斗争,维护统一。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任选一种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28.(11分)(2023下·云南保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国家人才选拔,关系社会公平,关系广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回顾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摘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2分)材料二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改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2)材料二中的科举制度是哪个皇帝创立的?“一切以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说明了科举制度具有什么样的作用。(3分)材料三宋太祖还通过扩大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满足用文官取代武将当地方官的需要。在他统治的二十多年内,科举考试登第的有近万人。——摘自吴泰《中国历史大讲堂宋朝史话》(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北宋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3分)材料四明朝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摘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3分)29.(14分)(2023下·山东济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