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考场真题】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留在心底的声音暖黄的灯光下,一副老花镜,几缕垂散的白发,针线穿梭的声音,如此安宁、美好……奶奶,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自幼,女红便是极好的,她的嫁衣就是一件艺术品的存在,彩云交织,极妙地融入了苏绣。后来却由于种种原因,必须靠这门手艺养活一家。于是,奶奶便开始自己做鞋。儿时,奶奶总是为我做式样不一的小鞋,有虎虎可爱的虎头鞋,精致的布鞋,还有暖和的棉鞋。那时,这些鞋总是不可缺少的。每天嚷嚷着要穿奶奶做的鞋,不然便一怒脱下脚上的运动鞋,赤着脚,以表决心。奶奶做的鞋上总会绑上一个铜铃铛,系在脚踝处,走起来便会与我的笑声融合相交。每次奶奶带我外出,我总是把脚踝踢得高高的,炫耀我认为最好看的鞋,楼下的阿婆见了总是笑说:“囡囡的新鞋呀,真是好看哩!”此时,我便笑得更开心了,奶奶则在一旁佯装指责我:“傻丫头,看着路哦,别把鞋子踢坏了!”我稍稍收敛,继续和奶奶牵着手,笑声在空气中氤氲开来,心底也有一种声音:“要是能穿着奶奶的布鞋,一路相伴,该多好哇!”很快,时光带走了纯真,我已上了小学。城市里各式各样好看的鞋早就蒙住了我的双眼,奶奶的手工鞋再也不是我的最爱了,我开始冷落它们,将它们弃之一旁。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冲湿了我放在门外晾晒的鞋,我才不得已拿出封存已久的布鞋。到了学校,同学们都三五个一群,指着我的鞋,放声大笑:“哈哈,竟还会有人穿这么土的鞋,乡巴佬啊!”我想努力无视他们的嘲讽,可虚荣心作祟,我脸涨得通红,不停地跺着脚,恨不得把这鞋跺进地里。心里不停地发出同一个声音:“我恨这布鞋,我再也不要穿奶奶做的布鞋了!”回了家,我便毫不犹豫地把鞋一脱,随处一扔,向奶奶发泄我所有情绪。奶奶只是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一声不吭,默默拾起地上的鞋,摩挲着它们,叹着气。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奶奶都未再做过布鞋,直至父亲想要一双棉鞋,奶奶才重新拿起针线。那晚回家吃饭,由于种种原因,很晚才到家。桌上的饭菜都已经微凉,却一口没动——奶奶在等我们一起吃饭。我蹑手蹑脚打开房门,不禁愣住了:奶奶正在做鞋,针线筐里放着各种针线,奶奶挑了一根又长又粗的针,努力着想穿过鞋底,鞋底很厚,穿进去很不容易。第一次未穿进,奶奶又把针拔出来在头上擦了擦,终于穿进去了,可接着的一次却出现了意外,奶奶大概是分了神,那针头毫不犹豫地扎进了她的手指,豆大的血珠凝聚了起来。她只是叹了一口气,吮了一下,继续绣着。我的心无比震撼,原来做鞋的过程这么坎坷,泪,滴落。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掠过一个声音:“奶奶,我错了,我错把你的劳动无视,错怪了这门艺术,我真想穿上你做的鞋,和你一直走下去!”我将这个声音留心底,拥抱奶奶,感受世间最美好的艺术,并默念:“我一定要将这声音留在心底!”【趋势分析】纵观河南近三年中考作文题,可以清晰地看出,“材料+命题”二选一的形式一直是河南中考作文坚持的命题形式。2020年是材料命题作文“我的危机故事”和自命题作文,2021年是半命题作文“从____开始和自命题作文,2022年是材料命题作文“留在心底的声音”和自命题作文,都体现了命题者关注考生生活、关注考生成长、尊重考生个性发展的命题思路。由此可见,河南近三年中考作文命题有统一的主题,但又有一些变化,具体体现为取材不同——2020年有关“危机”,2021年围绕“开始”,2022年则以“声音”为主题。不难看出,河南中考作文依然要求考生着重复习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二者不可偏废。【命题透视】2022年河南中考作文试题采用的是近两年来同样的命题形式——一个主题,两个题目。一个是命题作文,一个是材料作文。今年的作文题目顺应“双减”政策,试题难度降低,人人都有话说,跑题的现象会大幅度降低。题目(1)是命题作文,必须写记叙文。“声音”是写作的线索和内容,“留在心底”是文章的题眼。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立意正能量,让文章有深度。题目看似简单,人人会写,但这个“声音”一定要选取充满正能量的声音,或者是老师激励自己的一句话,或者是某本书上的名言警句,比如“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等。2.选材要新颖,下笔不落俗套。一说到声音,很容易让人想到父母或老师的淳谆教导,想到考试的失利等事情。当大部分考生朝着一个写作角度前进的时候,你能另辟蹊径选材,等于成功了一半。比如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戏曲这种声音的理解,写上学途中,父亲领着你在大雪中“嘎吱嘎吱”冒雪前行,对踩雪声音的回忆等,都能让阅卷教师耳目一新。3.语言巧雕琢,写出细节之美。“声音”是全文的线索,也是着力刻画的细节。