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2-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通关卷(解析版)_第1页
卷12-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通关卷(解析版)_第2页
卷12-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通关卷(解析版)_第3页
卷12-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通关卷(解析版)_第4页
卷12-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通关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一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杂交时,须在盛花期除去母本的全部雄蕊B.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C.孟德尔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从操作流程方面考量,孟德尔若选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比豌豆更容易【答案】D【分析】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袋→人工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解】A、杂交实验中,须在开花前(花蕾期)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处理,A错误;B、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错误;C、孟德尔在豌豆遗传实验中,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测交,C错误;D、从操作流程方面考量,孟德尔若选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比豌豆更容易,因为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不需要去雄操作,D正确。故选D。2、已知玉米的非甜与甜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甜玉米基因型为aa,籽粒中不能合成支链淀粉;非糯与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糯玉米基因型为bb,籽粒中因支链淀粉含量高而成糯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研究人员用甜非糯玉米(aaBB)与非甜糯玉米(AAbb)杂交得F1,F1自交获得F2玉米籽粒,从F2中筛选出甜非糯玉米(基因型为aabb)个体与非甜糯玉米(基因型为AAbb)个体进行杂交,所得子代(F3)在农田中大规模栽培,其自交所结的每一个果穗上既有糯粒也有甜粒,令果穗口感更好,从而培育出了更加可口的“甜糯玉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2中玉米籽粒的表型共有4种B.F2玉米籽粒中的甜籽粒基因型有3种C.F2玉米籽粒中表型为糯性的籽粒占3/16D.F3自交所结果穗上糯粒与甜粒数量比是3:1【答案】A【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BC、根据题意,甜非糯玉米(aaBB)与非甜糯玉米(AAbb)杂交得F1(AaBb),F1(AaBb)自交,由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__=9:3:4,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玉米:糯玉米:甜玉米=9:3:4,其中玉米籽粒中的甜籽粒基因型有aaBB、aaBb、aabb3种,米籽粒中表型为糯性的籽粒占3/16,A错误,BC正确;D、根据题文,将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其自交子代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比例是1:2:1,所以果穗上糯粒与甜粒的数量比是3:1,D正确。故选A。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极体B.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C.图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分析】据图可知,图甲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图乙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图丙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详解】A、据图可知,图甲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第一极体或者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图乙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表示初级卵母细胞,B正确;C、图丙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表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D、图丙中M和m时着丝粒分裂之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是由于间期复制形成的,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基因发现过程中各位科学家的贡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为了解释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B.约翰逊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并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C.萨顿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C【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孟德尔为解释豌豆杂交结果,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的假说,A正确;B、1909年,约翰逊用“基因”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并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B正确;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D、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C。5、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性状且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生产上发现,芦花雌鸡与某只芦花雄鸡的杂交子代中雌鸡与雄鸡的比例约为1∶1,但是子代中出现的非芦花鸡都是雌性。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杂交结果可知,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B.控制鸡羽毛性状的这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C.子代性别比例接近1∶1,与亲本雄鸡产生的精子类型有关D.选择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杂交,可根据子代羽毛性状区分雌雄【答案】C【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母鸡为ZW,公鸡为ZZ。【详解】A、根据题意,芦花雌鸡(ZW)与某只芦花雄鸡(ZZ)的杂交子代中雌鸡与雄鸡的比例约为1∶1,但是子代中出现的非芦花鸡都是雌性,与性别相关,可说明控制芦花与非芦花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由于雌鸡的Z染色体来自亲本的雄鸡,因此可说明亲本雄鸡产生的含Z的配子中含非芦花的基因,又由于亲本雄鸡表现为芦花,故芦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B、根据A项可知,控制鸡羽毛性状的这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正确;C、子代性别比例接近1∶1,与亲本雌鸡产生的卵细胞由两种类型有关,C错误;D、若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选择非芦花雄鸡(ZbZb)和芦花雌鸡(ZBW)杂交,可根据子代羽毛性状区分雌雄,即子代中雌鸡均为芦花,雄鸡均为非芦花,D正确。故选C。6、根据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某同学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合理的是(

