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保优提中训练(八)及解析_第1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保优提中训练(八)及解析_第2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保优提中训练(八)及解析_第3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保优提中训练(八)及解析_第4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保优提中训练(八)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保优提中训练(八)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居民消费支出的角度看,在今年前三季度,财政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逐步增加,这导致政府消费支出同比增速逐季上升的态势。B.如今的邛海碧波荡漾,坐拥春早、夏凉、秋爽、冬暖的气候,享受着清新空气,也正因此,这里每年吸引着千万计的海外游客,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C.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要达到30Mbps左右,要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Mbps左右。D.“应激性”是生物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这种特性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这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应激性”把生物行为要达到的目标并没有表述出来。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和“态势”搭配的动词“呈现”,应在“增速”后加“呈现”。C项,不合逻辑,应删掉两个“左右”。D项,语序不当,“并没有”应放在“把”字的前面。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②中国曲协主席姜昆说:“以前我内心很困惑很不解的,昨天听完了总书记五点讲话之后豁然开朗。”③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④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名列全国第二,当记者问到原因时,负责人说:“主要是对游客的意见洗耳恭听,从而强化了对景区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⑤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⑥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A.①②④ B.③⑤⑥C.②④⑤ D.①③⑥解析:①坚忍不拔: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符合语境。②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符合语境。③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属褒贬误用,不合语境。④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倾听,态度谦卑。符合语境。⑤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不合语境。⑥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使用对象不当,不合语境。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B.非常感谢贵校师生给我的热情款待。C.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D.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解析:本题考查用词得体。A项,“寒舍”谦称,指自己的家,恰当。B项,“贵校”尊称对方,恰当。D项,“双亲大人”敬辞,称父母,恰当。C项,“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不能称自己。答案: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__①__,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__②__,需要你长时间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什么呢?__③__,抓住这个机会,这样你就更容易成功。答:①②③解析:语段主要表述的是有关梦想的内容。第一个空格,前文写“梦想”是简单的事情,后文写“付诸实践”,由此可以看出,空格的内容应该与有了“梦想”相关;第二个空格,前文有“当然”,表明后文要转折,横线后写“需要”做的,那么空格的内容应该与有目标还远远不够相关;第三个空格,前文写“还需要什么呢”,后文写“抓住这个机会”,由此判定空格的内容与“抓住机会”相关。答案:①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②有了这样的目标还是不够的③还需要把握发展的机会5.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明有赖于规则的涵养,汽车文明也不例外。交通事故的发生,重新定义了交通格局与交通规则。但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交通规则,而是遵守规则的意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拥堵状况,一定都与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有直接关联。一些漠视规则的陋习,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拥堵,也提升了路怒症的爆发几率。①不一定是交通事故的发生,而是汽车的普及。②。③。解析:解答此题时,在通读语段的前提下,仔细注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拥堵状况”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道路维修等。语段直接归因为“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显然这种推断不合理。“一些漠视规则的陋习”应该视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拥堵”形成的一个因素,但推断不出是直接因素。答案:②并不一定都与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有直接关联③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拥堵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②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③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③理会:通达事理。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厅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但是满堂的嘉宾却令诗人倍觉神清气爽。C.七、八两句写出诗人将未睹“斯民”之康与自惭“居处”之崇两相对比,表达了真切的反省之意。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E.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了闲适的情趣。2.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答:【参考答案】1.BE[B项“风驰雨骤令人厌烦”错。E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错,诗歌没有详写聚会场景。]2.(1)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2)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韦应物】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在中唐最大。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摘编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注重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解析]“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是“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前提,而不是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C.本文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仪之邦”的愿景,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解析]本文没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礼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