写声音,除了从不同角度来写,还要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或比喻,或对比。写大自然的声音,要巧用拟声词,写人物的声音,要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等。【名师解题】2022年河南卷的中考作文题采用的是近几年来常见的命题形式——“二选一”,一道命题作文题,一道材料作文题。2022年的作文题目顺应“双减”政策,试题难度降低,人人都有话说,跑题的现象会大幅度降低。2022年河南卷的两道作文试题都是围绕“声音”展开命题的,题目难度不大,考生大都能从容下笔。但是在阅卷过程中发现,部分写记叙文的考生一直游离在“声音”之外,写的“声音”不形象,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部分写议论文的考生,不清楚议论文的文体要求,写出了“四不像”作文。在记叙文中,写“声音”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学会先声夺人。如果是写人的文章,可以模仿《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一语未休,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王熙凤还未出场,“放诞无礼”的笑声与话语先到,不仅黛玉惊讶,也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同时巧妙地表现出王熙凤精明强干而又泼辣的性格特征。第二,巧用修辞妆点。除了直接写声音,也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渲染人物的声音,以增加形象性。如优秀作文《留在心底的声音》中的片段:“我把试卷递给妈妈,只见她扫了一眼分数,脸立刻变得铁青。就这样僵持了大半天,她突然像开机关枪一般大声数落起我来,从答题马虎到上课不认真听讲再到不讲个人卫生,那怒火简直要从她嘴里喷出来了。”在这一作文片段中,考生先把妈妈对“我”的数落比喻成“开机关枪”,接着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妈妈的愤怒表现得淋滴尽致。第三,使用拟声词词。在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所选的声音各具特色,有写老师、父母的谆谆教导的,也有写爷爷的鼾声的,还有写大自然的美妙声音的。在描写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拟声词,传情达意的效果会更好。如优秀作文《留在心底的声音》,就运用拟声词将鼾声写得十分形象。“突然,一阵有节奏的'音乐'在我耳边响起,'呼噜、呼噜……原来是爷爷打起呼噜来,我被吵得睡不着,只好碰了碰他。他哼了两声,呼噜声停止了。我正高兴,没想到他换成了悠长的'哧……哧……。”这一作文片段运用了三个拟声词,“呼噜”“哼”“哧”,十分形象生动,爷爷打呼噜的声音如响在耳边。写议论文失分最多的是没做到文体分明,论据没有说服力。很多考生在举例论证时用较长篇幅叙述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导致议论不像议论,记叙不像记叙。考生在平时训练和考场写作时一定要有明确文体的意识,记叙文要写出六要素,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名师解题】此题是命题作文题,“声音”是写作的线索和内容,“留在心底”是题眼。一篇作文能否取得高分,就要看这个“声音”值不值得“留在心底”。写作此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立意正能量,让文章有深度。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人人会写,但这个“声音”一定要洗取充满正能量的声音。第二,选材要新颖,下笔不落俗套。一说到“声音”,很容易让人想到父母或老师的谆谆教导。当大家朝着一个写作角度前进的时候,你若能另辟蹊径选材,就成功了一半。第三,语言巧雕琢,写出细节之美。“声音”是全文的线索,也是着力刻画的细节。写声音,除了从不同角度来写,还要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或比喻,或对比。写大自然的声音,要巧用拟声词:写人物的声音,要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真题解读】在“留在心底的声音”这一文题中,“声音”是中心词,可以指具体的声音,比如老师的悉心教导、亲人的叮咛嘱托、同学的肺腑之言等,又如风声、雨声等自然界的声音,以及歌声、播放器传出的声音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声音——解读材料可知这种声音是指“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而“留在心底”是关键词,这些声音注定很特别,是让自己非常难忘,或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声音”,把握关键词,是选材立意的重中之重。