)A.与R型细菌相比,S型细菌表面含有多糖荚膜且形成光滑菌落B.S型细菌的蛋白质能够进入R型细菌中发挥作用C.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与DNA的功能都可能不受影响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加入DNA酶,与R型细菌混合后可得到活的S型细菌【答案】A【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并用到了生物实验中的减法原理,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与R型细菌相比,S型细菌表面含有多糖荚膜且形成光滑菌落,A正确;B、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中并整合到R型菌的染色体DNA上,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转化为S型菌,B错误;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蛋白质会变性失活,C错误;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加入DNA酶,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不能发生转化,因此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后不能得到活的S型细菌,D错误。故选A。7、关于DNA的基本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DNA中G-C碱基对越多,其结构越稳定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C.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答案】D【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其中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详解】A、G−C碱基对之间有三个氢键,A−T碱基对之间有两个氢键,G−C碱基对越多,DNA分子结构越稳定,A正确;B、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这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C、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C正确;D、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D错误。故选D。8、研究人员推测,DNA复制时其中一条母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即先形成短片段,再利用相应的酶将缺口连接,形成完整的子链。为了验证该推测,做了如下实验:向培养的T2噬菌体中添加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分别在2s、15s、60s、120s分离出T2噬菌体DNA,并将其解旋成单链,检测试管中各部位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s→120s的放射性强度变化说明已有DNA短片段连接成长链B.该实验中3H标记的原料也可以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代替C.T2噬菌体DNA解旋成单链的过程需要DNA聚合酶D.该实验结果也可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答案】A【分析】根据题图可知,实验自变量是离试管底的距离、时间,因变量是放射性强度。【详解】A、15s→120s的过程中,DNA短片段密度小主要分布于试管口,DNA长片段密度大,主要分布于靠近试管底,放射性强度大小逐渐从试管口位置向试管底位置移动,放射性强度变化说明已有DNA短片段连接成长链,A正确;B、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不具有放射性,该实验中3H标记的原料不可以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代替,B错误;C、T2噬菌体DNA解旋成单链的过程需要解旋酶,C错误;D、该实验对单链DNA进行离心,不管是不是半保留复制,离心结果都一样,所以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D错误。故选A。9、2021年,我国科学家施一公团队首次解析了次要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该剪接体能将基因转录后产生的前体RNA中无效片段切除并连接形成成熟mRNA,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图2为某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2A.图1中成熟mRNA中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B.图2中①②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以成熟mRNA1、mRNA2为模板逆转录得到的DNA不同D.该基因表达为多肽链1或2是基因在翻译水平上调控的结果【答案】D【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图1中成熟mRNA中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否则无法完成翻译过程,A正确;B、图2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RNA被加工过程,两个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的碱基配对发生在DNA和RNA之间,而后者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RNA之间,B正确;C、图中成熟mRNA1、mRNA2的加工方式有差别,因而其中含有的碱基序列不同,因此,以成熟mRNA1、mRNA2为模板逆转录得到的DNA不完全相同,C正确;D、该基因表达为多肽链1或2是基因在转录水平上调控的结果,D错误。故选D。10、下图所示分别为柳穿鱼植株A和B的花,除了花的形态结构不同,其他方面基本相同。它们体内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只是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达(Lcyc基因有多个碱基连接甲基基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可能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B.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达的原因可能是它被高度甲基化C.两株柳穿鱼花的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D.柳穿鱼花形态结构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答案】D【分析】表观遗传学研究非DNA序列变化情况下,相关性状的遗传信息通过DNA甲基化、染色质构象改变等途径保存并传递给子代的机制的学科。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详解】A、柳穿鱼植株A和B的花,除了花的形态结构不同,其他方面基本相同,可能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A正确;B、植株B的Lcyc基因有多个碱基连接甲基基团,Lcyc基因不表达的原因可能是它被高度甲基化,B正确;C、两株柳穿鱼花的差异与甲基化有关,即与表观遗传有关,C正确;D、柳穿鱼花形态结构的遗传属于表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错误。故选D。11、科学研究发现突变型棒眼果蝇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有关,突变基因I中碱基变化为G→T,导致其中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的不同,突变基因Ⅱ碱基变化为CTT→C,导致蛋白质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果蝇长。将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F1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中圆眼果蝇有451只、棒眼果蝇有30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突变基因I中碱基缺失,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B.突变基因Ⅱ的形成导致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C.突变基因I和突变基因Ⅱ的产生是隐性突变的结果D.突变基因I和突变基因Ⅱ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A【分析】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详解】A、突变基因I中碱基没有缺失,而是碱基变化为G→T,导致其中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的不同,A错误;B、突变基因Ⅱ的形成导致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从而导致蛋白质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果蝇长,B正确;C、将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说明突变基因I和突变基因Ⅱ的产生是隐性突变的结果,C正确;D、F1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中圆眼果蝇有451只、棒眼果蝇有30只,约为15∶1,为9∶3∶3∶1的变式,因此突变基因I和突变基因Ⅱ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A。12、下图甲~丁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细胞发育形成的个体称为三体B.甲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乙为染色体数目变异C.