这一命题作文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时应注意记叙文写作的要素。行文中,不能仅仅描写声音而忽略对声音的内涵、意义进行分析,此外,还要突出对“心底”的影晌之大,以彰显主旨。【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留在心底的声音”。审题立意。这道题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深藏内心的声音”均可。这“声音”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社会的,还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文章重在表达对声音的怀想、赞美等感情。构思与选材。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人的声音社会的声音,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的洞箫声等,凡是触动内心的引发你无限遐思或深切感受的声音,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文章叙写的内容应该对声音的感受是深刻的,是有震撼力的,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体裁写法。本文的写作,要求写记叙文。文章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结合自己的经历,充分表达“心底的声音”对自己的影响。【思路导航】一、留在心底的声音,让“我”激情满怀。【构思】①开头:设置情景或引言开篇,揭示文题。②主体:再现留在心底的声音,交代声音为什么留在心底、有何意义和影响,留在心底的声音怎样让“我”激情澎湃。③结尾:总结全文,点明留在心底的声音让“我”激情满怀,鼓励“我”积极向上,深化主题。【选材】可以写同学友谊,心底的声音带给自己美好的回忆,心底的声音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如同学们为参赛的“我”加油鼓劲,让“我”心潮澎湃,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我”面对劲敌,在心中不断地给自己呐喊助威,让自己充满激情,完成了演讲的任务。二、留在心底的声音,让“我坦然前行。【构思】①用倒叙的手法开篇:点明心底的声音助“我”坦然前行,由此引出下文对这个声音的描述。②中间:按照“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的顺序,写这个声音为什么能助“我”坦然前行,让“我”轻松面对未来。③结尾:抒发自己的情感,照应开头。【选材】留在心底的声音记下了“我”与父母的真诚互动,让“我”明白了父母其实只是希望“我”坚持下去,尽力而为,并非要争夺第一,让“我”放下了压力,坦然前行。三、留在心底的声音,让“我”深受感动。【构思】①先声夺人:以一个具体的声音开篇,引出写作对象。②先抑后扬:先表达自己对这个声音的不满,后通过某个人或某件事,“我”对这个声音改观了,并且深受感动。③抒发情感:表达对这个声音的赞美与感激之情。【选材】疫情之际,“我”只能居家隔离学习。“下楼做核酸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膏纤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UPVC室内外建筑排水管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特种钢质防火卷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木制研磨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矿物骨料地坪硬化耐磨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个性化上海离婚合同模板2024年
- 二零二五版橱柜行业人才培训合作合同汇编3篇
- 2025年度存单质押担保企业信用贷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商场营业员工作调动及劳动合同2篇
- 2025版个人教育贷款抵押合同范本4篇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 光伏发电并网申办具体流程
- 建筑劳务专业分包合同范本(2025年)
- 企业融资报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12区域发展解析版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8讲 阻燃木质材料
- 低空经济的社会接受度与伦理问题分析
- GB/T 4732.1-2024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
- 六编元代文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