丙和丁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甲~丁的变异都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C【分析】题图分析:甲图中出现了两个c,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乙图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形成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丙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丁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A、乙图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形成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正确;B、甲图中出现了两个c,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乙图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正确;C、丙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丁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包括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D正确。故选C。13、我国有20%~25%的人患有遗传病,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B.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该病的患病家族进行调查C.唐氏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D.孕妇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答案】D【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详解】A、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不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A错误;B、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B错误;C、唐氏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C错误;D、基因检测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D正确。故选D。14、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他从化石中提取古生物DNA进行测序,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分析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差异,在“关于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古生物DNA进行测序,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B.不同生物DNA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C.大量的化石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D.对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而言,基因组序列比化石更直接【答案】D【分析】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详解】A、分子水平的证据是指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提取古生物DNA进行测序,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A正确;B、不同生物DNA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B正确;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大量的化石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C正确;D、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D错误。故选D。15、中国自古就有关于农业生产的记载。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古代的穗选技术:“取禾种,择高大者。”北魏《齐民要术》记载:凡谷,成熟有早晚,苗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择高大的植株留种会使该种群发生进化,从而产生新物种B.谷物质性强弱、收实多少不同一定来源于基因突变C.早熟与晚熟谷物长期不能相互受粉,最终可能产生生殖隔离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必然要经过地理隔离【答案】C【分析】1、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进而产生新物种。2、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择高大的植株留种会使该种群发生进化,但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A错误;B、突变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此谷物质性强弱、收实多少不同不一定来源于基因突变,B错误;C、早熟与晚熟谷物长期不能相互受粉,即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最终可能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如诱导二倍体西瓜染色体加倍形成四倍体西瓜不需要地理隔离,D错误。故选C。1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突变和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因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不定向的C.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是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协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答案】B【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进化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突变和重组导致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但由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B错误;C、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是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C正确;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5道小题,共52分)17、图甲是某种动物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乙是该种动物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图(体细胞核DNA含量为2a),图丙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进行减数分裂的是(填序号);图甲中②位于图乙中段;③位于图丙中段;④分裂时期的细胞名称是。(2)图乙中F→G与图丙中C→D均出现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分别是。(3)图丙中A→B可能处于期,图乙中H→I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答案】(1)②④CDBC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2)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引起的,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受精作用【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乙中,AH段DNA分子数目减半,所以表示减数分裂;HI段表示受精作用,IP段DN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所以表示有丝分裂。图丙中AB段表示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C段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C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末期。【详解】(1)图甲中进行减数分裂的是②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甲中②细胞含有四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位于图乙中CD段;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位于图丙中BC段;④细胞表现为均等分裂,其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2)图乙中F→G表示的细胞中核DNA含量下降的原因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引起的,而图丙中C→D含量减少一半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引起的,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图丙中A→B表现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加倍,原因是经过了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图乙中H→I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伴随着受精作用实现的,即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实现了生物体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的稳定性。18、如表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编号实验过程和操作结果A组含35S噬菌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低B组含32P噬菌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1)从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物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原因是(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其可能的原因是。③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过短,32P标记的噬菌体(填“能”或“不能”)全部侵染到大肠杆菌的体内,这(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3)子代噬菌体合成其蛋白质外壳的场所是。【答案】(1)含35S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噬菌体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2)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升高部分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不能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了放射性(3)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核糖体【分析】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并且侵染大肠杆菌后培养离心其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侵染大肠杆菌后培养离心其放射性出现在上清液中。【详解】(1)由于亲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而含35S的蛋白质外壳在外面,所以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2)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②在B组实验中,若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升高。③在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过短,则32P标记的噬菌体将不能全部侵染到大肠杆菌的体内,这部分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所以这是误差的来源。(3)核糖体(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核糖体)是子代噬菌体合成其蛋白质外壳的场所。19、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影响表型,也能遗传给子代。在蜂群中,雌蜂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幼蜂将发育成工蜂。研究发现,DNMT3蛋白是核基因DNMT3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蜜蜂细胞中发生过程②的场所是,模板是;若①以基因的β链为模板,则虚线框中合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为。(2)DNA甲基化若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上,则会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序列的识别与结合,进而抑制遗传信息的(填“转录”或“翻译”)过程。(3)已知注射DNMT3siRNA(小干扰RNA)能抑制DNMT3基因表达,且蜂王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低于工蜂,为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科研人员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不做处理,B组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蜂发育情况,预期结果是。【答案】(1)核糖体(细胞质)mRNA/信使RNACUUGCCAGC(2)转录(3)A组发育为工蜂,B组发育为蜂王【分析】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添加上甲基,虽然不改变DNA序列,但是导致相关基因转录沉默。【详解】(1)过程②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表示翻译,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翻译的模板是mRNA;若①以基因的β链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虚线框中合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为CUUGCCAGC。(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的位点,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若DNA甲基化若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上,则会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序列的识别与结合,进而抑制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3)根据题干可知DNMT3si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基因的甲基化程度降低,雌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则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DNMT3siRNA,因变量是幼蜂的发育类别,B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DNMT3si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基因的甲基化程度降低,雌蜂幼虫发育成蜂王,由于本实验是验证试验,则实验结果是唯一的,故预期结果是:A组(对照组)发育为工蜂,B组(实验组)发育为蜂王。20、下图是无子西瓜培育的过程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西瓜的培育运用的生物学原理是(变异类型)。(2)图中实现①过程最有效的途径的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是,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3)三倍体西瓜没有种子的原因是。(4)在制备三倍体西瓜种子的时候,四倍体西瓜作母本所结的种子中既有杂交所得的三倍体种子,也存在部分四倍体自交所得的种子,为了能够在种植后区分这二者,果农选择了西瓜果皮的深色与浅色这对相对性状(深色为显性D,浅色为隐性d),现有纯合的二倍体深色与浅色果皮西瓜,试简要叙述你的解决办法,可以通过果皮的颜色来区分无籽西瓜与有籽西瓜(要求简要描述亲本的选择、培育过程及子代的筛选方法)。。【答案】(1)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2)二倍体西瓜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三倍体植株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成熟的配子(4)用秋水仙素处理浅色dd的二倍体植株幼苗,得到dddd的四倍体,然后与深色DD的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的三倍体基因型为Ddd,表现为深色,四倍体自交得到是浅色的dddd,因此种子种植后得到的西瓜果皮若是深色则是无籽西瓜,浅色则是有籽西瓜【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①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②用该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西瓜;③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给三倍体授粉,即可获得三倍体无籽西瓜。【详解】(1)无子西瓜的培育是利用二倍体植株最终培育为三倍体植株的过程,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发生了变化,因此运用的生物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2)图中实现①过程最有效的途径的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西瓜幼苗,该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3)由于三倍体植株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即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因此不能通过受精作用进而发育形成种子。(4)用秋水仙素处理浅色dd的二倍体植株幼苗,得到dddd的四倍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